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

一晃又是一年過去了。

在1661年,大夏國改元東盛,該年纔是東盛元年。

南京城,前東林黨巨擘錢謙益八十大壽(今年七十九歲,中國人一般提前過),錢府張燈結綵,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南京,作爲南直隸的大城落到大夏國手裡也五年了。

錢府的外宅就建在莫愁湖邊上,正是秋末的時候,江南的文人們以“傷秋”爲主題的詩文活動至此達到了了高潮,高潮的地點就在錢府。

五年了,大夏國就像在江北各省一樣,在各地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以土地革命爲重心的運動,江南作爲明國的賦稅重地,前中期是產糧大戶,中後期又是白銀大戶,在以太湖爲中心的腹心地帶,在大夏國入主之前,全部種上了茶樹、桑樹,茶業、桑蠶業,加上以蘇州爲中心的棉紡織業,以杭州爲中心的文房四寶,以景德鎮爲中心的陶瓷業,以江陰爲中心的造船業,江南,當時的手工業爲中國之冠。

江南,又是東林黨、復社的重地,當大夏國的軍隊浩浩蕩蕩越過長江時,絕大部分東林黨、復社士子都跟隨着南明皇帝朱慈烺南下了,歷經磨難後,最後退到了安南。

少了這些人,大夏國的土地革命進行得還是異常順利的。

但也不是全無波瀾,江南是大地主、大鄉紳雲集之地,有這些人的存在,就有大量的奴僕,一般來說,他們的比例至少是一比一百。

當大夏國開始在江南施行土地革命時,依附於大地主、大鄉紳的奴僕至少有百萬之衆(後世江蘇、浙江、安徽江西一部分,統稱江南),可想而知這裡經濟的發達,能夠養活的人口之多讓從北方過來的大夏人瞠目結舌。

由於大夏國廢除了奴隸制,這些大地主、大鄉紳與奴僕們簽訂的賣身契就全部作廢了,但這些奴僕卻捨不得走,對於他們來說,回到鄉下種地真還不如賴在大戶人家過活,但當這些大地主、大鄉紳的土地被剝奪後,一開始,他們光靠積存的家底是養不活這些奴僕的,於是,在大夏國初定江南時,在某些別有用心的大鄉紳的攛掇下,還爆發了江南奴僕起義。

當然了,這些所謂的起義在的大夏人看來都是微不足道的,正規軍尚未出動,灰衣衛就將其撲滅了,然後自然順藤摸瓜,按圖索驥,又在江南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

但終究還是有願意擁有自己的田地,踏踏實實過日子的人,幾年下來後,他們美好的日子是肉眼可以見到的,這也促使一些按照新的僱傭方式與僱主簽訂了僱傭協議後的奴僕又有相當一部分返回了鄉下。

當然了,也有一些“德高望重”的大儒、巨擘,就像錢謙益這樣的,他的學生遍佈天下,其中既有跟着朱慈烺南下安南的,也有跟着鄭家南下蘇門答臘島的,自然也有加入到大夏國的,於是像他這樣的人物在任何時候都過得不錯。

這裡要說明的是,當瀚海軍如風捲殘雲一般攻入長江以南時,原本的福建總兵鄭芝龍似乎是看到了尚可喜的前景,在瀚海軍進入福建之前便在英國人、荷蘭人、亞齊王國多方角力的蘇門答臘島進行了佈局,當瀚海軍正式南下時,他便帶着鄭家幾十年的積蓄、人馬、船隻正式南下了,並順利攻佔了巨港、佔碑、明古魯、南榜四個蘇門答臘島南部區域,這些地方以前本就有鄭和船隊遺留的後代,當時除了明古魯有英國人的據點外,其它地區並沒有大的勢力,鄭芝龍進入後一時也沒什麼對手。

而鄭芝龍的長子鄭森也是錢謙益的弟子。

於是,當下南洋的勢力分佈是:

臺灣島:滿清

呂宋島:北部,滿清;中部,西班牙;南部,摩爾王國餘部

印度尼西亞羣島:荷蘭

婆羅洲島:尚可喜

蘇門答臘島:北部,亞齊王國;南部,鄭芝龍

安南(越南)、水真臘(柬埔寨南部):南明

寮國(老撾)、陸真臘(柬埔寨北部):張獻忠

緬甸、泰國北部:李自成

緬甸南部、孟加拉國一部分:吳三桂

泰國:阿耶陀耶王朝

馬來西亞:南部,荷蘭;中部,葡萄牙;北部,阿耶陀耶王朝

其它地方,大夏國在後世新加坡(與荷蘭、葡萄牙籤訂的協議得來)、安達曼羣島(強佔)、斯里蘭卡(葡萄牙公主的嫁妝)、卡拉奇(印度汗國大汗雅安贈送)、桑給巴爾島(從葡萄牙手中購買,上面有鄭和船隊後裔)、南非(從荷蘭人手裡通過戰爭奪來)設有據點。

像錢謙益這種老人,基於中國人千百年的儒學傳統,就算有新朝成立,他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像大夏國這樣全新的國度對他的影響已經是最大的了,但他家裡除了田地,在南京、老家常熟的宅子、商鋪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他家裡的奴僕雖然也削減了一些,但依舊還有很多。

錢謙益膝下無子,只有他與柳如是所生的一女,尚未婚配,但他在莫愁湖邊上的三進帶着大花園的大院子依舊有奴僕一百多人,當然了,這些奴僕表面上還是在新衙門辦理了僱傭手續。

錢謙益的獨女是1640年生的,叫錢柳意,今年才二十一歲,大夏國在五年前獲得江南的土地後,立即在江南開辦包括高等師範學校、高等技工學校、軍政學校、步軍學校、女子學校在內的一系列學校,當時錢柳意才十六歲,已經許了人家,不過在大夏國攻佔江南後這樁婚姻自然告吹了。

但從此錢柳意的人生軌跡也改變了,在她母親柳如是的支持下,她考入了南京女子學校,眼下的她已經是該學校的一名教師,專門教授古文和古琴。

由於大夏國的介入,什麼水太涼的典故永遠不會發生了。

因爲在此之前,江南名士顧炎武、朱舜水、夏完淳、孫臨都先一步接觸並直接到大夏國的土地上生活了一段時間,對大夏國十分了解。

故此,隨着朱舜水等人的講述,像歷史上那種層出不窮、可歌可泣的抗清鬥爭並沒有出現,如果說因爲土地問題約莫三成跟着朱慈烺去了安南,三成在江北四鎮遷入江南後遭受到致命打擊,土地換了主人(朝廷也無可奈何),還有三成則投靠了新朝大夏。

對於這些人,大夏國也不是來者不拒,所有的人都要通過考試,當然了,像顧炎武、夏完淳、孫臨這些老熟人就不需要了。

五年的時間,不長不短,但如果你是對大夏的就近觀察者,肯定是不會失望的,也足以瞭解他的一切了。

有些人兩三年就可以決定自己下一步的動向,但有些人還是需要更長的時間。

這些人,多半是名人。

既然是名人,就有所謂的“風骨”,是不會輕易投靠的,當然了,對於大夏國來說,對於名人的判定標準已經有了新的變化,他們投不投靠倒是無所謂。

這對他們的打擊是最大的,在真實的歷史上,佔據全國的滿清實際上還是明國的延續,否則後世也不會將明清並稱一個時代,他們自然或誘惑,或強迫,迫使這些人出仕,無論如何,都顯示了這些人的重要性和名望。

但大夏國卻不是這樣。

於是,這些人有些失望了。

一種發自內心的深深的失望。

這其中既包括所謂東林鉅子,也包括被後世號稱啓蒙思想家者的一些人。

眼下,在繁華、喧囂更勝往昔的莫愁湖邊上,錢府的豪宅裡,這些人不約而同的都來了,因爲,錢謙益雖然八十歲了,不過大夏國自從南下以來,並沒有讓他出山的意思,而是聽之任之,說起來,他也算是失意者之一。

當然了,五年的時間,若他們真是有名望者,基本上都是聰明人,凡是聰明人,只有不被豬油蒙了心,五年的時間足以讓他們看清一切。

故此,也未嘗沒有覺醒者。

大廳裡,錢謙益高坐在一幅由他的老友,與他一樣,同樣娶了名妓顧橫波,與他一起號稱“江左三傑”的龔鼎孳寫的碩大“壽”字前面,近八十歲的高齡,看起來滿面紅光,和顏悅色,但面上終究掩飾不住深深的沒落。

一種只有少數人才察覺得到的沒落。

比他小很多的龔鼎孳察覺不到,因爲此人先是投降過李自成,後來又主動投靠了大夏,雖然在大夏國的官僚體系裡沒待多久就出來了,但無論如何顯示了他是一個善於見風使舵的人物,這樣的人是感受不到像錢謙益這樣人物真實的心境的。

還有一人,也是三大家之一,他也比錢謙益小得多,但也是一臉落寞,說來也巧,三大家都娶了秦淮八豔之一,算得上是詩香風流。

吳偉業,與歷史上令人扼腕嗟嘆不同,他倒是順利娶了名妓卞玉京。

他的心境與錢謙益一模一樣,主動投靠新朝那是不可能的,但新朝對自己全無表示似乎也讓自己面上無光,怎麼說也是江左三傑,這可是整個江南士子公認的啊。

與錢謙益不同,錢謙益雖然沒了田產,但還有商鋪和學生們的孝敬,雖然大不如前,但依舊是衣食無憂,但吳偉業就不同了,當他失去了在老家太倉的田產後就是一貧如洗了,這些年他就是在錢府渡過的,說得好聽的,他是錢謙益的入幕之賓,說的不好聽,他就是“寄人籬下”。

於是,他的神色在諸人中最爲尷尬。

除了他,還有幾人,在時下的江南都是名噪一時。

黃宗羲,浙江餘姚人;

王夫之,湖南衡陽人;

唐甄,四川達縣人,唐甄曾參見過錢謙益,算是錢謙益半個學生,但眼下的他卻是大夏國重慶府的知府,屆滿後要通過水路去北京述職,路過南京時,得知錢謙益要辦八十大壽,自然留了下來。

自然還有自己的小妾也是江南名妓葛嫩娘,曾在瀛洲待過一頓時間的孫臨,那位自稱“飛將軍”的名士,他的身份又不同。

除了錢謙益,原本在一衆江南大文豪、大名士裡寂寂無名的孫臨的位置最爲靠前。

因爲他是如今已經把以前的南直隸分爲安徽、江蘇兩省的江蘇省的布政使,新名叫高官者。

這在錢謙益的老友裡官位最高,自然高居上位。

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八章 秋之行(8)暗流涌(下)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六十六章 川藏風雲(10)地獄變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十四章 斗轉星移(上)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十七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四)範辰沫的秘密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三十六章 夕照旅順灣(三)第三個右玉千戶所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六十四章 內茲佩爾:你們沒得選擇!第十二章 大漠雄心之三:九原阻擊戰(下)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三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二:林茂春的救贖(上)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二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上)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二章 總攻前夕(一)天草四郎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二十七章 喀啦蘇克的古木布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二十三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1)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九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②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八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3)失敗者聯盟第二十七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5)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二章 林中近況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十九章 孤星傳之四:博格拉汗第十章 霜狼騎兵(6)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二十二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下)刀光劍影第七十四章 一路向東(4)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
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八章 秋之行(8)暗流涌(下)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六十六章 川藏風雲(10)地獄變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十四章 斗轉星移(上)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十七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四)範辰沫的秘密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三十六章 夕照旅順灣(三)第三個右玉千戶所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六十四章 內茲佩爾:你們沒得選擇!第十二章 大漠雄心之三:九原阻擊戰(下)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三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二:林茂春的救贖(上)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二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上)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二章 總攻前夕(一)天草四郎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八十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下)機帆船,捲起千堆雪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二十七章 喀啦蘇克的古木布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二十三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1)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九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②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八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3)失敗者聯盟第二十七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5)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二章 林中近況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十九章 孤星傳之四:博格拉汗第十章 霜狼騎兵(6)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九章 冷兵器之島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二十二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下)刀光劍影第七十四章 一路向東(4)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