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開戰(二)

坐落在長江北岸的雲.陽縣城,千年來都是入川水陸通道上的重要驛站,縣城東接奉節,西連萬縣,四面高山深壑,羣峰延綿,平均海拔均在八百米以上,境內江段隨處可見懸崖峭壁,地勢極爲先要。

歷史悠久的雲陽是個沒有城牆的小城,城中人口堪堪超過一萬人。

當長江中上游江防司令、虎威將軍曹錕率領兩個旅到達時,雲.陽縣城中的大戶和民衆深恐客軍殘害,已經逃走大半,剩下的全是惶恐不安、面帶菜色的老弱病殘,曹錕麾下一萬兩千餘官兵將小城擠得滿滿當當。

出於對戰爭的恐懼,各國船隻紛紛停止航行,宜昌原有的幾艘百噸級以上機輪,早已被潰逃的周俊開往重慶。

重慶商會和警察局暗中響應蕭益民的號召,早就將所有大中型船隻開往重慶上游港口停泊,處於王陵基的第四師保護之下,新任四川軍務會辦兼巡按使陳宦根本無船可調,殺氣騰騰的曹錕只能率部冒着酷暑,徒步沿三峽入川,走到雲陽時全軍已是筋疲力盡。

更加嚴重的是,隨軍攜帶的軍糧已經消耗一空,勞累和飢餓使得官兵士氣全無,原本以爲入川之後能夠大發橫財的一萬兩千官兵搜遍整個縣城,僅得到兩千多斤玉米和紅薯,雞鴨牛羊早被躲避兵災的民衆轉入深山,連影子都看不到。

“將軍,來碗綠豆粥吧,可惜沒糖。”

曹錕的副官送上一大碗剛做好的綠豆粥,轉身給前來開會的第四混成旅旅長伍祥禎、第十三混成旅旅長李炳之各送上一碗。

天津籍的曹錕頗爲幽默,端起大碗“噗滋滋”喝下幾大口,咂咂嘴樂哈哈地說豆子不錯,比北方豆子有味道,說完望向端着碗一臉無奈的伍祥禎和李炳之:

“快喝吧,正好解暑,今天還要走一整天呢,怎麼也得一鼓作氣趕到萬縣,到了萬縣,什麼困難都沒了。”

雲南籍將領伍祥禎非常瞭解川人的脾性,他放下碗,對曹錕擔憂地說道:

“仲珊兄,雖然萬縣相對富裕,還有周俊部設立的大型中轉兵站,但這個時候,恐怕也被川軍和當地民衆搬空了,而且沿途的電報線都被剪掉了,我們與重慶之間的聯繫中斷兩日,情況不妙啊!”

曹錕慢慢放下碗,用袖子擦擦嘴,微微點頭:

“是啊,這個蕭益民果然深具號召力,他在報紙上大喊一聲堅壁清野,各地商會民衆從者如雲,坐鎮重慶的陳宦和兩旅湘軍也被他逼得手足無措,還害得一路上我們連吃的都找不到。

“由此可見,這次入川可不是什麼好差事,很可能要結結實實地打一仗才行,二位要有這個思想準備啊!”

河北籍將領李炳之喝下半碗粥也放下了:

“仲珊兄言之有理,不過,按照目前的對峙態勢來看,邊軍司令蕭益民似乎還不敢打響第一槍,否則以重慶外圍三個師的川軍兵力,完全能夠對困守重慶的兩個旅友軍發起四面進攻,進而拿下重慶,可蕭益民到現在都沒敢動,顯然是下不了決心......

“屬下認爲,蕭益民只是擺出一副姿態,爭取一個討價還價的有利地位罷了,絕不敢輕啓戰端,否則無異於背叛大帥,反對中央政府,必將陷於孤立的處境,進而受到我中央所屬各部與滇軍的嚴厲打擊。”

曹錕擺擺手:“不不!你不瞭解這個蕭益民,此人雖然年輕,但絕對是個殺伐果斷的人物,這幾天行軍我一直在想,他既然已經成功地挑動了四川民意,迫使川軍各師站在他的立場上一致對外,也有了充裕的戰爭準備時間,爲何仍然對重慶圍而不打?

“難道說,他非要等到我們兩個旅趕到重慶纔開打嗎?蕭益民絕不是這麼迂腐的,否則他也不會在短短八年時間內達到今天的地位。所以,我還是那句話……外面怎麼回事?瞎嚷嚷什麼?”

院子裡一片嘈雜,巡查各部開拔的參謀長熊炳琦飛身下馬,滿頭大汗地跑進來:

“報告師座,擔任先鋒的我部直屬二營行至西面十五公里的廟子山時,突然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襲擊,營長趙桓、營副張開泰以及三位連長率先中槍身死,五百弟兄羣龍無首,又處於狹窄山道之間,尚未發起反擊就遭到上百枚手榴彈的襲擊,據跑回來報告的一個小排長說,先鋒營能活下來的不到三成。”

曹錕嚇得跳起來,李炳之和伍祥禎霍然站起,圍住熊炳琦着急詢問詳情。

心急如焚的熊炳琦解釋一番,最後乾脆吩咐副官拿來地圖,收拾桌面飛快鋪開,指着地圖上只有一個小黑點的廟子山,快速解釋:

“就在這兒,是沿山修築的兩里長狹道,是通往萬縣的唯一官道,這段道路處在兩山之間,南面隔着數百米莽莽高山就是長江,北面是海拔千米、地勢險峻的廟子山,地勢狹窄,還有彎道制約,要是我們發起攻擊的話也頭疼,超過一個營的兵力根本就擺不開!”

李炳之轉向伍祥禎:“玉亭,你熟悉西南的情況,你說說吧,襲擊者可能是誰的部隊?”

曹錕和熊炳琦立刻望向伍祥禎,伍祥禎無奈地搖搖頭:

“小弟離開家鄉已經十餘年,一直在東北和直隸帶兵,對四川的情況根本不瞭解,所以很難判斷附近是誰的部隊......照理說,周俊部已經潰散,三分之一的兵力逃到重慶歸附了陳宦長官,散佈川東各地的川軍第一軍各部大多解甲歸田,周俊本人受到川軍上下的譏笑,心灰意冷之下已經奉命前往北京赴任。在這樣的情況下,襲擊我軍的只能是地方武裝,或者本地的江湖幫會。”

“不!江湖幫會哪裡有這麼多的先進武器?哪裡有這麼好的槍法?輕機槍、大威力手榴彈都一起上來了,地方武裝有這本事嗎?”曹錕立即提出質疑。

伍祥禎苦笑着解釋:

“師座也許不知道,蕭益民的成都和雅安兩個兵工廠的技術水平和武器產量非常高,除了沒有能力生產大型火炮之外,他們在方方面面都已經超過了漢陽廠。放眼全中國,目前也只有雅安兵工廠能夠生產大威力鑄鐵手雷和木柄手榴彈,漢陽廠、江南廠、奉天廠和大沽廠今年初纔開始仿製技術不高的木柄手榴彈,而成都和雅安生產的武器裝備和炸藥早在三年前就已經賣到了全國各地,加上蕭益民本人出自洪門,如今已是四川袍哥‘義字輩’中的魁首人物,所以他把武器彈藥賣給各地江湖人士毫不奇怪。”

“師座,是有這麼回事,玉亭言之有理。屬下聽說,成都兵工廠仿製的德國輕機槍已經定型,好像叫m1915型,已經陸續裝備四川邊軍和駐紮川南的王鍵第五師,由此可見,川軍的武器裝備遠比我們的要先進,不得不防啊!”參謀長熊炳琦低聲提醒道。

曹錕揹着雙手走到門口,看見院子裡跑來報信的幾個血淋淋的小兵還在等待,滿肚子怒火終於爆發,他轉過身大聲下令:

“把兩個連炮隊調上去,給老子猛轟!邪門了啊,敢打老子的伏擊,不管他是哪部分的都給老子滅了他!彪臣,你親自去指揮!”

“是!”

李炳之連忙抓起大蓋帽跑出臨時指揮部。

熊炳琦走到曹錕面前,低聲說道:“師座,會不會是對手想阻止我軍西進重慶?或者是通過偷襲,延緩我軍前行的步伐?”

曹錕瞪着眼珠子大聲罵道:“老子不管他們怎麼想,總而言之,明天的這個時候必須到達萬縣,否則不等別人來打,我們自己就會餓死!媽拉個巴子的,跟我走,老子要看看是何方宵小,竟敢擋老子的路!”

ps:這是月票滿1300票的更新!繼續誠摯地求自動訂閱和月票!

推薦好友糖苦咖啡的《史上第一混仙》(2355346):帶着一儲物揹包穿越到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馳騁中原。

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218章 驟然發生的內戰第71章 以退爲進露殺機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上)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170章 故佈疑陣第41章 最好的選擇第48章 未雨綢繆(下)第123章 破局第210章 密約第142章 第三勢力第231章 取捨第65章 混亂的善後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三)第189章 示弱第108章 妥協與堅持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下)第220章 鼓樓西路第67章 無聲的恐懼(四)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77章 掣肘(下)第171章 旁敲側擊第216章 連續交惡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143章 敢於擔當第149章 誰纔是賣國賊第65章 混亂的善後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185章 平地驚雷第105章 開戰(二)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126章 赤誠(五)第51章 頓悟(上)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67章 無聲的恐懼(四)第122章 反攻倒算(下)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31章 官場三味第162章 直皖合流第15章 轟動全城的開業典禮第91章 統一運動第97章 山雨欲來(下)第41章 最好的選擇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7章 日子不能這麼過第126章 赤誠(三)第229章 精益求精(下)第80章 論功行賞第36章 該死的體制改良第126章 赤誠(二)第224章 大勢已去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22章 草根的報仇第26章 利益鏈(下)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51章 頓悟(下)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229章 精益求精(下)第7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20章 鼓樓西路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180章 全方位壓迫第222章 鞭策與激勵第230章 偶得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3章 破碎的憧憬第64章 風暴(三)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226章 魯南剿匪(中)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188章 改弦易張第79章 川滇之戰(五)第219章 折服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130章 步步蠶食第77章 掣肘(下)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上)第124章 爭執(下)第102章 應戰第30章 牽動各方的“逆案”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210章 密約第154章 兵出湖南第125章 連鎖反應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137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232章 挺進山東第126章 赤誠(四)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57章 送別(上)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160章 亂象紛呈第105章 開戰(四)第15章 轟動全城的開業典禮第51章 頓悟(上)
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218章 驟然發生的內戰第71章 以退爲進露殺機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上)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170章 故佈疑陣第41章 最好的選擇第48章 未雨綢繆(下)第123章 破局第210章 密約第142章 第三勢力第231章 取捨第65章 混亂的善後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三)第189章 示弱第108章 妥協與堅持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下)第220章 鼓樓西路第67章 無聲的恐懼(四)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77章 掣肘(下)第171章 旁敲側擊第216章 連續交惡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143章 敢於擔當第149章 誰纔是賣國賊第65章 混亂的善後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185章 平地驚雷第105章 開戰(二)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126章 赤誠(五)第51章 頓悟(上)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67章 無聲的恐懼(四)第122章 反攻倒算(下)第179章 嘴皮硬還是刀子硬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31章 官場三味第162章 直皖合流第15章 轟動全城的開業典禮第91章 統一運動第97章 山雨欲來(下)第41章 最好的選擇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7章 日子不能這麼過第126章 赤誠(三)第229章 精益求精(下)第80章 論功行賞第36章 該死的體制改良第126章 赤誠(二)第224章 大勢已去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22章 草根的報仇第26章 利益鏈(下)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51章 頓悟(下)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229章 精益求精(下)第7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20章 鼓樓西路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180章 全方位壓迫第222章 鞭策與激勵第230章 偶得第58章 新鮮出爐的“振字營”第3章 破碎的憧憬第64章 風暴(三)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226章 魯南剿匪(中)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188章 改弦易張第79章 川滇之戰(五)第219章 折服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130章 步步蠶食第77章 掣肘(下)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上)第124章 爭執(下)第102章 應戰第30章 牽動各方的“逆案”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210章 密約第154章 兵出湖南第125章 連鎖反應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137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232章 挺進山東第126章 赤誠(四)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57章 送別(上)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160章 亂象紛呈第105章 開戰(四)第15章 轟動全城的開業典禮第51章 頓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