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二次革命(下)

在徐州和蚌埠之間的大路上,幾千名身穿討袁軍軍裝的士兵正朝着蚌埠的方向行去,其中一個士兵擡頭看了看天上正掛着的太陽,在擦去額頭上因烈日而流出的汗水後,看着身邊的同伴士兵苦笑着想道。

“也不知道我們還有沒有機會活着回南京去…”

這幾千正在朝着蚌埠而去的士兵,就是討袁軍第九師冷遹部的敗軍。

此時討袁軍第九師的將士們一個個狼狽不堪,絕大多數人的手裡也只剩下了一杆槍,一些人別說槍了,甚至就連衣服都丟的一乾二淨…

“唉…”

就在李烈鈞的贛軍還在湖口和北洋軍激戰的時候,黃興也派討袁軍第八師騎兵團團長劉建番率所部騎兵團北上,與第九師的師長冷遹部聯合北伐。

只不過就在劉建番部騎兵團北上的前一天,正在由利國驛進攻韓莊的冷遹部,卻在次日的時候被駐守兗州的張勳部擊退,隨後數日,山東北洋第五師的靳雲鵬部又對冷遹部加以追擊,好在不久後劉建番部及時趕到。

第二十八日,冷遹部及趕來支援的劉建番部退守徐州,二十九日,第七師洪承點部渡江後抵達臨淮關,並停留在原地進行駐守。駐守在徐州的第八師騎兵團劉建番部也就近歸洪承點部節制。

同日,袁世凱任命張勳爲江北宣撫使,張勳自兗州率軍南下。兩日後,袁世凱又任命直隸都督馮國璋而江淮宣撫使,自天津率兵南下。馮國璋統帥的是北洋第二軍,由北洋陸軍第四師的一個旅,和第五師全師以及奉天混成旅和直隸混成旅編成。

袁世凱會讓馮國璋統帥北洋第二軍,除了馮國璋本人的能力超凡外,還有就是他是討袁軍第八師師長陳之驥的岳丈,由他出面的話對南京的討袁軍會有一定的軟化作用。

隨後自兗州南下的張勳對退守徐州的冷遹部發動進攻,在徐州堅守了5天后,第九師就敗退了下來,師長冷遹出逃,殘餘的幾千敗兵則沿着大道向南京的方向退去。而駐守在臨淮關的第七師洪承點部和第八師騎兵團的劉建番部也在堅守了數日後,退守至六河、瓜州一帶,然後繞道返回南京。

此時留守在南京的黃興眼見江北戰敗,四川的嚴光又不願出軍援助,而且出軍援助在時間上也來不及了。於是在八月八日,協第一師師長章梓和第七師師長洪承點等人乘坐日本軍艦,在留下了南京的衆多將士後前往上海…

在黃興等人退走上海後,都督的職位由蔡寅暫時擔任。

八月九日,暫時擔任都督的蔡寅邀請第八師師長陳之驥、新任第一師師長周應時、要塞司令馬錦春、憲兵司令茅乃葑、警察廳長吳忠信(這名字…)、縣知事陸維季等人商議,決定取消獨立。

同時還決定請程德全回來代理都督的職位,只不過程德全卻根本不願意回南京這個火坑來。

而此時,張勳部和馮國璋部也已經有清江南下抵達揚州,距離南京已經不是很遠了。

八月十三日,自鎮江乘坐客輪和韓恢一同前往南京的何海鳴率領百餘名士兵攻佔了都督府,並且聲明要推舉陳之驥擔任都督,重新恢復獨立。只不過當時陳之驥已經被袁世凱和自己的岳丈馮國璋軟化,而且當時維持南京秩序的是第八師,所以何海鳴剛剛宣佈第二次獨立沒多久,就被陳之驥率兵逮捕,並且宣佈取消第二次革命。

只不過在兩日後,也就是八月十五日,同樣駐守在南京的第一師和第八師發生衝突,在混亂當中第一師將何海鳴從第八師的司令部內劫出。被劫出後,何海鳴再次宣佈獨立,並且委任唐辰爲省長,劉傑爲警察廳長。

而此時的陳之驥卻已經和自己的岳丈有所接洽,所以在聞訊後就帶着少數的隨員乘坐客輪前往上海。

在陳之驥離開南京後,何海鳴將不願意獨立的第八師第三十團繳械,此時柏文蔚也從安徽退往南京。

兩日後,張勳、馮國璋和徐寶珍部開始對南京進行圍攻,而在這兩日期間,何海鳴先是將都督的位置讓給張堯卿,隨後張堯卿又將都督的位置讓給了柏文蔚。不過等到一個星期,因爲張勳和馮國璋攻城太急,柏文蔚率衛隊出南城門而走,並在日本人的護送下乘坐客輪前往上海,隨後又由上海前往日本…

在柏文蔚離開南京後,都督的職位由韓恢擔任,不過等到五日後,朝陽門被張勳部用地雷炸開,在張勳攻入南京後,何海鳴和韓恢在第八師三千多殘部的保護下向蕪湖退去,另外還有五千餘人在向上新河退去時被馮國璋部攔住並勒令繳械遣散。

九月四日,在張勳部徹底攻佔南京後,袁世凱任命張勳爲江蘇都督,自此南京戰役徹底結束。

——————————

八月初旬,在成都秘密成立的戰時司令部內,一批剛剛纔從陸軍軍校畢業的年輕軍官正忙碌的整理着個方面的資料,還有一批軍官則在一張巨型地圖前爲嚴光等人分析這眼下的局勢…

站在地圖前,嚴光一臉平靜的聽着年輕軍官們的分析,而王耀武等人則站在他的身邊陪同着。

在戰時司令部內,沒有人會問嚴光爲什麼在討袁軍全線敗退的情況下,依然沒有出面進行實質上的援助,因爲早在二次革命開始的時候,嚴光就已經告訴了王耀武等人自己的決定,那就是這次革命要自己單幹。

雖然對如今國社黨的實力很有信心,但是當得知嚴光準備單獨面對北洋的時候,王耀武等人還是覺得應該拉上討袁軍一同行動,畢竟北洋可是中國最大也是最強的軍事集團。只不過在看過討袁軍在二次革命當中的表現後,王耀武等人突然覺得與其和這樣的隊友合作,反而不如自己單幹…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

這句話在民國肯定還沒有出現,不過道理卻都是相同的,就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意呆莉一樣,那個專拖德國後腿的意呆莉…

“不過如果知道討袁軍的那羣傢伙居然連兩個月的時間都沒有撐夠的話,我就不支援他們五百萬銀元和那一萬杆1888委員會步槍了。本來我還以爲有了支援後,他們能比歷史上的表現更加出彩一些呢…”

聽着軍校裡培養出的參謀們對戰局的分析,嚴光在心裡不由自主的想道。

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等到幾個參謀將眼下討袁軍和北洋軍的戰局分析完後,兩名軍官也帶着一堆資料走了上來。

“司令,新的5個步兵師的兵源已經招募完了,目前分別在貴陽和成都進行新兵訓練,同時在從第一到第六師各抽出了一個炮兵營的骨幹後,新的三個炮兵旅的架子也已經搭建完成,還有武器的換裝,因爲兵工廠那裡日夜趕工,如今現有的十個步兵師都已經換裝成了毛瑟G98步槍,馬克沁機槍和麥德森機槍也已經全部配齊,第一到第五師等主力部隊的炮兵團也已經部分配備了105和120口徑的加農炮及榴彈炮…”

兩名軍官彙報的是國社黨部隊的擴充和裝備換裝情況。如今的北洋擁有二十萬軍隊,當然,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新組建的,不少甚至還不如嚴光的第6到第10步兵師,不過如果算上北洋範圍內依然存在的巡防營,還有東北的張作霖部的話,如今的北洋擁有超過三十萬的軍隊。

嚴光雖然對自己擁有的十個步兵師的戰鬥力有所信心,但是用十個步兵師的兵力來對付袁世凱的十二個步兵師和十九個混成旅,終歸還是有那麼一點心虛。

所以在六月,也就是國民黨和北洋的衝突明顯已經無法制止的情況下,嚴光宣佈擴軍五個師。理由也很好找,就是國內情勢緊急,川貴兩省擴軍自保一類的。

當時的國民黨正在做着二次革命的最後準備,而袁世凱的北洋也被國民黨此起彼伏的暗殺弄的頭疼不已,嚴光擴充五個步兵師的事情雖然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但是這個注意卻並不多。因爲等到這五個步兵師形成戰鬥力的時候,或許這次北洋和國民黨的衝突已經結束了也說不定。

不過嚴光本來就沒想過要像北洋一樣,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將國民黨的勢力給解決掉,在嚴光看來,只要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統一全國就可以了。

而如今新建的五個步兵師,到了明年春天的時候恰好就是可以用的時候………事實上,其實到了今年冬天的時候,這五個步兵師恐怕就可以用了。

雖說五個步兵師的擴充是明目張膽的,不過三個炮兵旅的組建卻是偷偷摸摸的,畢竟炮兵旅這樣的部隊對如今的中國而言多少有點太過刺激了。要知道一個炮兵旅含有144門火炮,而且口徑全部都是75以上的,最高甚至達到了210口徑。如果嚴光的部隊北上時也遭到了湯薌銘艦隊的阻攔,不需要三個炮兵旅全上,僅僅只需要其中的一個就可以將湯薌銘的艦隊打成塞子了…

——————————

開碼前還以爲二次革命這段可以讓我浪費個幾萬字。不過等到查閱過二次革命的資料後,我才發現當時討袁軍的命運幾乎就是敗退、敗退、再敗退,最後領頭的全都敗退到日本去

可以說,單從激烈程度上講,整個二次革命甚至還不如一個陽夏保衛戰激烈

二次革命的歷史意義也更像是幫助袁世凱掌握全國

所以最後我就用不到6000字來描述一下二次革命吧,反正整個二次革命在江蘇和江西戰役失敗後,也就算是結束了,其他地區的戰役也完全沒有浪費字數的必要。

第12章 麻將第290章 龍口第230章 朱爾典第358章 庫頁戰役第306章 新第471章 噴火兵第478章 轟炸北京第18章 江上(二)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233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447章 炮臺第335章 解圍第240章 援助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56章 叛亂第135章 銀元第280章 整軍備戰第175章 5分之1第259章 議和第398章 游擊隊第245章 賭勝第227章 強攻第430章 新坦克第211章 杯具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204章 佈局第128章 表單(下)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498章 背黑鍋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第88章 圖紙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359章 潛艇第51章 再次到來第95章 談判第283章 日置益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126章 表單(上)第278章 後續第24章 知府於宗潼第219章 沉港第320章 路線第359章 潛艇第413章 希特勒第366章 蘇俄內戰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第31章 宋鼎寒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356章 日本遠征艦隊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412章 格局第277章 催淚彈和橡皮子彈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2章 圓珠筆第281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149章 鍾昌祚第135章 總攻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295章 萊陽第397章 大樓和大橋第96章 草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419章 今天開始賣軍火第214章 江上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511章 破雷艦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105章 麻煩第73章 槍聲第160章 電報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96章 援軍第197章 代表第376章 捷克人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505章 危月燕級潛艇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45章 華升一號第41章 只差一步第171章 綦江縣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212章 增援第246章 炮戰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33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309章 分部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83章 去重慶第127章 表單(中)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143章 趁火打劫第430章 新坦克第143章 趁火打劫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
第12章 麻將第290章 龍口第230章 朱爾典第358章 庫頁戰役第306章 新第471章 噴火兵第478章 轟炸北京第18章 江上(二)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233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447章 炮臺第335章 解圍第240章 援助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56章 叛亂第135章 銀元第280章 整軍備戰第175章 5分之1第259章 議和第398章 游擊隊第245章 賭勝第227章 強攻第430章 新坦克第211章 杯具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204章 佈局第128章 表單(下)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498章 背黑鍋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第88章 圖紙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359章 潛艇第51章 再次到來第95章 談判第283章 日置益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126章 表單(上)第278章 後續第24章 知府於宗潼第219章 沉港第320章 路線第359章 潛艇第413章 希特勒第366章 蘇俄內戰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第31章 宋鼎寒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356章 日本遠征艦隊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412章 格局第277章 催淚彈和橡皮子彈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2章 圓珠筆第281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149章 鍾昌祚第135章 總攻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295章 萊陽第397章 大樓和大橋第96章 草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419章 今天開始賣軍火第214章 江上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511章 破雷艦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105章 麻煩第73章 槍聲第160章 電報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96章 援軍第197章 代表第376章 捷克人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505章 危月燕級潛艇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45章 華升一號第41章 只差一步第171章 綦江縣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212章 增援第246章 炮戰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33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309章 分部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83章 去重慶第127章 表單(中)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143章 趁火打劫第430章 新坦克第143章 趁火打劫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