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朱由校的危機

李自成在被王興趕出陝西之後,得到喘息之機,在劉宗敏的建議下,迅速攻佔了豫南重鎮——南陽。

攻佔了南陽之後,李自成先後接納了河南籍舉人李巖、牛金星和來自陝西的道士宋獻策,這三人組成了他最基本的文臣班底。

李巖給李自成的建議是“均田免賦”,牛金星的建議則是“少刑殺,賑饑民,收人心”,而宋獻策則長於陰謀,他建議“佔地盤,設官守土”,並編造讖言:“十八子主神器“。

宋獻策逃出京城以後,回到陝西隱居,後來見風聲鬆了,這纔出來遊歷天下。在河南遇上牛金星以後,兩人相談甚歡,意氣相投,決定趁天下大亂之機,擇主而保。

李自成進入河南之後,宋獻策想起師父的話,“見星則興”已經靈驗,而“見成則成”是不是應在李自成身上呢?

他把自己想去投李自成的想法一說,立即得到了牛金星的贊同。

牛金星也算是狠人,變賣了所有家產,帶着變賣所得和宋獻策投了李自成。

李自成聽取了三人的建議並迅速組織實施,使農民軍有了奪取天下的奮鬥目標,而且他個人的威望得到了空前提升。

不得不說,這三個人提出的政治口號和軍事主張,是非常正確的,是適應當下的形勢的。宋獻策提出的“佔地盤,設官守土”的主張,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李自成想當流寇的思想。

只不過,他選擇的地方不對。河南地處中州,是個四戰之地,要想在這裡發展壯大,是根本不可能的。

對於來自於陝西王興的威脅,宋獻策是非常忌憚的,如有可能,他是絕對不敢跟王興對上的,原因就在於師父的那句“見興則亡”的偈語。

不過,他覺得王興雖然厲害,但畢竟是朝廷命官,朝廷不會容忍他割據一方的,時間一長,朝廷肯定會有動作。

基於這樣的判斷,他纔敢於出山輔佐李自成。不過,他給李自成定的策略是“立足河南,徐圖北向”,意思是從河南往北發展,待形勢有變,就取道山西、山東,直取京城。

他的建議得到牛金星和李巖的贊成,李自成大喜,立即封宋獻策爲大軍師,隨軍參贊軍務。

既然提出了“均田免賦”的主張,那麼大軍的糧餉只有依靠劫掠,這樣一來,河南之地的士紳土豪可倒了大黴了,李自成大軍一過,基本就被屠戮乾淨,財產一搶而空。

……

張獻忠等人進入山西以後,迅速攻佔了河東地區,他們沒有急於往北,而是從運城往東,打下晉城,又從晉城往南,進入河南,一直打下滎陽纔算作罷。

此時李自成也以南陽爲中心,攻佔了駐馬店、平頂山、許昌、開封,一路向北,與張獻忠等人會師於滎陽。

至此,河南大部落入農民軍之手。

與此同時,王進賢在山東也打得有聲有色,他在於弘志的協助下,以沂蒙山區爲根據地,先後攻佔兗州、新泰、泗水、費縣,兵鋒直指棗莊。

努爾哈赤於天啓四年先後滅了葉赫、攻佔了開原、鐵嶺、瀋陽、遼陽,將國都遷至瀋陽。遼東經略使袁崇煥據堅城而守,並於天啓五年夏,在寧遠城下擊潰努爾哈赤,取得寧遠大捷。

努爾哈赤在回軍途中,身患毒疽,不久病死。

皇臺吉在與諸兄弟的汗位之爭中取得勝利,於天啓五年七月繼承汗位,稱天聰汗,同年改女真族名爲滿,並在瀋陽稱帝,國號大清,改元崇德。

皇臺吉稱帝后,很快就征服了蒙古。後方穩固了,皇臺吉野心膨脹,開始琢磨進軍關內,謀奪大明的花花江山了。

……

天啓六年春。

大明皇宮乾清宮內,天啓帝正在召見朱純臣、張惟賢、顧秉謙、魏廣微、崔呈秀等文武大臣,而魏忠賢、王體乾則伺候在側。

屋漏偏逢連陰雨,關外的事情就已經讓天啓帝頭痛不已,結果中原又大亂,眼看花花江山被清軍一步步蠶食,始於陝西、山東的民亂又如火如荼,難以撲滅,他再也無心研究他的木工事業,開始專心於政務。

天啓帝已經非常後悔當初得罪王興的決定了,他現在已經看明白,自己的老師王興纔是真正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樑,而魏忠賢不過是一個閹寺,不識字,無能力,只不過會玩弄權術而已。

當初覺得王興沒有多少能耐,原來那是藏拙啊。現在你看,不但數月間就敉平了陝西的叛亂,還迅速恢復了陝西的民生,如今川陝之地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最令人佩服的是,王興興修水利,解決了靠天吃飯的問題,天再是大旱,陝西自去年以來,也能實現糧食大豐收。

陝西的糧食豐收,使縱橫於河南、山東、安徽等地李自成、張獻忠等反賊垂涎欲滴,數次想進入陝西搶掠,可王興早有防備,無論是從武關、潼關還是龍門渡,只要你敢來,我就敢消滅,而且,凡參加攻打陝西的軍隊,絕對讓你全軍覆滅。

碰了幾回硬釘子,農民軍再也不敢西向,轉而繼續在貧瘠之地搶掠、肆虐。

“諸位愛卿,如今建奴改國號,改族名,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且兵鋒甚盛,而遼東諸軍兵餉已缺三月,袁愛卿上奏摺,言道若不及時撥付,恐有兵變之虞。河南巡撫孫傳庭也上奏摺,言官軍缺餉無糧,兵無戰心,士氣低落,難以抵擋闖賊攻勢。諸位愛卿,爲今之計當如何之?”朱由校問道。

“皇上,臣以爲,爲今之計,除了在江南之地增稅外,別無良策。”皇上見問,顧秉謙作爲首輔,自然是第一個回話。

崔呈秀不屑地看了看顧秉謙,說道:“顧大人,江南的稅賦已經收到天啓八年,寅吃卯糧已經吃了三年,難道你想讓江南也亂嗎?”

“崔大人,我大明目前最根本的問題是財力不足,不加稅,不寅吃卯糧,你說怎麼解決?火燒眉毛顧眼前,現在寅吃卯糧,等朝廷解決了匪患平定下來,再給江南免稅就是了。好話人人會說,可你有辦法嗎?”顧秉謙反駁道。

“自然是有辦法。”崔呈秀答道。

“什麼辦法?”魏廣微問道。

……

第一百三十五章演戲講價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第五十三章 東廠圍府第一百零六章 救兵到了第六十一章 丟掉幻想第四十六章 欲請乾爹娶親孃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三十二章 難以拿捏的時機第四十七章 黎明情話(爲明亮照我心的打賞加更)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六章 權閹初現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第八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息戰求和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五章 兩難第二十三章 色誘老爺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劉招孫(二)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一百二十三章 曹文詔來投第四十六章 欲請乾爹娶親孃第六十四章 嬌女馴驚馬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一章 進京(一)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二十九章 船上風情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七十章 韓敬被打臉第一百零三章 試金石第一百三十四章 晴天霹靂(三)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一百一十三章 別樣心思別樣禮第一百零七章 斯文人吃虧第一百五十四章 賑饑平亂(三)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五十九章 預言成真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十三章 小丫環的心性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五十六章 投名狀(一)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奇心害死人第四十三章 杏榜名標(四)第二十五章 潘莊冬訓(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戰劉招孫(一)第十八章 虛僞第五章 兩難第七十二章 配方不見了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五十章 報紙問世(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五十六章 投名狀(一)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五十六章 脫險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二十三章 激將法第十七章 皇帝的態度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四十五章 子欲嫁母第十二章 比電話還方便的聯繫方式第三十三章 總原則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三十七章 打臉黃景章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四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纔算接地氣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六十八章 抗稅風波(六)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一百章 三必打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四十九章 京城置產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四十二章 稅務局成立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一百零二章 山頭攻堅第三十七章 校場點兵(四)第八十五章 你看出什麼了?第三十一章 申紹儀的私心第五十七章 歸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六十七章 張家亂起(二)第三十一章 私會情郎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七十三章 中秋喋血(一)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
第一百三十五章演戲講價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第五十三章 東廠圍府第一百零六章 救兵到了第六十一章 丟掉幻想第四十六章 欲請乾爹娶親孃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三十二章 難以拿捏的時機第四十七章 黎明情話(爲明亮照我心的打賞加更)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六章 權閹初現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第八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息戰求和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五章 兩難第二十三章 色誘老爺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劉招孫(二)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一百二十三章 曹文詔來投第四十六章 欲請乾爹娶親孃第六十四章 嬌女馴驚馬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一章 進京(一)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二十九章 船上風情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七十章 韓敬被打臉第一百零三章 試金石第一百三十四章 晴天霹靂(三)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一百一十三章 別樣心思別樣禮第一百零七章 斯文人吃虧第一百五十四章 賑饑平亂(三)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五十九章 預言成真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十三章 小丫環的心性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五十六章 投名狀(一)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奇心害死人第四十三章 杏榜名標(四)第二十五章 潘莊冬訓(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戰劉招孫(一)第十八章 虛僞第五章 兩難第七十二章 配方不見了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五十章 報紙問世(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五十六章 投名狀(一)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五十六章 脫險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二十三章 激將法第十七章 皇帝的態度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四十五章 子欲嫁母第十二章 比電話還方便的聯繫方式第三十三章 總原則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三十七章 打臉黃景章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四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纔算接地氣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六十八章 抗稅風波(六)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一百章 三必打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四十九章 京城置產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四十二章 稅務局成立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一百零二章 山頭攻堅第三十七章 校場點兵(四)第八十五章 你看出什麼了?第三十一章 申紹儀的私心第五十七章 歸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六十七章 張家亂起(二)第三十一章 私會情郎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七十三章 中秋喋血(一)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