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立刻派出斥侯,去探查個究竟,很快就得到了回報,這並不是來犯的魏軍,而是從陽安關撤退下來的蜀軍。↖↖diǎn↖小↖說,..o
陽安關失守了?
姜維的頭轟地一下就炸了,他最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陽安關的失守,就意味着漢中的淪陷,漢中的淪陷,代表着整個漢中防禦體系的崩潰。
很快地,傅僉就來到了姜維的面前,他渾身浴滿了血跡,有的血跡已經變幹,呈現出磣人的黑紫色,有的血跡還是殷紅的,正從他身上的傷口上沁出來。
“末將有失大將軍厚望,未能守住陽安關,請大將軍治罪!”傅僉跪倒在姜維的面前,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傅僉此時面對姜維,是泣不成聲。
姜維臉色凝重,沉聲道:“公輔起來說話,陽安關是緣何失守的?”
傅僉悲慼地道:“鍾會入漢中之後,對漢樂二城圍而不攻,集中所有兵力攻打陽安關,魏將許儀率三萬大軍先至,強攻三日,末將率衆誓死守城,重傷許儀,擊退魏軍先頭部隊。鍾會親統十萬大軍兵臨城下,蔣舒背主投敵,引本部人馬在陽安關內燒殺劫掠,企圖搶奪城門迎魏軍入城。末將奮起而戰,奈何軍心已亂,內外交困,最終陽安關被魏軍攻破,末將只得率殘部三千人投白水關而來。”
“蔣舒?這個混帳東西現在何處?”素來沉穩的姜維此刻也不禁是怒火中燒。
傅僉從腰間取過一個血淋淋的人頭,雙手呈給姜維,道:“蔣舒已爲末將所斬,跟隨其叛亂之兵,十死七八,只是陽安關不復存矣。”
“叛國之賊,死有餘辜!”姜維憤慨地道,“想不到國難之時,蔣舒竟然會投敵叛國,致使陽安關陷落,枉我當初如此賞識於他,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我當奏明陛下,夷滅蔣舒三族。”
傅僉泣道:“此乃末將之責也,未能早一diǎn識破蔣舒投敵叛國的圖謀,導致陽安關失守,末將罪該萬死,請大將軍處罰。”
傅僉也是很懊悔,當初劉胤說蔣舒有叛國的可能要多加提防,自己還將信將疑。其實是蔣舒僞裝的很深,這麼些年來,傅僉與其共事,也從未發現他有什麼不良的圖謀,劉胤從未與蔣舒有過交集,卻判斷出蔣舒有投敵的可能,傅僉當時還真的很難相信。畢竟蔣舒是陽安關的副將,執掌着一部人馬,大敵當前,傅僉也不可能憑着捕風捉影的事就緝拿蔣舒。
但等到蔣舒終於露出狐狸尾巴的時候,一切又太遲了。蔣舒最終也是撞到了傅僉的槍口上,這才被傅僉所殺,否則傅僉也是沒有機會手刃叛賊的。
可蔣舒的生死已經是無關大局,陽安關陷入內亂之後,防禦體系就已經是崩潰了,再也經不起魏軍的強攻,陽安關的失守已是無可挽回。
姜維看着渾身血跡斑斑的傅僉,知道他已經盡力了,在人才凋零的蜀中諸將中,傅僉和蔣舒都是難能可貴的後起之秀,可惜同時提撥起來的兩員虎將,最後卻走上了殊途。按理來說,傅僉身爲主將,對陽安關的失守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大敵當前,用人之際,姜維又豈能因此而處罰他。
“公輔,此事罪不在你,你無須自責。當務之急,是我們需重整兵馬,奪回漢中。”
此時,哨馬來報,鍾會引軍由東向西,鄧艾、諸葛緒引軍由西向東,正向白水關殺來,距離此處已不足六十里。
姜維眉頭緊蹙,鍾會取了陽安關,自然會一路殺來,鄧艾竟然和諸葛緒兵合一處,想必他已經突破了疆川口,姜維心底一沉,到現在也沒有聽到趙廣的消息,恐怕是凶多吉少。
果然,隨後而來的探馬稟報了疆川口之戰的詳情。
趙廣在疆川口與鄧艾的三萬人馬激戰一日,所率人馬傷亡殆盡,然而趙廣誓死未退,血染徵袍,仍舊往來衝突,拼死力戰,斬殺魏將多員,魏兵無數。奈何魏兵人多勢衆,將其團團圍住,金城太守楊欣喝令他投降,趙廣凜然地道:“我乃漢將趙雲之後,生當爲漢臣,死亦爲漢鬼,豈可降魏狗乎?”最終趙廣疆場捐軀,壯烈殉國。
諸將聞之,皆涕泗橫流,論職位,趙廣只是一名低階的牙門將軍,論武力,趙廣也未必能勝得過諸將,但在生死關頭,趙廣毅然地擔起了爲大軍斷後的重任,明知是九死一生的任務,他卻義無反顧,最後死戰不退,壯烈殉國,如此肝膽忠義,誠爲英雄豪傑。
姜維痛定思痛,命人擬表章上奏朝廷,將趙廣及蔣舒之事上報並詳述漢中之軍情,並懇請朝廷再發援兵,漢中失守,蜀國已瀕臨亡國之境,全體軍民,當應同仇敵愾共救國難。
漢中的失守,故然有着姜維整體防禦佈局的缺陷,有着用人不當的錯誤,但更重要的是,蜀國朝廷沒有及時地派來援兵,如果按姜維所奏,朝廷能派張翼和廖化兩位車騎將軍率兵分別增援了陰平橋和陽安關,這兩處要隘就不會輕易地失守,如此漢中的局勢就不會場如此地惡化,甚至有反敗爲勝的可能。
但歷史不能重演,所有的如果都不會實現,漢中失守,蜀國的處境變得極爲艱難,姜維要在這困境之中想要翻盤,也幾乎是很難實現的。
寧隨道:“白水地狹路多,非爭戰之地,不如退守劍閣,憑險據守,足可以擋得住魏國數十萬兵馬。劍閣如不保,季漢必亡矣。”
姜維思量一番,白水關三面臨敵,確實守之不易,而且劍閣如果被魏軍偷襲成功的話,自己這五萬軍隊可就真要陷入絕境了,現在看來,退守劍閣已經是最後唯一的選擇了。
退守劍閣就意味着放棄了漢中,對於姜維而言,這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可走到這一步,姜維已是別無選擇,最終姜維只能是吞下了最爲無奈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