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

“這羣該死的,趁火打劫的中國人...”

當日本人用一整船的資源還來了不到半船的軍火後,當船隻駛離港口的時候,一個日本人站在甲板上破口大罵道。()

沒辦法,畢竟日本人實在是窮慣了,一下子出了這麼多的血,他們不心疼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如果不是國防軍的裝備的確很好,尤其是一些裝備在性能上要勝出日本本國的裝備一籌到幾籌的話,日本人根本不會同意這種用資源換裝備的模式——————當然還有一點,那就是日本人的工業基礎說到底還是薄弱了一些,就算給他們再多的資源也無法有效的進行轉換,所以就算用這種方式看起來日本人要賠一些,但最後日本還是咬咬牙換了。

當然,換的只是多出來的那些資源,那些在能力之內的還是運回了本土,由本土的工廠進行加工和製造,畢竟就算用換的比較省事,但是國內的工人也是需要工作的。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

這些換的資源不是自己的...

沒錯,的確這些資源都是從日軍現在的佔領地開採的,可問題是根據日本和國社政府的協議,當日軍佔領了南洋羣島和澳大利亞後,中南半島和印度還有朝鮮、臺灣將會交給國社政府進行處理。

而目前日軍的進展順利,在歷史上太平洋戰爭初期被日本人稱作“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曾經用55天的時間就攻佔了整個馬來半島,拿下新加坡並且俘獲裡面的十二萬英、印士兵也僅用了兩週的時間...

雖說因爲日本人的對手是英國人和法國人還有荷蘭人,在未來還很有可能包括美國人,所以日本人並沒有像歷史上來一個“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神論,但是依照目前的進度,日本人卻很有理由相信在半年後功上澳大利亞本土。

尤其是在沒有將大量的軍力消耗在中國,還有像歷史上那樣將幾十萬關東軍留在東北防備蘇聯的情況下,日本人能夠調用的兵力十分的多...

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在日本人看來現在佔有的中南半島很有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就交給中國。既然用不了多久就要將這些土地交給中國,那日本人在這些土地上壓榨起來自然是十分厲害。

佔領區的土著居民剛剛還在慶祝着法國人的失敗,那邊日本人就已經開始拿槍逼着他們到礦場裡去勞動了——————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現在的生活可比在法國人手下苦多了。

日本人這麼做自然會讓當地土著產生牴觸甚至進而反抗,不過日本人也不在意,反正也不是自己的地方,就算弄的再亂也不心疼。

也因爲這個原因。日本人在當地的開採效率十分的高,因爲他們完全不需要考慮未來,未來是國社政府需要考慮的。

對日本人的舉動嚴光也是心知肚明,不過他卻沒什麼反應,因爲這本來就是他想要日本人做的。

首先日本人造孽越多。後來的中國也就越容易被當地人接受。

其次,嚴光需要日本去對抗美國,可美國人的實力並不是日本人能抗衡的,因此中國在背後出錢出力就變得十分必要了。

可是雖說現在中國不差錢,但嚴光也不想平白無故的就給日本人提供裝備,於是...

用資源換裝備的計劃自然也就上臺了...

當然,目前日本人禍害的地區也僅限於法屬印度支那,因爲嚴光還在中南半島上安插了一個泰國。

雖說泰國在實力上明顯無法和日本抗衡。尤其是泰國海軍裝備的都是一些國社政府退下來的老舊軍艦。但是作爲有國社政府在背後支持的國家。如果是在陸上的話泰國和日本玩一玩還是沒問題的。

當然,泰國並沒有和日本發生衝突,因爲在某種程度上兩國也算得上是隊友。

泰國人的主攻方向是緬甸和馬來半島,而在日本人橫掃法屬印度支那和南洋羣島的時候,泰國人卻已經將馬來半島攻下,只剩下緬甸和新加坡是英國人的緊要之地。所以英國人還在部分地區堅守着。

不過隨着國社政府新支援的一百門280mm新式重型榴彈炮和大量重裝備的運抵,相信這兩個地方也只是時間問題。

————————————————————

和日本人不同。雖然因爲上次大戰英國差點賠個底朝天,但是作爲一個殖民地遍佈全球的國家。英國人畢竟還是有些家底的,更何況是經過了二十年的休養後。

所以和用資源換裝備的日本人不同,英國人都是用真金白銀的,當然這也和國社政府的要求有關,畢竟英國和日本不一樣。

雖說在這件事情上英國人也經常抱怨,不過最後英國人還是拿着真金白銀到敘利亞換裝備。

因爲英國人很清楚,雖然中國人開的價比較黑,而且還要求美國人用真金白銀來換,但這還不算過分,真等到英法聯軍和德國正式交火的時候,

因爲英國人很清楚,中國人開的價的確比較黑,但至少還不算過分,真等到英法聯軍和德國正式交火,恐怕就不是這個價了。

而到那個時候,美國這個喜歡趁火打劫的民主盟友也未必就能白多少...

到那個時候,面對漲價的軍火英國人可能就要拿殖民地來換了...

而且由於敘利亞是法國的殖民地,再加上意大利目前還沒有正式向英法宣戰,所以地中海還是比較安全的,現在通過敘利亞的港口由地中海將軍火運出直布羅陀海峽還算比較安全,真要等到意大利也參合進來了,事情恐怕未必還能像現在這麼簡單了。

要知道雖然意大利的陸軍雖然弱的有些逆天,但是至少海軍多少還是有些進取心的...

————————————————————

由於英國正忙着向中、美等國購買軍火和物資,另外在防備德國人可能發起的攻勢,所以對發生在伊拉克和高加索行省的一些事情也就沒怎麼注意。

比如說,國社政府藉口蘇聯增兵歐洲部分,命令當地駐軍進入戰備狀態...

斯大林還沒有傻到一項《蘇德條約》就能保證德國人不會攻擊蘇聯,所以在保證西伯利亞等地區的駐軍足夠維持當地安全的同時,也將部分兵力調到了歐洲部分。

當然。說是在防備德國,其實也未嘗不是在防備中國。

畢竟現在中國和德國的關係可是有些曖昧,雖說現在中國還沒有什麼動靜。但是突然對蘇聯下手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而對斯大林來說,蘇聯的歐洲部分纔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斯大林將兵力調往歐洲地區的一個原因,至於西伯利亞?

雖說國防軍十分厲害。但是西伯利亞的幅員遼闊也是出了名的,雖然國防軍的機動性很強,但是一時半會也很難吃下西伯利亞,畢竟那是西伯利亞,不是法國...

而且西伯利亞的環境相當惡劣。就算國防軍的後勤保障能力很強,到了西伯利亞也未必跟得上...

所以除非中德同時上,不然斯大林還真不怎麼擔心...

就在位於伊拉克和高加索的駐軍分別進入戰備狀態的情況下,位於歐洲的希特勒也已經和斯大林一起將波蘭瓜分的一乾二淨了。

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也開始將目光轉向了法國,畢竟只有戰勝英法,這場戰爭纔算是告一段落。當然,法國人的馬其諾防線還是很厲害的。真要是硬碰硬希特勒也給吃點虧。可是或許是出於經濟上的考慮,也有可能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所以法國人並沒有將防線一直修道海邊,而是在法比邊境上留下了許多漏洞,而這也就給了希特勒很多的空隙可鑽...

其實自從德國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而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其與盟軍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在歐陸上處於未交戰的狀態。被稱爲假戰。阿道夫?希特勒曾希望在法國和英國的默許下,迅速征服波蘭並立即與其停戰。因爲德國的原物料儲存量(需從外地進口)非常不足。目前德國的戰爭機器主要依靠自蘇聯的原物料,出於兩國意識形態的不同使希特勒對該情況感到不安。因此在10月6日。他曾向英法兩國提出和平協議,並給予它們時間作出迴應。

然而在1939年10月10日,英國拒絕了希特勒提出的和平建議,法國在10月12日也跟着這樣做。

英法的拒絕使得希特勒十分失望,於是作戰行動開始了...

隨着作戰計劃的展開,德國軍隊開始入侵法國、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

由於彼此間巨大的實力差異,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至於法國...

由於稍後意大利也加入了戰爭當中,在戰爭進行了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後,由於法軍的失敗,總理保羅?雷諾被迫辭職,因爲他拒絕同意結束戰爭。他的繼任者是元帥菲利普?貝當,他在發表電臺講話中向法國人民宣佈他打算向德國要求停戰。當希特勒接到來自法國政府的消息,他們希望通過談判達成一個停戰時,他選擇了貢比涅森林作爲談判地點。

因爲貢比涅是簽定1918年停戰的地點,它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德國慘敗,希特勒觀看了選擇的地點以作爲德國擊敗法國這個最好的復仇時刻。簽署停戰是在6月22日於相同的鐵路車廂舉行,其中1918年停戰協定簽署(被移離博物館座落在1918年相同的位置上),希特勒坐在當年費迪南?福煦元帥面對戰敗的德國代表相同的椅子上。希特勒在聽取了序言後,在計算姿態不屑於法國代表,離開了車廂,留下他的談判代表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總長威廉?凱特爾。法國第2集團軍,在普雷特拉將軍的指揮下,在簽定停戰協定的同一天投降,停火於1940年6月25日生效。

法國的戰敗的確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尤其是戰爭僅僅只進行了一個多多一點的時間。

事實上在5月15日的上午,由於突然發現德軍如此深入法國境內,法國的最高統帥部內充滿了失敗主義。

5月15日上午。法國總理保羅?雷諾打電話給新任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說:“我們被打敗了,我們已經輸了這場戰爭。”丘吉爾試着安慰雷諾,提醒他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軍衝破了盟軍防線後。仍被迫停止前進的景象。然而,雷諾對戰爭前景仍是非常悲觀。

丘吉爾在5月16日飛往巴黎。他立刻認識到局勢的嚴重性,因爲當時法國政府已經燒燬了檔案並準備撤離首都。在與法軍指揮官的一個陰沉的會議上,丘吉爾問甘未林:“戰略預備隊在哪裡?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拯救了巴黎。”甘未林回答說:“沒有。”

但戰爭結束後。甘未林宣稱他的回答是“再沒有任何預備隊。”後來,丘吉爾形容這是他一生中聽到的最令人震驚的答案。丘吉爾問甘未林提議在何時及何地對德軍突出部的側翼發動反攻。甘未林只是回答說:“缺乏兵力、缺乏裝備、沒有方法”。

甘未林是正確的。大多數法國預備役師現在已經投入戰鬥。仍未出戰的裝甲師只剩下第2裝甲師,並於5月16日倉皇投入進攻。雖然法軍的預備役裝甲師,作爲突破單位時可能有相當的戰力,但如果用以挖壕固守。則在戰鬥中的用處非常有限。他們無法執行步坦協同的戰術,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有重要的摩托化步兵組成部分。其戰術機動力還很差,因爲本身裝備的巴塔耶B1坦克過於重型,其中一半的法軍坦克預備隊已經投入戰鬥,不得不每天加油兩次。因此,第2裝甲師被迫分割成一個覆蓋自己的煙幕。它的小量單位雖然英勇戰鬥,但沒有太多的戰略效果。

法國的戰敗震驚世界,因爲在當時法國雖然經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削弱。卻依然是世界上有數的強國。然而在德國的進攻下,法國連同比利時等國僅僅只堅持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在法國戰敗後,對於德國發起的軍事行動,美國的時代雜誌率先給予了一個新的名詞。

“閃擊戰”

法國戰敗的同時,也讓英國人議論着英國到底能不能贏得這場戰爭,失敗主義的氣息開始在盟國內部散步開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至少對嚴光來說不重要。

雖說法國的戰敗震驚了世界,甚至就連在國防軍內部也有很多人驚訝着。當然他們不是在驚訝“閃擊戰”。雖然國防軍內部和曼因斯坦等人一個水平的將領並不是很多,但也不是沒有。至於“閃擊戰”什麼的,國防軍也有執行的能力,而且由於裝備上的優越國防軍還可能執行的比德國人更好。

問題的關鍵是,國防軍的將領們從沒想過“閃擊戰”居然會有這麼大的威力...

沒辦法,沒有通過實戰而僅僅只是在地圖和沙盤上進行推演的話,是很難得出一種戰法的真實威力的。

不過國防軍內部的這種震驚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爲在法國戰敗後沒多久,新的作戰命令已經傳到了伊拉克和高加索...

“佔領敘利亞!”

這就是來自嚴光的最新命令...

雖說德國人的軍事行動的確很漂亮,但在嚴光看來這只不過是歷史重演罷了。

嚴光爲什麼要求在伊拉克和高加索的部隊進入戰備狀態?爲了防備蘇聯?那只是一個藉口罷了,斯大林不生事也就罷了,他要是敢生事的話,嚴光連他和日本一塊揍。

嚴光真正的目的是敘利亞,沒錯,敘利亞...

在後市,認真的講敘利亞其實並不是一個很顯眼的國家,當然最近一段時間除外...

嚴光的真正目的就是爲了敘利亞,因爲只要能拿下敘利亞,那麼中國也就算是真正能在歐洲事務上插上話了,原因很簡單,因爲敘利亞不但在東邊和伊拉克交界,而且西邊就是地中海...

雖說敘利亞和旁邊的黎巴嫩一樣,都屬於沒有什麼資源的國家,但是單憑地理上的優勢,就已經有足夠的理由讓嚴光佔下他們了。

所以,雖然事先嚴光並沒有將計劃透露給下面的人(主要是說了也不相信,畢竟上一次大戰打的不錯的法國,一個多月就戰敗了這樣的事情說出去真的很難讓人相信),但是由於當地駐軍事先已經進入戰備狀態,所以當法國宣佈投降沒多久,早已進入戰備狀態的當地駐軍就已經在嚴光的命令下涌入敘利亞和黎巴嫩...

另外嚴光對約旦和耶路撒冷其實也挺有興趣的,但想想自己其實就是個無神論者,就算真要信啥也應該是信道家天尊而不是什麼上帝、安拉,再加上耶路撒冷真心是個燙手的山芋,而且嚴光也不希望國內突然冒出來一大堆的宗教瘋子,所以這個地方還是算了吧...

“其實拿下敘利亞和黎巴嫩也很不錯,至少咱們可以直接通過這裡向德國人和意大利人進行物資上的支持了...”

在下達了攻佔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命令後,嚴光對着政府內部的核心人員道。

————————————————————

關於人口,你們不覺得在二戰時期八億人口已經足夠掃全場的了嗎?

要知道直接對手的美國也不過一億多人口,剩下的日本什麼的只有個幾千萬。

中國的八億人口已經比幾個主要對手國家的全部人口總和都多了...

另外至於糧食,中國的耕地面積是比較少的,之所以能填報十三億人的肚子,主要是靠袁隆平的功勞,像是印度,瞭解一下的話就可以發現,雖然印度的耕地面積比中國多,但是印度的糧食產量卻讓印度的十二億牲口連肚子都填不飽,全世界營養不良的兒童有一半都在印度。(未完待續。。

———————————————————————————————

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347章 珍珠港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422章 交換法案第356章 日本遠征艦隊第116章 離去第352章 警惕第74章 總督府第493章 決定空戰高度的人第162張 林秀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136章 大月薰第310章 狙擊手第46章 倒黴第206章 巴東縣第188章 測試性能的楊楷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304章 燃燒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493章 決定空戰高度的人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290章 龍口第25章 趙爾豐第462 登陸澎湖第410章 會面第136章 黃縣第18章 江上(二)第181章 軍情局、軍防局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406章 貨幣改革第46章 倒黴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64章 一切就緒第四百零四章第278章 後續第158章 連環巴掌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412章 格局第178章 處置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177章 過錯第485章 菲律賓戰役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93章 軍服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36章 一千八百萬第412章 格局第357章 西班牙流感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426章 順利第149章 鍾昌祚第144章 入黔第374章 19式機槍第128章 表單(下)第302章 清掃第302章 清掃第195章 善後大借款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298章 決定第105章 麻煩第313章 反攻第464章 襲擊第423章 眼皮子底下插棒槌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263章 宣戰第138章 北伐第92章 無二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168章 探聽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182章 內務部第412章 格局第49章 時間第30章 清末槍照第92章 無二第96章 草第510章 初步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256章 叛亂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459章 戰鬥第3章 倫敦第68章 成都血案第3章 倫敦第441章 兩棲攻擊艦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213章 北洋第224章 賣命第132章 迫擊炮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340章 窩火第2章 圓珠筆第157章 競爭
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347章 珍珠港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422章 交換法案第356章 日本遠征艦隊第116章 離去第352章 警惕第74章 總督府第493章 決定空戰高度的人第162張 林秀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136章 大月薰第310章 狙擊手第46章 倒黴第206章 巴東縣第188章 測試性能的楊楷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304章 燃燒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493章 決定空戰高度的人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290章 龍口第25章 趙爾豐第462 登陸澎湖第410章 會面第136章 黃縣第18章 江上(二)第181章 軍情局、軍防局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406章 貨幣改革第46章 倒黴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64章 一切就緒第四百零四章第278章 後續第158章 連環巴掌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412章 格局第178章 處置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177章 過錯第485章 菲律賓戰役第142章 代平黔亂第93章 軍服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122章 臨時政府第36章 一千八百萬第412章 格局第357章 西班牙流感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426章 順利第149章 鍾昌祚第144章 入黔第374章 19式機槍第128章 表單(下)第302章 清掃第302章 清掃第195章 善後大借款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298章 決定第105章 麻煩第313章 反攻第464章 襲擊第423章 眼皮子底下插棒槌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263章 宣戰第138章 北伐第92章 無二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168章 探聽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182章 內務部第412章 格局第49章 時間第30章 清末槍照第92章 無二第96章 草第510章 初步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256章 叛亂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459章 戰鬥第3章 倫敦第68章 成都血案第3章 倫敦第441章 兩棲攻擊艦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213章 北洋第224章 賣命第132章 迫擊炮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340章 窩火第2章 圓珠筆第157章 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