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貴州

“陳市長,這些槍都沒什麼問題,你可以簽字了。”從裝槍的木箱中隨機抽出了幾十杆檢查過後,馮難對重慶的新任市長陳堪點頭道。

陳堪點點頭,軍事方面的事情他不懂,所以他只負責了鑄幣機等設備的查收,至於槍械?既然軍人出身的馮難說沒問題…

“既然馮上校這麼說,那我就簽了。”

笑着迴應了一下,馮難從中抽出了一杆槍後愛不釋手的撫摸着槍身。“左等右等,這批槍總算是等到了啊…”作爲內定的1師師長,這批槍的受用者自然也有馮難。

這時一名軍官突然走了過來。“陳市長,馮上校…”

“什麼事?”

“都督剛剛發回來的電報,說先撥出5000杆步槍給103旅換上,剩下的全部運到成都去。”說着那名軍官看向了馮難。“都督還說,讓馮上校也跟着一起回成都。”

聽到軍官這麼說,陳堪拍了拍馮難的肩膀笑着道。“看來我要先恭喜你了,馮師長…”馮難是內定的師長,如今突然被叫回成都,自然就是爲了1師的事情。

“哪裡哪裡。”聽陳堪這麼說,馮難連忙自謙的道。

這時周圍的軍官和官員在得知馮難即將被調回成都的消息後,也連忙一個個的圍上來恭喜,而馮難則是笑着一一回應。

停留了3天,在將所需要的5000杆步槍分出,並且爲103旅的士兵們替換下手中的快利槍和老毛瑟後,馮難帶着剩下的55000杆步槍和9000多支手槍以及鑄幣機等設備返回了成都。

“怎麼,羨慕了?”就在一名軍官看着馮難的背影時,另外一名軍官用手肘捅了捅後竊笑道。

“你不羨慕啊…”

“我當然羨慕啊,可就算羨慕又能怎麼樣?誰叫人家是都督的嫡系呢,而且還是最嫡系的那一批,也難怪升官就像炮彈一樣。”軍官到也不否認,只是站在那裡無奈的聳了聳肩,說着好像想起來什麼一樣看向了那名軍官。“說起來你好像還和我們都督認識吧?”

“認識到是認識,只不過恐怕人家早就把我給忘了吧…”陳羽國苦笑了一下,過去的賭友,現在的都督,他能說什麼?只能說世事無常罷了…

不過陳羽國可能想不到,事實上嚴光並沒有忘記過他們,之所以到現在都沒有去看這些老朋友,只是因爲他不知道應該如何面對罷了。

帶着一大批的近衛親自去?或者是將他們三個詔入都督府?恐怕到時候雙方都會覺得彆扭。可如果說和最初見面的時候一樣,該怎麼對待就怎麼對待,嚴光又覺得自己並沒有這麼高的思想覺悟,所以最後思來想去也只能先放一放了…

——————————

“呼,這下路終於好走了。”當馮難的隊伍踏上成慶公路的時候,一名軍官呼出了一口氣。

五萬多杆委員會步槍和九千多支勃朗寧手槍暫且不提,那些個鑄幣機和各種銀行需要的設備可都不是什麼輕巧的東西,而滿清時期成都和重慶之間的路雖然不能算差,但是距離“好”這個字顯然也有一段距離。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成都和重慶之間的距離並不是很遠,但是近300公里的距離再加上各種山路土路,沒有個5、6天顯然是沒辦法到成都的,如果碰上一丁點的意外,一個星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實上馮難他們光是趕到潼南就已經用了一天多的時間,好在自從革命成功後公路的鋪建就重新開始了,到如今已經鋪建到了距離潼南僅有40多公里的地方,所以僅僅只是用了一天的時間,馮難和他的車隊就已經踏上了一條水泥混凝土鋪就的道路。

“果然還是要多修路啊…”看着車馬在行駛到公路上後,不但變得穩了許多,而且速度也要快上不少後,騎着馬的馮難點頭默默的道。

雖說馮難是車隊裡職位最高的一個,可以和那些德國軍官們一樣坐在馬車裡,但是眼下還有不少逃竄的袍哥成員四處作案,而馮難帶着的那些東西又是清一色的紅貨,所以行走之間也不得不多加小心。

好在這次馮難帶回成都的衛隊雖然不多,但是也有300多人,而且各個身上都是長短槍配齊,對周圍的一些匪類有很大的威懾,所以一直等到他們返回了成都也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路上不好走吧。”看着風塵僕僕的馮難還有其他人,出城迎接的王耀武“哈哈”笑道。

對此馮難也只能苦笑以對,相對於衣冠整潔的王耀武,此刻的馮難簡直就像一個多月沒有清洗過一樣。

看着馮難苦笑的模樣,王耀武又是笑了一陣。“好了,我們快進城吧,都督可是等了你好長時間了。”說着王耀武拉着馮難的手走進了城內,而車隊則隨着城內走出來的官員和軍官駛入了他們應該去的地方。

入城後,看着風塵僕僕的馮難,嚴光皺了皺眉便讓嶽昌領着他去洗一洗,等到嶽昌領着馮難走出大堂後,嚴光纔對着一旁的宋鼎寒道。“設備既然到了,銀行那邊可以開始了吧?”

宋鼎寒點頭笑道。“放心吧,老闆,銀行和鑄幣廠所需要的廠房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現在只差設備而已…”

“那就好…”

因爲廠房都是早就準備好的,所以在將設備全部安裝完畢後,1月20日,城內的鑄幣廠就已經開始生產第一批7錢2分重的“嚴大頭”。

與此同時有着官方背景的華升銀行也正式開張,只不過和那些濫發軍票、鈔票的各省銀行不同,嚴光的華升銀行僅僅只發行剛剛生產出來的“嚴大頭”。而且因爲嚴光在四川擁有較高的威望,鑄幣廠生產的銀元也稱得上是製作精美,所以第一批的10000枚“嚴大頭”在流入市面後很快就獲得了接納和熱捧。

只不過此時的嚴光等人根本沒心思去管銀元流入市面後的反響,因爲這個時候貴州出事了…

——————————

求收藏和推薦~~~

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221章 潛江第91章 反應第152章 張百麟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307章 準備第295章 萊陽第204章 佈局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55章 計劃第477章 轉移第64章 一切就緒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141章 介入第五百一十四章第195章 善後大借款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371章 巴黎和會第71章 借勢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135章 總攻第412章 格局第162張 林秀第102章 資州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480章 傷亡第117章 走第102章 資州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四百九十九章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119章 偷襲第264章 突擊第128章 表單(下)第395章 一錘定音第68章 成都血案第133章 選誰第321章 加入協約國第176章 電報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261章 馬尾船政局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87章 槍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354章 石油的利益第422章 交換法案第247章 狙擊手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296章 援軍第191章 銅礦第502章 舊的一年第426章 順利第71章 借勢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331章 裝甲師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271章 蔣百里第221章 潛江第56章 回家第277章 催淚彈和橡皮子彈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352章 警惕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120章 無憂第378章 波斯鐵路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123章 洋行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209章 吐血第218章 港口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283章 日置益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58章 公路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402章 哈薩克鋼鐵基地第477章 轉移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498章 背黑鍋第218章 港口第302章 清掃第221章 潛江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200章 開始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81章 難看第213章 北洋第396章 帝國大廈
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221章 潛江第91章 反應第152章 張百麟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307章 準備第295章 萊陽第204章 佈局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55章 計劃第477章 轉移第64章 一切就緒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141章 介入第五百一十四章第195章 善後大借款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371章 巴黎和會第71章 借勢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135章 總攻第412章 格局第162張 林秀第102章 資州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480章 傷亡第117章 走第102章 資州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四百九十九章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119章 偷襲第264章 突擊第128章 表單(下)第395章 一錘定音第68章 成都血案第133章 選誰第321章 加入協約國第176章 電報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261章 馬尾船政局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87章 槍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354章 石油的利益第422章 交換法案第247章 狙擊手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296章 援軍第191章 銅礦第502章 舊的一年第426章 順利第71章 借勢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331章 裝甲師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271章 蔣百里第221章 潛江第56章 回家第277章 催淚彈和橡皮子彈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352章 警惕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120章 無憂第378章 波斯鐵路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123章 洋行第361章 巡洋潛艇第209章 吐血第218章 港口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283章 日置益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58章 公路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402章 哈薩克鋼鐵基地第477章 轉移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498章 背黑鍋第218章 港口第302章 清掃第221章 潛江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200章 開始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81章 難看第213章 北洋第396章 帝國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