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學士和池旭的話讓正統沉默了很久。
“看來,我唯一的辦法就是實行仁政了。”
過了很長的時間,正統才說出這樣的話來。
“是的,只有實行仁政,仁者無敵。”王大學士說道,“只要天下歸心,方浩就不敢輕舉妄動。”
池旭也說道:“老百姓都活的好好的,他要是造反的話,就是破壞大家的生活,就會遭到全國上下所有人的反對,不用皇上動員,那些人都會自覺的抵抗方浩,他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那麼,該怎麼施行仁政呢?施行一些什麼樣的仁政呢?”正統問道。
這個問題將王大學士給問住了。
作爲一個讀書人,他從小就知道朝廷要實行仁政,仁政纔是對天下老百姓最好的方法。
可是仁政究竟是什麼仁政,他做了這麼多年的官,並不是很明白。
減免稅賦是天大的仁政,可是現在已經在減免稅賦了,而且減免稅負還沒有看到老百姓有多麼的歌功頌德,不好的後果卻顯現了出來,那就是國庫已經空了。
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有十幾個省,一百多個州府,一千多個縣,養着的大大小小的官員就有上萬人,還有十倍於此的吏員。
每個縣都有縣學,每個府都有府學,這同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這關係到朝廷的文治,這樣的開支是不可避免的。
朝廷一年支付在這上面的俸銀就很多。
而這還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是武功上面的開支。
全國境內幾十個兵鎮,上百萬的士兵,一年的軍糧軍餉以及軍械,就要支出兩三千萬貫。
而堯國一年的國庫收入,本來就只有幾千萬,扣除掉文治武功這兩大項,能夠用在民生上面的很少。
甚至很多糧倉年久失修,都沒有足夠的資金來修繕,因爲沒有錢。
很多官道也被雨水山洪破壞得不成模樣,朝廷也沒有資金來修繕,只靠着需要過那段路的人集資去修,要是沒有人來集資,就只有任由它破壞。
多的時候,比如說在和戎突人發動戰爭的時候,稅賦徵收得比較重,能夠接近億貫。
一般的時候也就是五六千貫,碰上災歉之年更加的少。
現在新帝登基,三年時間之內減免稅賦,減免的額度差不多達到了以前標準的三分之一。
這等於國庫一下子就少了一兩千萬貫的收入,用在文治武功兩大項的開支就已經很成問題,更加不用說國計民生了。
國庫沒有錢,怎麼實行仁政,那是一個大問題。
“首先吏治要清明,”王大學士沉吟着說道,“現在很多官吏都是抱着升官發財的想法在做官,當官就是爲了發財,到了地方上橫徵暴斂,將皇上的仁政給破壞無遺,這樣的人要着重查處。”
正統同意道:“那種人確實要狠狠的查處,發現一個,嚴懲一個!王大學士,你可以建立一個監察組,到各省去監察此事,只要發現有貪污的官員,就地免職,押解京城受審,所有家產全部抄沒入官!”
貪官永遠是最讓人痛恨的,皇帝也痛恨貪官,這一點毋庸置疑。
因爲理論上這個天下都是屬於皇帝的,貪官貪的是老百姓的東西,同時也是屬於皇帝的東西,皇帝當然痛恨。
何況打貪官還能夠充實國庫,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他又問王大學士:“還有什麼好的法子嗎?”
減稅和治貪,已經是王大學士所能夠想出的全部仁政了。
更改朝廷的制度,他是沒有這樣的想法,覺得這是堯國一千多年來弄出的最好的制度,沒有任何值得更改的地方。
正統這樣問他,他就將目光轉向了池旭,說道:“池郎中這一次去關外,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仔細的觀察了一下方浩那邊的作爲,有一些心得,這個皇上可以問一問他。”
聽他這麼說,正統就將目光轉向了池旭:
“池愛卿,你有什麼建議嗎?”
池旭又是惶恐,又是激動,有一種要掌握時代進程的方向盤的感覺,說道:
“回皇上,我去那邊一個多月的時間,確實有一些想法。回家之後我就開始寫一部《北上見聞錄》,要詳細的敘說方浩那邊的所見所聞所思,希望能夠拋磚引玉,給衆大臣一些參考。”
“這是一件好事。”正統說道。
頓了一頓,又說道:“著書的事情,愛卿回去以後可以做,寫好了我讓朝廷給你製版印刷出來,分發給朝廷每一個大臣,也給國子監的每一個太學生,讓他們都好好的看一下。今天你就跟我好好的說一說他那邊是怎麼回事,把你所看到的都告訴我。”
池旭大喜,連忙跪地謝恩:“謝主隆恩!”
皇帝支持他著書立說,還幫他擴散,對於一個文人來講,這是無上的榮耀,由不得他不感激。
他正要說自己在邊關的所見所聞,王大學士突然說道:“皇上,我覺得可以將大臣們都召集過來,讓他們都聽一聽方浩在那邊是怎麼做的。”
“此言有理!”
正統點頭說道。
他對侍立在身邊的夏四海說道:“你多派幾個人出去,將內閣各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都叫過來,讓他們聽一下。”
池旭小心翼翼的建言道:“御史臺的御史中丞和國子監祭酒也可以讓他們過來。”
正統點點頭,對夏四海道:“趕緊去叫人。”
夏四海問道:“皇上,要不要派人去尤大學士那邊叫一聲?”
正統臉上露出厭惡之色,擺了擺手:“去吧去吧,來不來是他的事情,叫不叫是我們的事情,也不差那一個人。”
半個時辰之後,二十幾個朝中大員都過來了,一起在御書房聽池旭講起他這一段時間在關外的所見所聞。
池旭的敘述從一條雁城直到碧落城的水泥路開始,從那條水泥路起,就將那些朝中大臣給帶入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那個世界裡有鋼鐵大橋,有水泥路,有各種各樣的工廠,有好幾層高的樓房,還有小學,有中學,有一天可以奔跑一千多裡的汽車,有一天可以耕作幾十畝地的拖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