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配方不見了

漕船被劫,官場震動。因爲這是國朝建立以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情,要是不能及時平亂,壽張縣知縣、東平州知州、兗州府知府、山東巡撫,包括漕運總督,都少不了吃一頓排頭。

好在旋起旋平,官老爺們在慶幸之餘,對在這起平定漕亂中表現優異的東廠番役鄭重、梁山巡檢司巡檢柴家延、護漕什長田有良讚譽有加。

他們倒是都沒有貪功,原因就是其中有一個東廠番子,事情的經過恐怕皇上已經盡知,要不然,哪一級官員也得在這一場平亂的功勞裡分一杯羹,最起碼也得有“運籌帷幄”或者“教化之功”吧。

的確,收到山東巡撫的摺子時,萬曆皇帝對漕亂的發生、平定的各種細節都已經盡知,於是下詔對漕運總督、山東巡撫、兗州府知府、東平知州、壽張知縣稍加申飭,責令嚴查亂民,漕運沿線嚴加保護,勿使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對東廠番役鄭重、梁山巡檢司巡檢柴家延、護漕什長田有良敘功升賞。

於是,鄭重升爲東廠貼刑官,柴家延升爲壽張縣兵房典吏,田有良升百戶,各賞銀百兩。

對於王興,鄭重在給陳矩稟報時,說他“怒斥賊首,以至身陷賊巢”,又說王興“策劃救援並暗傳消息”,纔有了後來的平亂之功。

因爲王興只是童生身份,萬曆皇帝沒有下詔褒獎,但在心裡,卻是記下了他的功勞。

……

東廠除了廠督外,最重要的職位就是兩名貼刑官,一爲千戶,一爲百戶,鄭重是百戶貼型官,相當於成了東廠的三把手,從一個底層小官一下子升到三把手,他在興奮之餘,心裡自然對王興感激不盡,心想,如有機會,一定報答一二。

這天,鄭重正在東華門外的衙署裡辦公,有守門的番子來報:“鄭大人,外頭一個叫李瑞的求見,說是王興王公子的管家。”

一聽是王興的人,鄭重哪敢怠慢,連忙讓人把李瑞請進來。

李瑞見了鄭重,連忙見禮。

鄭重見李瑞神色慌張,心知王興必然有事,也不客套,直接問道:“李管家,王公子有事嗎?”

李瑞見屋裡沒有旁人,連忙把王興的情況說了一遍,最後說:“公子命我來求李大人,請您設法救援。”

鄭重一聽,連忙說道:“李管家不要着急,我這就去尋陳公公,你先在此等候。”

鄭重待李瑞答應一聲,立即起身往正堂走去。

廠督陳矩位高權重,但爲人非常正直,他的行事原則是八個字,即“祖宗法度,聖賢道理”,這在明朝的太監中是不多見的。也正因此,他既得皇帝歡心,也得衆大臣敬仰。

當他聽說了王興的事以後,陳矩想了想,說道:“鄭重,你去告訴他的管家,就說我知道了,會設法的。”

鄭重答應一聲,退了出去。

陳矩沒有去向皇帝彙報,而是令人找來御馬監太監鄒義。他對鄒義說了王興的事,然後說道:“前番漕亂之時,王興有功,皇上心裡是有數的,而且此人是申閣老的徒孫,前幾個月皇上還命我看顧他。鄒義,申閣老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你不是不知道,這個田義太沒有眼色了吧?”

鄒義主待御馬監,這個職位跟陳矩這個秉筆太監也不相上下,但他是陳矩提拔上來的,而且資格很淺,哪敢跟陳矩叫板啊,況且人家沒有去稟告皇帝,先來告訴自己,這裡頭就已經有很大的面子了,這個情他必須得領。

他感激地對陳矩說:“陳公公,你的情我領了。我這就去稟告皇上,念苗義這些年也有些許功勞,讓他去中都當守備太監吧,至於牛奮那個蠢貨,打殺了事。”

“牛奮也跟苗義去吧,關礙皇上臉面,不能打殺。”陳矩道。

“是。南京鎮守太監和蘇州織造太監,我看讓常印和馬鑑去吧。”鄒義道。

常印和馬鑑都是陳矩的人。

陳矩說道:“常印就算了,讓馬鑑去蘇州吧。鎮守太監你另安排一個妥當人就是了。”

陳矩真會做人,各地鎮守太監都是御馬監委任,人家鄒義一下子給他兩個職位,他可不能太貪。

“就依陳公公所言。”

……

牛奮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正在悄然發生着改變。此時,他正沉浸在興奮之中。

從王興手裡拿到配方,他回到正堂,也沒再細看,把配方塞進黃紙函內封好,又把紙函放進公文匣內,用紅包袱覆了,然後叫過徐成,吩咐道:“你帶幾個人,立即將此匣送到南京,交給田公公。”

徐成答應一聲,退了下去。

蘇州到南京有四百多裡地,徐成到南京時,已是兩天以後。他來到鎮守太監衙署,門子通報後,把他帶到堂前,見到苗義,徐成把匣子交上去,跪在地上,滿心歡喜地等着領賞。

苗義着急看香皂配方,不及細問,先打開匣子。等他撕開黃色紙函,拿出配方時,卻發現竟是一張白紙!

苗義愣了,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是一張白紙?難道牛奮竟敢欺騙自己?

苗義見徐成低着頭跪在地上,他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回苗公公,小人叫徐成。”

“徐成,我問你,你知道這匣子裡是什麼嗎?”

“知道,是配方。”

“哦,那你看看,這是什麼?”

苗義把那張白紙扔了下來,徐成揀起來一看,傻眼了:“怎麼是張白紙啊?”

他着急地說:“苗公公,我親眼見王興寫的,然後交給了牛公公,我一直都在牛公公身邊,不可能是白紙啊!”

“可它就是白紙!來人!”苗義喝道。

“在!”門口進來兩個彪形大漢,叉手施禮。

“搜他!”苗義吩咐道。

兩個大漢聞言上去就要搜徐成的身。徐成自覺心裡沒鬼,根本不怕他們搜,主動舉着雙手配合他們。

兩個大漢把徐成身上的東西,什麼汗巾、碎銀子都搜了出來,最後在他衣兜裡掏出一個紙條,通通交給了苗義。

徐成看到那張紙條,辯道:“苗公公,這紙條哪來的?我身上沒這東西啊?”

苗義展開那張紙條,發現上面有一行字:“香皂、肥皂、洗髮水、香水配方”,這行字的左邊有撕痕,顯然是把配方的主要內容全撕去了,只留下一個標題而已。

……

第一百八十五章 紮根山東,暗圖江南第三十五章 此子絕非池中物第二十八章 朝堂議戰(五)第三十五章 校場點兵(二)(爲情穿心怡月票加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賑饑平亂(二十一)第八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十九章 同年聚會(三)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議第一百三十一章 被人算計第六十八章 朱由校的危機七十四章 自揭畫皮(四)第三章 進京(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東道上(十二)第一章 底線何在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十七章 同年聚會(一)第六章 說親第一百一十三章 別樣心思別樣禮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四十三章 杏榜名標(四)第六十九章 張家亂起(四)第五十四章 挑戰牛皮將第二十九章 船上風情第一百三十五章演戲講價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奇心害死人第四十九章 連襟之間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四十一章 杏榜名標(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二十八章 朝堂議戰(五)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三十章 慈慶宮風雲(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賑饑平亂(十六)第四十七章 賀客盈門(一)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十四章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八章 送出去的女人還能收回?第五十章 遇襲(一)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三十八章 校場點兵(五)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九十九章 皇帝的反應第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七十七章 女真第一美人第二十一章 如此駙馬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十章徐光啓易職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十七章 同年聚會(一)第二十七章 潘莊冬訓(五)第三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三十三章 無影現身第五十五章 杜鬆的表現很不正常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七十七章 女真第一美人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第二十章 再遇邵儀第五章 不義之財第五章 兩難第四十七章 認義子是爲佔其母?第九十六章 二百五老師第七十三章 自揭畫皮(三)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七十六章 自揭畫皮(六)第十三章 小丫環的心性第四十六章 這人的話讓朕感到舒服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二章 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第六十八章 張家亂起(三)第十四章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一百一十三章 別樣心思別樣禮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四十三章 建軍新思路(一)第二章 盒子的秘密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
第一百八十五章 紮根山東,暗圖江南第三十五章 此子絕非池中物第二十八章 朝堂議戰(五)第三十五章 校場點兵(二)(爲情穿心怡月票加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賑饑平亂(二十一)第八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十九章 同年聚會(三)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議第一百三十一章 被人算計第六十八章 朱由校的危機七十四章 自揭畫皮(四)第三章 進京(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東道上(十二)第一章 底線何在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十七章 同年聚會(一)第六章 說親第一百一十三章 別樣心思別樣禮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四十三章 杏榜名標(四)第六十九章 張家亂起(四)第五十四章 挑戰牛皮將第二十九章 船上風情第一百三十五章演戲講價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奇心害死人第四十九章 連襟之間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四十一章 杏榜名標(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二十八章 朝堂議戰(五)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三十章 慈慶宮風雲(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賑饑平亂(十六)第四十七章 賀客盈門(一)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十四章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八章 送出去的女人還能收回?第五十章 遇襲(一)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三十八章 校場點兵(五)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九十九章 皇帝的反應第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七十七章 女真第一美人第二十一章 如此駙馬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十章徐光啓易職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十七章 同年聚會(一)第二十七章 潘莊冬訓(五)第三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三十三章 無影現身第五十五章 杜鬆的表現很不正常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七十七章 女真第一美人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第二十章 再遇邵儀第五章 不義之財第五章 兩難第四十七章 認義子是爲佔其母?第九十六章 二百五老師第七十三章 自揭畫皮(三)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七十六章 自揭畫皮(六)第十三章 小丫環的心性第四十六章 這人的話讓朕感到舒服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二章 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第六十八章 張家亂起(三)第十四章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一百一十三章 別樣心思別樣禮第十二章 主僕易牀(二)第四十三章 建軍新思路(一)第二章 盒子的秘密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