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堡壘

李淵原本應該呆在隴西郡的家中,誰也想不到,他居然會出現在這裡。

事實上,對於李淵這樣的危險人物,劉子秋一刻也沒有放鬆過警惕。如果不是當初李淵主動獻出洛陽城,避免了這座繁華都市毀於戰火,劉子秋也不可能給他真正的自由,甚至不可能因爲年齡的原因而放過李世民。所以,在李淵一家遷往隴西之後,便一直處於朝廷的嚴密監視之下。當然,在那個年代,監控的手段有限。雖然朝廷也往李家安插了一些釘子,但想真正探知李家最核心的秘密,卻也不太可能。

後來,隨着李世民逐漸進入內閣,直至被選爲首相,朝廷對於李家的監控也在事實上已經處於一種相對放鬆的狀況。這種放鬆,並不是出於朝廷的明確要求,只是監控人員在聽說李世民當選首相之後,下意識間自己作出的調整。只是,他們的放鬆卻給了李淵以可乘之機。

這麼多年來,李淵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對權力的追求。只不過他比較懂得隱忍,甘願一直蟄伏在西北邊陲。但是,也有兩點他始終想不通。一是劉子秋允許李世民進入內閣,二是承認李世民當選首相的結果。如果是劉子秋爲了表現自己的大度,他讓李建成、李世民兄弟通過科舉,可以在朝廷中擔任官職,那已經算是相當了不起的行爲了,何必要放寬到這個程度?這隻能說明兩點,要麼劉子秋這人真正大度,要麼劉子秋就隱藏着巨大的陰謀。

從李淵內心來說,他不願意相信前者,而更願意相信後。哪怕劉子秋是真的大度,他也不願意承認。現在,劉子秋給了他再度崛起的機會,他更不會放過。這十幾年來,他一直在臥薪嚐膽,意圖東山再起。當然,李淵也知道,如今想要通過武力一城一池地來奪取天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爲大漢王朝軍隊的強大,已經到了天下無敵的地步。不過,李淵還明白一個道理,最堅強的堡壘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所以,這些年來,李淵父子一直在悄悄謀劃,在悄悄佈局,只是等待一個機會而已。現在,這個機會終於擺在了眼前。

在大漢軍中,無論是正規軍的將領還是地方軍的將領,絕大多數人都是忠於劉子秋的。而軍隊和內閣是兩個體系,一般情況下,內閣無權調動軍隊,即使碰上緊急情況,如果沒有皇帝的同意,內閣最多也只能調動一千名禁軍。其實不只是內閣,即便那些位高權重的大將軍,在沒有皇帝旨意的情況下,最多也只能調動麾下的三千軍馬。如果超過這個數額,其部下的將領可以拒絕聽從他們的調動。

爲了防止這一條制度難以落到實處,劉子秋還拋出一個極具誘惑力的條件。一旦有人調動超過職權允許數量和軍隊,部下在拒絕接受調動命令的同時,還可以向朝廷檢舉揭發。只要檢舉內容屬實,檢舉者將直接取代被檢舉者的職位。在和平年代,一名將領想要獲得升職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因爲沒有戰爭,他們就無法獲得戰功。所以,這種通過檢舉來獲取升職機會的途徑就顯得異常珍貴。當然了,爲了避免自己的職位被下屬取代,也沒有多少人願意違規調動軍隊。而且違規調動軍隊是死罪,連子孫都要受到牽連,不得再入伍從軍。

大漢王朝採取的是優軍政策,軍隊官兵的待遇都非常優厚,一名最底層士兵所領取的糧餉,足夠讓一個五口之家過上非常富足的生活。而且一旦入了軍籍,其子弟就能夠獲得優先入伍的機會。所以,大漢的軍人都擁有嚴明的紀律,輕易沒有人願意接受外界的誘惑。

因爲這個原因,李淵想要滲透進軍隊卻非常困難。爲了能夠在軍中擁有一席之地,他甚至不惜讓四子李元吉放棄科舉,而是投入軍中,當了一名小兵。當然,李元右有一手出神入化的槍法,在軍中漸漸展露頭角,被選爲武舉,後來又當上了校尉,手下也管着一千人的隊伍。但是,對於大漢王朝這個龐然大物來說,一千人的軍隊顯然起不了什麼作用。

除了李元吉手下這一千名漢軍之外,李淵也畜養了一批亡命之徒。這些人散居在全國各地,平時接受李家的資助,只得李家一聲令下,便會集聚起來。這些亡命之徒中的大多數人倒是武藝不凡,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前朝叛軍或者他們的後人,但是這些人當中,究竟有多少肯真心爲李家所用,這就很難說了。而且這些亡命之徒或者個人武藝不差,但是集中在一起跟漢軍對陣,即便雙方人數相當,恐怕勝算也不會太多。因爲打仗畢竟不只是靠人多,還有彼此之間的協調和配合。這一點久經訓練的漢軍就要勝過許多其他軍隊,更不要說這些亡命之徒了。

所以,李淵想要從劉子秋虎口裡奪食,只能把目光瞄準大漢軍隊內部。軍中將領雖然絕大多數忠於劉子秋,但也總有例外。在李淵的不懈努力下,還真被他拉攏到一個重要人物。這個重要人物不是別人,正是當朝大將軍張亮。

張亮本是前朝一名普通的府兵,是劉子秋在西海諸軍中慧眼識人,把他提拔了起來,從一名千夫長一直幹到今天的大將軍。可以說,如果沒有劉子秋就沒有張亮的今天。但是,這世上總有那麼一類人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張亮就屬於這類人。

因爲他屢次違反軍紀,劉子秋念在他是開國功臣的份上,也多次對他網開一面。不過,在當初分封爵位的時候,他的這些劣跡卻帶來了影響,最終他只被封爲了一等侯爵。其實,大漢王朝對爵位控制得很嚴,侯爵本就極少,何況是一等侯爵。只是張亮並不滿意,他覺得自己至少應該和李靖、文昊、魏徵、尉遲恭等人平起平坐,再不濟也應該弄個二等公爵。當然,像史大奈那樣封王,他倒沒有什麼興趣。畢竟史大奈從此就要生活在漠北這樣荒涼落後的地方,享受不到都市的繁華,這種生活不是他所需要的。

原本,他的這些想法都深深在埋藏在內心,不敢隨便流露出來。但是,隨着劉子秋越來越多地把權力移交給內閣,張亮也漸漸失去了對劉子秋的敬畏之心,在一些心腹面前時常流露出些許不滿。

無巧不成書,李元吉入伍之後,恰巧分在張亮手下。張亮發勞騷出於無心,而李元吉卻是有心之人。很快,他便把聽到的這個消息報告給了李淵。史書上把李淵的兩個兒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描繪成酒囊飯袋,事實上,李淵的這兩個兒子也都是文武全才。李元吉在聽說了張亮常常暗中發勞騷之後,還偷偷打聽了張亮的嗜好,發現這個人不僅有官癮,而且貪財好色。俗話說得好,不怕官員不貪財,就怕官員沒有愛好。張亮既貪財又好色,要想拿下他,實在不是什麼難事。於是,李元吉便留了心,想方設法去接近張亮。

不久,李元吉在軍中的舉業完成,被任命爲校尉。藉着新任校尉之際,李元吉備了一份厚禮前往張亮府中,以示感謝。

張亮身爲大將軍,並不缺錢。而且,他早年跟隨劉子秋南征北戰,也立下許多功勞。劉子秋向來賞罰分明,對張亮的獎賞也沒有因爲他違反軍紀而有所扣減。所以,差不多的禮物並不看在張亮眼裡。李元吉不過是他麾下的一名新任校尉,又能送來什麼好東西?所以,張亮只是瞄了一眼,便揮手吩咐家丁道:“先收下吧。”

李元吉卻搶上前一步,笑道:“大將軍,小人所送之物尋常人家卻難得一見,何不讓大家開開眼界?”

張亮精神果然爲之一振,含首道:“哦,那便打開看看。”

正準備把禮物送往庫房登記的那名家丁聞言,趕緊又折了回來,把盒子打開,卻見光芒耀眼,原來是一隻水晶球。不過,這隻水晶球卻不同於普通的水晶球,在晶瑩透亮的球體中間,天然生成一幅圖畫,若是細看,竟是一條金龍。

張亮一見,愛不釋手,嘴上卻說道:“所謂無功不受祿,如此貴重之物,本帥不能要。”

李元吉早看出他眼中的貪念,不由笑道:“如果不是大將軍擡愛,末將現在還只是軍中一小卒,數年之後便將退伍回家。大將軍待末將恩同再造,些許薄禮,實在不成敬意。”

張亮這才點了點頭,道:“難得你有這份孝心。也罷,本帥就不辜負你的好意了。”又朝家丁揮了揮手,道:“來人,取帥府令牌過來!”

從此,李元吉便持有了一面張亮帥府的令牌,可以自由出入帥府而無須通報。有了這個便利,李元吉和張亮越走越近,漸漸成了張亮的心腹。

第16章 瞎胡鬧第93章 微服出診第6章 讀書人第67章 冤家易解第1章 分而治之第58章 自由之身第8章 緩衝地帶第54章 以衆凌寡第43章 落毛鳳凰第17章 小公主第13章 全麥饅頭第15章 商隊第97章 可疑人物第2章 物理降溫法第15章 失敗第100章 現身第8章 長孫無垢第28章 千年靈芝第75章 家不好當第29章 紆尊降貴第42章 迴天無力第83章 拍賣大會第22章 再臨謝家第36章 借件東西第34章 官逼民反第22章 抱團取暖第64章 各奔東西第37章 不求封賞第67章 冤家易解第66章 圍魏救趙第52章 偷雞不成第10章 好事成雙第56章 從軍第63章 營地之爭第10章 等一個人第52章 偷雞不成第7章 預警機第17章 平衡之術第68章 一女二嫁第40章 姑娘請自便第8章 緩衝地帶第10章 兩條路第34章 花落誰家第51章 平反追封第62章 陰雲籠罩第12章 瘋長的野草第88章 警鐘第99章 按捺不住第13章 全麥饅頭第24章 救美第34章 花落誰家第58章 春節長假第75章 江都郡主第13章 十萬火急第13章 自投羅網第95章 興師問罪第44章 中了埋伏第46章 拔刀相向第57章 蒲昌海第19章 圈套第16章 潰兵第63章 營地之爭第73章 尋找礦藏第61章 併入西海族第21章 楊廣遊苑第118章 最難回答的問題第27章 第一勁敵第105章 影響第12章 瘋長的野草第57章 絕不放過他第114章 機會來了第42章 調出來打第6章 翻身做主人第20章 閒言碎語第66章 大軍開拔第35章 種子第42章 依靠第68章 一女二嫁第9章 不談正事第15章 出大事了第86章 考慮未來第30章 精銳盡出第31章 重回長安第56章 尋求安慰第46章 取名第56章 詔書第40章 姑娘請自便第11章 龍擡頭第91章 沒興趣第10章 是何來路第37章 楊家的老巢第90章 冒牌貨第42章 密信第26章 絕境第30章 小麥有毒第9章 師出有名第32章 死生之地第70章 不支第9章 不談正事第56章 詔書
第16章 瞎胡鬧第93章 微服出診第6章 讀書人第67章 冤家易解第1章 分而治之第58章 自由之身第8章 緩衝地帶第54章 以衆凌寡第43章 落毛鳳凰第17章 小公主第13章 全麥饅頭第15章 商隊第97章 可疑人物第2章 物理降溫法第15章 失敗第100章 現身第8章 長孫無垢第28章 千年靈芝第75章 家不好當第29章 紆尊降貴第42章 迴天無力第83章 拍賣大會第22章 再臨謝家第36章 借件東西第34章 官逼民反第22章 抱團取暖第64章 各奔東西第37章 不求封賞第67章 冤家易解第66章 圍魏救趙第52章 偷雞不成第10章 好事成雙第56章 從軍第63章 營地之爭第10章 等一個人第52章 偷雞不成第7章 預警機第17章 平衡之術第68章 一女二嫁第40章 姑娘請自便第8章 緩衝地帶第10章 兩條路第34章 花落誰家第51章 平反追封第62章 陰雲籠罩第12章 瘋長的野草第88章 警鐘第99章 按捺不住第13章 全麥饅頭第24章 救美第34章 花落誰家第58章 春節長假第75章 江都郡主第13章 十萬火急第13章 自投羅網第95章 興師問罪第44章 中了埋伏第46章 拔刀相向第57章 蒲昌海第19章 圈套第16章 潰兵第63章 營地之爭第73章 尋找礦藏第61章 併入西海族第21章 楊廣遊苑第118章 最難回答的問題第27章 第一勁敵第105章 影響第12章 瘋長的野草第57章 絕不放過他第114章 機會來了第42章 調出來打第6章 翻身做主人第20章 閒言碎語第66章 大軍開拔第35章 種子第42章 依靠第68章 一女二嫁第9章 不談正事第15章 出大事了第86章 考慮未來第30章 精銳盡出第31章 重回長安第56章 尋求安慰第46章 取名第56章 詔書第40章 姑娘請自便第11章 龍擡頭第91章 沒興趣第10章 是何來路第37章 楊家的老巢第90章 冒牌貨第42章 密信第26章 絕境第30章 小麥有毒第9章 師出有名第32章 死生之地第70章 不支第9章 不談正事第56章 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