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者不罪!本道也不怪你,爲今之計,天雲宗唯一出路便是改換門庭,依着本道以龍氣成道的路數,超越同儕之上。道友,不知意下如何?”
五雲道人眼看葉知秋如此咄咄逼人,自己是無法躲過了,爲了渡過今天的難關,只得委屈自己,免不了從心一遭。
“既然道友誠意拳拳,貧道怎會不識擡舉,願與道友同心協力,聯手保得冀州牧劉備,逐鹿中原,問鼎天下。”
Www⊕ тt kán⊕ ¢○
葉知秋嘖嘖兩聲,隨即想起五雲道人話中有話,連忙開口改正:“道友拿話欺我!保漢陣營怎能只有道友一人,天雲宗上下門人弟子,都應共患難、同富貴。將來大功告成,我等扶龍庭成道,門人弟子都爲羽翼,長生久視享得仙道逍遙自在,這纔是正理。”
五雲道人哈哈一笑,就此揭開話題,說起鉅鹿郡的世家豪強,想要退回財貨錢糧,誰知葉知秋打破沙鍋問到底,執意要他將天雲宗作價賣了。
五雲道人眼看躲不過去,只能用委婉語氣抗辯:“道友見諒,日後若是與玄門大教爲敵,陽神真人都稍嫌道行不足,尋常陰神境的弟子,又能濟得什麼事?”
葉知秋輕輕擺了擺手:“道友,話可不能這麼說,容易傷了人心。依我看,天雲宗門人弟子多良材,只是未經正法熬煉,根基偏差了少許,日後成就有限。若是依着本道的路數,定然在幾年之內,拔擢這些天資獨厚之輩,渡過雷霆洗練,奠定仙業道基。”
“再則,有龍氣庇護,玄門大教所立的封神榜,絕難收取天雲宗門人弟子的真靈去。神道雖有千般好處,總不如仙道逍遙。與其被玄門大教當奴僕役使,不如轉投王朝龍氣麾下,少不了一個紅赦神封。”
五雲道人心知葉知秋沒有說謊,只是保漢陣營人丁凋零,如今投靠進去,日後必定是爲人擋災,十死一生的境遇。當下也不說話,只是環視左右,想要徵求幾位陽神長老,以及親信心腹弟子的意見。
誰知,天雲宗門人弟子,被葉知秋軟硬手段打壓拉攏,又見識過阮茽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如今更是強到令人髮指,心裡沒有羨慕嫉妒是根本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何不投靠過去呢?反正不成仙真終會死,橫豎都是一死,遲一點至少會多出幾分希望。
實施勝過無數雄辯,五雲道人白雲堂保持一致沉默的現實面前,不得不伏低做小,從了葉知秋一回。
葉知秋讓天雲宗門人弟子指着大道發誓,頃刻間收取一斗道誓珠,緊接着雙方就此達成城下之盟,約定爲三興漢室,再造大漢竭盡所能。
經歷過儀式感十足的密約,場面氛圍融洽不少,葉知秋隨即開口指點:“天雲宗有五雲道友一位仙真,實力足以鎮壓旁門,不過想要與玄門大教爭鋒,稍嫌實力不夠。本道觀望山門氣象,四位陽神長老用的取巧的方法,並非雷霆洗練的正途,估計是某種法寶的妙用。這些內情事關隱秘,本道也就不打聽了,只是依着盟約提點一二。”
“我等煉氣士,吐納吞吸天地靈氣,髓海開闢靈池,入定打坐提煉法力,用的是每日水磨功夫,不停地用功方能有所成就。”
“本道依龍氣成道,卻是參悟龍氣的妙用,進境之速遠超同儕,諸位想必對此極爲好奇,都想獲悉其中的隱秘,來日用在自己身上罷?”
白雲堂內,諸多門人弟子盤腿跌坐,聽着與門主並坐的葉知秋,與他們傳道授業解惑,當下都有些好奇。
“天資獨厚的煉氣士,如玄門大教精挑細選的弟子,都是天生道胎,自帶仙骨的佼佼者,功法又是得自上古混元道祖,正統地不能正統了,因此每日用功,當抵旁門修士十日修爲,修道越久,拉開距離越大。”
“所幸的是,仙凡兩隔,由凡轉仙,不吝是天塹鴻溝,由此阻擋下不少玄門弟子,如此雙方的距離纔沒有拉地太遠。我等旁門左道之士,還有機會奮起直追。依目前來看,玄門三教的仙人數目,與旁門左道仙真相比,還略輸一籌。”
衆多天雲宗門人弟子聽到這些隱秘,不由地有些好奇,他們也有各自的渠道,知道葉知秋所言非虛,實情就是如此。
“再往上,就是聚合香火信力,鑄就神軀金身的神靈。雖說如今道法顯聖,神蹟依舊隱晦甚至不顯,爾等卻不可小看神道。”
“須知國神一系受朝廷祭祀,都有正經的收入,羣星列宿、五嶽四瀆,只有其位,未見其神,不過地位卻很高。尤其是川林支系,與天地共存,也是長生不朽之道。至於俗神一系,多是上古聖賢,被各行業尊爲祖師爺,暫時不值一提,未來卻不可小覷。”
葉知秋看到有人面露不屑,知道他們看不上神道,也不在意香火信力,側頭看了一眼五雲道人,發現他眼觀鼻、鼻觀心,渾然不在意的模樣,耳朵卻高高豎起,忍不住想笑,嘴上卻不慌不忙地解釋。
“本道說的神道,爾等還不以爲意。須知玄門按天、地、人、神、鬼五仙論品階,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天仙遙遙不可期,或許只有混元道祖有所成就,即便玄門三教魁首,皆不足以天仙論。其下就是以大地靈脈節點,福地洞天爲根基的地仙,五雲道友想必是走這條路數。”
“武道人仙最是稀罕,是以自身爲小天地,映照方圓天地,周身穴竅全開,神靈入駐其中,望着有如天庭。原本不該現世,如今卻有數位人傑,向如此超凡境界凱歌進軍。”
“再往下就是神仙,那是神道、仙道混同而成,以神道集衆蒐羅香火信力爲憑,凝聚出長生不朽的仙軀。神仙以成千上萬的信徒爲靈池,每日虔誠信仰就是收入,神仙位格不取天地靈地分毫,從人道中分潤,反過來增益大道本源,日後必定能夠大興。”
“最後是鬼仙!萬劫陰靈難入聖,本道也就不多說了。但請諸位記住,轉修鬼仙只是一條退路,鬼仙道業紮根冥土,以怨魂厲鬼爲憑,實難超脫出來。”
葉知秋環視左右,天雲宗的門人弟子,款款而談:“天地人神鬼,諸位有幸走神仙之道,仙業有成機率最大。其實陰神境界的修爲,就足以擔任鄉村土地之職,休要輕看此職,怎麼說也是國神一系的基層神職,能出入幽冥黃泉,橫跑陰陽兩界,積累功德道業轉正後,升爲一城保護神城隍,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民衆,靈池廣大,遠勝尋常仙真,不取天地靈氣,自然福德綿延,不受三災六害,長生不朽可期,豈不美哉。”
說到這裡,葉知秋故意頓了一頓,發現有人神情稍異,顯然是被打動了,心裡暗暗發笑。
“玄門大教將仙業分爲五品,本道以龍氣成道,卻不在其中。按本道推算,不在天仙之下,遠勝神仙、人仙,壓倒地仙也不在話下。”
轉職爲紅水掌旗使的阮茽,忍不住開口詢問:“老師垂憐,龍氣成道究竟有何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