第106章 意外

在如何應對波斯薩姍王朝跟拜占庭之間的戰爭方面,內閣經過近一個月的蹉商,形成了兩種意見,這兩種意見一時不能統一,最終還是報到了劉子秋面前,請他定奪,

當初設立內閣,劉子秋就是考慮到皇帝的權力太大,什麼事情都必須由皇帝來決定,但皇帝一個人的智慧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難免會出現錯誤,而皇帝的決定一旦錯了,甚至會把整個國家拖入深淵,劉子秋畢竟來自後世,知道歷史上許多朝代反覆更迭的情況,所以他才能剋制住那種絕對權力所帶來的誘惑,想要把自己的權力分出去一大部分,甚至,他還想學習西方早期的君主立憲制,只他的這些觀念一時難以爲羣臣所接受,

事實上,劉子秋一直在爲了把權力移交給內閣而努力,這裡面他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一直想當個甩手掌櫃,皇帝雖然一言九鼎,但也很辛苦,尤其做個勤勉的皇帝就更加辛苦,每天需要批閱的奏章都是堆積如山,當然,身爲一名特種兵,劉子秋的字典裡從來就沒有“怕苦”這個詞,他只是不願意長期被困在皇宮這方小天地而已,

當然,願意雖好,實現起來卻有很多困難,劉子秋還必須繼續面對每天雪片般送到案頭的各種奏章,還必須處理內閣難以決斷的那些事情,

看着坐在面前的諸位內閣大學士,劉子秋擺了擺手,道:“朕在聽諸卿意見之前,只強調一點,不這如何應對,都要以大漢王朝的利益爲重,”

剛纔,劉子秋已經闡明瞭波斯和拜占庭之間的戰爭可能對大漢帶來的影響,現在他就是要給大學士們一次重新判斷的機會,內閣處理事務能力的提高,對於他實現自己的願望卻是至關重要的,

李靖拱手道:“陛下,微臣以爲,波斯與拜占庭二虎相爭,卻是我大漢的一次良機,可趁其兩敗俱傷之際,出重兵將其一舉拿下,”

對於武將來說,開疆拓土,留名千古,是永遠抵擋不了的誘惑,

虞世南搖頭道:“李將軍此言差矣,我大漢素以仁義立國,又豈可行此不義之事,”

魏徵卻捋須笑道:“依微臣所見,李將軍之言甚善,不過,波斯、拜占庭離中原都太過遙遠,所謂鞭長莫及,縱使能夠奪其地,亦難以久治,不如分而化之,”

李靖和魏徵所提議的就是兩種不同的意見,李靖的意思是直接出兵攻佔波斯的拜占庭,將其納入大漢的版圖,而魏徵也同意出兵,但是在擊敗這兩國軍隊之後,並不佔有其土地,只是將這兩個昔日強大的帝國分裂成若干個小國,在聽了劉子秋闡明的影響之後,兩人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意見,當然,內閣中像虞世南這樣堅持仁義爲懷的,卻僅有他一人,算不得主流,

劉子秋卻笑了起來:“諸卿所言各有道理,不過,朕以爲,窮兵黷武,未爲良策,我大漢雖然從來沒有放鬆過武備,但朕卻不希望隨意對外用兵,所以,大哥的意見,朕不敢苟同,魏先生的意見甚善,只是卻不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麼,雖然現在可以趁機將它們分成數個小國,但總有一國會變得強大起來,進而吞併其他小國,久而久之,戰亂頻呈,終究會影響我大漢的商路,”

虞世南不由得意起來:“陛下所言甚是,微臣以爲,咱們什麼都不用做,只需靜觀其變即可,”

劉子秋搖頭道:“朕不欲出兵,只是不想我大漢的好男兒血濺沙場,但不代表可以無所作爲,朕以爲,對於這兩國的戰事,當以調停爲主,只要讓兩國停戰,百姓生活自可慢慢趨於安寧,邊境的安寧,於我大漢有利無害,又可免我勞師遠征,何樂而不爲呢,”

其實,還有一句話劉子秋沒有說,這場仗再打下去,很快就會分出勝負,勝利的一方往往會處於極度亢奮之中,會被衝昏頭腦,極有可能會移師向東,畢竟人總免不了會有貪慾,如果沒有貪慾,也就不會有這場戰爭了,貪念一起,往往就會喪失理智,而大漢富饒,自然會引來勝利一方眼紅,雖然大漢軍力強大,並不懼怕敵人來犯,但戰火燒到家門口總不是一件好事,只有讓這兩國都保持足夠的強大,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大漢才更安全,

至於把這兩個國家分成若干小國,看似更加安全,其實不然,因爲這些國家並不是西域,也不是漠北,他們民族內部並沒有太多的矛盾,被大漢強行分裂之後,難免會心生怨恨,一些狹隘的民族主義者說不定會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比如襲擊大漢的商隊,比如刺殺朝廷的要員,這些躲在黑暗裡的運行往往會令人防不勝防,所以,劉子秋並不想樹敵太多,除非他能夠狠下心來,把這些異族人全部殺光,然後再把漢人遷徙過去,

李靖皺眉道:“只怕他們已經殺紅了眼,不肯聽從陛下的調停,”

劉子秋擺了擺手,道:“無妨,誰要是不肯聽從調停,我大漢便師出有名,到時候,我大漢便派出遠征軍,協助另一方徹底剿滅他,”

弱國無外交,以大漢如今的國力之盛,便是一舉吞併這兩個國家都不是難事,只是在吞併之後要想維持在當地的統治,卻有些困難罷了,相信無論是波斯還是拜占庭,恐怕都不願意現在就直面一個如此強大的敵人,

這一次,劉子秋想讓內閣來解決一個重大難題的計劃又破產了,最終還是由他來做出了決斷,倒不是說李靖、魏徵等人智慧不夠,事實上,論起揣摩人心,運用權謀,內閣中的任何一個大學士都要比劉子秋強得多,只是劉子秋比他們多了上千年的見識,看問題更深遠一些而已,

當然,事情果然如劉子秋所料的那樣,無論是波斯還是拜占庭,起初都不肯輕易罷兵,畢竟雙方激戰多年,仇恨越積越大,但是,在大漢使者擺出一副將要進行武力干涉的情況下,兩個國家都選擇了服軟,同意接受大漢的調停,

一個月後,三國使臣在大漢東都洛陽舉行會談,簽訂了停戰條約,史稱洛陽條約,條約規定,兩國邊界恢復到戰爭初起時的狀態,雙方各從邊界後撤百里,留下一個長條形的空間地帶,當然,大漢使臣也沒有忘記爲自己的王朝爭取利益,從此以後,大漢商隊在兩國通行,關稅享受與這兩國百姓同等的待遇,這是一個不平等條約,直到五年以後,大漢的商隊幾乎控制了整個絲綢之路,劉子秋才特旨,允許這兩國的商隊在大漢境內也享受與大漢國民同等的關稅待遇,不過到那時候,大漢的商隊已經控制了這兩國的經濟命脈,甚至連錢幣都委託給了大漢的商人鑄造,這條平等待遇的實施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經過這次的事件之後,劉子秋徹底下定了決心,要仿照後世西方國家早期的制度,實行君主立憲,這時候,大漢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劉子秋的一些新思想已經得以在國內廣泛傳播,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已經出現了一些社團,行業協會也已經廣泛存在,而且隨着郡縣學堂的發展,在後來的幾次科舉考試中,世家子弟通過考試的人數也越來越少,他們的勢力進一步得到了削弱,這爲劉子秋推行新制度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到了大興十五年,兩個代表大會終於得以設立,一個是以開國元勳和世家組成的貴族代表大會,一個是以各行各業普通民衆代表組成的百姓代表大會,內閣首相便由這兩個代表大會在內閣大學士中選舉產生,再由劉子秋直接任命,

而這一年,劉子秋也徹底交權,宣佈只擁有象徵性的權力,所有權力都歸兩個代表大會和內閣所有,

然而,在這一年的內閣首相選舉中,卻出現了意外,當選者居然是李世民,這是一個誰都沒有想到的結果,

自從在第二次科舉考試中奪得第二名之後,李世民便進入太學院讀書,數年之後,他也如願進入內閣,時間可以磨滅人們的記憶,近十年當中,李世民爲人謙恭、處事勤勉,漸漸博得了朝野上下的認可,而這其間,他對劉子秋也是恭敬有加,好像真的已經放棄了野心,願意做一個循規蹈矩的臣子,也正由於這個原因,他漸漸爲代表們所接受,在內閣諸臣中脫穎而出,以高票當選首相,只等劉子秋的任命,

雖然劉子秋的任命只是象徵性的,但他在大漢朝野上下的心目中,依然是至高無上的君王,沒有他的任命書,任何結果都不能爲天下人所接受,

只是一些當年追隨劉子秋打天下的老人對一些陳年舊事仍記憶猶新,紛紛進宮拜見劉子秋,勸諭道:“陛下,知人知面不知心,切不可將朝政委於李世民,”

第44章 我想起來了第69章 最佳人選第22章 再臨謝家第29章 背後高人第5章 斬草須除根第32章 不義之財第50章 真相第57章 男扮女裝第89章 良宵苦短第88章 警鐘第59章 黑記鐵匠鋪第45章 計謀得逞第29章 寶座第57章 逆襲的新丁第88章 警鐘第48章 香豔的沐浴第50章 歧視第12章 不情之請第8章 不情之請第60章 規矩第29章 背後高人第32章 首鼠兩端第39章 新規第16章 紫煙觀星第50章 天外有天第10章 是何來路第15章 你的事犯了第12章 不情之請第27章 逢生第37章 不求封賞第25章 動口不動手第68章 十三太保第4章 風雲突變第28章 精神力量第61章 伊吾郡第29章 紆尊降貴第9章 驕兵必敗第9章 驕兵必敗第51章 不要後悔第92章 公平的規定第8章 長孫無垢第7章 神臂弓第60章 一廂情願第49章 無賴第23章 首領第65章 運氣第14章 無力感第30章 驚魂未定第51章 報官第92章 公平的規定第72章 禍事了第40章 兵者詭道第86章 考慮未來第103章 真相大白第37章 自由之身第6章 做你的女人第24章 無義之事第20章 皇后定評第71章 自家人第43章 保守秘密第73章 牀子弩第56章 詔書第63章 混個臉熟第8章 閉關鎖國第67章 惹出禍端第34章 民間高手第11章 論功行賞第23章 首領第33章 命案第47章 逃脫樊籠第26章 呼之欲出第65章 用不着你管第16章 兩個小傢伙第119章 領兵平叛第43章 保守秘密第55章 下藥第40章 牛鼻子老道第28章 千年靈芝第57章 逆襲的新丁第70章 抄了後路第53章 排名第10章 雲裡西施第11章 論功行賞第47章 逃脫樊籠第55章 斷產方第7章 課題第31章 喬裝進城第83章 拍賣大會第37章 流求來歸第11章 毒瘤第57章 絕不放過他第2章 對箭第40章 舉賢不避親第13章 全麥饅頭第101章 聯手第64章 發落第105章 影響第34章 花落誰家第109章 拓跋騎兵第42章 迴天無力
第44章 我想起來了第69章 最佳人選第22章 再臨謝家第29章 背後高人第5章 斬草須除根第32章 不義之財第50章 真相第57章 男扮女裝第89章 良宵苦短第88章 警鐘第59章 黑記鐵匠鋪第45章 計謀得逞第29章 寶座第57章 逆襲的新丁第88章 警鐘第48章 香豔的沐浴第50章 歧視第12章 不情之請第8章 不情之請第60章 規矩第29章 背後高人第32章 首鼠兩端第39章 新規第16章 紫煙觀星第50章 天外有天第10章 是何來路第15章 你的事犯了第12章 不情之請第27章 逢生第37章 不求封賞第25章 動口不動手第68章 十三太保第4章 風雲突變第28章 精神力量第61章 伊吾郡第29章 紆尊降貴第9章 驕兵必敗第9章 驕兵必敗第51章 不要後悔第92章 公平的規定第8章 長孫無垢第7章 神臂弓第60章 一廂情願第49章 無賴第23章 首領第65章 運氣第14章 無力感第30章 驚魂未定第51章 報官第92章 公平的規定第72章 禍事了第40章 兵者詭道第86章 考慮未來第103章 真相大白第37章 自由之身第6章 做你的女人第24章 無義之事第20章 皇后定評第71章 自家人第43章 保守秘密第73章 牀子弩第56章 詔書第63章 混個臉熟第8章 閉關鎖國第67章 惹出禍端第34章 民間高手第11章 論功行賞第23章 首領第33章 命案第47章 逃脫樊籠第26章 呼之欲出第65章 用不着你管第16章 兩個小傢伙第119章 領兵平叛第43章 保守秘密第55章 下藥第40章 牛鼻子老道第28章 千年靈芝第57章 逆襲的新丁第70章 抄了後路第53章 排名第10章 雲裡西施第11章 論功行賞第47章 逃脫樊籠第55章 斷產方第7章 課題第31章 喬裝進城第83章 拍賣大會第37章 流求來歸第11章 毒瘤第57章 絕不放過他第2章 對箭第40章 舉賢不避親第13章 全麥饅頭第101章 聯手第64章 發落第105章 影響第34章 花落誰家第109章 拓跋騎兵第42章 迴天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