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從頭到尾

昀英說道:“怎麼可能!褒兒只是小名兒,大名還沒有起呢。”

允熥這時說道:“既然如此,朕給他起名吧。”

昀英說道:“那我們自然是願意的。”

其實是昀英故意不起名留着給允熥起名的。現在允熥自從當了皇太孫之後也六年多了,他的一些脾氣秉性大家也都摸清了,包括對於親人很有感情、對下寬厚但是對生錯誤要求嚴苛等,其中也就包括了允熥和朱元璋一樣的一點:愛給別人起名。

所以昀英故意留着大名不起,好讓允熥來起名字。

不過此時允熥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脾氣秉性已經被人們摸透了。幸虧不是施政方略被摸透了,要不然就危險了。

允熥想了一會兒,說道:“曹家這一代的排行是‘慨’字,曹行長子就叫做曹慨礎。既然這樣,他就叫做曹慨瓊!”

不管名字好不好聽,或者說有些人根本沒有分辨名字好不好聽,曹徹馬上說道:“陛下起得好名字。以後,他就叫做慨瓊了。臣代兒子謝陛下賜名。”說着,他彎腰行禮。

允熥馬上說道:“不過是起個名字而已,又是給朕的外甥,何必行此大禮。”允熥着重強調了‘朕的外甥’這四個字。

昀英趕忙說道:“那妹妹多謝皇兄賜名了。”

又說了一會兒話,昀英與曹徹帶着孩子告辭離去。然後楊峰與宋亮二人走進來輕聲與允熥說道:“陛下,上個月陛下不是讓那些‘作家’再寫信找來更多的人嘛?有幾人已經到了,陛下是像上次一樣等人到齊了再一起見一面,還是現在就去見一面?”

允熥問道:“先來的這幾人,朕吩咐他們寫的本子,他們可寫了多少了?”

宋亮答道:“稟陛下,有人寫了幾個取自《大誥》中的案子的本子,已經找了戲班子來排了。……”

允熥驚喜的說道:“現在就寫完了幾個了?”

宋亮答道:“回稟陛下,這個本子好寫,不過是一個案子,也沒有幾折,他們都說容易得很。”

“受到陛下的這個啓,有幾位老先生寫了幾個表現蒙人殘暴的摺子戲,也就是一個個小故事,都是寫的前元時候的蒙古人如何欺負漢人,然後朝廷也不管,最後漢人豪傑出來殺死蒙人爲民報仇,或者被欺負的漢人之後苦練武藝報仇雪恨的事情。”

“這些戲也找班子排了。”

允熥問道:“寫的怎麼樣?你有看過沒有?”

宋亮說道:“前幾個取自《大誥》中的案子的戲沒看過,倒是這些寫蒙人殘暴的戲看了幾個。”

“還真是,這幾個老先生不愧是寫了一輩子戲本子的,故事非常感人,我當時恨不得就衝上臺去殺了演蒙古人的戲子。”

允熥說道:“那就好。你們看着都這樣好,那普通百姓也大概會認爲好。那朕就放心了。”

宋亮又說道:“只是這《英烈傳》,因爲故事很長,又有好幾位‘作家’爭着要寫,弄得他們經常爭吵。臣也不敢決斷,最後數位‘作家’都動筆寫了。”

允熥說道:“那沒什麼。你回去告訴這幾位都寫了《英烈傳》的人,等把大明北逐躂擄的這一段寫完了,大概就是到大明洪武三年前後的時候,告知於你。朕要親自審閱手稿。”

宋亮說道:“臣知道了。”

允熥又說道:“至於見他們的事情,等到這一批人都到了之後,朕再見吧,就不一次一次的見了。”

宋亮應諾。然後楊峰又說了一件事情,二人一起退下。

等他們退下了,昀蘭說道:“皇兄還有事,那我們也退下吧。”

允熥馬上說道:“你們不忙退下。”

然後他接着說道:“昀芷,你可和你的兩位姐姐說了可以去皇家學堂讀書的事情?昀蘭,昀蘊,你們兩個昨日可”

昀芷馬上說道:“三哥,我可是說了,不信你問二姐和三姐。”

昀蘭回頭看了一眼,然後說道:“皇兄,四妹妹確實與我們說了。”

允熥問道:“那你們爲何不去讀書呢?我之前也聽你們抱怨過不能讀書的事情。”

昀蘭說道:“皇家學堂是給王爺們預備的,我們去不好。”昀蘊也說道:“是的,皇兄,我們夾在他們中間讀書,感覺十分不自在。”

允熥又勸了幾句,昀芷也勸說,但是昀蘭和昀蘊就是不願意去。

允熥嘆了口氣。她們自己不願意去,那他可就沒辦法了。那接下來,還是隻能只有昀芷一人在皇家學堂蹭課了。

這下弄得允熥也沒心情繼續與她們說話了,正打算讓她們也回去,這時昀芷說道:“皇兄,你是在給我們找先生吧。”

允熥答道:“是啊。已經基本找好了,就等着把人帶到京城了。”

昀芷說道:“皇兄,你把幾位叔叔的女兒也接到京城吧,與我們一起讀書。”

“之前皇爺爺葬禮的時候,我和這些姐姐妹妹們也聊了許多,她們雖然是在地方,但是比我們還不得自由,原來的二叔,還有三叔、四叔也不給她們找教書先生教導,日子過得還不如在京城。”

“並且單單是我們三個讀書人也太少了些,還是人多些好,就像三哥你把所有的郡王都聚在京城讀書一樣。”

“既然男孩子可以,爲什麼我們女孩子不行?”

好吧,允熥覺得這個想法可以理解。並且允熥迅想出了這樣做的好處:可以把這些妹妹的婚姻都握在手裡,成爲一個重要籌碼,還可以做其他的事情,總之好處多多。

所以允熥說道:“那好,皇兄答應你。”

“已經故去的二叔的幾個女兒還都在京城,不必再傳旨;剩下的幾位王叔,朕傳旨讓他們的女兒來京與……”

允熥這時想到這樣的事情並無先例,於是改口說道:“讓其它的王叔的嫡長女、嫡次女來京與你們一起讀書。”

昀芷說道:“那太好了三哥,多謝三哥。”

昀蘭、昀蘊也支持此事,也紛紛說道:“謝謝皇兄。”

允熥說道:“自家人,何必說謝字。”

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85章 失常的人第1213章 來頭第661章 攻緬——人口和規劃第1374章 日心說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291章 家族宴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1031章 最慘烈的一戰——累第748章 雲南的兩個反應(五千字章節送給大家)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624章 驚奇的一課第246章 接旨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第1534章 賜予《鑑文大典》第262章 醫學進步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1712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1817章 大結局第33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衙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160章 祖陵第586章 五皇子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1686章 總督府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329章 保護軍婚條例第258章 車軌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849章 僞軍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1261章 格致監與再見羅貫中第1259章 翻開新一篇第1032章 最慘烈的一戰——守住了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982章 評論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1098章 遺書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1308章 反應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909章 禮儀完全忘在一邊第1209章 賢才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9章 謹身殿大討論——結尾第1387章 過年後繼續關心李家的事情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感謝和求訂閱第404章 目眥盡裂發盡上指冠第958章 拜祭第648章 糧食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1250章 副校長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1423章 一個偉人的陰影徹底結束第372章 燕周浙第996章 玉佩第292章 過年了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716章 新錢第508章 幻彩閣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292章 過年了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1539章 答應第1037章 鐵門關之戰——禮物第490章 薛氏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637章 相模國第1467章 遲遲未到第1195章 何爲人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1334章 南洋風雨——下一步第1375章 忽悠伯魯涅夫斯基入職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1700章 爲大家犧牲小家
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85章 失常的人第1213章 來頭第661章 攻緬——人口和規劃第1374章 日心說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291章 家族宴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1031章 最慘烈的一戰——累第748章 雲南的兩個反應(五千字章節送給大家)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624章 驚奇的一課第246章 接旨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第1534章 賜予《鑑文大典》第262章 醫學進步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1712章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1817章 大結局第33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衙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160章 祖陵第586章 五皇子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1686章 總督府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329章 保護軍婚條例第258章 車軌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849章 僞軍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1261章 格致監與再見羅貫中第1259章 翻開新一篇第1032章 最慘烈的一戰——守住了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982章 評論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1098章 遺書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1308章 反應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909章 禮儀完全忘在一邊第1209章 賢才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9章 謹身殿大討論——結尾第1387章 過年後繼續關心李家的事情第1189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發現新大陸感謝和求訂閱第404章 目眥盡裂發盡上指冠第958章 拜祭第648章 糧食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1451章 孩子—解惑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1250章 副校長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1423章 一個偉人的陰影徹底結束第372章 燕周浙第996章 玉佩第292章 過年了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716章 新錢第508章 幻彩閣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867章 又一份捷報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292章 過年了第504章 黃淮奏報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1539章 答應第1037章 鐵門關之戰——禮物第490章 薛氏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637章 相模國第1467章 遲遲未到第1195章 何爲人第1444章 對歐洲的謀劃—對卡斯蒂利亞第1334章 南洋風雨——下一步第1375章 忽悠伯魯涅夫斯基入職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1700章 爲大家犧牲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