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街亭之戰(十三)

ps:正版讀者請稍後再看,謝謝配合。

接下來的幾天,劉胤一直忙着做出徵前的準備。

當然,一切的準備都是在秘密的狀態下進行的,劉胤除了和張紹有所接觸之外,就連錄尚書事的董厥、建寧太守霍弋、尚書令樊建等人都沒有交流。當然不是劉胤信不過他們,只是出於保密的需要,越少人知道,此次計劃的成功率就越大。

此次出征,劉胤在劉禪面前表示將要調動三萬人馬,此次劉胤升任鎮北大將軍,也就擁有了指揮三軍的權力,爲了出征需要,劉胤特地將麾下的軍隊重新進行了整編。虎步營和虎騎營歸屬中軍,由劉胤親自來指揮,高遠仍爲虎步營中郎將,鄧樸仍爲虎騎營中郎將。

陽安營和新成立的無當營組成了左軍,由傅僉任左護軍,負責指揮左軍,張樂爲陽安營中郎將,趙卓爲無當營中郎將。

蜀漢的無當飛軍乃是一支赫赫有名驍勇之師,是與曹c魏的虎豹騎齊名的部隊。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爲五部,所當無前,號爲飛軍。在歷次的北伐和內部平叛中,無當飛軍一直是蜀軍的中堅力量,木門道圍殺張郃,就是無當飛軍的功績。

蜀漢的軍人都是出身于軍戶的,世代爲軍人,無當飛軍也不例外,而且無當飛軍的兵員均是來自於西南諸夷和青羌的移民,民風剽悍,驍勇善戰,他們皆身披鐵甲,能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善於使用弓弩和毒箭,銳不可擋。

不過無當飛軍的結局也是相當的悲壯,在姜維的第七次北伐中原之時,爲了掩護主力部隊的撤離。無當飛軍在指揮官蕩寇將軍張嶷的率領下,死戰不退,殺敵倍之,最後張嶷和五千飛軍壯烈殉國。無當飛軍從此成爲絕唱。

雖然說無當飛軍做爲一個整體已經不存在了,但從那些無當軍軍戶出身的士兵依然活躍在蜀軍的各支隊伍之中,屢立戰功。

這次到達南中之後,劉胤就向劉禪提出了重組無當飛軍的建議。無當飛軍最擅長的就是山地作戰,劉胤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讓他萌發了建無當飛軍的打算。無當軍的軍戶多年之前就是從南中遷移到蜀中的,此次迴歸之後,劉胤專門派人對無當軍戶進了覈實,將分散到各軍各營的無當軍戶子弟專門抽調出來,又將適齡的青年全部徵召入伍,還在西南蠻夷之中重金僱用一些肯入伍的悍勇之士充實到新成立的無當飛軍中。

通過努力,無當飛軍的重建卓有成效,劉胤將之編爲無當營,由趙卓來擔任領軍。

右軍則以原先的閻宇軍爲班底,適當地補充了一些新兵。右護軍的職位劉胤考慮許久,決定由虎賁中郎黃崇出任,黃崇雖非勇悍之將,但此人在激勵士氣,指揮作戰方面頗有才華,極富韜略,青陽浦之戰時和劉胤也算是配合默契,爲右護軍的不二之選。

不過黃崇此時還是在虎賁軍任職,歸衛將軍董厥統領,不是劉胤的部下。劉胤自然無法直接調動。劉胤面奏後主劉禪,提出了調用黃崇,劉禪一口應允,加封黃崇爲翊軍將軍。調任鎮北大將軍劉胤麾下爲右護軍。

至於右護軍以下的兩個營中郎將,劉胤也經過了深思熟慮,決定任用諸葛瞻之子諸葛尚和羅憲之子羅襲來擔任。雖然二將都比較年青,但他們的父親都是歿於此次戰爭,諸葛尚和羅襲都有強烈的復仇之心,幾次拜於劉胤的門下。想入伍參戰,爲國效命,爲父報仇。劉胤便任用二人爲中郎將,分別統轄永安營和白帝營。

至於中軍方面,陳壽任主薄,馬融爲帳下督,參軍起用了何攀和杜軫。何攀和杜軫是蜀亡後仕晉的大臣,現在蜀國可以說是位卑職微,默默無聞。何攀此時僅爲郡中一小吏,杜軫也不過是蜀郡的功曹,劉胤深知二人的才華,刻意地徵辟他們爲鎮北大將軍參軍,充實爲自己的幕僚。

按編制,劉胤麾下三軍六營共計三萬人馬,不過這只是吃糧餉的人數,屬於正式編制,但還有各將領的私兵部曲則是不統計在內的。因爲私兵部曲不在朝廷的正式編制之內,糧餉也是士家將領們統給的,光安平王府和馬家,就有不少於一千的私兵部曲,其他各家士家也不在少數,粗略地估計了一下,劉胤此刻麾下,三萬五千人只多不少。

三萬五千人要北伐,所需的糧草軍械也是一個龐大的數目,劉胤一直就致力於這項準備,早就派遣主薄陳壽前往漢嘉去籌措糧草。

漢嘉郡是劉胤此次北伐要走的最重要的一地,從漢嘉郡一路向西,便可以看到巍峨的雪山連綿起伏,這注定漢嘉郡將成爲劉胤北伐的,先期在漢嘉郡籌糧則可以避免劉胤從南中長途運糧的負擔,作爲北伐的前進基地,經營好漢嘉郡,是一個首要任務。

當然,漢嘉郡原本就是山高林密,道路險峻,人煙稀少,現在遭逢戰亂,老百姓死的死,逃得逃,整個漢嘉郡也幾乎難找到幾個活着的人,也就可想而知了,依靠漢嘉郡提供數量足夠的糧草輜重,似乎很困難。

所以,還得有一部分物資在南中完成收集任務,最關鍵的是如何搞禦寒衣服。

無論是蜀地還是南中,氣侯宜人,就算是最冷的寒冬臘月,也不過是多加一兩件衣服而罷了,根本輪不上象北方那樣需要很厚的禦寒衣服。

但翻越雪山,卻是迫切地需要大批量的禦寒衣服,至少必須要人手一套才行。

所以劉胤必須得縫製出三萬五千多套的加厚衣服,以抵禦雪山的嚴寒。縫製衣服本不是什麼難事,現在流民衆多,招募些有裁縫手藝的流民並不困難。

真正的的難題卻讓劉胤是一愁莫展,縫製些夾衣問題不大,但卻無法解決一個保暖問題,翻越雪山極度寒冷,(。)

第110章 理想主義者第62章 陛下明日召見第1343章 周處之殞第668章 援兵到來第692章 稱臣第551章 挾持人質第1026章 破你沒商量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797章 攻破涅縣第1083章 捷足先登第846章 轉戰河東第672章 擊沉樓船第821章 疲於奔命第614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1326章 強勢橫掃第369章 關鍵是水第378章 街亭之戰(七)第46章 扮豬吃虎第133章 江油的善後事宜第804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下)第72章 岳父大人第116章 母親的支持第16章 玉碎第1144章 恩怨難了第439章 老將柳隱第1137章 直面第772章 劉豹命殞第522章 登門拜訪第285章 先生下過跳棋嗎第1205章 三王殞落(八)第1106章 求助第1060章 祭旗第664章 對付投石車第1108章 姜維的支持第414章 各行其事第796章 以牙還牙第258章 宣崇門之變(上)第220章 忠良之後第545章 攤牌第238章 涪城之戰(四)第530章 心事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215章 做個交易如何第126章 口蜜腹劍第458章 圍魏救趙第94章 葫蘆第434章 回師漢中第613章 反伏擊第46章 扮豬吃虎第653章 鄧艾的主動獻計第480章 雲收雨住第1078章 先入洛陽第580章 反擊第45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1310章 西陵之變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402章 五丈原之戰(三)第751章 又溜了第688章 郭太后的遺詔第393章 虛實第886章 最簡單粗暴的打法第672章 擊沉樓船第1070章 直指洛陽第908章 慕容鮮卑第955章 出手第643章 沒骨能第942章 馬隆的智謀第632章 巷戰(四)第994章 重回上黨第846章 轉戰河東第723章 寒冬休戰第98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1150章 十年恩怨一朝雪第146章 算計第433章 杯具的胡世第706章 郝散身死第425章 挖到城下第937章 拼死突圍第1171章 劉胤的作戰風格第934章 八面埋伏(上)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1220章 大雪滿弓刀第519章 賈充的心思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3章 王位第1057章 你逐我趕第1274章 得逞第810章 石豹的嗜好第365章 引爲奧援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1073章 改旗易幟第500章 她是一個女人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第567章 落荒而走第1332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193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432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下)第735章 兵分兩路第173章 募兵第912章 窮途末路
第110章 理想主義者第62章 陛下明日召見第1343章 周處之殞第668章 援兵到來第692章 稱臣第551章 挾持人質第1026章 破你沒商量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797章 攻破涅縣第1083章 捷足先登第846章 轉戰河東第672章 擊沉樓船第821章 疲於奔命第614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1326章 強勢橫掃第369章 關鍵是水第378章 街亭之戰(七)第46章 扮豬吃虎第133章 江油的善後事宜第804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下)第72章 岳父大人第116章 母親的支持第16章 玉碎第1144章 恩怨難了第439章 老將柳隱第1137章 直面第772章 劉豹命殞第522章 登門拜訪第285章 先生下過跳棋嗎第1205章 三王殞落(八)第1106章 求助第1060章 祭旗第664章 對付投石車第1108章 姜維的支持第414章 各行其事第796章 以牙還牙第258章 宣崇門之變(上)第220章 忠良之後第545章 攤牌第238章 涪城之戰(四)第530章 心事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215章 做個交易如何第126章 口蜜腹劍第458章 圍魏救趙第94章 葫蘆第434章 回師漢中第613章 反伏擊第46章 扮豬吃虎第653章 鄧艾的主動獻計第480章 雲收雨住第1078章 先入洛陽第580章 反擊第45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1310章 西陵之變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402章 五丈原之戰(三)第751章 又溜了第688章 郭太后的遺詔第393章 虛實第886章 最簡單粗暴的打法第672章 擊沉樓船第1070章 直指洛陽第908章 慕容鮮卑第955章 出手第643章 沒骨能第942章 馬隆的智謀第632章 巷戰(四)第994章 重回上黨第846章 轉戰河東第723章 寒冬休戰第98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1150章 十年恩怨一朝雪第146章 算計第433章 杯具的胡世第706章 郝散身死第425章 挖到城下第937章 拼死突圍第1171章 劉胤的作戰風格第934章 八面埋伏(上)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1220章 大雪滿弓刀第519章 賈充的心思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3章 王位第1057章 你逐我趕第1274章 得逞第810章 石豹的嗜好第365章 引爲奧援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1073章 改旗易幟第500章 她是一個女人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第567章 落荒而走第1332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193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432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下)第735章 兵分兩路第173章 募兵第912章 窮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