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的時間,劉淵當然沒有歇着,除了繼續地在河內和冀州同晉軍作戰之外,劉淵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對付上黨蜀軍上來,攘外必先安內,上黨是匈奴人進入中原的一塊跳板,如果這塊跳板有失的話,匈奴人入主中原的這一大步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邁得出去的(最後的三國817章)。(
繼續維持先前的“囚牢戰術”是劉淵的既定方針,儘管現在蜀軍分兵三路,讓這個囚牢戰術的執行變得難度重重,但固守重要的關隘,卡斷各地蜀軍的聯絡,還是目前匈奴人的最大目標,雖然寒山要塞的失守一度曾動搖劉淵的決心,但隨後劉淵發現,想要徹底地消滅蜀軍,還必須要依靠這些關隘要塞。
如今蜀軍在上黨郡兵分三路,所佔據的區域也是在崇山峻嶺之間,真的如果想徹底地消滅蜀軍,對於劉淵而言,難度相當地大,這些大山就是天然的屏障,而習慣了在草原大漠上縱橫馳騁的匈奴人對這些大山天生就十分地頭痛,進入山地作戰,可是匈奴人的弱項。
不過如果任由蜀軍在上黨深山之中肆意發展的話,對匈奴人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匈奴想要對外擴張,想要進軍河內、冀州甚至是洛陽,就必須得有一個穩固的後防,現在上黨的局勢讓劉淵根本就無瑕抽調出兵力來,進取中原謀奪天下的目標就會無限期地擱置下去,這讓劉淵不禁暗自着急。
原本劉淵根本就沒有把蜀人視作威脅,他認爲一直以來最大的對手是晉國,但蜀軍自東渡黃河進入到幷州以來,在幷州攪了個天翻地覆,這才讓劉淵漸漸地重視起劉胤這個對手來。
現在劉胤的這種打法讓劉淵很是頭痛,按理說劉淵也是熟讀漢人的兵書,對歷代名將的兵法都頗有研究,但象劉胤這樣的打法,還真是史無前例。既然是史無前例,那劉淵也就無法指望從那些軍事典籍中找到破解之法。
劉淵現在唯一可以採用的方法就是控制上黨諸縣城及交通要道,因爲匈奴人的兵力也只能夠做到這一點,至於進山圍剿,劉淵倒也曾嘗試過幾次,不過在深山之中,蜀軍如魚得水,想要捉住這條滑溜的魚兒,劉淵自問是沒那個本事,而且一不留神,進山圍剿的匈奴軍就會狠狠地被蜀軍給咬上幾口,損失慘重。
接下來的仗怎麼打,劉淵倒有些無計可施。
這個時候,崔遊又向劉淵獻策道:“大王,秋收將至,如果任由蜀人在山中收穫糧食的話,那麼蜀人必將在上黨郡內站穩了腳跟,再想驅逐出境,恐不易也
耳。”
時值八月,也就是到了谷粟收穫的季節,上黨的小米乃是天下聞名,正是出自於遍佈山野的梯田,如果這些糧食被蜀軍搶收的話,無疑讓蜀軍有了立足於上黨的本錢,再想把蜀人趕出上黨,試比登天還要難。
劉淵當然知道搶收糧食的重要性,但這些梯田分佈在上黨的崇山峻嶺之間,就算匈奴人一座山一座山地去搶,至少也得在年底到來之前纔可能搶得盡搶得光,而這段時間,早夠蜀軍去從容的收糧了。
“本王也知糧草的重要性,不過此時蜀人藏匿於深山之中,我軍每每大軍進襲,就會刻意地閃避,始終無法找到其主力進行決戰。”
崔遊微微一笑道:“大王意圖和蜀人爭奪糧食,進度自然要慢了許多,如果大王派兵進入山區,只是縱火燒山的話,如何又能用諸多的時間?”
劉淵恍然大悟,道:“崔大夫果然妙計,此番我們派兵入山,只需放上一把火,便可燒盡滿山的野草叢林,也包括粟谷在內,如此一來,本王倒要看看蜀人這個冬天如何度過?”
劉淵之所以最先沒有想到這一點,是因爲匈奴人也需要糧草,畢竟他們還沒有象羯人殘暴到以人爲食的地步,雖然匈奴人的糧草供應未必就一定需要從上黨本地獲取,但能從本地得到糧草,自然要比外地更可以減輕一點運輸的壓力。但搶收糧草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就算匈奴兵調動起全部的兵馬來,也未必能保證將這些分佈在山谷溝壑之間的糧食統統搶到手。
而經過崔遊的略一提點,劉淵頓時明白過來,對於盤距在山裡的蜀軍而言,這些糧草就是救命糧,沒有這些糧食,他們就無法生存下去,而對於匈奴軍而言,卻是可有可無的,雖然重要,卻也沒有上升到必須的地步,只要匈奴軍縱火焚燒掉這些糧食,蜀軍的處境便會變得艱難起來。
崔遊接着道:“大王,經過幾個月的準備,我軍已經是兵力充足,蓄勢待發,可以趁此機會,對盤距在上黨南部、西部和東部的蜀人發動一次全面的圍剿,採用燒光、殺光、搶光的戰術,一步步地蠶食蜀人所佔據的地盤,就算不能將其全部清剿掉,在接下來的這個寒冷冬天,也會讓蜀人徹底地餓斃凍斃。”
劉淵哈哈大笑,道:“本王正有此意。”
於是,劉淵將從太原和河東一帶調過來的大軍一起地加入到了匈奴軍之中,糾集起十三、四萬的人馬,兵分三路,向蜀軍所佔據的三個根據地發起了全面的圍剿行動。
爲了防止被蜀人各個擊破,劉淵要求各路進剿的匈奴軍保持着相互之間的聯繫,各路人馬全部步步爲營,不得輕兵冒進,任何的一路人馬被圍,其他各路都必須要火速施援,整個大軍要抱團前進,每到一地,首先便是放火燒山,不管是山上長滿的野草,還是梯田裡的莊稼,統統地一律放火燒燬。
劉淵同時下令,進入到山區之後,不管是蜀軍還是漢人百姓,只要是活着的喘氣的,統統殺死,不留一個活口,甚至是雞鴨豬狗這些家畜,能搶走的一律搶走,搶不走的統統殺戮,匈奴人的目標,就是要在上黨山區造一個無人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