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

在院落裡,嚴光正一邊細品着杯中的果汁,一邊看着天上的星光。

“唔,沒有工業污染的天空就是好啊,一擡頭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放到我那個時代,嗯………我有多久沒見過星星了?”

這麼想着,雖然來到這個時代後,天上的星星已經不再像過去那麼罕有,但嚴光還是擡頭繼續看着,看着這些在後世和彩虹一樣幾乎都絕跡了的星星…

就在嚴光還在那裡仰望着星空的時候,背後嶽昌突然走了過來。

“總統,已經快要12點了…”

表達的很清楚,意思就是您該歇歇了…

嚴光點了點頭,因爲沒有什麼“業餘”“愛好”,所以嚴光每天都歇的很早,幾乎都是在9點多鐘的時候就睡,這也使得他每天都能有個好的神,再加上不吸菸不喝酒…

健康的身體,健康的靈魂。

不過讓人奇怪的是,爲什麼後來卻是幾個煙鬼和酒鬼擊敗了元首呢。

嚴光有個好的習慣,那就是想不明白的問題那就暫時先別想,等到休息夠了到第二天的時候在想。所以在將腦中的東西都拋出腦中後,嚴光對嶽昌點了點頭。

“你先去休息吧。”

聽到嚴光的話,嶽昌知道嚴光已經快要去休息了,因此點了點頭道。

“那卑職就先告退了。”

“啊”等到嶽昌退下後,嚴光用手捂了捂嘴,伸了個懶腰後才嘆氣道。“唉,4年多了,總算是爬上這個位置了,不過也沒人再叫我老闆了…”

沒錯,在穿越到這個時代後,耗時四年的時間,嚴光終於爬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位置——————其實嚴光一直都想換個國號,因爲這個國號實在是太不吉利了,只是因爲來不及了,再加上心裡也沒什麼好名字因此才作罷。

在南京的孫中山等人再次逃亡日本後,嚴光便在大軍的簇擁下,邁進了南京城。

不過嚴光在隨後卻並沒有在南京成立臨時政fu,而是在南京停頓了一天後,就帶着三個師的兵力向北方繼續開進,沿着津浦鐵路一路直達北平,並在北平成立了臨時政fu,而自己也就任了中華民國的第三任臨時大總統。

嚴光沒有定都南京的原因有很多,不過最重要的一點卻是,嚴光必須要在南方定都。

“東北、古、新疆…”一邊朝着自己那間超大的臥室走去,一邊一邊在心裡細細的思索着。“要先解決哪個問題?還是先放放,等到歐戰爆發了再說?”

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滿、新疆等地區纔是中國需要關注的重中之重——————當然,短期內還有個山東的膠州灣。

這也是爲什麼嚴光會選擇在北京定都的原因,在未來,南方主要是發展經濟,而在北方卻必須要防備日本人和俄國人。天子守國,君王死社稷,不管究竟有多少人認同這句話,這都是嚴光要做的事情。

而且——————到20年後,嚴光就要從俄羅斯的身上割了,到時候,在北京割總比在南京割來的方便。畢竟現在無線電報剛剛投入實用沒多久,通訊並不像後世一樣便捷。

而且北京的地理位置也很不錯,路上防禦自不必說,海上防禦…

有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勢成犄角,共爲渤海鎖鑰,是拱衛津京的海上戶,只要海軍夠強完全可以達成保衛北京的目的。當然,現在旅順港在日本人手裡,膠州灣則在德國人手裡,不過還有威海衛不是?

而且膠州灣很快就要回來了,旅順口?根據協議,只要沒什麼變化的話,旅順口在1922年就會拿回來。(根據滿清和老子達成的協議,旅順的租借期爲25年,該協議是在1898年簽訂的,所以到1922年就會到期,這也是後來爲什麼日本人會要求袁世凱將租借期由25年延展到99年的原因——————再不延展,過幾年旅順就要送回去了。)

當然,日本人是不可能將旅順口拱手送回來的,哪怕旅順本來就是中國人的,不過,嚴光需要考慮他們的顧慮嗎?

而且經歷過歐戰時期的發展後,嚴光自信能讓中國除海軍外全面超越日本,所以這並不是什麼問題。

——————————

國社軍,當然,現在要國防軍了。

國防軍是在4月7日拿下的南京,在得到消息後,嚴光便乘坐客輪,在兩艘海軍艦艇的護衛下前往南京。

不過嚴光並未在南京停留,而是在隨後,就在近衛師和第三、第五師的護衛下,由津浦鐵路向北平前行,一直到4月15日,三個師再加上嚴光本人終於抵達了北平。

抵達北平後,嚴光當然不可能入住紫禁城,不過嚴光也沒有到鐵獅子衚衕,也就是曾經的北中國政治中心去居住,而是另尋了一處住處。

“國社大道”

這條大道是在嚴光擊敗北洋後,電報徐世昌讓其在北京修建的,爲了就是有一日自己到了北京後能有個落腳的地方。

當然,到目前爲止,這個被命名爲“國社大道”的地方還很簡陋,不過嚴光居住的總統府、和最重要的國防部以及財政部,還有比較次要,但必須要裝點一下的國民議會大樓都已經建的差不多了。所以在抵達北京後,嚴光到是不需要擔心住處的問題,也不需要到徐世昌的家中暫居,而“國社大道”,在未來,將會代替鐵獅子衚衕成爲中國的政治中心…

嚴光的臨時大總統的就任儀式很簡陋,因爲就任儀式是在嚴光抵達北京後的第三天就舉行的——————第一天休息,第二天主要是和議會的議員還有各國公使聯絡感情了。

而在就任儀式上,在就任儀式的場地國會大樓裡,除了各國公使、議會的議員和隨嚴光抵達北平的軍政要員做了下見證也就沒別人了。

到了北平的第三天就——————當然,肯定要比到了以後第二天就就任要好的多。不過到了抵達北平的第三天就宣佈就任臨時大總統,這一點還是被許多的報紙給嘲諷了。而嚴光也拿他們沒辦法,畢竟新聞管制目前也只管制到了四川和貴州,還管制不到其他省份更管制不到租界去。

當然,那些立場較中立的報紙到還好,雖然諷刺了一下嚴光這個臨時大總統也太猴急了一些,不過其他的到並沒怎麼說。不過國民黨控制的報紙嗎…

“呵呵…”

他們又哪裡知道,現在嚴光是恨不得將時間掰成兩塊來用。畢竟現在已經是四月中旬了,距離歷史上歐戰爆發的日子僅剩下4個多月的時間,雖然還不知道歐戰會不會如歷史上一樣如期爆發,但嚴光依舊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畢竟在歐戰爆發的同時,嚴光也將在山東和日本人來一場較量。

所以像就任儀式這種東西,自然是能省就省,有在就任儀式上費時間的功夫,嚴光到不如多處理一下北京的一些事情。

時間不等人啊…

當然,嚴光也沒放過那些仗着自己在租界,不怕嚴光報復的國民黨報紙。

在就任儀式後的宴會上,嚴光就曾向各國公使說明了這個問題,希望他們能允許自己教訓一下公共租界的那些傢伙。

當然,在這個問題上公使們“嚴詞拒絕”了嚴光,不過在隨後幾天那幾家一一關時,“嚴詞拒絕”了嚴光的各國公使也沒說什麼…

這件事情雖然只是個秘密,但在圈內卻是個不公開的秘密,所以被除名了的幾家國民黨報社不說,其他的報社也都紛紛閉上了嘴巴,就連那些自恃自己是“外資”的報社,在發表文章的同時在用詞上也謹慎了許多。

在一個國家初創,局勢還很的時候,全國上下能夠用一個聲音說話是很重要的。而控制媒體,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

這一點上後世的新加坡就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就如新加坡,雖然他標榜自己爲民主國家,但實際上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是個國家。因爲在新加坡,本土媒體幾乎都被控制在政fu的手中,不允許發佈任何侵害執政黨利益的言論。

而且因爲媒體都被壟斷在執政黨,也就是人民行動黨的手中,所以任何的在野黨都缺乏發聲的渠道,而不像人民行動黨那樣,擁有電視、報紙、廣播和網站等龐大的媒體支持。

同時新加坡的在野黨,也無法舉行選舉活動,因爲這在新加坡是不被允許的。

順帶一提,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也會想辦法的給自己的競爭對手找麻煩,就如2001年時反對黨秘書長徐順全因爲參選挑戰李光耀的人馬,就被李光耀和吳作棟告到法庭,指控他在競選中的講話是“誹謗”,不僅索賠50萬美元讓他傾家產,而且禁止他永遠不可再競選國會議員。到2006年時,因爲他“無準證演講”,還順便關了他一段時間,在被釋放後,徐順全的身體明顯有異常狀態。

不得不說,新加坡確實是一個值得讓人“學習”的國家呢…

嚴光當然不可能控制媒體,因爲有租界的存在,而嚴光暫時還管不到租界去,但嚴光卻能給他們一些警告。

“別以爲你是外資我就拿你沒辦法…”

順帶一提,2010年時,德國透明國際的全球清廉指數排行榜上,在179個國家中,新加坡和丹麥、新西蘭並列第一。美國是第22名,中國是第78名,印度則是第87名,比較奇葩的是俄羅斯,和其他國家並列第154位…

而在2011年的時候,在182個國家中,新西蘭第一,丹麥第二,芬蘭第三,瑞典第四,新加坡則降到了第五位。至於美國則是第24位,中國是第75位,印度降到了95位,俄羅斯到是上升了,和其他國家並列第143位。

——————————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轉眼就是………幾個小時過去了。

第二天清晨,當嚴光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閒着沒事幹的時候(臨行前帶了一大堆的助理,事情都給他們了。),嶽昌突然開從外面走了進來。

“都督,不,總統,那個鐵良和良弼又來了。”

本來正優哉遊哉抱着果汁瓶在那裡喝果汁的嚴光,聽到嶽昌的話皺了皺眉。

“那兩個傢伙又來了。”

“是…”

擺了擺手,將果汁瓶放在桌子上後,嚴光對嶽昌道。

“讓那兩個傢伙進來吧。”

嶽昌聽嚴光這麼說也是如釋負重。

“是…”

大概十多分鐘後,經過了層層的阻隔,宗社黨的兩個主要成員,鐵良和良弼走進了嚴光的辦公室。

“大總統…”看到嚴光坐在座位上,鐵良連忙行了個禮,一旁的良弼卻是面無表情的看着嚴光。

因爲嚴光已經改變了歷史,所以在歷史上本來應該在1912年就被黨人彭家珍給炸死的良弼,卻並沒有如歷史上一般被炸死,而是一直好好的活到現在。

這也是爲什麼臨死袁世凱也沒有動用北洋第三鎮,同時又將第一鎮支到武昌來的原因,相較於那些不爭氣的滿洲權貴,良弼可要爭氣,同時也有危險的多了。

至於他們爲什麼要來找嚴光?

“大總統,皇帝退位後暫居宮禁,日後在移居頤和園,這些可都是袁世凱和孫中山曾經親口承認過的啊…”

在嚴光的面前,鐵良低聲下氣的道。

而一旁的良弼也滿是憤慨的道。

“還有皇帝的尊號,400萬良的歲用,和皇族免服兵役等等,這些都是清室優待條例上經過各國認可的。”

這就是鐵良和良弼爲什麼會來找嚴光的原因了。

在清室退位後,鐵良居於天津英租界內,一直都在找着日本人這個“外援”,已經很久沒有回過北京了。至於良弼,雖然良弼並沒有摻和到鐵良那檔子當中,但因爲看不慣袁世凱,同時也知道自己已是迴天無力,所以和鐵良也一樣,也同樣很久沒有回過北京。

但是…

在得知嚴光準備廢除清室優待條例當中的大部分條例時,哪怕鐵良和良弼已經很久沒有回過北京,在北京的遺老遺少們的哀求下,也不得不回來了,畢竟他們還是宗社黨的首腦…

實際上這次來的不止是鐵良和良弼兩個人,在總統府外還蹲着十多個老頭和他們的下人,這些都是宗社黨的成員或北京城內的遺老遺少。本來這些傢伙也想跟着鐵良他們進來的,只不過都被近衛軍的人給擋下了——————總統府又不是公車,豈是你們想來就來想上就上的?

而鐵良和良弼這兩個宗社黨的首領,在嚴光面前也碰了一鼻子的灰。

“你們說的沒錯,“清室優待條例”確實是袁世凱和孫中山承認過的,但是你們也知道,我既不是孫中山也不是袁世凱,他們承認過的條例,沒必要我也承認吧…”說着嚴光還斜着眼睛看了他們一眼。

說實在的,嚴光是真沒興趣欺負裕隆和溥儀那對孤兒寡母,他也沒想過對這對孤兒寡母趕盡殺絕,只不過…

紫禁城,嚴光將來要個故宮博物館,拿回來不過分吧?

頤和園?這是慈禧老妖當年挪用海軍軍費修的院子,拿回來也不過分吧?

還有那每年四百萬兩的歲用,你妹的,每年四百萬兩,四百萬兩都夠我造艘巡洋艦的了

還有那個八旗兵的奉餉,這他居然都要我出?

嚴光算是明白袁世凱爲什麼要那個善後大借款了,沒有那個善後大借款,袁世凱哪來的錢給滿清皇室啊?

當然,嚴光並不是袁世凱,也不是孫中山,再加上清室退位條例當年也沒嚴光的份,所以上面的條例,除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剩下的嚴光一概不承認…

四百萬兩,再加上八旗兵的奉餉什麼的,嚴光就是在有錢也不可能這麼費掉。

所以在斜了鐵良和良弼一眼後,嚴光慢慢吞吞的道。

“何況,第一項的第六、第七和第八款,第二項的第一、第二、第三條還有第三項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七條我不都予以承認了嗎?”

聽嚴光這麼說,鐵良和良弼除了分開外,心裡也只有哭笑不得這四個字。

沒錯,乍一看嚴光確實也承認了不少的條款,可問題是這些條款都是那種無關緊要,也就是答不答應都可以的那種。

“大總統,您要想清楚啊,這清室優待條例可是各國政fu都支持的…”

明白哀求無用,鐵良多少帶些威脅道。

不過對那個各國政fu?袁世凱或許還會有些顧慮,可對嚴光來說卻完全沒有顧慮的必要。

因爲在就任儀式結束後的宴會上,嚴光已經和各國公使達成了共識,作爲各國對嚴光就任大總統的禮物,對嚴光所作的某些事情,各國完全可以當作沒看到,只要嚴光願意保證各國的在華利益就可……當然也有不識相的,比如說日本…

嚴光在答應的時候也是毫無壓力,反正再過兩年我怎麼幹都行,再忍兩年又有何不可?

而在發現發現嚴光對列強似乎並不像袁世凱那麼顧慮後,一旁的良弼也強忍着怒火冷聲道。

“還有旗人的奉餉,大總統您要考慮清楚,如果不發放旗人的奉餉,那下面的那些旗人可是會鬧事的…”

雖然良弼自己也是滿人,但他也很清楚下面的旗人究竟不爭氣到了何種地步。事實上,在北京城內不少的旗人就是在靠着那麼點奉餉存活,如果嚴光停了他們的奉餉…

“我相信旗人都是通情達理的。”聽良弼這麼一說,嚴光反到是笑眯眯的道。“所以如果他們真的有什麼訴冤,我會派人下去調解的。”

鐵良也看出來嚴光現在是軟硬不吃,雖然鐵良也算是個老滑頭,這個時候也變得滿肚子火氣,說話的時候自然也放肆了一些。

“大總統,我怕下面的旗人恐怕沒您想象的那麼通情達理…”

旗人通情達理?如果下面的旗人稍微爭氣一點,恐怕現在滿清也不會淪落到這個樣子吧?事實上會有那麼多的滿清遺老遺少請鐵良他們回來,並不是因爲嚴光對清室怎麼樣了,僅僅只是因爲嚴光準備斷他們的餉了…

然而聽了鐵良的話,嚴光卻依舊笑眯眯的道。

“沒關係,如果調解沒用的話,那就出兵鎮壓。”

雖然在說出兵鎮壓的時候,嚴光臉上依然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但是鐵良和良弼卻感覺到了一股寒意,只是他們不知道。嚴光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究竟是認真的?還是僅僅只是一句威脅?

隨後鐵良和良弼在辦公室內,或是威脅或是哀求,只可惜嚴光軟硬不吃,一步也不肯退讓。

最後沒辦法,鐵良和良弼也只能帶着滿肚子的火氣拂袖而去。

而在鐵良和良弼帶着滿肚子火氣離去的時候,在他們的背後嚴光依然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

事實上嚴光覺得自己已經很善待滿清皇室了,畢竟嚴光不但保障了清室的一切權益,就連他們的人財產自己也保障了。而且就溥儀和裕隆的人財產而言,只要他們願意節約一些的話,甚至是稍微有那麼一點生財的辦法,輕鬆活到下個世紀還是沒問題的——————前提是他們懂得什麼叫節約?

等到鐵良和良弼兩個人離開後,嚴光也按了按電鈴,將嶽昌叫了進來。

“都督,呃,老闆,不對,是總統,總統…”連續出了兩次錯誤,嶽昌傻笑着道。“總統,那兩個傢伙又來跟你廢話了?”

“是啊。”嚴光搖了搖頭。“又是一通廢話。”

說着嚴光看了嶽昌一眼。“以後這兩個傢伙再來的話,如果還是這種事,你也不用通報,直接趕他們走吧…”

“明白。”

嶽昌點點頭,然而就在他準備轉身離開的時候,嚴光卻在身後繼續道。

“還有,一會你去電訊處問問,看看德國人的船到了沒有?”

“是…”

第237 合縱連橫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第263章 宣戰第184章 國社黨第308章 不良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4章 自己幹?第13章 賭運亨通第409章 甘地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99章 炮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58章 公路第391章 救助及暴行第126章 表單(上)第97章 一腳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128章 表單(下)第345章 預警機第307章 準備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303章 轟炸第280章 整軍備戰第426章 順利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469章 攻佔曼谷第162張 林秀第367章 無畏上將高爾察克的.........一千六百噸黃金第391章 救助及暴行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351章 北上海參威第406章 貨幣改革第400章 阮愛國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409章 甘地第五百零一章第80章 歸入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419章 今天開始賣軍火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261章 馬尾船政局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217章 沉艦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172章 禮物第11章 三人第53章 離開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189章 練兵第129章 王耀武第224章 賣命第114章 美味(下)第289章 日本遠征軍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第198章 商談第114章 美味(下)第457章 後悔第421章 我恨停電第121章 請柬第395章 一錘定音第126章 表單(上)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303章 轟炸第189章 練兵第210章 絕好機會第6章 當頭炮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8章 風水寶地第199章 稍作支援第424章 暴跳如雷第373章 高爾察克第70章 武昌起義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331章 裝甲師第303章 轟炸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第245章 賭勝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149章 鍾昌祚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400章 阮愛國第171章 綦江縣第407章 泰國第274章 旗人第27章 清末《改訂獎勵公司章程》第21章 機器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108章 第一次A籤
第237 合縱連橫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第263章 宣戰第184章 國社黨第308章 不良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4章 自己幹?第13章 賭運亨通第409章 甘地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99章 炮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58章 公路第391章 救助及暴行第126章 表單(上)第97章 一腳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128章 表單(下)第345章 預警機第307章 準備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303章 轟炸第280章 整軍備戰第426章 順利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469章 攻佔曼谷第162張 林秀第367章 無畏上將高爾察克的.........一千六百噸黃金第391章 救助及暴行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351章 北上海參威第406章 貨幣改革第400章 阮愛國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409章 甘地第五百零一章第80章 歸入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419章 今天開始賣軍火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261章 馬尾船政局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217章 沉艦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172章 禮物第11章 三人第53章 離開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189章 練兵第129章 王耀武第224章 賣命第114章 美味(下)第289章 日本遠征軍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第198章 商談第114章 美味(下)第457章 後悔第421章 我恨停電第121章 請柬第395章 一錘定音第126章 表單(上)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303章 轟炸第189章 練兵第210章 絕好機會第6章 當頭炮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8章 風水寶地第199章 稍作支援第424章 暴跳如雷第373章 高爾察克第70章 武昌起義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331章 裝甲師第303章 轟炸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第245章 賭勝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149章 鍾昌祚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400章 阮愛國第171章 綦江縣第407章 泰國第274章 旗人第27章 清末《改訂獎勵公司章程》第21章 機器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108章 第一次A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