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再起烽火

ps:稍後更正………………………………………………………

對於冀州的形勢,羊祜比誰都清楚,對於劉胤的能力,羊祜更是瞭然於胸,放眼晉國上下,能和劉胤一較長短的,幾乎沒有,就連羊祜自己,也對和劉胤交手沒有信心。

這些年劉胤的表現,已經不足用驚豔來形容了,無論是飛奪雍涼還是進軍幷州,都堪稱是神來之筆,古之名將,也不遑多讓,劉胤的最可怕之處,就是他的戰略眼光,縱橫捭闔,運籌帷幄,閱讀戰爭的能力遠勝他人,和這樣的對手交鋒,沒有一點大智慧,根本就無法匹敵。

司馬駿被司馬炎委派來接替自己的職務,但司馬駿的能力,羊祜着實不敢恭維,一個養尊處優的二世祖,剛愎自用,忌賢妒能,司馬炎就敢將十幾萬軍隊的指揮權交到了他的手中,真得讓人匪夷所思啊!

但聖意難違,司馬炎畢竟纔是一國之主,他決定了的事,其他人也只能是俯首聽命,羊祜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仍舊無法改變司馬炎的意志。

交接的儀式倒是十分的簡單,雙方心裡怎麼想是一回事,維持表面上的冠冕堂皇那又是一回事,司馬駿竭力剋制住自己的興奮與衝動,也收斂了那份倨傲和驕縱,在他看來,此次從羊祜的手中奪下軍權,已經是最大的勝利了,完全可以一雪前恥,最起碼,他還要維持自己郡王的形象,所以刻意地表現出一種大度。

羊祜卻是很平靜地辦理完交接,一付寵辱不驚的模樣,但衆將卻是相當的不忿,羊祜立下的可是不世之功,而朝廷卻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如此所做所爲,着實讓人寒心不已。

但如今司馬駿不光頂着汝陰王的頭銜,而且還掌握了冀並二州的軍權,地位高高在上,衆將是敢怒不敢言,對羊祜的遭遇皆是極爲同情。

“大都督,朝廷怎麼可以這麼做,您立下了多少的功勳,到頭來卻是落得這般下場,豈不讓人寒心!”周旨一臉憤憤不平之色。

辦理完交割之後,羊祜便返回自己的營帳收拾行囊準備回京,周旨和陳元是羊祜的心腹,趕過來幫忙。大庭廣衆之下,周旨沒法公然地表示不滿,私下卻是憋不住心裡的火氣,一吐爲快。

羊祜淡然地道:“首先,我不再是大都督了,你們無須再這般稱呼我,以免被別人誤會。其次,你們也無須抱怨,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朝廷有令,我們自當遵從便是,打了好幾年的仗,我也正好想清閒一下,此時回洛陽,正合我意。”

“大都……羊公,朝廷這是欺人太甚,分明就是卸磨殺驢嗎,啊,呸呸呸,羊公,是我口無遮攔,比得太不恰當了。”周旨信口粗話,說完了才覺得不妥當,卸磨殺驢,豈不是把羊祜比作是驢嗎,周旨滿臉通紅,趕緊道歉。

羊祜淡笑一聲,道:“周旨,你這口無遮攔的習慣可得改改了,在我這兒你想說什麼都無所謂,但以後在新大都督面前,可不能再這麼信口開河了,這禍從口出啊。”

周旨眼圈一紅,有些哽咽地道:“羊公,在您麾下我們當差慣了,出生入死,槍林箭雨,我們毫無怨言,如今你左遷而去,末將心裡,空蕩蕩的,不知這一別,我們何時才能再見?”

羊祜輕拍了一把他的肩頭,道:“都是漢子,又何須如此傷感,不管是在冀州,還是在別處,都是爲朝廷效力,以後有機會,我們還是可以見面的。”

陳元一直在一旁沒吭聲,這時他才突然地道:“羊公,此次回洛陽,您就不有所擔心麼?”

羊祜微微詫異地道:“你這話是何意?”

陳元壓低了聲音道:“羊公,此次朝庭突然地派汝陰王來接替你的職位,將您召回洛陽,分明是對您極爲不信任,這幾年來,爲了驅逐匈奴,我們一直與蜀國劉胤保持着若即若離的關係,這與朝廷的一貫主張相背離,而此次聖上決意伐蜀,羊公您卻據理力爭反對出兵,如此定然是觸怒了聖上,纔會導致您被撤職。而最讓人擔心的,就是接替你職位的,不是旁人,卻是汝陰王司馬駿。司馬駿當年失了蒲津關,一直是耿耿於懷,羊公,主疑臣臣必死,此去洛陽,末將真的很爲羊公擔心。”

羊祜坦然地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羊祜自認爲無愧於朝廷,至於聖裁如何,我當悉心聽命便是。”

陳元面有憂色地道:“羊公雖然心懷坦蕩,但奈何朝中小人當道,就算聖上英明,也架不住那些奸佞之臣的構陷,羊公需三思而後行。”

羊祜呵呵一笑,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我自問心無愧,又何懼毀謗?”

陳元環視了一下四周,用更低的聲音道:“羊公此次回洛陽兇險萬分,依末將之見,何不效鍾會自立,以免身遭不測?”

羊祜臉色頓時沉了下去,道:“陳元,你如何敢說如此無君無父之言,我羊祜何人,豈是那鍾會可比?就算朝廷要治我之罪,也絕不會行叛逆之事,我身是大晉之人,死亦爲大晉之鬼,這種大逆不道之言,權當我沒有聽過,爾等也絕不可再提及,小心自取殺身之禍。”

陳元汗顏無比,拱手而退,不敢再多說什麼了。

次日,羊祜準備停當,起身赴京,文鴦等一干舊將出營相送。

此刻正是秋葉飄零之時,舉目而望,四野蒼涼,一片蕭瑟之景,如此黯然而別,衆人的心頭皆是無比的壓抑,相顧無言,只有默聲嘆息。(。)

第280章 三國混戰第1184章 孫秀第279章 繼續撕逼第146章 算計第1043章 賈充的末路(下)第1251章 高句麗第7章 這閒事我管定了第684章 反意已決第662章 黃河難渡第823章 大餐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242章 漢壽亭侯關彝第592章 繞道荊州第610章 收復大小榆谷(下)第1036章 三道詔書(五)第91章 插翅也難飛第1035章 三道詔書(四)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1241章 全軍盡沒(上)第252章 斬黃皓(下)第715章 離間第1166章 佈署第692章 稱臣第420章 實至名歸的霸陵侯第14章 箭不虛發第276章 平妻第142章 第一波進攻第655章 禿髮授首第357章 集結號第1149章 誰是黃雀第430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上)第484章 青鳥,又是青鳥第293章 監軍換人第537章 首席智囊第414章 各行其事第1154章 雍王第778章 顧此失彼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418章 雪上加霜第1283章 完虐狗怒國(上)第1222章 冰河難渡第113章 臣有本奏第869章 又折呼延一將第947章 處決第526章 三個條件第127章 鴻門宴第220章 忠良之後第116章 母親的支持第165章 上殿受封第473章 取捨之道第1231章 一勞永逸第306章 過草地(一)第1152章 後主駕崩第536章 第1259章 暫且饒你一命第913章 緊追不捨第273章 愚蠢透頂第905章 水淹信都(中)第733章 姑射山第112章 退守劍閣第1352章 天牢第655章 禿髮授首第969章 攻打襄陽城第580章 反擊第1084章 遷都之事第224章 攻陷第239章 涪城之戰(五)第1109章 歸還借兵第355章 沒那個膽量第1336章 回援巴丘第1109章 歸還借兵第311章 臨洮第144章 徵西將軍鄧艾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1313章 西陵之戰(中)第1351章 劉諶的決斷第212章 閻宇的野心第697章 軒然大波第1274章 得逞第130章 動手第1115章 起用貪狼第152章 師纂之死第981章 火速馳援第1268章 劉胤的逆鱗第1206章 弒主第487章 備用計劃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858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993章 再議圍城打援第988章 絞肉機第157章 撤退第57章 交淺言深第302章 劫後餘生第714章 龜縮不戰第557章 事與願違第120章 元戎弩第328章 天才還是瘋子第913章 緊追不捨第202章 腹背受敵第458章 圍魏救趙
第280章 三國混戰第1184章 孫秀第279章 繼續撕逼第146章 算計第1043章 賈充的末路(下)第1251章 高句麗第7章 這閒事我管定了第684章 反意已決第662章 黃河難渡第823章 大餐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242章 漢壽亭侯關彝第592章 繞道荊州第610章 收復大小榆谷(下)第1036章 三道詔書(五)第91章 插翅也難飛第1035章 三道詔書(四)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1241章 全軍盡沒(上)第252章 斬黃皓(下)第715章 離間第1166章 佈署第692章 稱臣第420章 實至名歸的霸陵侯第14章 箭不虛發第276章 平妻第142章 第一波進攻第655章 禿髮授首第357章 集結號第1149章 誰是黃雀第430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上)第484章 青鳥,又是青鳥第293章 監軍換人第537章 首席智囊第414章 各行其事第1154章 雍王第778章 顧此失彼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418章 雪上加霜第1283章 完虐狗怒國(上)第1222章 冰河難渡第113章 臣有本奏第869章 又折呼延一將第947章 處決第526章 三個條件第127章 鴻門宴第220章 忠良之後第116章 母親的支持第165章 上殿受封第473章 取捨之道第1231章 一勞永逸第306章 過草地(一)第1152章 後主駕崩第536章 第1259章 暫且饒你一命第913章 緊追不捨第273章 愚蠢透頂第905章 水淹信都(中)第733章 姑射山第112章 退守劍閣第1352章 天牢第655章 禿髮授首第969章 攻打襄陽城第580章 反擊第1084章 遷都之事第224章 攻陷第239章 涪城之戰(五)第1109章 歸還借兵第355章 沒那個膽量第1336章 回援巴丘第1109章 歸還借兵第311章 臨洮第144章 徵西將軍鄧艾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1313章 西陵之戰(中)第1351章 劉諶的決斷第212章 閻宇的野心第697章 軒然大波第1274章 得逞第130章 動手第1115章 起用貪狼第152章 師纂之死第981章 火速馳援第1268章 劉胤的逆鱗第1206章 弒主第487章 備用計劃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858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993章 再議圍城打援第988章 絞肉機第157章 撤退第57章 交淺言深第302章 劫後餘生第714章 龜縮不戰第557章 事與願違第120章 元戎弩第328章 天才還是瘋子第913章 緊追不捨第202章 腹背受敵第458章 圍魏救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