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啓航

“這是什麼東西?”

看着面前這個全長二十四公尺,用長達六十章的篇幅描繪着某種東西的畫卷,嚴光有些好奇的問着來自德國的專家,因爲眼前的這個東西看樣子保存的很用心,和周圍的那些文物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聽到嚴光這麼問,那位德國專家笑着回答道。

“尊敬的總統先生,這個就是著名的《亞尼的死者之書》了。”

說着這個德國人在一旁詳細的解說道。

“這是距今3200年前,也就是公元1200年前畫在草紙上的畫,描繪着死者在來世獲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約定事項。該書是收藏家佛里斯班士於1887年在尼羅河中游克索西岸的墓室中發現,是衆多以草紙記錄的《死者之書》當中保存最好、最出色的,堪稱爲古埃及美術中至於極致的作品,也是古埃及生死觀的明白表現。

另外《亞尼的死者之書》之所以是草紙製的,是因爲記載死者爲獲永生所必經的各種磨練、審判、所需的咒文以及到最後獲得永生的畫卷,通常以草紙繪成。

埃及死者在通向復活之路時,必須於棺木中置放《死者之書》。死者之書大部分以紙莎草寫成,記錄死者生平好惡,以及奧西里斯的審判等情節。”

說到這裡,這個德國人有些癡迷的看了《死者之書》一眼。

“雖然就文物本身,這只是一個由草紙構成的畫卷。其本身並不值幾個錢,但是就其他意義上的價值而言,它卻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聽到德國人這麼說,嚴光也贊同的點點頭。

“沒錯。不說別的,單是這3200年的歷史就已經足夠讓他成爲無價之寶的了…”

3200年前?那個時候的中國好像還是商朝呢…

雖說嚴光一向爲自己國家悠久的文明感到自傲,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埃及文明的確要比中華文明早許多,畢竟古埃及文明可是有5000多年的歷史…

不過話也說回來,這麼多文明當中,一直延續至今的只有中國。

古巴比倫早已煙消雲散,古印度更是昨日黃花。至於古埃及…

最近,沙特、巴林、埃及的一些伊斯蘭知名教士呼籲埃及新任總統穆爾西摧毀埃及金字塔,完成埃及第一位伊斯蘭征服者,公元641年入侵埃及的AmrbinalAs的未竟之志…

古埃及。呵呵呵呵…

幾十年的世俗化努力,一夜回到解放前啊…

————————————————————

“不過話說回來,當初聽說《亞尼的死者之書》的時候,我還以爲這是一本書呢,沒想到居然是個畫軸…”

畢竟不是很瞭解這方面的東西。雖然聽說過《亞尼的死者之書》的名頭,嚴光卻沒想過這本“書”居然是個畫軸。

而對嚴光的話,這個德國人卻只是笑了笑什麼都沒說——————畢竟是在人家的地頭上,還是低調點比較好。

雖說嚴光完全不明白這本《死者之書》有什麼價值。不過單憑它3200年的名頭,還有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名頭。嚴光還是決定給他一個隆重的待遇。

“運走的時候,記得放進裝甲車裡…”

在簡單的看過這本“書”後。嚴光對着身旁的一名軍官道。

“是!”

在中國和英國政府作出決定,用文物換裝備的方式來進行交易後,英國人很快就從大英博物館中裝箱近十萬件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作爲這次交易的交易物品,而這本《死者之書》就是其中最珍貴的一件…

嘛,不管怎麼說,大英博物館的六百多萬件文物,就算是想搬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前往英國拉送文物、藝術品的都是中國方面的貨輪,畢竟現在大西洋和其他海域到處都是德國人的潛艇,這些貨輪上裝的又都是藝術品,要是一不小心被德國人的潛艇給擊沉的話,那這造成的後果對整個人類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而如果貨輪上掛着的是中國國旗的話,那不看僧面看佛面,至少總比英國的貨輪要安全許多。

事實上危險的地方也只有大西洋這一小截海域,等到貨輪進了地中海後,在地中海就有地中海艦隊全程護送,而後就是印度洋艦隊和大洋艦隊的接力護送。

雖說這些海域其實也有德國人的潛艇活動(只不過數量比較少),但是有各艦隊的軍艦護航,安全性絕對有保障。

當然,雖然文物是派船從英國本土接回來的,但是武器卻絕不可能由中方運送。

說到底,和英國人進行這筆交易損害的始終是德國人的利益,畢竟那些交換而來的裝備,都是用來殺德國人的。這次德國人會幫忙提供人手,除了是想這件事情嘲笑英國人一番外,還有一點就是想加強同中國的關係,當然最重要的是德國人明白這件事情是無法阻擾的,所以想借着參與其中的機會,明白英國人到底從中國人這裡換了什麼,換了多少裝備…

前者比較不太好算,不過後者的話…

只要知道英國人究竟運了多少文物到中國,自然就能算明白了…

————————————————————

“大總統,您特別提到要看的《命運三女神》的雕像羣到了…”

就在嚴光想着,究竟有什麼值得一觀的時候,一名官員走了過來道。

“哦?”

聽他這麼一說,嚴光的興趣來了。

應該怎麼說呢,大概每個80後的中國人。應該都對希臘神話有着一種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對希臘神話中的雅典娜,咳咳…

當然,後世某個COS中的雅典娜就算了…

暫且不提五小強什麼的。至少嚴光覺得希臘衆神和北歐神話的衆神一樣,都是有人性的那一種,不像信上帝的,光剩下“偉光正”了,這年月偉光正的人有嚴光一個就好,不需要再多一個…

所謂的《命運三女神》的雕像羣,其實就是三個雕像,雖然三個雕像的身材都很玲瓏剔透。但是卻是沒有頭部的,甚至就連胳膊也沒有,弄的嚴光根本無法瞭解這三位女神的真實相貌如何。

所以雖然嚴光對希臘神話一向很有興趣,但最後也只能揮揮手。示意工人將這件藝術品裝箱帶走。

作爲第一批運抵中國的文物,雖然這十萬件文物中的絕大部分僅值一杆步槍,哪怕是價值最高的《死者之書》也不過是一艘驅逐艦而已,但是這些東西從某種意義上講卻絕對是無價之寶,更何況在這其中還混有不少出自中國的文物…

(關於文物的價值。雖說在戰亂時期文物的價值肯定貶值,但畢竟不是強買強賣,哪怕對方在窮迫,出價也應該在對方的底線才行。就好象《蒙娜麗莎》一樣,如果你出一門火炮的價格。而對方卻不缺這一門火炮的話,對方自然也就可以選擇將《蒙娜麗莎》排除在交易之外…)

當然。在交易的範圍內也並不只是不列顛博物館,畢竟英國的博物館有很多,而且不少的藝術品都是英國貴族的收藏,因此在經過了丘吉爾初步動員後,除了其他的一些博物館外,不少的英國公民也自願捐出了自己的收藏品…

只不過雖然國社政府和英國政府已經達成協議,而且不列顛博物館內差不多有六百多萬件藏品,不過並不是每件藏品都是嚴光需要的,畢竟這其中也有一些是西方歷史上的名人留下的書信什麼的,這一類的東西至少在嚴光看來其實是沒多大意義的…

對英國人提供的文物,嚴光也是精挑細選的,畢竟很多都是無用的,用軍火等這個時期的硬通貨來換,對嚴光來說也太虧本了一些。

不管怎麼說,這一批十萬文物當中,絕大部分的確是有價值的那一種,所以嚴光也不敢怠慢。

這邊德國來的專家檢查完後,那邊國防軍的士兵就將他們擡進裝甲車裡。

看到這一幕,現場的英國人也鬆了口氣。

其實就和嚴光想的一樣,英國人也曾經考慮過要不要弄些假貨進來。

當然,不可能全部都是假貨,畢竟時間上來不及了,要知道不列顛博物館裡可是有着六百多萬件文物,就算只有一半也是三百多萬件,不長的時間裡弄出三百多萬件假貨來,哪怕是在後世也是一件無法完成的工程。

因此英國人的想法是,在真貨裡面摻進贗品…

反正交易的文物數量巨大,說不定能矇混過關呢。

就像《蒙娜麗莎》在後世冒出了60多幅真品一樣,一個比較有價值的文物,肯定會有很多個贗品跟隨的,英國人的手裡也有很多高仿的贗品,如果臨時調包的話——————中國人未必能發覺的出來。

不過最後丘吉爾還是否決了這種做法,不是他不想這麼做,而是因爲他不清楚這場戰爭會持續幾年。

現在在歐洲大陸上希特勒的軍隊可說是勢如破竹,最終同盟國能不能獲勝,什麼時候才能獲勝就連丘吉爾也不清楚。如果這個時候中國人查出交易的文物裡有贗品的話,那麼這個結果就實在是太…

當然,如果丘吉爾知道在歷史上,這場戰爭還有三年多的時間就結束了,說不定就不會這麼想了…

不過在英國普通民衆對這件事還是很惱怒的,畢竟這些珍藏在英國的文物都是大英帝國過去幾百年輝煌的印證,然而如今他們卻需要將這些輝煌的證明交給中國人。

如果只是交給中國人也就算了,畢竟前線的士兵們急需武器來保衛英國本土,可是這件事情居然讓中國人透露給了德國人,結果現在德國人幾乎每天都在用這件事情羞辱着英國。在許多國際場合上,只要軸心國的人一提到這件事情,英國人就有種擡不起頭的感覺…

封箱,裝車。在將這些文物全部裝進裝甲車後,北京市的市民們驚訝的發現,在道路上居然有坦克護送着裝甲車…

“這是怎麼回事?!”

不明真相的人,有許多以爲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不過多少了解一些的卻明白,這些裝甲車裡面裝的全都是來自西方的無價之寶…

在國家博物館的大門處,博物館的館長也是滿含熱淚的看着從裝甲車上搬下的文物,這些,都是離家百餘年的遊子啊…

————————————————————

就在中國和英國還在那裡忙着文物交易的時候。東邊的日本也已經做好了全部準備。

“南木君,能麻煩你一件事嗎?”

在公共浴室內,發現浴室內就只有自己兩個人後,石田輕聲的對着身旁的南木道。

“哦?什麼事啊?”

正在那裡洗着頭髮的南木聽石田這麼說。有些奇怪的問道。

在經過了數個月的計劃制定後,日本政府終於做出決定,對美國的珍珠港發起突然襲擊,一舉將美國在珍珠港的全部主力艦隻消滅,而後趁此機會鞏固在南洋的戰果並一舉吞下澳大利亞——————當然。日本人從沒想過對美國不宣而戰,他們只是打算在襲擊前一分鐘做個提醒而已。

這個時期的海軍不像後世,在後世,海軍哪怕是護衛艦的艦艇內也有電視可以看。就不用提其他的娛樂項目了。而在這個時代,別的暫且不提。由於艦艇自身的自動化太低,就算是一艘滿載不過兩千噸的驅逐艦。艦上也有200多人的船員在…

200多號人,全都擠在一艘不過2000噸的小船裡的感受…

相當悽慘啊…

何況這時船隻的條件也不如後世,像是淡水什麼的更是船上十分緊張的東西,所以在出發前,聯合艦隊的官兵幾乎都在基地內先把自己給清洗好,省得到了海上後沒有機會洗澡。

南木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纔在那裡仔細的清洗自己,畢竟等到海上後,想要在等到這樣的機會可就很少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

“啪啪…”

拍了一下南木的肩膀,看到南木似乎已經將頭髮洗的差不多了,石田指了指地上的一件東西道。

“南木君,能幫我撿一下地上的肥皂嗎?”

“嗯?”

————————————————————

暫且不提稍後的撿肥皂的事情,這時日本聯合艦隊的官兵們正在忙碌着。

在歷史上由於自身工業的關係,所以日本改裝後的“淺水魚雷”還有“800公斤級航彈”的數量並不是很多,然而託福中國,這次日本人卻是準備充分…

“沒問題了嗎?”

看着遠處的一隊士兵,正在那裡努力的將一枚800公斤重的航彈吊上“赤城號航母”,山本五十六一臉嚴肅的問道。

“請閣下放心,已經全部準備好了…”

在山本五十六的身旁,一名大佐級的軍官恭敬的道。

山本五十六點點頭。

“帝國興亡在此一戰,諸君,努力啊…”

“明白…”

他們當然明白,如果能成功將位於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重創的話,那他們就有時間消化在南洋羣島所得的一切,並趁機佔領澳大利亞,等到美國人回過氣來的時候,他們也就有了和美國人和談的資本…

只要最後一切順利的話,坐擁南洋羣島和整個大洋洲的日本,就能像中、美、德、蘇等國一樣,真正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當然,這些還需要等到計劃順利成功後再說…

而珍珠港計劃,就是第一步…

“這關鍵的一步,一定要成功啊…”

看着擺放在那裡的,間諜拍下的珍珠港的照片,山本五十六在心裡默默的念道…

如果這次行動能成功,那一切自然好說,可如果失敗了的話…

山本五十六對自己制定的計劃很有信心,可這世界上沒有那件事情可以百分百保證,山本五十六也只能盡力讓計劃中的漏洞變得更小,可有一個漏洞卻是山本五十六無法彌補的…

雖說這些日子來,山本五十六和日本政府自認行動也算隱秘,但是山本五十六很清楚,恐怕中國人對這項計劃已經有所察覺,畢竟現在的日本國內有着太多的親中人士,再加上日本狹小的國土根本不適合隱藏什麼秘密…

“如果中國人偷偷將這項計劃告知美國人的話…”

山本五十六的心底不得不升起這絲憂慮,不過稍後他就搖頭安慰自己。

“就算將計劃告知美國人,中國人也不會得到什麼好處的,所以應該不會…”

山本五十六從沒信任過中國,不過在他看來,至少也要等到日本佔領了大洋洲後,中國纔有動手的可能性…

看着山本五十六在那裡沉思着,周圍的海軍將校軍官大氣也不敢出。

不過這個時候,外面突然跑進來了一名軍官。

“閣下,已經全部準備好,隨時都能啓航…”

這一句話將山本五十六從沉思中驚醒,過了半響後他才點頭道。

“好!啓航吧…”

這麼說的時候,山本五十六和其他軍官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叫做南木的軍官似乎一直在偷偷的用手揉着自己的臀部…(未完待續。。)

第50章 芝加哥第34章 洋灰廠第86章 張潤清第46章 倒黴第333章 指揮權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259章 議和第456章 曼谷大轟炸第72章 發動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138章 和談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4章 自己幹?第97章 一腳第245章 賭勝第54章 再次中槍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4章 自己幹?第339章 航空母艦第265章 合肥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131章 75小姐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39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第291章 登陸第269章 雨花臺第500章 VX毒氣第337章 摩蘇爾第351章 北上海參威第190章 鐵獅子衚衕第118章 不甘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359章 潛艇第96章 草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247章 狙擊手第403章 移民第297章 燃燒彈第520章 刺激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243章 水戰和騎兵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38章 和談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121章 請柬第471章 噴火兵第126章 表單(上)第214章 江上第41章 只差一步第101章 陪同第230章 朱爾典第87章 槍第247章 狙擊手第274章 旗人第132章 迫擊炮第505章 危月燕級潛艇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6章 當頭炮第33章 五個月後第345章 諜海第117章 走第74章 總督府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175章 5分之1第五百一十三章第181章 軍情局、軍防局第423章 眼皮子底下插棒槌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35章 解圍第426章 順利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109章 我要吃餃子第127章 表單(中)第277章 催淚彈和橡皮子彈第305章 火焰第453章 協議達成第80章 歸入第17章 江上(一)第421章 我恨停電第392章 興趣第215章 江底第510章 初步第406章 貨幣改革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84章 川東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385章 競選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
第50章 芝加哥第34章 洋灰廠第86章 張潤清第46章 倒黴第333章 指揮權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259章 議和第456章 曼谷大轟炸第72章 發動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108章 第一次A籤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138章 和談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4章 自己幹?第97章 一腳第245章 賭勝第54章 再次中槍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4章 自己幹?第339章 航空母艦第265章 合肥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131章 75小姐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39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第291章 登陸第269章 雨花臺第500章 VX毒氣第337章 摩蘇爾第351章 北上海參威第190章 鐵獅子衚衕第118章 不甘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359章 潛艇第96章 草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247章 狙擊手第403章 移民第297章 燃燒彈第520章 刺激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243章 水戰和騎兵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38章 和談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121章 請柬第471章 噴火兵第126章 表單(上)第214章 江上第41章 只差一步第101章 陪同第230章 朱爾典第87章 槍第247章 狙擊手第274章 旗人第132章 迫擊炮第505章 危月燕級潛艇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6章 當頭炮第33章 五個月後第345章 諜海第117章 走第74章 總督府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175章 5分之1第五百一十三章第181章 軍情局、軍防局第423章 眼皮子底下插棒槌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35章 解圍第426章 順利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109章 我要吃餃子第127章 表單(中)第277章 催淚彈和橡皮子彈第305章 火焰第453章 協議達成第80章 歸入第17章 江上(一)第421章 我恨停電第392章 興趣第215章 江底第510章 初步第406章 貨幣改革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84章 川東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385章 競選第284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