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殖民

永初二年年底傳過來的數據,南方諸省的私有土地面積已經比上一年傳過來的數據少了五千多萬畝。

這也意味着,朝廷要比原計劃的少支出兩三億貫。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爲朝廷派出去的監察隊伍給力,打倒了一大批名聲非常不好的土豪劣紳,沒收了他們的家產。

另外一方面,則是有不少的大地主將自己的土地提前就賣給了朝廷,得到了金錢來購買專利,然後投入生產。

這都需要大筆的金錢,所以他們也提前將土地給賣掉了。

這種事情方浩當然是歡迎的。

早一年投資,早一年獲益。

雖然現在他對於投資工業方面提出了十年的免稅期,減免任何稅收。

但是,只要工業早一點發展起來,帶動就業,帶動消費,也帶動整個社會工藝水平的提升,對於國家來講就是巨大的好處。

讓一部分人成爲暴富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要他們不作奸犯科,只要他們不把持國家的經濟發展命脈,方浩不會介意這個。

讓他們將錢投在工業上面,盤活整個社會的經濟,比將錢埋在地窖裡面,或者將錢用來囤積大量的土地要好得多。

永初三年將是土地改革的最後一年,也是最難的一年。

雖然現在的國庫裡面還有着很多的金銀,但是,還不足以將南方各省的私有土地都收爲國有。

這一年的土地回購還是分作兩個批次,一個批次在春初,回購一部分土地,然後將那些土地分給當地的農民。

因爲現在是地多人少的局面,回購一部分土地就已經足夠分給那些農民了。

另外一個批次就是秋收之後,將剩餘的土地全部回購,完成這個國家所有的土地國有。

到秋收之後,國庫裡面又會有着大量的金錢,可以完成這個任務了。

現在在扶桑省那邊的採礦隊效率非常的高,他們也根本沒有什麼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追求的就是以最快的時間將這裡的金礦和銀礦都採光,採礦的速度很快。

反正有那麼多的本地人給他們當免費的勞動力。

語言都不通的族羣,方浩並沒有那個時間教他們學說漢語,再給他們洗腦,讓他們變成自己的死忠屬從。

所以,這些異國之人在方浩的眼裡,並不屬於他的子民,沒有收割功德續命的價值。

礦隊怎麼處理他們,他並不關心,只要產量能夠提上來就可以了。

那裡的女人,除了不能生育的老女人,其餘的方浩還是叮囑他們好生優待,可以和大漢帝國遷移過去的那些光棍們結合,下一代就是漢人,就是培養死忠屬從的種子。

永初二年遷移到扶桑省的漢人已經達到了五十多萬,基本上都是那些在老家找不到媳婦的年輕光棍。

特別是早一年遷移過去的人帶着幾個扶桑老婆回鄉上墳炫耀之後,吸引了大批的光棍申請遷移過去,填充人口。

這樣的策略,不只是在扶桑省如此,便是在漢江省和安南省也是如此。

當地的男人,要是抵抗的全部都處死,不抵抗的就下礦山挖礦或者開山修路。

那些女人倒是能夠得到比較好的優待,如果她們能夠嫁給大漢帝國的男人,還會分給她們土地,給她們糧食。

幾場滅國之戰下來,讓當地男女比例相當的不平衡,這也解決了方浩頭疼的兩個國內問題——一個是大齡男青年娶不到媳婦的問題,一個是很多人不願意遷移到新開拓的疆域的問題。

漢江和安南兩省,也一樣的有着大量的人口遷移過去。

方浩要將這個天下變成漢家天下,讓漢人遍佈這個世界,成爲唯一的帝國。

在這個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他的對手了。

或者說他的對手有,對手就是這個交通非常不便利的大自然,他只要有能力征服這個大自然,就可以成爲這個世界之主。

永初三年春耕之前,南方諸省已經完成了第一批的土地回購,而這些回購的土地,足夠讓南方所有的農民都分到土地。

等到這一批土地分配完成,大漢帝國國內已經不存在沒有土地的農村人口。

哪怕是以前流浪在街頭的乞丐,他們回到農村去一樣的,可以分給他們土地。

現在,全國境內不允許有乞丐的存在。

年紀老的,沒有辦法種地的,每一個國營農場都附帶有一個養老院,可以收容那些老乞丐,他們提供飲食。

年輕又沒有疾病的乞丐,分給他們土地,他們不願意種的,那就對不起了,抓過去修路去。

這個世界上自然有一些無賴之人,誰也救轉不來,那就只能夠用暴力來治療他們。

那樣的人終究是少數,他們不能夠轉化爲死忠屬從,方浩也不稀罕。

大多數的老百姓,只要日子有一個奔頭,他們還是會努力的。

在南方諸省的那些農民都分到了土地之後,方浩的死忠屬從已經達到了八千多萬人。

這能夠給他續命兩年多了。

不過,這個數量還是不能夠讓他滿意。

他希望能夠給他續命的數量是以十億爲單位來計算的,而不是以千萬爲單位。

他需要更多的土地,也需要更多的人口。

他要發動一場更大的戰爭,將西南方向那一重重的大山之南廣袤的大陸給收入囊中。

那一片大陸面積沒有大漢帝國的大,但是地勢平緩,耕地面積比大漢帝國更多。

根據派過去的情報部門所回饋過來的情報,那裡也有着一個很大的國家,軍隊都有着上百萬的規模。

至於戰鬥力,因爲沒有看到過他們的戰爭,所以不瞭解。

但是,至少他們的士兵玩起雜耍還挺厲害的。

那個國家的人口也挺多的,方浩通過世界物產圖鑑瞭解到的,那裡的礦產資源很一般,不算多,也不算少,跟大漢帝國沒太大的差別,不過挺適合種地的。

能夠種出糧食就能夠養活更多的人。

這也讓方浩下定了決心,將那個國家給征服,納入到自己的國土。

不過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佔領那麼大一片面積,需要的軍費開支會很大。

現在國庫的錢主要還是用來支持土地改革,這件事情只能夠留到永初四年來解決。

第一零八章 一團亂麻第四十三章 京城來人第一六二章 挖泥船第八十七章 敵襲第一零八章 一團亂麻第八十章 痛苦往事第二十八章 和公主的約定第三十六章 硝石、硫磺第五十一章 糧食種子第一五一章 大結局第八章 操練第一七零章 一觸即潰第八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四章 新城的籌備第八十五章 玻璃第五十八章 殺光山賊第十二章第一章 老將軍第三十章 懷疑第七十一章 紡織機器第七十八章 撤離第一五一章 大結局第八十三章 首相第八十章 太好吃了第三十七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二十六章 和平無望第一一四章 龍城學校第六十八章 水泥廠第一三四章 基建狂魔第六十二章 陳師爺的欣賞第一三七章 防守第一百一十八章 淘汰第九十八章 巡查(二)第一四六章 城鎮化建設第一二六章 燕州的消息第十七章 外面的狐狸精第一零三章 開戰第三十一章 兵器交付第四十九章 算計第六十四章 提條件第九十二章 東進第七章 制衡之道第一零三章 開戰第五十六章 分裂第八十章 太好吃了第二十四章 大海的彼岸第五十六章 山賊的老巢第一百一十七章 選擇權第三十一章 黃瘸子第一百章 東進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勢第三十九章 山賊來襲第三章 關外駐地第七章 還是個蘿莉第七十一章 交易方式第九十三章 前途光明第九十二章 原諒第五十章 威脅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隊第八十八章 出路與後路第六十九章 奇怪的聲音第五十一 審訊第六十章 不歡而散第七十八章 撤離第二章 升級武士第一一五章 後宮第十九章 望海城第一六八章 又一次出征第八十一章 改造大草原第八十六章 交易第一一七章 水泥路第四十章 過度解讀第二十五章 射鵰第八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二十六章 和平無望第一一四章 龍城學校第十二章第一零一章 接受現實第四十九章 報官第三十八章 合作意向第七十二章 冷漠第五十六章 分裂第七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一百一十六章 意外的提拔第八十五章 招工第一百四十八章 支援人工第九十三章 出兵第九十一章 證明第四十五章 探望公主第七十一章 交易方式第一五八章 戰爭動員第一四三章 失衡的人口比例第四十章 變故第十二章 新穎的想法第二十章 第一場雪第一百一十三章 同事第一五零章 興教十五年第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十七章 訓練(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選擇權
第一零八章 一團亂麻第四十三章 京城來人第一六二章 挖泥船第八十七章 敵襲第一零八章 一團亂麻第八十章 痛苦往事第二十八章 和公主的約定第三十六章 硝石、硫磺第五十一章 糧食種子第一五一章 大結局第八章 操練第一七零章 一觸即潰第八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四章 新城的籌備第八十五章 玻璃第五十八章 殺光山賊第十二章第一章 老將軍第三十章 懷疑第七十一章 紡織機器第七十八章 撤離第一五一章 大結局第八十三章 首相第八十章 太好吃了第三十七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二十六章 和平無望第一一四章 龍城學校第六十八章 水泥廠第一三四章 基建狂魔第六十二章 陳師爺的欣賞第一三七章 防守第一百一十八章 淘汰第九十八章 巡查(二)第一四六章 城鎮化建設第一二六章 燕州的消息第十七章 外面的狐狸精第一零三章 開戰第三十一章 兵器交付第四十九章 算計第六十四章 提條件第九十二章 東進第七章 制衡之道第一零三章 開戰第五十六章 分裂第八十章 太好吃了第二十四章 大海的彼岸第五十六章 山賊的老巢第一百一十七章 選擇權第三十一章 黃瘸子第一百章 東進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勢第三十九章 山賊來襲第三章 關外駐地第七章 還是個蘿莉第七十一章 交易方式第九十三章 前途光明第九十二章 原諒第五十章 威脅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隊第八十八章 出路與後路第六十九章 奇怪的聲音第五十一 審訊第六十章 不歡而散第七十八章 撤離第二章 升級武士第一一五章 後宮第十九章 望海城第一六八章 又一次出征第八十一章 改造大草原第八十六章 交易第一一七章 水泥路第四十章 過度解讀第二十五章 射鵰第八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二十六章 和平無望第一一四章 龍城學校第十二章第一零一章 接受現實第四十九章 報官第三十八章 合作意向第七十二章 冷漠第五十六章 分裂第七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一百一十六章 意外的提拔第八十五章 招工第一百四十八章 支援人工第九十三章 出兵第九十一章 證明第四十五章 探望公主第七十一章 交易方式第一五八章 戰爭動員第一四三章 失衡的人口比例第四十章 變故第十二章 新穎的想法第二十章 第一場雪第一百一十三章 同事第一五零章 興教十五年第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十七章 訓練(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