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

在歷史上,中國一直都是中南半島的宗主國,而且認真的講,中國對待下面的這些屬國也是從來不薄。

然而自鴉片戰爭以來,由於中國這個宗主國衰弱的關係,中南半島上的各屬國也開始飽受西方列強入侵,到最後就連中國這個宗主國也成爲了列強欺凌的對象。

在這種情況下,泰國很自然也就和中國疏離了關係。

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後,暹羅王國更是和中國毫無關聯,而且那個時候的暹羅就和中國一樣,已經被英、法從身上割下去很多肉了。

等到1913年國社政府成立,在英、法壓迫下生存的泰國雖然和中國建立了大使級的外交關係,但是無論從哪點上看,也看不出泰國曾和中國有過密切的關係——————除了遍佈中南半島的華人華裔。

哪怕是山東戰役的勝利,也沒有讓泰國政府沸騰。

因爲在山東交戰的是兩個黃種人國家,而一直壓迫泰國的卻是英國和法國這兩個西方世界第一等的強國。因此泰國並沒有對中國抱有太大期望,而是繼續去抱英、法的大腿。

這時泰國的處境並不是很好,但是由於英國和法國在中南半島都需要有一個緩衝地帶來做兩國在中南半島殖民地的緩衝區,所以泰國的處境雖然不好但卻沒有亡國的危險,這也是泰國政府並沒有親近國社政府的另一個原因。

這種情況,哪怕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崛起也沒有改變。

因爲當時主導泰國的是在英國留學,並且曾經在英國陸軍服役最後一直到登基的拉瑪六世。

1911年12月的登基大典,前來參加的外國來賓創暹羅歷史之最,在東方國家的歷史上也是創舉。就是在這次大典上,六世王簡化了祖先的冗長頭銜,首次將自己?稱爲拉瑪六世,並追封先王,以便稱呼。朱拉羅國王,爲拉瑪一世;勒臘國王,爲拉瑪二世;讓浩國王,爲拉瑪三世;宗浩國王,爲拉瑪四世;尊宗浩國王,爲拉瑪五世。曼谷王朝的王族從此像歐洲王族一樣有了自己的王族代稱:拉瑪王族。“拉瑪”即泰國史詩《拉瑪堅》中的拉瑪,象徵着大神毗溼奴在人間的君主形象。

想讓這麼一個相當西化的國王選擇當時並不出彩的中國,顯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到1918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國社政府趁機吞併了許多原本屬於俄國的土地,並且在庫頁爲了庫頁島而和日本大打出手後,當時依然是暹羅國王的拉瑪六世反而對中國升起了一絲警惕。

因爲在對俄國的事情上,國社政府的吃相實在是太難看了。

在十月革命後,俄國的確丟掉了很多領土,但是被中國一口吞掉的領土卻差不多有俄國領土的四分之一多,比被吞併和趁機獨立的領土總和還要多,這一面積更是中南半島的幾倍之多…

的確,現在泰國的環境很困難,尤其是被英、法夾在中間,時不時的還要被這兩個國家敲詐一下。然而作爲英法殖民地間唯一的一個國家,泰國卻能夠起到緩衝區的作用,因此泰國並沒有亡國的危險…

簡單點講,就是泰國至少還能苟延殘喘下去。

然而若是邀請中國重回中南半島的話,拉瑪六世不知道中國人會不會像對俄國人一樣,一口將整個中南半島吞進肚子裡。

越南人和緬甸人自然是無所謂,畢竟給誰當殖民地都是殖民地,給中國人當的話生活說不定還會好一些,可是泰國人卻不行...

只不過,拉瑪六世這麼想,不代表別人也這麼想。

首先,作爲黃種人國家,泰國人很自然地就會親近中國人。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泰國是一個華人很多的國家。

在另一個世界,一直到二十一世紀,泰國總理幾乎都是由華裔擔任,非華裔的僅有五位,從這一點就能看的出來,泰國華人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

而且年代上也有很大的問題,在另一個世界的二十一世紀,很多擁有華人的國家已經不再認同自己中國人的身份,極個別的華人國家對待中國甚至比西方國家更狠,就比如某個曾經想要把中國踢出球籍的國家。

然而往前六七十年,抗戰烽火燃遍全國的時候,這些居住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卻是用各種方式去幫助中國,因爲這時的華人依然認同自己中國人的身份…

在這種情況下,眼見由國社政府領導的中國漸漸強大,和拉瑪六世想法完全不同的華裔自然另起心思。

只不過這時的國社政府正忙着開採在中東的油田,而且也不想再刺激英國人,因此並沒有想過擴張在泰國的影響——————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1923年,中東等地的油田和工廠頻繁遭到游擊隊襲擊後…

爲了對英法進行報復,國社政府開始關注在中南半島上的抵抗勢力,同時籌謀着重返中南半島的計劃。

這個時候作爲中南半島上唯一還獨立着的泰國,自然就落入了國社政府的眼中。只可惜當時的拉瑪六世並不配合,而且對國社政府有着很強的警戒心。

面對這種情況,國社政府在聯絡泰國境內華人的同時,也在計劃着想辦法將拉瑪六世給弄下去,必要的時候甚至直接顛覆卻克里王朝也是可以考慮的。

只不過就在國社政府計劃着用幾年的時間,將拉瑪六世或卻克里王朝給顛覆掉的時候,拉瑪六世本人卻在1925年就自己掛掉了。

嚴光願意對天發誓,這絕對是拉瑪六世自己掛掉的,嚴光絕對沒有在這其中做什麼手腳。

的確,嚴光也曾想過乾脆幹掉拉瑪六世,然而最後嚴光覺得不如將整個泰國政府都換成親華人士,讓泰國成爲由華裔控制的國家要更好一些,所以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過…

雖然事實如此,但是卻並不代表別人也這麼想…

畢竟嚴光惦記泰國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國社政府在中南半島的行動也並不是很隱蔽的事情,這個時候對國社政府有所抵制的拉瑪六世突然死了…

歷史上,在1925年年初,拉瑪六世攜新寵蘇瓦她娜訪問新加坡,回國後就發出蘇瓦她娜懷孕的消息,9月15日,他頒詔:“宣佈摘除茵她妮之爵號……取消其王后殿下之?稱號”一個月之後,他又頒詔:“考慮到蘇瓦她娜對國王的忠誠,當提其封號,以保證不久即將出世的王子地位……冊封蘇瓦她娜爲帕沃拉特維王后”

10月,他頒佈詔書,宣佈把準備舉行登基15週年大典的倫披尼公園賜給子民。如今,在那裡,還高高豎立着拉瑪六世的銅像。

11月,他參加一個慶祝宴會,宴會之後,他就病倒了。11月24日,蘇瓦她娜王后分娩。當人把小公主抱到他的病榻前,他用顫抖的手撫摸了一下女兒的臉,兩行熱淚不禁流落面頰,極度失望地什麼也沒說。在病臥十五天後,他於26日凌晨駕崩,享年45歲。

僅有45歲的國王,在參加過一個宴會後突然就掛了,這種時候是個人都會懷疑到中國頭上的。

然而不管怎麼說,拉瑪六世的死對中國而言始終是一件好事。

因爲拉瑪六世於1924年頒佈的《關於王位繼承的宮廷管理辦法》清楚規定,女性不可以登基,因此他唯一的女兒佩拉達娜公主就不能合法繼承王位。所以他留下的遺詔任命其弟帕恰迪波繼承王位。國號寶浩國王,爲拉瑪七世。

拉瑪七世是拉瑪六世國王的弟弟,在當時的王位繼承順序中本來其實排第二位。由於王儲asdang?dedschavudh在1925年2月意外早逝,他於1925年11月在並未準備充分的情況下登上了王位。

如果說是過去的那個王儲,那麼作爲拉瑪六世的繼承人,asdang?dedschavudh很有可能會像拉瑪六世一樣警惕國社政府。

然而拉瑪七世不同,他是在王儲突然逝世的情況下繼承王位的,甚至根本就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因爲這個原因,拉瑪七世本人的感官並沒有受到拉瑪六世的影響。

因此,對於國社政府而言,拉瑪七世很明顯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了。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拉瑪七世上位後,暹羅王國和國社政府的關係進展飛速,到了年末的時候,國社政府已經決定對暹羅王國進行各項援助,用於增強暹羅政府的實力,同時也是培養暹羅政府內的親華勢力…

就目前來看,計劃進展的相當不錯。

同樣,由於國社政府已經開始小規模的換裝,大批退下來的武器沒有了去處,將這些武器送入泰國顯然也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

另外國社政府還計劃幫助泰國政府建立比較基礎的工業體系,也不需要像後世的蘇聯對中國一樣,只要比較基礎的就可以。

比如說冶煉、武器製造等,在幾年內將泰國變成一個年產鋼鐵百萬噸,同時擁有製造步槍、手槍、機槍和輕重火炮的準工業國家。

對於目前的國社政府而言,想要辦到這件事情還是比較簡單的。

——————————

隨着計劃的展開,一車車、一船船的軍火被運入了泰國,在國社政府的幫助下,泰國政府很快就幫助他所擁有的軍隊完成了初步的換裝計劃。

不過理所當然的,在國社政府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華裔和親華人士上臺。當然,到目前爲止這個過程還比較緩慢,不過嚴光對將泰國變成一個親華國家,甚至變成一個完全由華裔控制的國家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泰國就在中國的身邊。

還有一個,就是國社政府內部正在推行的一種“大遠東”的概念。

大遠東概念,也就是一個由遠東國家組成的聯盟,而中國,則是這個聯盟的直接領導者。

雖然目前中國已經成爲世界第三強國,而且嚴光自問在各方面,現在的中國都已經不遜於英國。但是不管怎麼說,現在白種人的勢力依然相當的強大。如歐洲、南北美洲、大洋洲還有一個蘇聯都是白種人國家,至於全都是黑人的非洲則完全是白人的殖民地,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中國再強大也無法和一個由白種人控制的國家對抗。

於是很自然的,一個大遠東的概念,也就漸漸的在國社政府內部,甚至在中國的民間悄然而出。

而且這種聯合遠東黃種人,對抗白種人國家的理念,無論在國社政府內部還是在民間都很有市場。

甚至就連一些報紙上,也在堂而皇之的討論着有關遠東聯盟的理念。

會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爲有國社政府在其中誘導,而是中國發展到了一定的地步後自然而然就會出現的一種理念。

畢竟在一個滿是白人的世界,作爲一個黃種人國家中國的處境實在是太不利了。再加上在過去的幾千年裡,中國一直都是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的領導者,也就是所謂的“天朝上國”。在過去中國依然飽受欺凌的時候,自然不會有什麼人會這麼妄想,可是等到現在中國已然崛起的情況下,自然會有不少人站出來,認爲中國是唯一能帶領黃種人對抗白種人的領導者。

而且這種思想不止是中國有,就連在其他國家也有不少。

比如說孫中山的日本友人,宮崎滔天,在1888年宮崎滔天與二哥商議“目前的世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戰場。強者逞暴,日甚一日,弱者的權利與自由,一天天地喪失殆盡。假使有人重人權、尊自由,就必?須速謀恢復之策。現在如不設法防止,則黃種人將永遠遭受白種人的壓迫。而這個命運的轉折點,實繫於中國的興亡盛衰。……決意親自深入中國,遍訪英雄,遊說?他們共圖大事。如果找到治世豪傑,原效犬馬之勞,否則,將挺身自任。……思深入中國內地,一心以中國人爲念,思想當謀及百世,收攬英雄,以奠秉天意、樹正道的基礎。倘若中國得以復興,申大義於天下,則印度可興,暹羅、安南可以奮起,菲律賓、埃及也可以得救。廣泛地恢復人權,在地球上建立一個新紀元”,從此立志投身中國革命。

當然,若只是甲午戰爭前,這位叫宮崎滔天的友人抱着這樣的態度還說明不了什麼,可在甲午戰爭甚至是庚子事變後,中國已經成爲一個飽受欺凌的國家,這位叫做宮崎滔天的日本友人依然抱着這樣的態度,那就很能說明問題的…

而在歷史上,中國陷於衰弱當中時尚且有人抱着這樣的想法,那現在中國已然強盛了呢…

抱着這樣想法的人,只會更多…

因此這種大遠東聯盟的概念,絕非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在某種程度上,這個大遠東的概念很可能會和日本的大東亞有些相似。不過所謂的東亞,在後世是指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五國,當然在二戰當中,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等地區也都曾被日本光顧過。

然而遠東這個概念,是一個以歐洲爲世界的中心的地理概念。從前一些歐洲人以歐洲爲中心,東南歐、非洲東北爲“近東”,西亞附近爲“中東”,而更遠爲“遠東”。後來原來的中東和近東合稱“中近東”。現在有時“中東”指的是“中近東”。

遠東與東亞相關。在不列顛帝國時期這個詞作爲不列顛印度以東的統稱而流行於英語中。在一戰前,近東一般指奧斯曼帝國附近地區,中東指南亞和中亞的西北地區,而遠東則是指環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在許多歐洲語言包括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德語和荷蘭語中也有類似的稱呼。

另外包括印度等地區在內,也都包括在這個概念當中。

認真的講,這個聯合全部黃種人的“大遠東”概念並不合適。

因爲如果中國只是原來的中國也就算了,可是現在中國的領土已經延伸到了歐洲地區,另外包括哈薩克在內的中亞和伊拉克在內的中東都已經成爲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因此在將這種聯合全部黃種人的概念成爲“大遠東”多少有些不合適。

不過目前幾乎所有的黃種人都居住在遠東地區,而如果叫其他的名稱——————過去也就算了,現在的中國境內可居住着不少的“新國民”,如果叫其他名稱的話,可是會引起內亂的…

其實共榮圈這種概念還是不錯的,真正重要的是,究竟是誰共榮誰?

如果是我們共榮別人,那當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如果是由別人共榮我們的話…

在歷史上,就是別人共榮我們,然而在這裡,卻是我們去共榮別人…

“圖繪的不錯…”

站在辦公室裡,看着牆壁上掛着的一幅世界地圖,嚴光滿意的點點頭。

在地圖上,繪製的正是目前在國內十分流行的“大遠東”概念的範圍圖。

在這張圖上,已經擁有諸多領土的中國自然是作爲中心存在,而日本、朝鮮、中南半島各國和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等地區則作爲附庸存在。

“道路是曲折的,不過如果真的能像圖中一樣的話,至少我們就有了可以和整個西方抗衡的力量。”

在嚴光的身旁,蔣百里看了後也點了點頭。

在後世,由於中國還是一個弱國,作爲一名軍事學家蔣百里曾經提出過許多的概念,然而在這裡中國卻成了數一數二的強國。於是新的概念自然也就誕生了,而在這個概念當中,由中國領導的遠東諸國也就成了很重要的一環。

“不過…”蔡鍔想了想道。“現在這些地區都在列強的手裡,是作爲殖民地存在的,想要將他們從西方列強手中解放出來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如果只是一兩塊殖民地的話也就算了,如果是從列強手中解放出這麼大一塊殖民地出來,恐怕列強也不會聽之任之,到最後恐怕新的世界大戰就會爆發…”

蔡鍔可是曾經指揮遠征軍在高加索和土耳其人交戰過的,而且在戰爭後期他也曾經到過歐洲戰場,對歐洲戰場的血腥印象深刻…

“若是真到了要掀起世界大戰的地步,即便我們能將遠東諸國解放出來,最後恐怕也會兩敗俱傷…”

聽到蔡鍔這麼說,徐世昌贊同道。

“沒錯,而且如果只是其他地區也就算了,印度可是和英國的命根子也沒什麼區別,如果我們真的打算將印度也從殖民者的手中解放的話,那麼就算英國人的情況在怎麼不好恐怕也會豁出性命來和我們鬥…”

“而且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歐洲諸國已經發展多年,無論是在工業上還是在其他各方面都相當的完善,甚至就連南美的幾個國家也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地步,而遠東這些地區的國家在排除了日本以後,也只剩下一個泰國勉強還能看一下,剩下的其他國家只能被稱爲地區,而且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工業基礎…”

說到這裡,徐世昌頓了頓後開口道。

“要想將他們發展到堪用的地步,恐怕也需要我們花費很大的心力…”

的確,雖然對“大遠東”這個想法,在場的衆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贊同,但是其他方面的問題也不得不考慮,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怎麼才能將遠東的這些國家發展到堪用的地步。

要是在將這些國家從列強的手中解放出來後,卻都只是一副爛攤子的模樣,那麼這些國家除了拖後腿外,恐怕也幫不了什麼忙了…

“是啊…”聽徐世昌這麼說,嚴光也頭疼了一下。

別的不提,在後世東南亞的這羣猴子究竟有多懶,嚴光還是很清楚的。中南半島上的幾個國家到還好說,可是像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這樣的國家實在是…

當然,直接吞賓這幾個地區,然後移民也是一個主意。

可問題是現在國社政府手上的攤子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印尼等地也不像哈薩克一樣地廣人稀,想要同時同化這麼多地區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果然,還是要用扶持當地華人這樣的套路嗎…”

對華人能否控制當地經濟,嚴光還是有信心的,因爲在另一個世界東南亞不少國家的經濟都是由當地華人控制的,畢竟無論是和東南亞的猴子比,還是和歐洲的白人比,華人在勤勞和智慧上都是一等一的。

真正的問題是,在華人掌握了經濟後,這些猴子會不會排華。

不過這也不需要擔心,因爲嚴光覺得只要自己不死,這樣的事情便絕不會發生。

至於怎麼才能將遠東各國從列強的手中解放出來?

“還有不到二十年啦…”

看了一眼地圖上德國的位置,嚴光如此道…

——————————

唔,怎麼說呢,我覺得共榮的主意還是不錯的,前提是我們共榮別人,而不是別人共榮我們。

另外關於國營的農場,在書裡應該提到過榮軍農場的。

至於伊拉克的土地…

一億畝的話,每個人一百畝也只能移民一百萬人…

爲了一百萬人的移民問題,就把整個伊拉克都給得罪了,這個有點不太好吧?-_-!

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340章 窩火第87章 槍第333章 指揮權第134章 孫中山第495章 獵虎登場第246章 炮戰第256章 叛亂第405章 擔心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392章 興趣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34章 洋灰廠第109章 我要吃餃子第271章 蔣百里第352章 警惕第490章 索要索馬里第160章 電報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405章 擔心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87章 槍第392章 興趣第458章 轟炸機第64章 一切就緒第214章 江上第119章 偷襲第256章 叛亂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373章 高爾察克第86章 張潤清第504章 印度:被決定的命運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289章 日本遠征軍第314章 局勢第159章 狗大戶第168章 探聽第309章 分部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53章 離開第5章 回國第207章 外圍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37章 中國第一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75章 突進第60章 坦白第357章 西班牙流感第468章 營救拉瑪八世第244章 騎戰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70章 武昌起義第233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325章 開玩笑的!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126章 表單(上)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351章 北上海參威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第289章 日本遠征軍第369章 歐戰結束第286章 宣戰許可證第33章 五個月後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286章 宣戰許可證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343章 出戰 裝甲部隊第42章 寒風凜凜第308章 不良第五百一十五章第118章 不甘第520章 刺激第45章 華升一號第409章 甘地第67章 保路運動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13章 賭運亨通第149章 鍾昌祚第131章 75小姐第409章 甘地第400章 阮愛國第5章 回國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243章 水戰和騎兵第33章 五個月後第95章 談判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287章 理由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168章 探聽第162張 林秀第172章 禮物
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340章 窩火第87章 槍第333章 指揮權第134章 孫中山第495章 獵虎登場第246章 炮戰第256章 叛亂第405章 擔心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392章 興趣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34章 洋灰廠第109章 我要吃餃子第271章 蔣百里第352章 警惕第490章 索要索馬里第160章 電報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405章 擔心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87章 槍第392章 興趣第458章 轟炸機第64章 一切就緒第214章 江上第119章 偷襲第256章 叛亂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373章 高爾察克第86章 張潤清第504章 印度:被決定的命運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289章 日本遠征軍第314章 局勢第159章 狗大戶第168章 探聽第309章 分部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53章 離開第5章 回國第207章 外圍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37章 中國第一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75章 突進第60章 坦白第357章 西班牙流感第468章 營救拉瑪八世第244章 騎戰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70章 武昌起義第233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325章 開玩笑的!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126章 表單(上)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351章 北上海參威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第289章 日本遠征軍第369章 歐戰結束第286章 宣戰許可證第33章 五個月後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286章 宣戰許可證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343章 出戰 裝甲部隊第42章 寒風凜凜第308章 不良第五百一十五章第118章 不甘第520章 刺激第45章 華升一號第409章 甘地第67章 保路運動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13章 賭運亨通第149章 鍾昌祚第131章 75小姐第409章 甘地第400章 阮愛國第5章 回國第258章 袁世凱病逝第243章 水戰和騎兵第33章 五個月後第95章 談判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287章 理由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168章 探聽第162張 林秀第172章 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