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東路同志軍

當嚴光聽到巡防營鎮壓百姓傳出的槍聲時,他正和其他的心腹們坐在辦公室裡討論局勢。

然後…

“你說的是真的麼?”聽着下屬的彙報,嚴光的臉上一臉平靜。

雖然有些吃驚嚴光的表情,但那名下屬還是連忙回答道。“沒錯,確實如此,就在剛剛負責警衛總督府的巡防營士兵開槍鎮壓百姓,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數字,但是至少也有幾十名百姓死亡,傷者更是數不勝數。”

“這樣啊…”嚴光點了點頭。“那你先下去吧…”

“是!”

等到那名下屬離開辦公室時,辦公室內已經是吵翻了天。

“那個姓張的居然真敢開槍!”

“狗日的好大的膽子!”

“混蛋!!!”

看着吵翻了天的下屬們,嚴光的表情依然很平靜。

剛剛發生的事情,在歷史上被稱之爲成都血案,這些他都是知道的…

但是他雖然知道,卻不能阻止,因爲成都血案也是辛亥革命中的一環,而且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如果打斷的話恐怕武昌起義就不會如期發生,更不可能會成功,辛亥革命的時間也會推遲一年變成其他革命…

所以就和知道股票風潮會導致許多人自殺一樣,雖然明知道會發生成都血案,他也只能坐在一旁眼睜睜的看着,然後避免自己因此出現負面情緒,比如…

自責與愧疚感…

“所謂的革命從來都是鮮血鋪就的道路,從我選擇這條道路開始便會有很多人死亡,無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在內心深處調整好心情後,嚴光一臉平靜的看着已經停止爭吵並且看向他的心腹下屬。

“老闆,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在聽到槍擊的事情時,宋鼎寒也很吃驚。

“是啊,老闆,現在我們該怎麼辦?”下面的人也紛紛道。

雖然想過各個方面,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張人駿真的敢射殺抗議羣衆,因此也摸不清頭腦。

“等。”

“還等?”

“沒錯,等下去,等到成都城內空虛的時候,就是我們下手的時候。”

“您的意思是說?”宋鼎寒若有所思。

“沒錯。”嚴光點點頭。“發生這種事情,川內的同盟會和袍哥會是絕對不會忍耐下去的,所以我們只要等着張人駿將成都內的力量調集出去就可以了。”

“巡防營?新軍?”洪茗問道。

“新軍,巡防營的戰鬥力不值一提,新軍纔是最大的問題。”在嚴光的記憶裡,四川新軍和南方其他省的新軍不同,南方其他省的新軍全都是起義的主力,而四川新軍第十七鎮卻是…

鎮壓起義的主力…

嚴光的手下有1000人,相當於兩個營的兵力,每個士兵都經受過嚴格的訓練,其中不少人的素養就是和武備學堂、速成學堂的軍官相比也不遑多讓。而且除了新軍也沒配備多少的1888委員會步槍外,嚴光還爲他們配備了100挺麥德森機槍,100支手槍和每個人十多發的手榴彈。

這樣的武器配備再加上長期的嚴格訓練,嚴光相信同等數量下沒有人會是自己私軍的對手,不過…

四川有一個鎮的新軍,相當於10000多人,再加上各種巡防營,雖然嚴光對自己的私軍很自信,但還沒有自信到一千對幾萬的地步。

因此最好的辦法便是,等到張人駿主動將新軍調出成都,如果成都城內只剩下巡防營的話,以自己私軍的實力再加上出其不意,一切就都好辦了…

在聽過嚴光的解釋後,手下的幾員心腹點了點頭。

“好了,接下來大家的工作就是對下面的隊員們火上加油,但是注意,千萬別加的太多提前引起爆炸了…”

宋鼎寒和洪茗等人互相看了看。“明白。”

“還有王二,你和楊山他們帶人到地下射擊訓練場去,讓下面的隊員們熟悉一下裝備…”說着嚴光笑了笑。“我可不希望他們上了戰場以後,卻還弄不明白機槍和手榴彈怎麼用。”

“放心吧。”王二和楊山他們也點了點頭。

等到所有人都離開辦公室裡,嚴光才拉開窗簾看向已經亂成一片的外面。

“接下來就看秦載賡和龍鳴劍他們的了,希望他們不要讓我失望啊…”

——————————

在得知了成都血案的消息後,正招兵買馬的秦載賡勃然大怒,然後率領已經招募到的千餘人馬打着“東路同志軍秦”的旗號前往成都。

不過因爲發生了成都血案的緣故,如今的成都戒備森嚴,而且秦載賡的千餘人馬僅僅只不過是一些裝備簡陋,沒有受過什麼訓練的烏合會黨而已,所以在巡防營和新軍的攻擊下很快就敗退了。

“秦大哥,不行啊,那羣韃子的走狗太厲害,我們根本攻不下成都!”在從成都敗退下來後,一個秦載賡的弟兄抹了把臉上的雨水道。

秦載賡的臉色也是相當的陰沉。

此時已經下起了滂沱大雨,秦載賡的千餘弟兄死了不少人,卻根本沒辦法攻下成都。

這也難怪,只有一千多人怎麼可能攻的下成都,只能說秦載賡確實是有些異想天開…

好在這時成都周邊各縣都有革命黨或者是會黨率人趕到,兩三日後,秦載賡的東路同志軍反而變成了一萬多人…

9月中旬,秦載賡率領一萬多人的東路同志軍開拔到距離成都70多公里的仁壽籍田休整,這個時候榮縣龍鳴劍和王天傑所率的一萬餘人也沒有攻克成都,最後不得不退下。

兩路同志軍隨後會師,在籍田成立東路同志軍總部,並且推舉秦載賡爲統領,王天傑爲副統領。兩路同志軍會師人數已經達到了兩萬餘人,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整頓後,秦載賡再次率領東路同志軍進軍成都,最後與清軍在城郊的紅牌樓(武侯區)和犀浦發生戰鬥…

就在秦載賡的同志軍與清軍發生戰鬥的同時,四川的各縣,尤其是成都臨近的幾個縣紛紛發生起義,尤其是到了9月25日,同盟會的吳玉章和王天傑更是領導了榮縣獨立,建立了辛亥時期的第一個革命政權…

只可惜,雖然革命的聲勢很大,但是沒有經過訓練的會黨畢竟只是烏合之衆,所以最後秦載賡的東路同志軍最後還是不得不從成都退下,轉而前往川南攻取其他州縣。

——————————

求收藏和推薦~~~

第191章 銅礦第6章 當頭炮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70章 武昌起義第95章 談判第254章 武昌第124章 趙爾豐第35章 再往倫敦第133章 選誰第434章 啓航第41章 只差一步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385章 競選第42章 寒風凜凜第508章 德黑蘭會議第83章 去重慶第15章 工廠第340章 窩火第88章 圖紙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405章 擔心第51章 再次到來第73章 槍聲第520章 刺激第五百一十七章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127章 表單(中)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457章 後悔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347章 真正的黑豹Ⅱ第103章 陳鎮藩第477章 轉移第46章 倒黴第90章 老套的免稅政策第22章 長江上的米字旗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335章 解圍第14章 川漢鐵路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443章 慣例第12章 麻將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496章 坦克戰第63章 張人駿第176章 電報第304章 燃燒第229章 楊藎誠第182章 內務部第280章 整軍備戰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五百零七章第15章 工廠第131章 75小姐第57章 崩盤第138章 北伐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419章 今天開始賣軍火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104章 時間第308章 不良第492章 戰鬥第48章 第三第111章 圖窮匕見(上)第14章 川漢鐵路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252章 九千字第286章 宣戰許可證第73章 槍聲第426章 順利第128章 表單(下)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92章 無二第331章 裝甲師第61章 不信第150章 貴州攻防(下)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88章 圖紙第401章 竣工第407章 泰國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五百零七章第255章 計劃第456章 曼谷大轟炸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38章 張謇第126章 表單(上)第37章 中國第一第395章 一錘定音第312章 肉彈第422章 交換法案
第191章 銅礦第6章 當頭炮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70章 武昌起義第95章 談判第254章 武昌第124章 趙爾豐第35章 再往倫敦第133章 選誰第434章 啓航第41章 只差一步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385章 競選第42章 寒風凜凜第508章 德黑蘭會議第83章 去重慶第15章 工廠第340章 窩火第88章 圖紙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169章 節操保住了第405章 擔心第51章 再次到來第73章 槍聲第520章 刺激第五百一十七章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127章 表單(中)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457章 後悔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347章 真正的黑豹Ⅱ第103章 陳鎮藩第477章 轉移第46章 倒黴第90章 老套的免稅政策第22章 長江上的米字旗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335章 解圍第14章 川漢鐵路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443章 慣例第12章 麻將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496章 坦克戰第63章 張人駿第176章 電報第304章 燃燒第229章 楊藎誠第182章 內務部第280章 整軍備戰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五百零七章第15章 工廠第131章 75小姐第57章 崩盤第138章 北伐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419章 今天開始賣軍火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104章 時間第308章 不良第492章 戰鬥第48章 第三第111章 圖窮匕見(上)第14章 川漢鐵路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252章 九千字第286章 宣戰許可證第73章 槍聲第426章 順利第128章 表單(下)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92章 無二第331章 裝甲師第61章 不信第150章 貴州攻防(下)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88章 圖紙第401章 竣工第407章 泰國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五百零七章第255章 計劃第456章 曼谷大轟炸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38章 張謇第126章 表單(上)第37章 中國第一第395章 一錘定音第312章 肉彈第422章 交換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