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

可是蘇冬裡與其他幾個人商議之後卻發覺,想要行刺允熥很不靠譜。

依照允熥以往出行的慣例,即使在行進時也千八百人護衛着,居住在行宮之中最貼身的也一定是從京城帶過來的人,他們除非能將自己人安插到皇宮或者上直衛中,否則幾乎不可能成功刺殺;而他們在大明的情報網顯然還做不到這兩點。

另外將人如何送到除了兩個市舶司之外的大明土地也不容易。大明百姓出行都要有路引,即使商戶現在出門不需要批准,身上也得帶着戶籍證明。何況他們手底下的除了從大明吸納的色目人外連漢話都說不利索,一聽就是外族,即使一幅東方人相貌的人想要大批量混入廣東也不可能。

他們反覆思考,不得不放棄了行刺的想法。可蘇冬裡十分不甘心,仍舊私下裡策劃對允熥的行刺。帖木兒汗國在大明情報網的總負責人發現他仍舊私下裡行動後,爲了防止他的動作被大明朝廷注意進而導致整個情報網被摧毀,於是暫時派他去其他國家。外番商人忽然有事離開市舶司也是常事,沒有引起衆人的懷疑。

他就被派到了占城。占城此時既有天方教信徒,也有婆羅門教信徒,還有佛教信徒,其中婆羅門教和佛教關係不錯,和天方教中人的關係很差,雙方住的地方涇渭分明。

爲了方便活動,蘇冬裡在大明的市舶司都是隱藏自己的信仰,但在占城沒必要了;何況在占城隱藏信仰也確實很麻煩,他就公開了自己的信仰住進了天方教徒聚集區。

在這裡,他遇到了剛剛被帖木兒汗國的情報機構收納進來的烏德巫師。滿者伯夷自從建業元年被大明打了一頓、不得不放棄了大量的海外領土後雖然表面上十分恭順,但國家上下凡是有識之士都對大明十分憤恨。烏德雖然不算是有識之士,但他身爲虔誠的天方教徒對於大明這樣的異教徒國家也很不喜歡。

不過一開始蘇冬裡並未想到要利用烏德的巫術來謀害允熥,只是因爲他們二人都十分討厭大明,所以空閒的時候就在一起喝酒,痛罵大明。有一次他們酒喝多了,烏德就提起自己的一個徒弟現在大明的廣州府謀生,爲廣州當地一個十分有權勢的人合藥,殺了不少的大明百姓覺得十分暢快。

蘇冬裡當時就感覺自己模模糊糊想到了什麼,問道:“我往日也是在明國廣東的,你這徒弟在廣州爲哪戶人家合藥?沒準我知道。”

“是一個姓明國的姓,什麼高的,聽說他們家有人在明國的朝廷當一個部門的副手,位高權重。”烏德說道。

蘇冬裡馬上就反應過來:這不就是當着刑部侍郎的高瞬臣的家族麼。他們家因爲出了高瞬臣,現在是廣州除衛所世襲武將外的第一家族,勢力很大。

當時蘇冬裡暈暈乎乎的沒有多想到什麼,等回來酒醒後想到:可以使用巫術,大明所謂的巫蠱之術來對付允熥,甚至害死他。

蘇冬裡馬上找到烏德,和他說了自己的想法;烏德一開始還有些猶豫,畢竟他雖然很討厭大明,但是在他看來大明是龍潭虎穴輕易去不得,自己的小命很要緊不能輕易就葬送了。

但他禁不住蘇冬裡的勸說,再加上他的那個僞裝成道教徒的徒弟在大明確實沒出什麼問題,就答應了。

蘇冬裡馬上帶着烏德一起返回寶安市舶司,向情報機構的負責人說了自己的想法。那人經過反覆思考,覺得可以一試,就同意了。

“……,陛下,之後就是烏德潛入廣州城,蘇冬裡請求入籍大明之事。再然後的事情就是他們召集人手採生折割,使用採生折割來的‘物品’佈置陣法試圖謀害陛下、破壞大明的氣運。”

“陛下可還記得去鎮海樓巡視時,江面上並無大船卻看見一閃而逝的亮光?那其實是蘇冬裡坐着小小的漁船拿着千里眼看看鎮海樓是否容易毀掉,千里眼的玻璃鏡片反射陽光的亮光。在發現自己的千里眼會反射陽光後,他馬上發收起了千里眼,所以陛下沒有再次見到亮光。”

“前幾日惠妃娘娘中邪時,曾經兩次來到行宮中的小觀‘道士’明良就是烏德易容假扮的。當時烏德同時爲陛下和惠妃娘娘施咒,但陛下並無大礙惠妃娘娘卻中邪昏迷不醒,烏德爲了施展自己的最後一招謀害陛下,遂懷裡揣着小猴子冒險面見陛下,讓那小猴子記住陛下的氣味,好能夠在晚上憑藉鼻子進入行宮謀害陛下。”

“不僅玻璃窗戶上的印記是那猴子留下的,窗戶旁的血清也是那猴子塗抹上去的。”

“不論陛下問不問,都這樣說:那烏德巫師雖然喪盡天良,但對自己的性命十分珍惜,面見陛下的時候若是放出那猴子有五成的把握能夠害了陛下性命,但無論如何他自己都不可能活命,所以他僅僅是帶着那小猴子入行宮記住陛下的氣味,而沒有那時出手謀害陛下。”

“他們並未收買陛下從京城帶來的人,只是利用高家收買了幾個在行宮外院做事的下人,囑咐若是覺得行宮有什麼不對,或陛下幾日不曾出現,就向他們彙報。”

“……”

當初錢明林預備當面向允熥報告的時候曾這麼演練過。

“這中間竟然還牽扯到了那些牙行?他們幫着帖木兒汗國的人將烏德等人送進了城,還幫着烏德對楊布政使等人施法。”允熥身邊的中書舍人陳繼驚訝的說道:“這些牙行是受到矇蔽了麼?爲何會做這樣的事情?”

另外一箇中書舍人胡儼卻知道爲何會這樣。“陳兄,這些牙行因爲陛下的諸多旨意生活困頓,對朝廷頗爲不滿,頗有想鬧上一鬧的想法,只是楊布政使不理他們罷了。他們於是就想讓楊布政使等人生病,這樣就不會有人推行陛下的改革,他們的生計就可以暫且維持下去。”

“如果臣所料不錯,在陛下來到廣州宣佈暫緩其餘改革後,這些牙行其實已經有退縮之意,只是烏德等帖木兒汗國的人豈容他們退縮?他們只能和高景德一樣一條路走到黑。”

他們正說着,王喜走進來通報到:“陛下,武當派張真人求見。”

“宣張真人覲見。”允熥說過這句話,馬上又吩咐胡儼:“你現在就擬旨,傳令依照蘇冬裡交待出來的人,在寶安市舶司和上滬市舶司、廣州府城內搜捕這些人;並且捉拿所有可能是帖木兒汗國派來的和投靠帖木兒汗國的人。”

“是,陛下。”胡儼答應一聲,就開始擬旨。

說話間張三丰已經走了進來。允熥與他答禮完畢後問道:“張真人,整個事情的真相朕已經通過錢明林的奏報大體明瞭,只是有幾件事還不明白。”

“其一,朕曾聽聞,猴子與人類似,若是靠近朕能聞到氣味還罷了,從行宮外它就能夠聞到朕的氣味找到朕所在之地?朕不大相信。”

“其二,就算猴子能找到,猴子的指也不是鐵的,如何能在玻璃上發出‘刺啦’‘刺啦’的聲音?”

“其三,烏德爲何要對惠妃施巫術?”

允熥其餘的疑惑隨着這份奏報都已經明白了,但只有這三個疑惑仍未解開,所以問張三丰道。

“陛下,個頭極小的猴子與大猴子不同,反而和貓狗等相似,鼻子非常靈,只要知道一人的氣味,他們就可以順着氣味找到這人。”

“其二,那烏德巫師爲自己帶着的小猴子用上好的鋼打造十分小的指環,戴在猴子的中指上,讓他以此殺人。陛下,這烏德的猴子還不是貧道之前所預料的墨猴,具體是什麼猴子、產於何地貧道也不知曉,只是曾經見過一次,據說是來自西洋(印度洋)某地的小猴子。貧道當時聽那人說過,這種猴子在森林裡取食時,會用中指敲打樹皮來判斷有無空洞,再劃開挖取裡面的蟲子。當地的巫師就以此訓練這種猴子殺人。烏德巫師多半也是如此,想這樣謀害陛下。那猴子所戴的指環上面淬毒,殺人十分容易。”

“其三,烏德巫師施展邪術對付惠妃娘娘,其實是想指使惠妃娘娘謀害陛下;可惠妃娘娘雖然八字很輕,但心裡不願謀害陛下,所以就昏迷不醒。”張三丰解釋道。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朕說怎麼惠妃昏迷時的情形與朕並不相同,朕還奇怪烏德讓人昏迷的法術就用了兩種,原來對惠妃施展的是另外一種法術。”允熥說道。

至此,允熥的所有疑惑都已經解開,低頭不語。

衆人還以爲允熥正在思考如何處置這些人,所以靜靜的坐在牀邊等待他的吩咐;可過了半晌,他們才聽允熥說道:“看來那帖木兒,是一定會如同當年的蒙古人,甚至金人、遼人入侵中原了。”

第1384章 投獻案的起始第1735章 發現海盜船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74章 拜訪常家第1467章 遲遲未到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664章 巴布納——第一聲大笑第1225章 查處完畢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番外5:分封制的變化三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497章 子榮獨對第1671章 局勢到底有多差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勳貴們第503章 公佈改革第177章 端午第100章 後續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343章 安王府第28章 茹瑺評論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825章 戰安南——爭論第259章 土槍土炮第1224章 軍事改革——尾聲第363章 哀嚎第1116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預想面對失敗的選擇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884章 巫蠱問案(一)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1798章 蒸汽機車與再觀察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1518章 叛徒原來是自家人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1391章 庭前辯論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901章 慶功宴——雜談結束第273章 正名第1012章 母女第835章 多邦城——各種意外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1030章 最慘烈的一戰——開始番外7:帝國最黑暗的年代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484章 懷孕、離京和贊儀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586章 五皇子第725章 探望和兩蒙古人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589章 湘王第350章 徐府與英王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4章 靈堂和送行第1456章 忽然變得‘自大’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1385章 投獻案——秦鬆調查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353章 徐南青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667章 攻緬——受卓蒲勃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第645章 鐵紀鐵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兌換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1068章 決戰——百夷衛上陣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1476章 結束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742章 準備與再去講武堂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632章 甘州城內第26章 內宮之患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兩個與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270章 飛快的革新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416章 定性與尋人第1203章 外交無小事,麼?第851章 忘了第100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1714章 王妃
第1384章 投獻案的起始第1735章 發現海盜船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74章 拜訪常家第1467章 遲遲未到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664章 巴布納——第一聲大笑第1225章 查處完畢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番外5:分封制的變化三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497章 子榮獨對第1671章 局勢到底有多差第1318章 金融改革——勳貴們第503章 公佈改革第177章 端午第100章 後續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343章 安王府第28章 茹瑺評論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825章 戰安南——爭論第259章 土槍土炮第1224章 軍事改革——尾聲第363章 哀嚎第1116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預想面對失敗的選擇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884章 巫蠱問案(一)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1798章 蒸汽機車與再觀察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1518章 叛徒原來是自家人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1391章 庭前辯論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901章 慶功宴——雜談結束第273章 正名第1012章 母女第835章 多邦城——各種意外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1030章 最慘烈的一戰——開始番外7:帝國最黑暗的年代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484章 懷孕、離京和贊儀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586章 五皇子第725章 探望和兩蒙古人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1774章 文坻第二事——三浦友臻第589章 湘王第350章 徐府與英王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見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275章 改革與枉法第4章 靈堂和送行第1456章 忽然變得‘自大’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1385章 投獻案——秦鬆調查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353章 徐南青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667章 攻緬——受卓蒲勃第1114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前奏第645章 鐵紀鐵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兌換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1068章 決戰——百夷衛上陣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1476章 結束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742章 準備與再去講武堂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632章 甘州城內第26章 內宮之患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兩個與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270章 飛快的革新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416章 定性與尋人第1203章 外交無小事,麼?第851章 忘了第100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1714章 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