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突擊

因爲“很多”“原因”,所以這些年福州船政局的員工們一直都過的很困苦。也正因此,當陳兆鏘在廣場上將十多萬元分發給員工們的時候,不少員工甚至都留下了熱淚——————窮的。

陳兆鏘發下的十多萬元,不但補足了過去拖欠的薪水,就連近兩年一直都沒發放的獎金也都一起發了下來。

於是乎,當陳兆鏘宣佈船政局將再次開工,而且是開工建造一艘千噸級的驅逐艦時,船政局的員工們幾乎個個士氣高昂。

就在船政局的人正在忙碌着清海級驅逐艦的第一艘時,再向位於南京的國民黨宣戰後,早就準備多時的國社軍部隊也殺入了安徽境內…

而國社軍進軍安徽的第一站,就是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中下游北岸,皖西南門戶的宿松縣。

因爲早已準備多時,所以國社軍的進攻發動的非常突然,突然到新二師的師長冷遹還在被窩裡摟着小妾的時候,國社軍的8000多騎軍就已經將新二師在城外的駐地拆個一乾二淨,順便再將宿松縣的縣城圍起來…

“團長,我們這裡已經清理完了。”

在新二師的駐地內,或者是原新二師的駐地內,正當第五師尹昌衡部的第五騎兵團團長年稷正在聽手下彙報戰果的時候,他手下的一個騎兵營長在幾個騎兵的簇擁下走了過來。

看到自己手下的二營長走了過來,年稷擡頭看了他一眼。

“都已經清理完了?”

二營長點了點頭。

“我們團負責的地方已經清理完了,現在一營長和三營長他們正在讓俘虜自己準備營地。”

“好,還有什麼問題嗎?”

聽年稷這麼說,二營長猶豫了一下。

“還有就是………團長,北洋的人要不要注意一下,免得一會被他們給打了黑槍?”

聽到二營長的話,年稷也沉默了一下。

根據嚴光的囑咐,這次的行動一定要快。在國民黨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國社軍的旗幟就應該已經出現在南京城的城下!

也正是因爲這一要求,所以王耀武和其他的幾個人纔會將國社軍的全部騎兵都集中了起來。只不過在武漢戰役的時候,國社軍的損失很大,而騎兵?東拼西湊的情況下,王耀武他們也只拼湊出了8000多的騎兵出來。

如果說只是擊潰安徽境內的國民黨部隊?8000騎兵已經足夠了,考慮到這次戰爭的突發姓和國民黨部隊的渣姓,甚至3000騎兵就可以。

但是如果要像嚴光吩咐的那樣,用最快的速度衝到南京城下?8000騎兵恐怕就要差上一些了…

畢竟國民黨不可能將新二師的全部兵力都集中在宿松縣,在宿松縣的只不過是新二師的一個旅,還有一個旅的兵力集中在合肥…

國社軍想要用最快的速度抵達南京,就必須要走安慶和蕪湖的線路,但是如果這麼走的話,國民黨在合肥的一個旅就必然要棄之不顧。如果這麼做的話,合肥的一個旅在事後很可能會給國社軍造成一些麻煩…

所以根據司令部的籌劃,要想掃清安徽境內的敵軍,同時用最快的速度抵達南京城下,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兵分兩路。而這麼做的話,至少需要15000名騎兵,只有這麼做,兩路騎兵纔不會陷入兵力微薄的窘境…

只不過15000名騎兵?

在國社軍內一共有15個步兵師和3個炮兵旅,因爲國社軍一直都是滿配,所以每個步兵師,哪怕是後來新建的步兵師內,也都有着一個騎兵團的編制。

也就是說,想要拿出15000名騎兵的話,國社軍並不是拿不出來。

只不過…

一個騎兵團是1100多人,15個騎兵團也就是16500多名騎兵。而眼下國社軍有不少的騎兵都還留在四川和貴州境內。認真點講,騎軍的話眼下嚴光只能拿的出10000多…

10000多?一般來講,一個騎兵師是由5到6個騎兵團組成的,一個騎兵師至少有5000到6000名騎兵。也就是說,和計劃中的數量相比,嚴光至少少了一個騎兵師的兵力。雖然現在的國民黨部隊很渣,我們可以降低一些標準,但是直接降低一個騎兵師的話還是太多了一些吧?要知道,江蘇不比安徽,在安徽境內只有國民黨的一個新二師和一些剛剛組建的保安團。可是在江蘇,國民黨卻有由原部組成的兩個師。

而且在有所防備的情況下,哪怕這兩個師在怎麼渣,也不可能會被一個騎兵師的兵力擊潰。畢竟現在已經不再是冷兵器時代,國民黨的手裡也有不少的重機槍,真要是朝着國民黨的陣地硬衝,就算是能拿下陣地,剩下的部隊也不可能再拿的下南京…

雖然嚴光也可以一步一步的來,但如果這麼做的話,那在戰役進行的過程當中,恐怕會有很多很多的“麻煩”找上嚴光。而嚴光是最怕,或者說是最不耐煩“麻煩”的人,所以爲了避免這些問題,嚴光也只能儘可能的讓那些麻煩找不上來。

於是爲了湊足足夠的騎兵,嚴光也只能將主意打到北洋的身上。

和國社軍不同,一直以來北洋都是出於防守的一方。當然,這倒不是說他們沒有想過進攻,只不過還沒等到進攻,他們就已經不得不一直防守下去了。

不過也正是因爲這樣,所以作爲進攻力量,北洋軍的騎兵一直都被很完好的保存着——————除了早先的那一次。

所以,如果眼下那裡有足夠的騎兵讓嚴光挑選,恐怕也就只有北洋這一個地方了。

不過北洋畢竟是剛剛纔被國社軍打敗,眼下又是一副等待裁決的窘狀,說他們會全心全意的去爲國社軍服務?這種事情恐怕就連鬼的不會放心,所以爲了能收攬一些軍心。在對北洋軍進行整編的同時,嚴光也爲北洋軍發下了30塊大洋的恩餉。當然,國社軍這邊也沒落下,不然的話光給北洋發,不給自己人發?嚴光可是會失去軍心的。

於是,在付出了500多萬銀元的代價後,那些本來已經不剩下多少軍心的北洋軍終於重新振作了起來。

只不過…

對這些只是被錢收買的北洋軍,究竟會不會真心的去爲國社軍服務?這點卻是包括王佔元、李純等人在內都不甚瞭解的。當國社騎軍和北洋騎軍配合着對宿松縣發起進攻的時候,國社軍卻是一直都在對北洋軍進行着提防,對此,北洋軍也是心知肚明…

在聽了二營長的話後,年稷先是沉默了一下,隨後看了看周圍,發現四周除了死屍、殘骸外就是自己人後,輕輕的對二營長道。

“以後大家都是國社軍了,不要提什麼北洋、國社的了,知道嗎?”

不過就在二營長想要離開的時候,年稷卻在一旁用比剛剛更輕的聲音道。

“還有………從今往後我們都是自己人了,以後要對“友軍”多注意一些,如果他們有什麼需要的話…”

聽年稷這麼說,二營長先是咧嘴一笑,不過隨後卻點了點頭。

“卑職明白。”

——————————

在宿松縣的城牆上,看着下面正在“清理”戰場的國社騎兵,冷遹的額頭上一直都在冒着冷汗。

一旁的一名團長也是對着新二師的參謀長道。

“長官,和南京那邊聯絡上了嗎?”

在這個團長看來,國社軍居然對國民黨“不宣而戰”,這個消息是一定要傳出去的。

只不過在聽到團長的話後,那個參謀長卻是苦笑了一聲道。

“縣城周圍的電線杆早就被砍斷了,什麼消息都穿不出去。”

說着那個參謀長看了冷遹一眼。

“師長,下面的只是國社軍的先頭部隊,恐怕大部隊還在後面,如果我們現在還不盡早突圍的話…”

“突圍…”

擦了一下額頭上的冷汗,冷遹看了一眼往曰不甚順眼的參謀長。

“我們朝哪突圍?”

“合肥…”

參謀長想也不想的道。

“在合肥我們還有一個旅的部隊,而且我們一般都是在中午和晚上的時候通合肥、南京方面聯絡一次,如今我們這邊斷了聯絡,南京方面中午的時候就能知道…”

聽了參謀長的分析後,冷遹重重的點了一下頭。

“好,那我們就朝合肥突圍。”

說着冷遹看向了一旁的那個團長。

“我們現在………我們現在還有多少馬?”

冷遹的新二師過去就是雜牌部隊,成立後曰本人也只是支援了一些過時的軍火,並沒有支援什麼戰馬,所以新二師內只有一個騎兵連的編制。這也是爲什麼他會問一旁的團長還有多少馬,因爲就在剛剛,騎兵連已經在城外被國社軍的人給掃蕩的一乾二淨了,現在還活着的也都成了俘虜。

如果說城中沒有足夠的馬匹的話,那…

不如就投降了吧…

好在那個團長的回答並沒有讓冷遹絕望,在聽了冷遹的問題後連忙回答道。

“大概還有100多,不過都是蒙古馬…”

短程上蒙古馬跑不過阿拉伯馬,這一點是常識,不過聽了團長的話後,冷遹卻是搖着頭道。

“國社軍的戰馬既然能衝到宿松來,來的路途上馬力肯定損耗了不少,再加上蒙古馬善於長途,只要我們能跑的掉,他們未必能追的上。”

說着冷遹也知道時間緊迫,在最後一眼看了下面的騎兵後,就帶着參謀長和一羣心腹才幾十號衛兵的簇擁下由東城門突圍了出去。

在冷遹帶着一百多人突圍的時候,外面的國社軍正在將宿松縣城合圍。所以雙方很快就遭遇了起來,這也成爲了正常戰爭的第一次正面衝突…

在衝突的過程中,冷遹身邊的人至少留下了一半,不過只爲逃命的他們,到真的衝了出去。

而且就和冷遹想的一樣,爲了不被國民黨發覺,王耀武不得不將騎兵安排在距離宿松縣六十多公里遠的靳春鎮,一路衝過來,再加上縣城下的戰鬥,國社軍和北洋軍騎兵的戰馬也確實是消耗了不少馬力。

所以雖然阿拉伯馬在短程上確實要強於蒙古馬,可是追了一段距離後,這些騎兵還是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目標。

好在那個騎兵連長在回去的時候,負責此次戰役的尹昌衡並沒有責怪他。

“拿下了宿松縣,連帶着也用不到100人的傷亡解決了新二師的一個旅,我們已經完成目標了,跑掉了一個冷遹也沒什麼。”

這麼說着,尹昌衡看向了下面的幾個團長。

一左一右,這些來自國社軍和北洋軍的團長卻是排的相當分明。

好在尹昌衡也知道雙方的恩怨,所以對他們的表現並沒有說什麼,只是開口道。

“嚴都督戰略的第一步,作爲橋頭堡的宿松縣已經被我們拿下了,現在起將要實施第二步戰略…”

說着尹昌衡看向了雙方。

“由現在起,我們將兵分兩路,一路經由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直達南京,另一路則是兵發合肥,將新二師在合肥的一個旅全部解決掉…”

“尹師長,那後續部隊什麼時候能到?”

右手處第一位的位置,一個北洋的騎兵團團長開口問道。

不過尹昌衡卻是笑着回答道。

“那就取決於你們的行動能有多快了…”

——————————

在進行過會議後,聚集在宿松縣的15000多名騎兵兵分兩路,一路朝着安慶的方向出發,另一路則是朝着合肥的方向出發。

至於後續部隊?後續的幾個步兵師無法像騎兵一樣快速移動,所以他們現在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的朝着南京前進——————到現在還沒離開湖北境內呢。

而在南京,當孫中山接到國社黨駐南京代表的宣戰通告時,孫中山的腦袋整個都當掉了。因爲他完全不知道,爲什麼國社軍會突然向南京宣戰?

僅僅只是因爲邊境上的一個小小衝突?

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哪怕是在國社軍的代表離開了都督府,甚至是帶着所有人員乘船前往上海的時候,孫中山都處於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

就是這麼一種狀態,孫中山一直持續到黃興聞訊趕來時才清醒了過來。

“克強,現在下面怎麼樣了…”

看着滿頭是汗的黃興,孫中山苦笑着問道。

接過侍從提過來的毛巾,擦了擦汗後黃興搖了搖頭。

“還能怎麼樣,下面早就亂成一片了。”說着黃興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主動挑釁?邊境衝突?那個嚴光難道覺得所有人都傻了不成?居然會用這種三歲孩子都看的出來的理由對我們宣戰…”

聽黃興這麼說,孫中山卻搖了搖頭。

“不,我剛剛得到的消息,確實是我們的人在邊境巡邏的時候主動挑釁了對面的國社軍,而且就連第一個開槍的也是我們,而且當時還有很多記者也在場,這些都是他們親眼目睹的………”說着孫中山苦笑了起來。“這都是命吧,我們明明已經儘可能的避免和國社軍造成摩擦,但這種事情卻還是發生了…”

“………”

黃興沉默了一下,一旁的廖仲愷卻開口道。

“先生,您也太天真了,難道您真的是我們造成的衝突?”

聽到廖仲愷的話,黃興和孫中山全都看向了他,

廖仲愷也是一臉激動的解釋道。

“先生,您想想爲什麼當時會有那麼多記者集中在邊境上?就是爲了他們的那個什麼?顯示“國國”親好?”

“還有,爲什麼在發生衝突後,國社軍的人會那麼快就做好了動員工作?要知道從衝突發生,到國社軍踏入安徽境內,可還不過半個小時的時間,半個小時,一萬多的騎兵?這一點恐怕沒人能做的到吧?”

聽了廖仲愷的解說後,黃興也點了點頭。

“沒錯,仲愷說的很對,這次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那個嚴光自己一手策劃的,不然的話,在鄂皖邊境上不可能那麼適時的就有那麼多記者在場,也不可能這邊剛剛發生衝突,那邊國社軍的人就已經踏入了安徽境內,要知道,騎軍可不是隨便就能出動的,何況還是一萬多騎兵,想要出動這麼多的騎兵去進攻另一個省境內的縣?光是集結工作,恐怕就要持續多半天的時間,就更別提其他的彈藥補給等問題了。”

說着說着,黃興做出了總結。

“簡而言之,只能說,國社軍的人爲了今天已經謀劃了很長時間了…”

聽了黃興和廖仲愷的話,孫中山一皺眉。

“那你們說,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黃興在大堂內來回走了一百多步,最後才停了下來道。

“讓各地做好備戰工作,同時讓李烈鈞的新五師,還有陳其美的新四師用最快的速度趕到南京來”

說着黃興解釋道。

“集結了一萬多的騎兵,國社軍的目標很可能就是南京。眼下南京就只有兩個師,那一萬多騎兵要是真的來了,我們也只能禁守城池,何況在他們的身後還有數不清的步兵師,而且將李烈鈞的部隊留在江西也是很危險的事情,畢竟在江西就只能李烈鈞的新五師一個師在,要是譚延闓的湘軍進來了,他未必能擋的住…”

孫中山和廖仲愷都點了點頭,他們都不懂兵事。

而在獲得了孫中山和廖仲愷的認可後,黃興繼續道。

“還有,我們必須要向媒體公開嚴光的陰謀。雖說因爲他的謀劃,現在很多人都以爲事情是我們先挑起的。但是聰明人那麼多,不可能沒有人看不穿他的陰謀,所以我們一定要讓世人知道事情的真相…”

如果說兵事孫中山和廖仲愷不怎麼在行,那這種事情他們就很在行了。

所以當黃興說要向媒體公佈事情真相後,孫中山直接開口道。

“這件事就交給我了,一會我就去召開新聞發佈會,將事情的真相公佈於衆………稍後我還要去一趟各國領事館,看看能不能請他們出面…”

黃興和廖仲愷都沉默了一下,他們已經知道了各國領事都是站在哪一邊,所以這件事情他們都不怎麼抱期望,事實上孫中山也是如此。

只不過…

薛定諤的貓…

你去,至少還有一半的希望,或者說至少還有一點希望,可要是你不去,那麼盒子裡的貓就真的死定了。

在這個緊要關頭,黃興和廖仲愷也不介意孫中山在去碰一次壁…

——————————

就在孫中山和黃興還在都督府談論事情的時候,駐守在南京附近的幾支部隊和南京的百姓就已經都知道了國社軍向國民黨宣戰的消息——————沒辦法,誰叫現在的記者太厲害,國社軍向國民黨宣戰纔不過幾個小時的時間,他們就已經將全部的內容刊登在了南京的報紙上…

就和黃興想的一樣,不少聰明人都知道,在邊境上發生的衝突絕對是國社軍搞出來的詭計,而不少不聰明的人,在聰明人解說過後也都明白了過來。

只不過明白歸明白,眼下國民黨的處境他們還是很清楚的。

北洋已經投降,國民黨在南京等地的力量也都是被打散後重新凝聚起來的…

在國社軍向國民黨宣戰的消息傳出來後,南京和上海等地的一些賭檔甚至已經開出了盤口。

二次革命的時候?國民黨不是堅持了兩到三個月嗎?(其實沒那麼舊,因爲第一個月國民黨的上層就已經逃亡曰本了,只不過在黃興等人都東渡上海的時候,第八師的官兵再次起義,並且堅持了很長時間,所以二次革命才持續了兩到三個月…)

二次革命的時候國民黨堅持了兩到三個月,各地賭檔裡賭的就是,國社軍究竟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掃平國民黨?

3個月?2個月?1個月?還是1個月都用不上?

當然,南京和上海都還是國民黨的地盤,所以不少開出這種盤口的賭檔都被國民黨的人給“光顧”過了。

不過…

還有一些國民黨的人,卻是真的在賭檔裡下注了…

而從他們的選擇上看的出,他們是真的對國民黨的未來不抱期望…

——————————

怎麼說呢,和某位遊客說的一樣,民國小說確實是開頭買武器殺自己人。

不過結尾卻和他說的不一樣

因爲那個時候,就是用買來的武器殺賣武器的人了

(未完待續)

第225章 船隻第325章 開玩笑的!第144章 入黔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178章 處置第337章 摩蘇爾第478章 轟炸北京第313章 反攻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第480章 傷亡第53章 離開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371章 巴黎和會第191章 銅礦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392章 興趣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12章 麻將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248章 飛機第184章 國社黨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211章 杯具第456章 曼谷大轟炸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356章 日本遠征艦隊第254章 武昌第405章 擔心第297章 燃燒彈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175章 5分之1第280章 整軍備戰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288章 日本海軍的實力第13章 賭運亨通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152章 張百麟第521章 戰爭結束第246章 炮戰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230章 朱爾典第41章 只差一步第342章 南下巴格達第272章 獲勝第195章 善後大借款第279章 漢陽兵工廠第105章 麻煩第62章 調任第135章 總攻第102章 資州第430章 新坦克第63章 張人駿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440章 史上最大艦第378章 波斯鐵路第520章 刺激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183章 政黨第303章 轟炸第72章 發動第266章 集團軍第477章 轉移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13章 賭運亨通第94章 德國m32式制服第119章 偷襲第7章 記住你了第357章 西班牙流感第430章 新坦克第1章 重回1908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492章 戰鬥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511章 破雷艦第128章 表單(下)第441章 兩棲攻擊艦第333章 指揮權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61章 不信第288章 日本海軍的實力第11章 三人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26章 好事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79章 爭執第231章 回絕第183章 政黨第331章 裝甲師第177章 過錯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243章 水戰和騎兵第370章 前往巴黎
第225章 船隻第325章 開玩笑的!第144章 入黔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178章 處置第337章 摩蘇爾第478章 轟炸北京第313章 反攻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第480章 傷亡第53章 離開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371章 巴黎和會第191章 銅礦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392章 興趣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12章 麻將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248章 飛機第184章 國社黨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211章 杯具第456章 曼谷大轟炸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356章 日本遠征艦隊第254章 武昌第405章 擔心第297章 燃燒彈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175章 5分之1第280章 整軍備戰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288章 日本海軍的實力第13章 賭運亨通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152章 張百麟第521章 戰爭結束第246章 炮戰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230章 朱爾典第41章 只差一步第342章 南下巴格達第272章 獲勝第195章 善後大借款第279章 漢陽兵工廠第105章 麻煩第62章 調任第135章 總攻第102章 資州第430章 新坦克第63章 張人駿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440章 史上最大艦第378章 波斯鐵路第520章 刺激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183章 政黨第303章 轟炸第72章 發動第266章 集團軍第477章 轉移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13章 賭運亨通第94章 德國m32式制服第119章 偷襲第7章 記住你了第357章 西班牙流感第430章 新坦克第1章 重回1908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492章 戰鬥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511章 破雷艦第128章 表單(下)第441章 兩棲攻擊艦第333章 指揮權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61章 不信第288章 日本海軍的實力第11章 三人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26章 好事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79章 爭執第231章 回絕第183章 政黨第331章 裝甲師第177章 過錯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243章 水戰和騎兵第370章 前往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