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等待

1915年的1月,這時的北京雖然不像東北的一些地區一樣冷的都快被雪給堆起來了(黑龍江的漠河鎮,中國最冷地區,零下50多度)。不過在白雪皚皚這四個字上再加上白雪皚皚還是很恰當的。

只不過天氣雖然很冷,但是因爲幾個月來政府已經對一小部分城區進行改造,並且現在已經有極小一部分城區用上暖氣的緣故。所以外面自然是冷的很,可是室內卻是十分的暖和。

當然,既然是極小部分用上了暖氣,那麼外面“極大”的一部分肯定就用不上了。不過因爲“農稅”“厘金”以及雜七雜八各種雜稅全部免除,再加上北京周圍的地區,包括天津在內都已經建了不少工廠。北京周圍的百姓也都有不少跑到工廠裡去工作的關係,所以往日裡買不起的炭火什麼的也能買上一些,讓家裡在冬天也能熱熱乎乎的。

至於那些一直都很懶,哪怕到了這個時候也很懶的旗人,還有那些生活的確困難的百姓,政府也都送了一些下去。

當然,送的不是炭火,畢竟最近一段時間政府的財政也有些緊張。不過只是幾捆子柴火,這個還是送得起的…

只不過冬天嗎,雖然北京的冬天不像東北那麼冷,但也能有個零下十幾二十度。

一邊是暖暖和和的屋裡,一邊是冰天雪地的外面,只要是個人估計就能選擇的出來。

何況冷冷的天氣,多少也會讓人變得懶洋洋的。

只不過就在北京城裡的百姓們,各個都躲在屋子裡的時候,他們卻發現屋子外面有不少人都在忙碌着。尤其是那些居住在國社大道附近的百姓,那些隸屬於政府的黑色小汽車,進進出出的簡直就是絡繹不絕。

不少百姓都抱着老婆孩子,好奇的坐在窗邊看着幾乎每隔兩三分鐘就要進出一次的小汽車。稍微感覺敏銳一些的都明白,肯定是出什麼大事了。

——————————

在總統府內,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各種人員都在忙碌的進出着。

這裡面既有政府官員,也有軍隊的中低層軍官,不但身份不一樣,就連穿着也不一樣。兩者唯一相同的地方,恐怕就只有他們臉上忙碌的表情了。

“老張,你說他們這麼忙是幹什麼啊?”在總統府的大門外,幾個衛兵看着就連走路也匆匆忙忙的大小官員,其中的一個衛兵有些好奇的道。“你們看看,裡面那些穿軍服的,軍銜最小的可都是上校啊。”

衛兵看到的,他的同伴自然也都看到了。

只不過現在對土耳其宣戰的事情,到目前爲止都是極爲機密的一件事,在政府內部,都只有與之有關聯,同時地位又足夠高的軍政官員才知曉。所以哪怕這些衛兵再好奇,也不可能知道事情的真相。

何況現在又不止是他們好奇,就連日本人也很好奇,在山東的戰事結束後,中國人究竟是爲了什麼事這麼大張旗鼓的——————該不會是想把日本人在東北的勢力也給驅除掉吧?

就在日本人再爲自己腦中想出的這個結果而心驚,甚至於暗中發狠決定只要中國這麼做,他們就會和中國拼命到底的時候,總統府內的大小官員們,卻依然在爲出兵高加索的事情而做着準備。

“眷誠,迪蘭鐵路最早能什麼時候通車?”

站在桌上的世界地圖前,嚴光一邊看着地圖上屬於新疆和中亞的一塊,一邊問着站在身邊的詹天佑。

而在嚴光的身旁,詹天佑雖然有那麼一點不情不願,不過還是回答道。

“迪蘭鐵路的話,目前已經修了20%多,如果政府能夠加大支持力度,那麼雖然不能給出確切的時間,但是絕對能加快目前的修建速度…”

“好。”嚴光無視了詹天佑不情不願的樣子,直接點了點頭道。“既然這樣,一會你回鐵道部統計一下,需要多少資源就和我說一聲…”

“可是大總統,現在不但要籌備參加歐戰的準備事宜,而且還要平復山東戰役造成的損失,現在又要加大對迪蘭鐵路的投資…”說到這的時候,雖然徐世昌也是老奸巨猾的一個人,不過目光多少也有那麼一點閃爍。“現在要加大對迪蘭鐵路的投資,政府實在是拿不出錢來…”

“是這樣嗎?”

聽徐世昌這麼說,嚴光有些疑惑的看向了宋鼎寒。

雖然事情絕不像徐世昌所說的那樣,不過宋鼎寒還是很配合的道。

“沒錯,現在國庫裡已經剩不了多少錢了,而且剩下的那點錢,也是不可輕易妄動的…”

實情是,最近政府要做的事情的確是太多了,所以國庫裡的餘糧也的確沒剩下多少。不過雖然沒剩下多少,不過那是相對政府每年七億多的財政收入來說的,所以國庫裡的餘糧雖然沒剩下很多,但是修那麼一兩條迪蘭鐵路還是夠了的…

只是可憐宋鼎寒,這輩子很少撒謊的一個人,爲了配合詹天佑和徐世昌也不得不撒一次謊了…

“這樣啊…”

徐世昌,宦海里不知道滾過多少滾的一個老奸巨猾的人物,說謊的時候連表情都不會變。這樣的一個人物當着嚴光的面說謊,雖然眼神有那麼一點閃爍,不過以嚴光的水平卻是看不出來的。

不過最後嚴光還是有些察覺到了,不是因爲徐世昌,而是因爲宋鼎寒…

沒錯,徐世昌的確是久歷宦海的老人了,往日裡也不知道撒了多少謊,現在就算是當着嚴光的面撒謊,也不容易被人戳穿。

不過宋鼎寒…

和徐世昌相比,宋鼎寒可是剛入宦海沒多久。而且宋鼎寒的性格也有那麼點古板,說謊的時候自然會有許多不自然的地方。而這些不自然的地方,就算是嚴光也是能看得出來的。

只不過雖然看出來的,但是嚴光卻一點都不在意,也沒想過要追究什麼,而是隨口來了一句。

“既然這樣,迪蘭鐵路的全部投資就由我出吧,需要多少錢和我開口就是了…”

聽到嚴光這麼說,徐世昌和宋鼎寒都懊惱的閉上了眼睛,詹天佑更是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發出的響聲,引來了無數週圍人的注意。

他們千算完算,就是忘了把嚴光“狗大戶”的性格給算進去。也忘了修迪蘭鐵路的錢雖然不少,可對嚴光來說卻算不得什麼…

“不就是幾千萬塊錢嗎?只要能把鐵路給修好了,就是扔了幾億我也不心疼啊!”

而徐世昌這邊眼見“哭窮”沒用,也只好來些實際的了…

“這個,大總統,最後迪蘭鐵路真的要和中亞鐵路相連嗎?”

“到了最後階段,迪蘭鐵路是一定要和中亞鐵路相連的。”

“這…”

聽嚴光這麼說,徐世昌他們互相看了看,最後卻是無話可說了…

看到徐世昌他們的樣子,嚴光也是搖了搖頭。

他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徐世昌他們在擔心什麼。

當初在向蔣百里、宋鼎寒等人宣佈,將選擇土耳其人做歐戰對手的時候,蔣百里和宋鼎寒等人並沒有什麼反對的意見。

因爲奧斯曼帝國的情報雖然有點偏門,不過軍情局那裡也並不是沒有,而根據軍情局的情報,奧斯曼帝國的軍力雖然不錯,不過工業能力幾乎沒有,綜合起來看屬於同盟國中最弱的一個。

而沒有工業能力的話,奧斯曼帝國的持久戰爭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削弱。

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俄國人剛剛在高加索戰場上殲滅了奧斯曼帝國的第七集團軍,讓土耳其人在戰役中損失了七萬多人。

眼下俄國人的精銳部隊都在東線戰場,和東線戰場上的德奧聯軍相抗,在高加索戰場上和土耳其人交戰的僅僅只是次一級的“灰色牲口”,可見土耳其人雖然有一定的實力,可是並不是很強。

事實上在這一時期,奧斯曼帝國所需的彈藥補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德國通過中立的羅馬尼亞送至土耳其,直到1915年6月,羅馬尼亞關閉了運河後。同盟國和協約國都對保加利亞施加壓力迫其參戰。1915年的8月15日,當英法聯軍在達達尼爾海峽發起的登陸戰役失敗後,德國贏得了保加利亞…

如果不是保加利亞加入了同盟國陣營的話,恐怕歷史上的奧斯曼帝國很快就會陷入彈盡糧絕的絕境了。畢竟在歐戰時期,不但有俄國人在高加索地區發動進攻,就連英國人也在伊拉克進行了登陸。

對這樣的對手,蔡鍔和蔣百里還是很滿意的。

而且在最初的時候,僅僅只是派遣三個甲種步兵師前往高加索地區。任務也只是配合當地的俄軍,減少一下俄軍的壓力,同時瞭解和適應一下高加索戰場的形勢。

等到這三個步兵師在高加索戰場站穩了腳,同時也瞭解了土耳其軍隊的實際戰鬥力後,在大量派遣國防軍奔赴高加索戰場。

這麼一來,事情自然也就萬無一失了。

畢竟高加索地區和中國相隔萬里,那裡的形勢國防部完全不瞭解,在那裡也不可能得到像國內一樣的補給支持。好在土耳其軍隊也不像日本人那麼難纏,即便補給上有些缺失也沒關係。

何況派兵前往高加索地區,也是一年半載後的事情了,而等到大量派軍前往高加索戰場?並且完全承擔俄軍在高加索地區的任務?恐怕迪蘭鐵路都修的差不多了。

到了那個時候,只要迪蘭鐵路和俄國的中亞鐵路一通車,後勤的問題基本上也就算是解決了。

——————————

至於迪蘭鐵路的事情,其實徐世昌和宋鼎寒他們也不反對。畢竟迪蘭鐵路如果能夠修通的話,也能增強政府對新疆地區的統治,也就不需要過去的新疆督軍,現在的新疆省長楊增新一個人在那裡硬頂着俄國人的壓力了。

因此徐世昌他們反對的並不是修鐵路,事實上如果只是修迪蘭鐵路的話,徐世昌他們還是支持的,畢竟修鐵路也是一件好事。爲了這件事情,徐世昌和宋鼎寒甚至願意在牙縫裡省錢。

他們反對的,僅僅只是將迪蘭鐵路和俄國的中亞鐵路連接這件事情而已…

“中亞鐵路和迪蘭鐵路相連接…”

如果說修建迪蘭鐵路是爲了增強政府對新疆的統治,同時用來防範俄國人的侵蝕。那麼將修成的迪蘭鐵路和中亞鐵路連接,那和引狼入室有什麼區別?

真到了那個時候,等到歐戰結束後,俄國人甚至可以直接坐着火車進入新疆,那豈不是搬石砸腳?

就因爲這件事情,本來是支持嚴光對奧斯曼帝國宣戰的軍政官員,幾乎各個都搖頭反對,有個別的官員甚至建議,連迪蘭鐵路也別修了,免得到時候俄國人通過迪蘭鐵路直接入侵甘肅——————看得出來,過去幾十年的經歷的確讓政府內的官員們瞭解了“北極熊”對土地的貪婪。

提出這種意見的官員,自然是被狠狠的訓斥了一頓,畢竟你怕俄國人也就算了,總不至於怕到連鐵路也不敢修了吧?

不過他們說的其實也是實話,更是政府內許多官員,甚至是軍隊內許多將領們的心聲。

雖然這個時候,國防軍在山東地區擊敗了日軍。可在山東國防軍不但有兵力優勢、後勤優勢,也有火力上的優勢。尤其是在裝備方面,簡直就是在欺負貧窮的日本陸軍。

可是俄國人可和日本人不同,雖然俄國在日俄戰爭的時候敗給了日本,可那是因爲俄國人當時被英國人給牽制住了。而且西伯利亞距離莫斯科也的確是太遠了。

至於現在的新疆,說實在的距離俄國可不遠,尤其是迪蘭鐵路和中亞鐵路一旦通車,那對俄國人將來的行事就更方便了許多。

“苦惱啊…”

雖然嚴光知道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可是嚴光卻無法和手下的人說明。他總不能說“其實我是一百年後的人,穿越回來了,所以知道未來的許多事情,比如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有沙皇俄國的倒塌和蘇聯的成立云云…”

就算嚴光說着是自己個人的預測也不行啊,畢竟預測的內容,將會是在未來幾年後發生,而現在不管怎麼看都是不靠譜的事情。

最後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嚴光也只好用自己的命令直接將這件事情給壓制住了。

——————————

“真是倒黴啊…”

看着那些雖然因爲自己的命令而不得不執行,但是卻一點都不支持自己的部下,嚴光自己也很苦惱。

可是沒辦法,因爲他根本就無法和部下們說明事情的真相。可是他又不得不這麼做,因爲如果計劃成功的話,能夠獲得的利益就太龐大了…

“伊拉克…”

“科威特…”

還有整個中亞…

上述的三塊地區,無論哪一款能夠落到手中,都足以讓中國未來的一百年裡受益不盡。

尤其是伊拉克和科威特這兩塊地區,等到1922年對蘇干涉戰爭結束,中國也能夠擁有自保實力的時候。只要將這兩個地區的油田開採出來,那麼每年光是在油田上的收入恐怕就能和全國一年的財政收入相差不多…

而且如果嚴光的記憶沒有出錯的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入侵蘇聯的時候,因爲波斯國當時的政權傾向於德國,所以在德國入侵蘇聯後,蘇聯和英國聯合出兵顛覆了當時的波斯政權…

雖說現在嚴光這麼一攪和,許多事情都會改變,不過如果這件事情還和歷史上一樣的話,那麼就算是拿下波斯也是沒問題的事情…

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哈薩克斯坦等斯坦…

這些土地如果真的能成爲中國的領土,那麼至少未來百年的霸權是絕對有保障了…

(波斯是伊朗的舊稱,在1935年前一直都被稱爲波斯,後來改成伊朗…)

可惜,嚴光的這些苦心沒有人知道,而且他也不能讓別人知道…

“除了迪蘭鐵路的事情要抓緊外,還有部隊的擴編和休整,也要儘快…”

徐世昌和宋鼎寒等人互相看了看,然後點了點頭。

“不過大總統,擴軍的事情國會那邊恐怕…”

“是啊,大總統,現在國會那邊的意見很大,要不要先和他們…”

聽到徐世昌和宋鼎寒他們提到國會,嚴光也是一陣的腦袋疼。

國會什麼的,嚴光在剛剛成立新政府的時候,本來是拿他們當花瓶的。畢竟當時嚴光的手裡有財政,也有軍權,根本就不需要擔心一羣吃飽了沒事幹的議員。

只是沒想到的是,這些吃飽了沒事幹的議員,居然經常冒出來評擊自己。有的甚至要求自己主動削權,或者乾脆給地方更多的自制權利,比如說掌控軍隊什麼的——————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腦殘了?

嚴光雖然沒想過要當皇帝,但也知道手裡沒權利,總是受人制衡和鉗制,在這個時代絕對是什麼都幹不成的。

所以嚴光也沒鳥過那些個議員,畢竟軍權就掌握在他的手裡,再加上有個內務部存在,嚴光根本不必理會這些國會裡吃乾飯的傢伙。

只是沒想到的是,嚴光不理他們,他們反倒更來勁了。

尤其是前一段時間,因爲政府的財政支出裡有一半都被用到了軍費上,這幫議員就跳了出來大喊什麼“窮兵黷武”一類的話,真是讓人不勝其煩…

不過話又說回來,前一段時間這幫腦袋有問題的傢伙,似乎還想過要拉攏像徐世昌這樣的,原來北洋一系殘留下來的掌有實權的人物。只是他們也不想想,他們的腦袋有問題,徐世昌他們的腦袋可沒問題,何必冒着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跑過去幫助一羣手裡一點實力都沒有的傢伙?

何況這羣腦袋可能真的有問題的傢伙,似乎還想將徐世昌他們也壓在身下,成立一個什麼文人掌權的政府,北洋這羣掌管實權的人僅僅只是他們手上的工具——————這個思想在中國至少超前了半個世紀吧?

“算了,不要管那些異想天開的傢伙了…”嚴光搖了搖頭,他到是沒把那些傢伙放在眼裡。“讓內務部去監控着就行了,然後過段時間找點什麼證據來一個殺雞儆猴,他們自然也就老實了…”

“是…”

徐世昌和宋鼎寒幾個人互相看了一眼後,都點了點頭。

內務部…

這麼一個成員數萬,直接由嚴光掌控的部門,哪怕是徐世昌和宋鼎寒這樣手掌大權的人物也是深深的忌憚着…

——————————

隨着一道道的命令由北京傳出,大半個中國也動了起來。

在山東,原本因爲戰事而損失慘重的十幾個步兵師,在稍作休整後,也一個個的撤回了原駐地。

而在國內那些政府控制力較強的省份裡,大批的新兵也都應召入伍。

根據國防部剛剛制定的計劃,在1915年年末前,國防軍將分拆三十一個地方的雜牌步兵師,同時由中央新建七十個騎、步、炮兵師。

到1915年的年末,整個國防軍將會擁有一百一十多個師,超過一百萬人的龐大兵力。而這些部隊,也將會被劃分爲甲、乙兩個等級。

同時爲了供應如此多兵力所需的裝備,在奉天、天津、上海、廣州等地,大量的兵工廠也開始投入建設。而在國防部和中央的命令下,地方政府也開始推行較爲現代化的“兵役制”,以便爲將來的歐戰做準備。

如此大張旗鼓的動作,雖然歐洲那邊已經是戰火沖天,不過英法等國還是將目光轉向了中國,畢竟他們在亞洲還有許多的利益。尤其是日本,這個和中國牽扯過多,同時剛剛纔和中國發生過戰爭的國家更是質問中國的意圖何在。

不過對這些問題,中國卻沒有一絲一毫回答的興趣。

他只是靜靜的在那裡等待着,等待着歐洲列強鮮血流乾的那一刻,等待着加入到歐洲戰爭,並且瓜分龐大利益的那一刻…

第184章 國社黨第67章 保路運動第269章 雨花臺第59章 建議第31章 宋鼎寒第487章 空戰第143章 趁火打劫第139章 貴州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13章 賭運亨通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309章 分部第214章 江上第386章 加特林機炮第4章 自己幹?第272章 獲勝第377章 黃金到手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312章 肉彈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158章 連環巴掌第346章 虎!虎!虎!第138章 北伐第50章 芝加哥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159章 狗大戶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312章 肉彈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503章 攻佔印度第287章 理由第124章 趙爾豐第121章 請柬第177章 過錯第15章 工廠第290章 龍口第2章 圓珠筆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141章 介入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395章 一錘定音第295章 萊陽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249章 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第215章 江底第56章 回家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277章 催淚彈和橡皮子彈第244章 騎戰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第48章 第三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178章 處置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116章 離去第26章 好事第237 合縱連橫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四百九十九章第263章 宣戰第四百零四章第135章 總攻第43章 坦皮科第311章 總攻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五百一十三章第484章 菲律賓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203章 獨立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第508章 德黑蘭會議第498章 背黑鍋第51章 再次到來第376章 捷克人第188章 測試性能的楊楷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490章 索要索馬里第469章 攻佔曼谷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73章 槍聲第135章 銀元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251章 漢口第165章 求政黨名稱第126章 表單(上)第291章 登陸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136章 大月薰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
第184章 國社黨第67章 保路運動第269章 雨花臺第59章 建議第31章 宋鼎寒第487章 空戰第143章 趁火打劫第139章 貴州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13章 賭運亨通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309章 分部第214章 江上第386章 加特林機炮第4章 自己幹?第272章 獲勝第377章 黃金到手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312章 肉彈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158章 連環巴掌第346章 虎!虎!虎!第138章 北伐第50章 芝加哥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159章 狗大戶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312章 肉彈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503章 攻佔印度第287章 理由第124章 趙爾豐第121章 請柬第177章 過錯第15章 工廠第290章 龍口第2章 圓珠筆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141章 介入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395章 一錘定音第295章 萊陽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249章 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第215章 江底第56章 回家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277章 催淚彈和橡皮子彈第244章 騎戰第330章 機槍的威力VS首戰告捷第48章 第三第449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178章 處置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116章 離去第26章 好事第237 合縱連橫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四百九十九章第263章 宣戰第四百零四章第135章 總攻第43章 坦皮科第311章 總攻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467章 兵臨曼谷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五百一十三章第484章 菲律賓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203章 獨立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第508章 德黑蘭會議第498章 背黑鍋第51章 再次到來第376章 捷克人第188章 測試性能的楊楷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490章 索要索馬里第469章 攻佔曼谷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73章 槍聲第135章 銀元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251章 漢口第165章 求政黨名稱第126章 表單(上)第291章 登陸第329章 一觸即發第136章 大月薰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