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足球

“俞周文,鄭軒,你們二人將講武堂打理的不錯。”允熥笑着說道。

“陛下謬讚了。”俞周文馬上答道:“這都是當初陛下定下的制度好,臣與鄭司務長不過是依照陛下定下的規矩辦事。”

“哈哈,要是別的衙門官員這麼拍朕的馬屁,朕可不會接受。不過講武堂確實是朕當年親自設立的學堂,朕還是頭一任副校長,這話還當得起。”允熥半開玩笑道。

“俞副校長可不是在拍陛下的馬屁。”鄭軒也笑着說道:“陛下當初定下的章程不僅嚴謹,而且諸般事情均考慮在內,臣與俞副校長也不需多動腦子,依照章程辦事即可。”

“哎,鄭卿你再如此拍馬屁,朕可不能接受了。”允熥這次卻說道:“當初制定章程時考慮的再多,也總有考慮不到之事。而且管理一座學校可比掌管一個衙門更加困難,不是依照章程辦事就行的。你們也不可能如同朕一般。所以你們能將講武堂管理的不錯,功勞朕也都看在眼裡。”

“既然有功,朕也不吝惜封賞。不過封賞你們二人之事稍後再說。朕先與你們說一說此次來講武堂,要吩咐你們的事情。”

說到這裡,允熥站起來,透過玻璃窗戶看了一眼窗外校場上正在上武藝課的學生。適才他已經在俞周文、鄭軒的引導下,帶着三個孩子將整個校園都轉了一遍,也知道正在上武藝課的是今年剛剛入學沒幾天的一年級兩個班。

“你們覺得,現行的武藝課是好還是不好?”允熥指着窗外正在上課的那兩個班,問道。

俞周文與鄭軒對視一眼。陛下這話分明是對於現在的武藝課不滿意。可現在的武藝課章程也是陛下當年定下的,他們隨意批評也不好。

思量片刻,俞周文決定實話實說。“陛下,臣以爲武藝課還好。教授武藝課的先生都是京衛軍中選出來武藝最高強的軍士,他們教授的也不是單打獨鬥的武藝,而是混戰時所用的搏殺之術,十分實用。”

“可是講武堂培養出來的學生,用得到搏殺之術麼?”允熥反問:“講武堂的學生畢業後不論留在京中還是回地方,最低從五品副千戶起步,或在都司、行都司、衛裡擔任參謀,也是五六品的官職。”

“他們升遷也很容易。擔任副千戶的,只要衛裡出了千戶的缺就能升任千戶,之後再過幾年就能升到衛裡當指揮僉事,留在衛裡當參謀的也差不多。去了都司、行都司的當參謀的升官更快。”

“而等他們升遷到衛裡爲將後,哪裡還用得着武藝?若是連衛指揮官都要上陣搏殺了,那這一戰也該輸了,將領會不會武藝都沒多少用處。”

“而且現在的武藝課考試方式也不太合適。朕一開始是讓他們互相之間比試確定名次,可出身千百戶的學生不敢打敗出身勳貴的學生,只得改成現在這樣以班爲一體打分。可這樣並不十分妥當。”

“所以朕想對這門課進行改革。”

‘講武堂畢業的學生升遷快還不是先帝與陛下您偏向的結果。’鄭軒在心中想着。從洪武二十八年第一屆畢業生在京城和地方任職開始,凡是地方上報上來的升遷名單,講武堂的畢業生必準,立同樣的功勞講武堂畢業生優先升遷,最近要在都司、行都司裡面設立四司,估計又是他們升遷的好機會。

不過鄭軒雖然在心中吐槽,但也理解兩任皇帝這樣做的緣故。講武堂畢業的學生畢竟在京城上過學,見過皇帝,經受過忠君愛國教育,比起外地從未入過京的武將當然更值得信任。

而且當今陛下不僅要更好的控制軍隊,還要進行改革,曾經在講武堂受過教育的學生當然就更應該任用了。

“臣敢問陛下,要對武藝課怎樣變化?”俞周文卻不像鄭軒那樣想得多,出言詢問。

“朕的意思是,裁撤武藝課。”允熥先說了這句讓他們二人大吃一驚,就要出言勸諫的話,之後又說道:“朕打算在講武堂內設立一球類活動。每班爲一隊,與其它班級的隊伍比賽,按照比賽積分計算排名,從滿分十分至最低的一分。”

聽到後半段話,俞周文與鄭軒鬆了口氣。他們聽出來了,允熥的變化就是將武藝課取消,將這門課的分數挪到了這個還不知是什麼的球類運動上。這樣學校的制度不會發生大變化,對他們來說影響不大。

“不知陛下想要在講武堂設立何種,嗯,球類活動?”俞周文又問道。

允熥沒有立刻答話,而是看向這間公房的門口。俞周文與鄭軒也奇怪的看向大門,忽然聽到敲門聲,並且傳來一個尖細的聲音:“官家,奴才把東西拿來了。”

“進來。”允熥說了一句,門隨即被打開,王喜從屋外走進來,手裡拿着一個一尺見方的箱子。允熥從他手裡接過箱子,打開箱蓋,從中拿出一個寬不到一尺的圓形球體,對俞周文和鄭軒笑道:“這就是朕要在講武堂推行的球類活動。”

“陛下,這是,鞠?陛下要推行的球類運動,是蹴鞠?”鄭軒問道。

是的,允熥要在講武堂推行的,就是被稱爲世界第一運動的足球。

足球的歷史非常悠久。戰國時代,蘇秦遊說齊宣王時就如此形容臨淄: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可見至少從齊宣王之時足球就已經誕生。之後歷朝歷代都有關於蹴鞠的記載。唐代達到第一個鼎盛,而且充氣足球也被髮明出來。

之後南宋時達到了第二個高峰,還出現了專門以組織足球比賽賺門票錢爲謀生手段的足球俱樂部——齊雲社。

蒙元時期江南的經濟還算髮達,蒙古人除了撈錢也不管別的事情,蹴鞠仍然流行。元末明初的戰爭對經濟造成了巨大破壞,雖然農業生產很快得到恢復,可城市經濟沒那麼快恢復,而且朱元璋又實行嚴格的打擊商人政策,所以百姓不太富裕,這項運動的關注度降低。

但隨着全國經濟的恢復,城市老百姓逐漸變得富裕起來,也有些閒錢找樂子了。所以勾欄瓦舍重新興旺起來,也有人開始以表演花式踢球賺打賞爲生。允熥也是偶然聽宮內的宦官提起在瓦舍裡見到花式踢球的表演纔想起這項運動,並且馬上決定推廣。

足球身爲一項體育運動,首先能起到的作用就是鍛鍊身體。後世一場90分鐘的足球比賽雙方除守門員之外的球員要跑動萬米之上,這就是超過二十里地。而且比單純的跑圈效果要好得多。

二來,足球也會鍛鍊球員的配合能力,以及隊長或者主教練的指揮能力。大家都知道,想踢贏一場比賽可不是光有力氣就能贏的,這其中也醞釀着戰術配合,對於鍛鍊小隊戰術配合能力很有用處。

三來,足球歷史悠久,在前朝曾經興盛過,雖然允熥推行的足球和以前的蹴鞠差別較大,但大家一聽這是曾有過的東西心中的牴觸就會少許多,更有利於推廣。

其實比起足球,橄欖球更符合允熥的構想:橄欖球的對抗更加激烈,身體衝撞更多,對場地的要求也更低。但一來,橄欖球這種可以用手的球類運動對大明來說屬於新生事物;二來橄欖球更容易受傷;三來他也沒怎麼看過橄欖球比賽,對於規則並不清楚。所以他反覆權衡之下決定推廣足球。

此時允熥介紹道:“這是朕讓宮內的工匠做出來的一個球,牛皮做的,內部充氣。將來就用這樣的作爲踢得球。”允熥在過年的時候除了徵召大臣入宮談論軍事改革之事,也讓內官監叫了幾個工匠入宮研究足球,只不過沒人注意而已。這些工匠經過反覆研究,最終確定這樣做出來的球彈性最好,允熥也就採用這種球。

“至於比賽如何設立,朕也已經有了想法。以一學年爲期,每個班級的蹴鞠隊與其它九個班級的蹴鞠隊比賽,每年級共四十五場比賽。專爲襲職之人開設的一年期班每班也要組建蹴鞠隊,與其它班之間互相比賽。”

“不同年級的班和襲職班之間沒有正式比賽,但互相之間可以互相踢,權做練習之用。”

“球場的規格大約是長二十丈,寬十三丈。”因爲這個年代的足球彈性當然比不上後世的足球,所以允熥縮小了足球場的大小。

“至於規則,兩隊上場各十一人,其中守門員一人,其餘人十人。球場兩側各設一個球門,守門員看守球門。……”允熥之後詳細介紹起規則來。

俞周文和鄭軒聽得有些頭暈。驀然聽到這麼多規則,任誰也記不住。鄭軒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打斷說的正嗨的允熥,出言問道:“陛下,比賽這樣多,陛下打算設立多少球場?”

“朕要在講武堂附近興建十五座球場。每年級和襲職班各五座。平時訓練採用輪流制,兩個班公用一個球場,隔天輪流使用。”

“陛下,十五座球場,講武堂附近萬萬沒有地方興建這許多球場。”俞周文說道。

“對此朕當然也有所準備。原本龍驤衛駐紮在講武堂附近,朕將此衛的駐地挪到他處,龍驤衛原本的駐地交給講武堂建球場。”

聽到連衛所駐地都挪動也要興建球場,俞周文與鄭軒對視一眼,知道陛下決心已下不可更改,也不敢再提出疑問,只是提一些小小的建議。

“陛下,臣以爲,今年講武堂已經開學,武藝課也已經開始,貿然裁撤恐怕不太妥當。依臣所見,不如今年也設立蹴鞠比賽,但武藝課暫且不取消,只是削減考試分數改爲五分,待明年再取消;今年蹴鞠比賽的分數暫時也低一些,定爲五分。同時提前安排好這些軍士的前程。”俞周文說道。

“也好。”允熥想了想點頭答應。總要給學生們一個緩衝的時間不是。而且教授武藝課的軍士如何安排也要考慮一番,妥善安置。總不能直接踹回原衛所,那樣顯得太涼薄了。

之後他們二人又與允熥就細節討論了一番,定下章程。允熥說道:“現在這些比賽規則剛剛設立,即使朕在宮內教導過的宦官也摸不清。待球場建好以後,頭一場比賽由朕親自來做裁判。以後就由宮裡朕教導過的宦官做裁判。你們在講武堂中也要選出適合做裁判的人,總不能一直用內官。”

他加重語氣:“朕構想中的蹴鞠比賽,裁判極爲重要。在場上若是裁判的哨子偏偏,原本要輸的隊沒準就贏了。你們選擇裁判,一定要選不會被影響的。”講武堂的學生勳貴子弟衆多,雖然每個班都會有勳貴子弟,可也保不齊會有裁判被影響,而且有些判罰很難確定到底是真的誤判還是偏判。

“是,陛下。”他們二人也能意識到裁判的重要性,趕忙答應。

允熥和他們二人說了很久,一直到將近午時纔將足球的事情安排完畢。鄭軒側頭看了一眼時間,對允熥躬身說道:“陛下,現在已經將近午時,臣安排食堂爲陛下做飯菜?”

“不必了,朕下午還有事,就不在講武堂用膳了。”允熥也側頭看了一眼時間。敏兒還在那條街上呢,若是他帶着三個兒子在講武堂用飯,他今晚上就甭想好好吃晚飯了。

允熥又笑着說道:“朕本來沒想對蹴鞠一是與你們說這麼多,可沒想到一說起來就止不住了。”

‘或許是因爲自從洪武二十五年以來,精神大多時候都處於緊繃着,現下終於可以放鬆一下,所以想馬上見到自己前世看的最多的體育運動吧,即使水平相差很遠。’他想着。

“朕還有另外一事要吩咐你們。原本打算多與你們說幾句,可現在時候也不早了,朕只能長話短說。”

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壞消息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13章 初到兵部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1327章 漢洲攻略(二)第95章 一體納糧與攤丁入畝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760章 南巡——有關之事第365章 對陣第1365章 誰決定第693章 海運和詢問(求訂閱!)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954章 續婚姻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1073章 決戰——後撤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54章 前半段徐家第266章 又一名先生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538章 昀芷之言與寶慶之語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1037章 鐵門關之戰——禮物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1357章 南洋風雨——新的地方第1210章 由一個笑話所引發的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195章 新位置第971章 年輕人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1137章 決心第953章 婚姻第786章 大案——其餘的人犯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827章 戰安南——反應第626章 好馬第1209章 賢才第982章 評論第847章 贊儀領兵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登陸第396章 濟、青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1213章 來頭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222章 軍醫系統第1690章 艱難的婚配與當年的盟約第898章 慶功宴(一)第849章 僞軍第948章 籠絡侍衛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1245章 真正的學校——教育的目的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526章 警察和上直衛第1036章 決心第246章 接旨第1767章 爲什麼要攻打埃及第1562章 巴布納——朱楩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1742章 賞賜與求賞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1426章 好奇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725章 探望和兩蒙古人第1154章 被喚醒的噩夢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165章 未遂的造反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1476章 結束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704章 晚會第595章 應對第40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允熥及其他第246章 接旨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1041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轉換地方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358章 拿下調兵
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壞消息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第13章 初到兵部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1327章 漢洲攻略(二)第95章 一體納糧與攤丁入畝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760章 南巡——有關之事第365章 對陣第1365章 誰決定第693章 海運和詢問(求訂閱!)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954章 續婚姻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1073章 決戰——後撤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54章 前半段徐家第266章 又一名先生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538章 昀芷之言與寶慶之語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1037章 鐵門關之戰——禮物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1357章 南洋風雨——新的地方第1210章 由一個笑話所引發的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195章 新位置第971章 年輕人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1137章 決心第953章 婚姻第786章 大案——其餘的人犯第802章 瓊州事末開始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827章 戰安南——反應第626章 好馬第1209章 賢才第982章 評論第847章 贊儀領兵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登陸第396章 濟、青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1213章 來頭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222章 軍醫系統第1690章 艱難的婚配與當年的盟約第898章 慶功宴(一)第849章 僞軍第948章 籠絡侍衛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1245章 真正的學校——教育的目的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526章 警察和上直衛第1036章 決心第246章 接旨第1767章 爲什麼要攻打埃及第1562章 巴布納——朱楩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1742章 賞賜與求賞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1426章 好奇第121章 兗州事件——誰第725章 探望和兩蒙古人第1154章 被喚醒的噩夢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165章 未遂的造反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1476章 結束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704章 晚會第595章 應對第40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允熥及其他第246章 接旨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1041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轉換地方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1045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路上視察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358章 拿下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