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奧斯曼土耳其

菸缸,不對,應該是嚴光。

這次嚴光給蔡鍔和蔣百里他們選擇的對手,頭一個字是以“奧”開頭的。

當然,這個“奧”並不是奧匈帝國的意思,雖說奧匈帝國其實也不是很強,但是人家有德國人幫襯着啊。再說奧匈帝國也是有些底子的,雖說奧匈帝國在對上協約國聯軍的時候,總是一敗,再敗,又敗!

可這未必就說明了奧匈帝國好對付,只能說他比較好欺負而已。

嚴光這次給蔡鍔和蔣百里他們選擇的對手,是“奧”,不過卻是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也可以稱作鄂斯曼帝國、鄂圖曼帝國或奧托曼帝國,是突厥人所建立的一個帝國,創立者爲奧斯曼一世。奧斯曼人初居中亞,建立塞爾柱帝國,並奉伊斯蘭教爲國教,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裡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蘇丹與也‘門’。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且以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皇帝)視自己爲天下之主,繼承了羅馬帝國及伊斯蘭文化,東西文明在其手中而得以統合。

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在其存在其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及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奧斯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米瑪?希南(memur sinan)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17世紀領土更達最高峰。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奧斯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戰崛起的歐洲國家的伊斯蘭勢力,但是奧斯曼帝國終不能抵擋近代化歐洲國家的衝擊,於19世紀初趨於末落,領土日益削減,國權日喪,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奧斯曼帝國因而分裂。國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今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因而領導國民起義,擊退西方勢力,據小亞細亞立國,廢除傳統哈里發制度,更改國號爲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在十九世紀,民族主義的興起橫掃許多國家,奧斯曼帝國亦不能倖免。民族意識與公民民族主義意識的增長令西方的國家主義思想引入奧斯曼帝國,使帝國須應付國內外的民族主義,國內滋生了不少革命政黨。

民族主義興起對十九世紀的帝國影響深遠,還影響着二十世紀初帝國的國策。許多奧斯曼土耳其人質疑當時的國家政策,一些人認爲種族衝突源自外部,與行政無關。帝國在那時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她應付民族主義的能力也被受質疑。

1829年,在英、法、俄三國的干涉下,希臘在19世紀30年代的希臘獨立戰爭後宣佈獨立。改革未能抑制多瑙河大公國及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興起,兩地已處於半獨立狀態。1875年,塞爾維亞、黑山、瓦拉幾亞及摩爾多瓦宣佈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

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戰爭正式確立了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黑山及保加利亞的獨立。‘波’斯尼亞被奧地利帝國佔據,巴爾幹其他地區仍舊置於奧斯曼帝國的控制。

在這反殖民化的‘浪’‘潮’裡,塞爾維亞裔猶太人居達?阿勒卡萊(judah alkalai)鼓吹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的國度。土耳其人在俄土戰爭失敗,奧斯曼帝國以塞浦路斯換取英國在柏林會議的支持。在1798年被拿破崙一世佔領的埃及在1801年由奧斯曼及英國聯軍奪還,1882年,英軍以整頓治安爲藉口佔據埃及。

在法律上,埃及和蘇丹仍是奧斯曼帝國在北非地區的省份,直到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英國隨即吞併埃及和蘇丹。在1830年至1912年間,奧斯曼帝國在北非的省份盡失,即阿爾及利亞(1830年被法國佔領)、突尼斯(1881年被法國佔領)及利比亞(1912年被意大利佔領)。

帝國未能向歐洲銀行償還國債,導致奧斯曼國債機構(ottoman public debt administration)的成立。十九世紀末,帝國沒有被西方勢力完全佔領是由於權力平衡的概念,奧地利及俄羅斯都希望藉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提高影響力及擴張領土,但英國竭力抑制他們,擔憂俄國會支配地中海東部。

在歐戰爆發後,1914年10月29日奧斯曼帝國正式參戰,參戰後奧斯曼帝國曾獲得一定戰果,不過總的講還是敗多勝少。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奧斯曼帝國獲得了慘痛的代價,整個國家的領土幾乎都被列強瓜分一清,現時,在奧斯曼帝國土地上建立起來的新國家達40個(包括備受爭議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簡直比過去的滿清還要悲慘百倍…

當然,土耳其人也不是沒有什麼驕人的戰績。比如說比較著名的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就是那場早於諾曼底,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登陸戰。

這場戰役中土耳其人雖然付出了比進攻方還要慘重的代價,但是最終還是守住了陣地,並且讓英法聯軍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只不過有小道消息說,那場戰役其實是德國人指揮的,就連機槍手也是德國人。

而且登陸戰役會失敗,是由於英法統帥部的錯誤造成的。他們不按約定與俄國陸海軍實施協同動作,而企圖獨自奪取兩海峽和土耳其首都(協約國之間存在着尖銳的矛盾)。戰役最初企圖,即僅用艦隊兵力奪取達達尼爾海峽和君士坦丁堡,其本身就欠妥當。

英法聯軍統帥部低估了敵方的防禦能力,忽視了戰役準備的隱蔽‘性’和第一批登陸兵登陸的突然‘性’。第二批登陸兵登陸又過於遲緩,使敵方在此之前建立了強有力的防禦。德土統帥部巧妙使用陸軍,海岸炮兵和抗登陸水雷障礙,以及德國艦隊在海上‘交’通線上的有效作戰,都是英法在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中失利的主要原因。

要是簡單的評價一下奧斯曼帝國,那麼奧斯曼帝國還是有一定實力的。

只不過奧斯曼帝國內部的民族問題十分嚴重,單論軍力的話到是不可小視,甚至可能要比二次革命後,基本統一中國的北洋還要強上一些。不過奧斯曼帝國本身幾乎沒有什麼工業基礎,不像北洋還有滿清時留下的一點家底…

當然,除了奧斯曼帝國外,意大利其實也是一個很好欺負的對象。

畢竟在歷史上奇葩如意大利的,真是的很少見,硬要找出來一個的話,恐怕也只有一個滿清能夠相提並論了。

不過最近軍情局在歐洲的分部提供了一點情報,情報的內容也不確定,只是隱約的提到,似乎協約國那邊正在挖同盟國的牆角,想要把意大利這個奇葩國家給挖到自己這邊來。

當然,軍情局提供的這個情報很含糊,畢竟協約國的這個行動也是極爲機密的。不過只是這個含糊的情報,卻讓嚴光明白協約國已經開始拉攏意大利了——————畢竟歷史上就是這樣的嗎。

在這個時候,就算嚴光想選意大利這樣的對手,恐怕英法也未必會答應呢,畢竟他們肯定會怕這樣的事情會破壞了他們的行動。

因此,最好的目標就是奧斯曼土耳其了。

何況…

“嶽昌,你去把詹部長給我叫來?!”

“是!”

等到嶽昌應聲離開後,嚴光圍着桌子上的世界地圖不停的轉悠着。

在嚴光現在的腦子裡,有一個計劃正在形成當中,如果這個計劃能夠實現的話——————那麼未來的一百年裡,中國都不需要再擔心資源問題了。

鐵道部的辦公大樓,也在國社大道內,因此在嶽昌跑出去打了一個電話後,很快詹天佑就帶着自己的助手周承生走了進來。

“大總統,您有急事找我?”

走進來的詹天佑可是很了不少,尤其是體型。如果說過去的詹天佑還有那麼點小‘肥’,有點富態的樣子,那麼現在的詹天佑和過去的他,可就削瘦的太多了——————不過也難怪,畢竟最近一段時間,國家的財政支出可是有不少都是投在鐵路上了。

現在的詹天佑更是一個大忙人,前些天才剛剛從奉天跑了回來,過段時間還要再去一趟‘蒙’古包頭。

看着詹天佑的樣子,嚴光也是心中感慨。

只是感概歸感慨,嚴光卻沒辦法讓詹天佑好好的休息一下,畢竟詹天佑是國內最優秀的鐵路工程師。現在國內開工的鐵路太多了,許多比較重要的鐵路都需要詹天佑去設計監督。

而現在嚴光要見詹天佑,就是問了一處鐵路工程。

“來來來,眷誠你先坐下…”

詹天佑也不客氣,說實在的最近一段時間他可是累得不輕,見了一張椅子一張‘牀’,他就想坐坐躺躺…

等到詹天佑坐下後,嚴光直接道。

“眷誠,迪蘭鐵路的進度怎麼樣了?”

迪蘭鐵路,所謂的迪蘭鐵路其實就是迪化和蘭州的舊稱。而迪化呢,也就是現在的烏魯木齊。

早在嚴光入主四川的時候,就有兩條鐵路同時開工,一條是川漢鐵路,另外一條就是成蘭鐵路。川漢鐵路是在二次革命時完工通車的,而迪蘭鐵路也差不多是在同一時間通車。

通車後,詹天佑親赴蘭州,因爲蘭州至迪化的地勢考察很早前就已經開始了。因此詹天佑在親赴蘭州的同一時間,鐵道部就已經開始向迪化鋪設鐵路。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西藏和新疆,這兩個地廣人稀的省份正在被英國和俄國侵蝕着。而被侵蝕,卻又無法有效抵抗的原因,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就是‘交’通不便。

‘交’通不便…

西藏肯定是沒辦法了,畢竟西藏那裡鋪設鐵路的難度太高,當年的一個青藏鐵路不知道鋪了多少年。可是通往新疆的迪蘭鐵路…

認真的講,俄國人的侵略‘性’要比英國人強上許多。雖然用不了幾年俄國就會變成蘇聯,可是老‘毛’子就是老‘毛’子,他就是換了個名字一樣改不了本‘性’。

因此,迪蘭鐵路也就成了幾個最重要的工程中的一個…

“迪蘭鐵路?”

最近詹天佑要修的鐵路,大大小小差不多有數十條,迪蘭鐵路也只是其中的一條。不過因爲迪蘭鐵路的長度,再加上它特殊的重要‘性’,所以詹天佑的記憶到是很深。

只不過詹天佑每天要忙的鐵路太多了,也沒辦法時刻關注迪蘭鐵路的進度,因此也只能給嚴光一個比較含糊的數據。

“迪蘭鐵路的話,現在差不多也修了一年多了,不過現在好像只修了20%多一些的樣子…”

“20%多…”

嚴光點點頭,比他心裡想的要慢了一些,不過按照這個進度的話...

“等到歐戰結束時,應該就能通車了吧?”

嚴光會選擇奧斯曼帝國,可不單單只是因爲土耳其人比較好欺負,還有許多其他的原因。

比如說…

“伊拉克和科威特…”

現在的伊拉克是奧斯曼帝國轄下的領土,至於科威特,在1871年的時候成爲奧斯曼帝國巴士拉省的一個縣。到了1899年,英國強迫科威特簽訂秘密協定,英國成爲了科威特的宗主國。

而到了1939年的時候,科威特正式成爲了英國的保護國。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到目前爲止,在中東地區也只有伊朗發現了那麼幾口不是很大的油田。而伊拉克和科威特,則依舊是世人眼裡的“荒地一片”。

在世人眼裡,世界最大的產油區依然是墨西哥。至於中東?只有伊朗的幾口不成器的小油田罷了…

如果嚴光藉口參戰,要求在戰後瓜分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話…

只要中國的確付出了許多的代價,那麼在這個時代還只是‘雞’肋,或者說連‘雞’肋都算不上的伊拉克和科威特,就很有可能會變成戰後利益送給中國。

伊拉克…

科威特…

只要是後世的人都知道,這兩個地方究竟代表着什麼。

只可惜,這個時代的人想要知道這兩塊土地下埋藏的寶藏,恐怕還需要再過幾十年才行。

當然,科威特或許會有些麻煩,不過伊拉克卻有九成的把握。

而且除了伊拉克和科威特外…

“中亞鐵路…”

中亞鐵路,沙皇俄國在亞洲地區有兩條十分重要的鐵路。一條自然就是西伯利亞鐵路了。至於另外一條,則是中亞鐵路…

中亞鐵路舊稱外裡海鐵路是中亞細亞的‘交’通大動脈,建於沙俄時代。

同時中亞鐵路也不只是一條,他應該是兩條。

第一條在1905年通車,至於第二條則是在1915年通車…

整條鐵路覆蓋了整個中亞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哈薩克斯坦等幾個斯坦。事實上,如果不是新疆還不是俄國的領土,恐怕俄國人還想將鐵路修到新疆來。

不過,現在嚴光很想給俄國人這麼一個機會,將中亞鐵路和迪蘭鐵路連接的機會…

後世的人都知道,沙皇俄國會因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係而崩潰,取而代之的則是蘇聯。

不過後世的人知道,可是這個世界的人卻不知道。

現在在世人眼中,俄國依然是那個龐大的“蒸汽壓路機”,是一個強悍而恐怖的對手。哪怕現在俄國人在東線戰場,不但輸給了德國人,甚至在土耳其人面前也有小挫(不過到1915年,高加索戰場的形勢就變了),可只要俄國人把他那幾百萬的灰‘色’牲口給開動起來,整個歐洲大陸上就不會有人是俄國人的對手。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俄國人可是極爲張狂的…

如果在這個時候,嚴光提出作爲協約國,爲了承擔出兵義務將向奧斯曼帝國宣戰,並且在高加索戰場爲俄國承擔一部分壓力。進而提出要求俄國人將中亞鐵路和迪蘭鐵路連接便於後勤物資的運輸,恐怕俄國人會樂得連伏特加都不喝了吧?

畢竟在這個時代的人眼裡,俄國就是一個龐然大物,而中國?只不過是一個有些起‘色’的古老國度罷了。

就是英國人和法國人,擔心的也只是等到歐戰結束後俄國人會不會利用這條鐵路吞掉新疆甚至是更多的中國領土。絕不會擔心中國人反過來,將俄國人的中亞給吞掉——————在這個時代,有腦子的人都不會這麼想,你要是和人家說要小心提防着點中國,人家估計都會笑掉大牙。

而嚴光呢?則可以趁着這個機會,一邊通過西伯利亞鐵路向高加索戰場運兵,一邊用最快的速度修建迪蘭鐵路。等到迪蘭鐵路和中亞鐵路通車連接的時候,便可以利用這條鐵路向高加索戰場運兵…

在運兵的同時,國防軍也會爭取俄國人的同意,在中亞地區修建一些軍事基地,對運往高加索戰場的國防軍進行適應‘性’的訓練,以便適應高加索戰場的氣候。同時在高加索戰場受創的國防軍,也會撤回中亞地區進行休整…

休整什麼的,再加上後續的增兵,就算再少,整個中亞地區也會有個十幾萬的中國軍隊吧?

再加上駐守在蘭州和新疆的部隊,只要俄國一出現變動,在新疆和蘭州的部隊就會通過迪蘭鐵路運往中亞。而在那個時候,在中亞的俄國人卻是自顧不暇…

“伊拉克、科威特。再加上外‘蒙’古、外興安嶺、庫頁半島和整個中亞,到那個時候,我們將會成爲最大的贏家…”

等到包括詹天佑在內的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後,一直在房間裡細細思索的嚴光突然錘了一下桌子上的地圖。而錘中的地方,恰恰就是中亞地區。

蘇俄內戰,也可以叫做對蘇干涉戰爭。

沙皇俄國的崩潰是在1917年的10月1日,以十月革命作爲開始。

而列強的對蘇干涉戰爭的正式開始時間,則是在1918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開始的。

1915年到1918年,一共有三年的時間。

再加上蘇聯成立後,英法列強的主要目標是蘇聯,而絕不是正偷偷‘摸’‘摸’侵佔中亞地區的中國——————說不定對這件事情英法等國還樂於成見。

而等到對蘇干涉戰爭結束後,歷史上的結束時間是1922年。現在歷史改變了,不清楚會是到几几年結束,不過相信不會有太大的差距。何況如果嚴光在裡面搗些鬼,說不定還能多拖延幾年時間。

以目前中國的增長速度,到1922年左右的時候,至少將會擁有不遜於法國的實力。在海上力量上也不會遜‘色’日本多少…

這樣的實力,確保戰後的利益是絕對沒問題的。

至於英法等國?見到中國佔下中亞,或許正樂於中國和蘇聯“狗咬狗”吧…

這些,就是嚴光決定向土耳其宣戰的理由了。

畢竟這麼一個悲慘萬分的對象,嚴光要是不選他欺負的話,恐怕連老天爺也不會答應吧?何況還有那麼多的戰後利益。別的不提,光是伊拉克、科威特或者是中亞地區這三個裡面,隨便得到一個都能讓中國受益不盡。更何況是有機會一次三個全都得到?

至於西伯利亞什麼的…

西伯利亞的地廣人稀也就不提了,雖然那裡的資源也不少,土地更是大的沒邊。不過想要佔下來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畢竟那裡的土地太大了,而中國的實力卻還沒那麼強。

何況…

西伯利亞不必中亞,真要是佔下了西伯利亞,很多地方光是看地圖就能看的明白。真到了那個時候,不但英國、法國和日本會提防中國,恐怕就連美國也會不安心了吧…

——————————

ps:選擇土耳其做宣戰目標,是立大綱的時候就決定的。不信大家可以往回翻翻,能看到“成蘭鐵路”這四個字出現過很多次哦 ^-^!

……

第229章 楊藎誠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96章 草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38章 張謇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3章 軍服第五百一十三章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487章 空戰第401章 竣工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47章 小洛克菲勒第五百零一章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406章 貨幣改革第454章 真正的目標澳大利亞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502章 舊的一年第424章 暴跳如雷第272章 獲勝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201章 二次革命(上)第484章 菲律賓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211章 杯具第32章 派系與排擠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173章 人力第146章 好奇與感激第120章 無憂第143章 趁火打劫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409章 甘地第227章 強攻第417章 二戰爆發及攻佔伊朗第158章 連環巴掌第189章 練兵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407章 泰國第464章 襲擊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447章 炮臺第134章 孫中山第403章 移民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81章 難看第430章 新坦克第511章 破雷艦第67章 保路運動第48章 第三第109章 我要吃餃子第59章 建議第五百一十六章第502章 舊的一年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91章 反應第265章 合肥第371章 巴黎和會第33章 五個月後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第510章 初步第374章 19式機槍第14章 川漢鐵路第413章 希特勒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165章 求政黨名稱第158章 連環巴掌第289章 日本遠征軍第206章 巴東縣二百九十四章 議論第75章 突進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246章 炮戰第97章 一腳第340章 窩火第269章 雨花臺第249章 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第90章 老套的免稅政策第93章 軍服第84章 川東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307章 準備第125章 想要的東西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10章 四川綦江第6章 當頭炮第405章 擔心第五百零一章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175章 5分之1第245章 賭勝
第229章 楊藎誠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96章 草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38章 張謇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3章 軍服第五百一十三章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487章 空戰第401章 竣工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47章 小洛克菲勒第五百零一章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406章 貨幣改革第454章 真正的目標澳大利亞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502章 舊的一年第424章 暴跳如雷第272章 獲勝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201章 二次革命(上)第484章 菲律賓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211章 杯具第32章 派系與排擠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173章 人力第146章 好奇與感激第120章 無憂第143章 趁火打劫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409章 甘地第227章 強攻第417章 二戰爆發及攻佔伊朗第158章 連環巴掌第189章 練兵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407章 泰國第464章 襲擊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447章 炮臺第134章 孫中山第403章 移民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81章 難看第430章 新坦克第511章 破雷艦第67章 保路運動第48章 第三第109章 我要吃餃子第59章 建議第五百一十六章第502章 舊的一年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91章 反應第265章 合肥第371章 巴黎和會第33章 五個月後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第510章 初步第374章 19式機槍第14章 川漢鐵路第413章 希特勒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165章 求政黨名稱第158章 連環巴掌第289章 日本遠征軍第206章 巴東縣二百九十四章 議論第75章 突進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246章 炮戰第97章 一腳第340章 窩火第269章 雨花臺第249章 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第90章 老套的免稅政策第93章 軍服第84章 川東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307章 準備第125章 想要的東西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10章 四川綦江第6章 當頭炮第405章 擔心第五百零一章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175章 5分之1第245章 賭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