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撤離信都

ps:稍後更正……………………………………………再對蜀軍發起反擊。

但蜀軍的攻勢要比想象之中的更爲地猛烈,晉軍雖然竭盡全力地防守,也無法抵擋得住蜀軍的瘋狂攻勢,各條防線上,均是頻繁地告急。

而文鴦現在最大的困難就是手中兵力的不足,同時應付三條戰線,確實是捉襟見肘,難以爲繼。

蜀軍最先突破晉軍防線的,還是最先投入戰鬥的虎騎軍,虎騎軍就如同是一把尖刀,依靠最爲兇悍的衝擊力,強行地撕裂了晉軍的防線,在扶柳方向上,首先地完成了突破。

聽到這個訊息之後,文鴦臉色大變,現在晉軍已經是傾盡全力地在外線進行防守,而內線,已經沒有多少可以調動的兵馬了,如果這條防線一旦被蜀軍突破,那就意味着整個防線的徹底崩潰。

果然,虎騎軍的突破之後,虎步軍和永安軍也相繼完成了突破,晉軍的整個西面防線全部瓦解,扶柳守軍在蜀軍的猛烈進攻之下,全線崩潰,死傷慘重,餘部無力抵抗,紛紛潰逃。

西線的失守,讓整個信都的戰局一下子變得困難起來,也讓整個晉軍的防線面臨被攔腰截斷的風險,信都沒有拿下,晉軍的防線卻已經變得支離破碎。

“撤吧!”文鴦無可奈何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他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將西線和北線的兩處的守軍全部撤下來,與南線的守軍匯合在一處,抱成一團,這樣就可以避免被蜀軍分割殲滅的風險。

雖然蜀軍兵力上佔據優勢,但一口氣想吃掉七萬多的晉軍,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文鴦將扶柳和武邑的守軍撤下來,但並沒有完全地放棄信都,現在晉軍的大營,就屯紮在信都以南,南宮以北的地方,在這兒,晉軍早已是深壕高塹,壁壘森嚴的紮下了營盤,準備與蜀軍決一死戰。

劉胤也沒有想到文鴦在外圍防線已經崩潰的情況下,還能組織起有效的防禦營盤,不禁暗忖,這文鴦果然是名不虛傳,臨危不懼,堅守營壘,這樣的一種困境中也沒有能徹底地將其擊垮,確實是了不得。

諸將都殺在興頭上,紛紛向劉胤請命,願率本部人馬前去攻打晉軍的營寨,與文鴦決一死戰。

傅著、羅襲、張樂他們三個求戰最爲強烈,晉軍撤得相當地迅速,幾乎沒有同蜀軍進行過多的糾纏,就已經向南撤離了,這讓傅著、羅襲、張樂他們憋了的一口氣都無處發泄。

文鴦向南撤離,卻沒有撤出信都周圍,依然還是利用信都南面晉軍原有的營盤再行負隅抵抗。這正是文鴦的聰明之處,現在晉軍的防線被突破,各軍紛紛潰逃,如果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指揮官將這支軍隊進行收攏的話,很可能就會被蜀軍分而圍之,圍而殲之。

如果文鴦率軍南逃的話,情況只能是更糟,現在南宮的南面,是蜀軍的騎兵部隊,晉軍這麼一支步騎混雜的潰逃之軍想要突破蜀軍騎兵的陣地,其困難可想而知,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晉軍可謂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而信都一帶地勢地窪,一馬平川,無險可依,這樣的作戰環境,對步兵是極爲不利的。

更何況,逃跑是一種恥辱,是文鴦絕不可接受的行爲,所以文鴦只是讓晉軍從外圍的防線上撤下來,全部集中到信都南面晉軍大營之中,這兒有現成的營盤,早已挖回的深溝,早已立起來的寨柵,完全可以用來抵禦蜀軍騎兵的衝擊。

更重要的是,晉軍大營距離三處防線都很近,晉軍從前線撤下來之後,可以很快地得到營寨的闢護,避免遭到蜀軍的獵殺。

面對諸將的紛紛請戰,劉胤卻是輕輕地搖了搖了頭,此一役只爲解信都之圍而來,想要一口氣吃掉文鴦的數萬大軍,蜀軍現在還沒有那麼大的胃口,突破晉軍的防線,已經是重創了文鴦,解圍信都的目標也已經是達成了。

現在從表面上看,似乎是蜀軍形勢大優,但實際上,信都的局勢依然是十分地微妙,文鴦堅守信都南面大營不退,而司馬駿的人馬此刻正星夜兼程,馬不停蹄地殺了回來,快則一日,慢則兩日,就可以重新地逼近信都。

當然如果僅僅是司馬駿的這一路人馬,劉胤倒也不懼,但除了司馬駿之外,從青州而來的馬隆聽聞到了信都軍情緊急,也加快了行進的速度,幾乎和司馬駿這一路人馬是並駕齊驅,估計他率軍到達的時間,也不會晚於司馬駿到達的時間。

馬隆的這十萬人馬,纔是劉胤所真正忌憚的,如果沒有馬隆的入局,晉蜀雙方几乎是勢均力敵的局面,甚至是蜀軍稍稍地佔優,畢竟劉胤略施小計讓司馬駿是疲於奔命,先前的戰鬥之中,也已經重創了文鴦的軍隊,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只要劉胤保持這種優勢,贏下信都之戰,還是大有希望的。

但馬隆的突然殺到,卻讓信都之戰增添了許多的變數,面對晉軍三路人馬的圍攻,蜀軍的形勢陡然間變得不樂觀起來,甚至是危機重重。

在這個時候,如果蜀軍還一昧地對文鴦窮追猛打的話,反倒會被晉軍給拖住,等一兩天後,晉軍的兩路大軍殺到,形勢便會立刻逆轉,蜀軍反倒會有被包抄圍剿的可能。

戰局如此的險惡,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與衆將躍躍欲試的態度不同,劉胤一直是緊蹙眉頭,思量着應敵之策。

這一戰關係重大,甚至將決定以後冀州之戰的走向,劉胤自然得慎之又慎。

不過顯然留給劉胤的時間並不多了……

第666章 激戰潼關(上)第63章 二進宮第836章 忿恨第579章 枉做小人第113章 臣有本奏第94章 葫蘆第603章 謀取河西四郡第716章 自疑者第906章 水淹信都(下)第1272章 借你的人頭一用第220章 忠良之後第1100章 你不是我夫君第942章 馬隆的智謀第1216章 對壘第826章 投桃報李第937章 拼死突圍第926章 解圍第73章 提醒第795章 最黑暗的歷史第1251章 高句麗第146章 算計第48章 亡命的黃魚第997章 騎戰(上)第1203章 三王殞落(六)第1302章 永安水戰第549章 世子駕到第1120章 不管是誰,一查到底第640章 **********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37章 新官上任第546章 搶親?第1337章 六路齊出第43章 第三工坊第351章 大小榆谷第1053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811章 這回不逃了第534章 難以決斷第1080章 扣押第1037章 圖窮匕現第686章 鴻門宴第1057章 你逐我趕第1084章 遷都之事第1019章 攔道喊冤第1243章 你可以去死了第701章 軍團重組第1353章 天字第一號牢房第940章 援兵難至第741章 日搶三關(六)第1045章 青松現身第91章 插翅也難飛第1194章 犀利的反擊第68章 拜見第459章 杜預第891章 同赴黃泉路第647章 機會難得第1310章 西陵之變第987章 楔形戰陣第1111章 大富貴第35章 中尉右丞第764章 偷渡(下)第426章 準備停當第193章 先生有何高見第423章 攻城激戰第601章 禿髮樹機能的野望第1313章 西陵之戰(中)第223章 喬裝第923章 戰信都(續)第1306章 周處除四害第30章 初守景陽宮第29章 羽林郎第670章 兩百援兵第985章 決戰高梁邑(中)第1247章 禁馬封兵第529章 你懷孕了?第883章 攻城第172章 司馬昭的決心第289章 應允第983章 撤向高梁邑第248章 爭鋒相對第1119章 順藤摸瓜第1222章 冰河難渡第267章 一心報仇的龐會第1186章 激戰魯陽第74章 漢中司第891章 同赴黃泉路第25章 黃皓的城府第158章 援兵至第37章 新官上任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651章 兵退玉門關第390章 士家歸附第1169章 劉胤到訪第1147章 意圖復辟第888章 打不了就不打了第1033章 三道詔書(二)第225章 應對之策第286章 雪山草地第1334章 莽山之戰(下)第701章 軍團重組
第666章 激戰潼關(上)第63章 二進宮第836章 忿恨第579章 枉做小人第113章 臣有本奏第94章 葫蘆第603章 謀取河西四郡第716章 自疑者第906章 水淹信都(下)第1272章 借你的人頭一用第220章 忠良之後第1100章 你不是我夫君第942章 馬隆的智謀第1216章 對壘第826章 投桃報李第937章 拼死突圍第926章 解圍第73章 提醒第795章 最黑暗的歷史第1251章 高句麗第146章 算計第48章 亡命的黃魚第997章 騎戰(上)第1203章 三王殞落(六)第1302章 永安水戰第549章 世子駕到第1120章 不管是誰,一查到底第640章 **********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37章 新官上任第546章 搶親?第1337章 六路齊出第43章 第三工坊第351章 大小榆谷第1053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811章 這回不逃了第534章 難以決斷第1080章 扣押第1037章 圖窮匕現第686章 鴻門宴第1057章 你逐我趕第1084章 遷都之事第1019章 攔道喊冤第1243章 你可以去死了第701章 軍團重組第1353章 天字第一號牢房第940章 援兵難至第741章 日搶三關(六)第1045章 青松現身第91章 插翅也難飛第1194章 犀利的反擊第68章 拜見第459章 杜預第891章 同赴黃泉路第647章 機會難得第1310章 西陵之變第987章 楔形戰陣第1111章 大富貴第35章 中尉右丞第764章 偷渡(下)第426章 準備停當第193章 先生有何高見第423章 攻城激戰第601章 禿髮樹機能的野望第1313章 西陵之戰(中)第223章 喬裝第923章 戰信都(續)第1306章 周處除四害第30章 初守景陽宮第29章 羽林郎第670章 兩百援兵第985章 決戰高梁邑(中)第1247章 禁馬封兵第529章 你懷孕了?第883章 攻城第172章 司馬昭的決心第289章 應允第983章 撤向高梁邑第248章 爭鋒相對第1119章 順藤摸瓜第1222章 冰河難渡第267章 一心報仇的龐會第1186章 激戰魯陽第74章 漢中司第891章 同赴黃泉路第25章 黃皓的城府第158章 援兵至第37章 新官上任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651章 兵退玉門關第390章 士家歸附第1169章 劉胤到訪第1147章 意圖復辟第888章 打不了就不打了第1033章 三道詔書(二)第225章 應對之策第286章 雪山草地第1334章 莽山之戰(下)第701章 軍團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