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漢洲攻略(三)

“前方,就是那座山谷了。”朱楨站在山坡上,指着不遠處的山谷說道。

“竟然是如此高大的建築!還有這許多!”朱柏死死的盯着那些建築,心中陡然升起震撼的感覺。他雖然已經聽方鳴謙等人反覆說過山谷中有許多高大的建築,但他從未想象過它們會如此高大。這些建築,似乎都是用石頭建造,建築之恢弘,哪怕身處二十里外都能感受到。

在荊州當過十多年王爺有錢又有閒,還博覽羣書算得上博學的朱柏,甚至猜不出這些高大的建築是如何建成的?這些石頭是怎麼開採出來,怎麼運輸到這座山谷中的?

“六哥,還是謹慎行事爲好。”震撼過後,朱柏對朱楨說道:“這些建築太高大了,能建造出如此宏偉建築的人,絕不可能是蠻夷,武器之精良,未必在咱們之下。可咱們此來只有不到兩千人,而山谷中的人不會少於幾十萬,咱們多半是打不過的。還是暫且退卻,等將來治下的人口多了,訓練的將士多了,再來奪取此處。”

“不,十二弟,此時應當繼續進兵。”朱楨也是頭一次見到這些建築,一瞬間也感覺很震撼,但等他回過神來後卻如此說道。

“爲何?”朱柏不解的詢問。

“過一會兒我再同你解釋。”朱楨說完這句話,吩咐手下的將士前進。士兵們雖然也被嚇住了,但也不敢不聽從軍令,只能前進。商藩的兵都回過頭看了一眼朱柏,見他沒有阻止的動作,才向山谷走去。

可所有將士都走的很慢,而且舉起手裡的刀、盾、弓箭,小心翼翼的向前走去,時刻準備對付衝出來的敵人。但發生的事情卻大大出乎他們的預料。

“沒有人!這裡是空的,沒有人居住!”朱柏將盾牌掛在馬背上,在山谷內轉着圈觀察了一遍又一遍,驚訝的叫道:“竟然沒有人,這座城竟然是廢城,怎麼會?”

“果然如此。”朱楨卻說道。

他隨即向朱柏解釋起來:“十二弟,適才在山坡上時,你沒有覺得山谷中太寂靜了麼?若真有許多人居住,那即使在山谷中也會傳出來陣陣聲響,絕不至於如此寂靜。”

“而且,在山谷周圍數十里有許多連蠻夷都算不上的野人,咱們從海邊一路過來,消息一定會傳過來,山谷中怎會沒有防備?”

“所以我料定山谷中不會有許多人居住。不過,這裡竟然空無一人還是出乎我的預料,我本來以爲會有些人的。咱們從海邊趕來的路上可遇到過不少野人,都住在帳篷裡面,他們爲何不搬來這裡居住?”

朱柏聽了這話,明白他之前下令進兵的緣故原來是注意到了這些,說道:“六哥你果然比弟弟強。”

朱楨卻沒有馬上回答他的話,而是走近最高大的那座石頭建築,擡起頭看了起來。這座好似小山的建築共有五層,高約20丈,底邊的周長少說有數百步。建築正面還建有步道,一直延伸到一條彷彿是大街的筆直的道路上。在這條筆直道路的盡頭,還有一座小一些的。這座建築的正面還有一片十分空曠的廣場,彷彿舉行祭祀之處。

朱楨用手摸了摸牆壁,又看了看那些空曠之處,說道:“這些建築絲毫沒有受損的痕跡,絕對不是因戰亂荒廢,應當是建造這些建築的人主動放棄。”

“他們爲什麼要放棄這裡?”朱柏也贊同他的判斷,但很疑惑。

朱楨搖搖頭。“看不出來,完全看不出來。不過這也並不要緊。這一處地方至少已經被荒廢數十年,不,上百年了,咱們完全可以佔了這一處。”

“這裡已經荒廢上百年了?何以見得?”朱柏問道。

“沒有百姓的房子。”朱楨解釋道:“石頭大屋有一些,還有這兩座好似小山的建築,但都不可能是尋常百姓住的。尋常百姓的房子多半是木頭或其他什麼搭建的,可現在毫無蹤影,足以見得是荒廢的時間太長在風吹日曬之下毀掉了。所以我說,這裡已經荒廢上百年了。”

解釋過此事,朱楨大聲吩咐自己的隨從:“快將山谷外的人都叫進來;谷內的將士,一部駐守山谷兩側以防野人襲擊,其餘人打掃房屋,準備晚上的飯食,今晚咱們就在這裡住下了!”

“是,殿下。”衆人聽到他的命令,紛紛停止好奇的探看,行動起來。部分將士分爲兩撥,輪番防備野人襲擊;野人步兵打掃房屋,另一部分走進附近的森林砍樹劈柴,或者打野物充作晚飯;趕車而來的人從車上取下大鍋和乾糧,到小河邊上取了水開始做飯。

天很快黑下來,朱楨與朱柏在一棟距離最高大建築不遠的房屋內,坐着石頭做的凳子,坐在石頭做的桌子旁,一邊用飯一邊交談。

“這處山谷是寶地啊!有現成的房屋,旁邊有河流,不遠處還有一片樹林,兩邊又倚靠大山,地方開闊,真是個好地方!六哥,我都有些嫉妒你了。”朱柏半真半假的說道。這處山谷確實比落金城和金川城更好,而且他已經在漢洲大陸待了四年,都沒有發覺能與這座山谷相提並論之處,可見是找不到了。

“哈哈,十二弟,你定能發現比這裡更好的地方,不用嫉妒我。”朱楨笑道。

“唉,我的領土已經都探尋過了,沒發現過這樣的地方,可見是不會有了。早知如此,當初弟弟就應該要南邊纔對。”朱柏這樣說了幾句後,話風一轉道:“既然這處山谷在六哥的土地內,弟弟也要不走了。可攻取這處山谷弟弟也是出了兵的,但山谷內卻又沒有任何能帶走的戰利品,所以兄長得給我些補償。”

他適才說了那麼一段話的目的就是要補償。他很清醒的知道地方是佔不到了,但得從朱楨手裡再摳出點兒東西來。

朱楨自然不會願意給他很多東西。“十二弟,從海邊來到這處山谷,咱們一路上也消滅了不少野人部族,奪取了許多奴僕和東西,甚至有棉布。分給你的那六成東西和人口還不夠?況且佔據這處山谷也沒打仗。”

他們帶兵從海邊前來,雖然只有幾百裡,但也不是一路平靜,而是經常需要打仗。在他建立宜安城東北方向有一片沙漠,沙漠以南有許多野人生活,人口就變得稠密起來。這些野人都是部族聚居,大多好戰,而且他們爲了獲得補給也經常會主動挑戰,所以交戰非常頻繁。不過不出預料的是,所有戰鬥不論大小都是他們獲勝。

那些野人的兵器太差了。他們似乎沒有弓箭,遠程武器只有標槍。最常用的兵器是一種五尺多長的石矛和一種很奇怪的棒子。棒子的頭部還鑲嵌着一塊一塊的鋒利的石頭,若是一對一近身搏殺未必會處於下風。

但朱楨與朱柏豈會給他們與自己手下將士一對一近身搏殺的機會?每當見到敵人,不等他們靠近,朱柏就會命令野人將士射箭!

一千五百金川野人將士中,使用長弓的至少有一半,而那些與他們爲敵的人大多連像樣的盔甲都沒有,最多有一名小小的盾牌,如何能阻擋射來的箭矢?往往幾輪拋射,他們已經傷亡慘重潰散了。

即使他們意志堅定不潰散也沒用。朱楨、朱柏兄弟二人雖然儘量不動用騎兵,但即使金川野人步兵沒有多少鎧甲,可起碼有木盾,而且經過訓練後互相之間也能形成配合,應對的還是受了傷的本地野人,可以輕鬆獲勝。

不過這裡的野人比金川的野人文明程度更高一些。首先他們有布,而且還是棉布,很顯然在這附近有人種棉花,還會織布。這個發現讓朱楨十分高興。他纔剛剛在宜安城附近站穩腳跟,還沒來得及命人種棉花,現在用的都是存貨。這下子終於不用擔心了。

除了布,他們還從當地野人部族手裡繳獲了不少玉米,靠着繳獲也可以不啃又乾又硬的乾糧,可以吃新鮮的糧食了。至於其他繳獲也不少,尤其是被他們隨便亂扔當做磚頭的黃金每個人都裝了些,讓所有人都很滿意。

“六哥,”朱柏繼續說道:“話可不是這樣說。雖然山谷空無一人,可這也不是事先能夠預料到的。何況若不是有弟弟手裡這些兵,兄長你幾年之內不會出兵來到這處山谷,弟弟幫你提前了幾年時候,幫助也不小。”

“話可不是這樣說。”朱楨也反駁起來。二人經過反覆商談,好不容易議定了朱楨給朱柏的補償。

“十二弟,你是不是在荊州的時候偷着開過當鋪?不然怎麼這麼會算計。”對自己要付出的東西十分心疼的朱楨說道。

朱柏哈哈一笑,說道:“六哥你還別說,弟弟在荊州的時候,門下的奴才還真的開過一間當鋪。不過我得知後就讓他退了股,不得摻和。”

這話一出口,朱楨忍不住笑了,氣氛也重新變得融洽起來。

這時晚飯也已經吃完了,二人起身走出房屋,聽着兩側房屋內傳來的吵吵嚷嚷的聲音,在大街上慢慢的散起步來。

“六哥,你對這座山谷如此滿意,想必定是將首府從宜安城挪到此處了。”朱柏說道。

“這是自然的。除了不靠海,這一處比宜安城強得多,爲兄當然要將首府挪到這裡。”

朱楨繼續說道:“自然,北邊也不能丟了。咱們靠岸那一地也是一處良港,爲兄打算從這處山谷修一條軌道過去,將港口與這座城連接起來。自然,馳道也是要修的。”

“從這座山谷到港口大概是六百里,這可不是個小工程,比從宜安城到金戈城還要遠,而且這一路山地不少。”朱柏評價道。

“即使如此也得修啊。不修,北面的地方可就控制不住了。”朱楨在心中暗道:‘我若是不修這條軌道,北邊的兩座城是不是歸我可就不好說了。’

朱柏大約也知道他在想什麼,沒有對此繼續多說,而是又道:“下一步六哥打算怎麼做?”

“自然是以此爲憑藉,四面出擊,襲擊,不,教化附近的野人部族,讓他們認我爲主,心甘情願將錢糧諸物奉獻出來,並且自願修復眼前這座大城。”

“至於繼續擴張麼,等到將這附近的野人都教化完畢後也不遲。”

“可是,”朱柏道:“六哥,還是你與弟弟說的,今年允炆就要從中原啓程來到漢洲大陸,他的封地安排在哪裡?”

“允炆,”朱楨這段時間將他給忘了,現在纔想起來允熥將他也封到了漢洲大陸。他沉吟片刻,說道:“聽這些日子抓的俘虜說,在這個谷底以東、以南還有大片土地,就將允炆封到那邊便了。”

“這可是許出去不少土地。”朱柏也聽了對俘虜的審問。

“漢洲大陸這樣大,憑咱們幾個是萬萬全佔不得的,讓他人佔據,不如讓同族之人佔據。”朱楨道。

朱柏聽他這話意有所指,說道:“六哥,你是指那幾個日本人?”

“還有那家姓嚴的商人。他們走的很近,沒準是打的同樣的心思。”朱楨道:“這段時日來到漢洲大陸的日本人也不少,雖然他們都十分聽話順從,但畢竟是日本人。”

“那些貧民倒沒什麼。廣東人和福建人說的話咱們不也聽不明白?貧民都是給口飯吃就成,哪管是誰給的?倒是那幾個武士得防着點。”朱柏道。

他們二人又商議了一番如何防備日本武士,朱柏想了想,又勸道:“六哥,最要緊的,還是抓緊武備。既然此處有這樣一處山谷,說明當地人也是有文明的。雖然他們不知爲何搬離此處,但未必不會回來。還是要有所防備纔好。”

“你放心,爲兄不會忘記武備的。我有預感,我早晚會與那些搬走的人打交道。”

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291章 家族宴第761章 三元宮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1319章 金融改革——錢莊總行會與新窩本制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601章 競買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682章 “勸降”第473章 親子第1234章 足球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1483章 天文學大發現——太陽黑子第100章 後續第1359章 爲什麼對爪哇島這樣處置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第1666章 巴布納——讓他們的運氣更差第945章 在兩衛所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872章 繼續議事與南洋諸國的擔憂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第599章 初到寶安第1457章 怎麼猜到的和爲什麼要猜第982章 評論第478章 科舉改革(二)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1692章 尷尬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1303章 婚禮宴席現場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953章 婚姻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575章 回 道第1445章 對歐洲的謀劃—歐洲人的議論第466章 逛上元燈會第626章 好馬第1275章 三人第299章 人物太多好難選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362章 撤退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961章 在講武堂第1450章 印度攻略——軍費第718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安南談論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560章 杭州事第532章 縣試第1198章 金銀的作用第1450章 印度攻略——軍費第1098章 遺書第1437章 閒聊第1353章 漢洲攻略(十五)第1140章 臨危第192章 初議分封——西域現狀第231章 比武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番外5:分封制的變化三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761章 三元宮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1042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沙迷查幹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165章 送行第422章 洛陽發現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795章 諸事第178章 祭祖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679章 唵嘛呢叭咪吽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401章 朱藍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1757章 開羅——偷襲
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294章 四國使臣第291章 家族宴第761章 三元宮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1319章 金融改革——錢莊總行會與新窩本制第87章 講武堂——地理課先生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984章 願意打仗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601章 競買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682章 “勸降”第473章 親子第1234章 足球第689章 金帳汗與維齊爾第1483章 天文學大發現——太陽黑子第100章 後續第1359章 爲什麼對爪哇島這樣處置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第1666章 巴布納——讓他們的運氣更差第945章 在兩衛所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872章 繼續議事與南洋諸國的擔憂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第599章 初到寶安第1457章 怎麼猜到的和爲什麼要猜第982章 評論第478章 科舉改革(二)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1692章 尷尬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1303章 婚禮宴席現場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953章 婚姻第182章 匆匆返回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575章 回 道第1445章 對歐洲的謀劃—歐洲人的議論第466章 逛上元燈會第626章 好馬第1275章 三人第299章 人物太多好難選第257章 從頭到尾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362章 撤退第240章 蛛絲馬跡和蓋棺定論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961章 在講武堂第1450章 印度攻略——軍費第718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安南談論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560章 杭州事第532章 縣試第1198章 金銀的作用第1450章 印度攻略——軍費第1098章 遺書第1437章 閒聊第1353章 漢洲攻略(十五)第1140章 臨危第192章 初議分封——西域現狀第231章 比武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番外5:分封制的變化三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761章 三元宮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1042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沙迷查幹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165章 送行第422章 洛陽發現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795章 諸事第178章 祭祖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679章 唵嘛呢叭咪吽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401章 朱藍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1757章 開羅——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