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得意不可忘形

ument.write(

蕭溢茗如今已是成都不大不小的名人,以卑微出身考取警察學堂狀元、總督破格提拔召到身邊聽差、洋人對他客客氣氣一同發財、洋妞**他卻坐懷不亂……

種種傳聞真真假假,大有市場。

貧苦百姓把蕭溢茗視爲驕傲,當成教育子女的楷模,特別是蕭溢茗發達之後沒有忘記收留他打工的茶館老闆鄧掌櫃,全力提攜鄧掌櫃成了全城新晉富豪的事,成了知恩圖報、有情有義的典型。

商人們如今爭相巴結他,官場大小官員看到這個突然竄起的總督衙門紅人都眉開眼笑;軍人們如今忌憚他,因爲全省最有實權的將軍鍾穎和他稱兄道弟,慷慨送給他一匹雄健的黑色戰馬和兩名侍衛;彪悍橫蠻的滿人也對他禮遇有加,就連當初被城防守軍搶去的兩匹好馬,也有人偷偷送回去了,而且換上了全套新嶄嶄的繮繩和馬鞍,馬鞍上綁着個結實袋子,裡面裝有紋銀一百兩。

江湖中人對這個年輕的新貴無不側目。

首先受益的是成都洪門南堂總舵把子吳大川,屬洪門“仁”字輩的吳大川苦心經營二十餘年,先後開設染坊、苦力行和船運行,可吳大川三兒子的結義兄弟蕭溢茗一出手,吳家老二、老三立即就成了成都第二大車行、第三大煤油批發行的大掌櫃,手下弟兄轉眼增至三百餘人,日子過得比苦幹了二十餘年的老爺子強多了。

不僅如此,西南洪門中的前輩高人、德高望重的雅安王雨堂老爺子,成了蕭溢茗的入門領路人,王老爺子的三兒子王謙,成了蕭溢茗的結義大哥,蕭溢茗自然而然地成了洪門“義”字輩的俊傑。

半年多時間,雅安王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了川西道最大的鹽茶、洋油和工業品批發商,勢力範圍逐漸向甘孜等廣大藏區延伸,據說王老爺子的三公子王謙和九個知書達禮的得意門徒已經到了成都,很快就會進入即將開學的陸軍速成學堂深造,王氏一門踏入軍政界光宗耀祖是遲早的事。

至於蕭溢茗當初被打得半死、半年後神不知鬼不覺除掉仇人的壯舉,更讓江湖人物津津樂道,儘管此時官府早已做出“城防軍江姓棚目純屬酒後失足溺水而亡”的權威結論,但誰也不能阻止流言的暗中傳播,不管別人信不信,軍中某些人和江湖人卻信了,而且有了“蕭溢茗年紀輕輕卻陰狠狡詐”的說法。

蕭溢茗很有自知之明,處之泰然,從不驕傲,原來如何待人接物,現在也是那樣,和他打過交道的人,都對他“誠懇實在,知書達禮”的氣度所打動,成都商界私下流傳這麼一句話:只要能攀上小茶壺的邊,就不怕賺不到大錢。

這也是蕭溢茗比較惱火的事情,“小茶壺”這個雅號恐怕這輩子甩不掉了,更讓他惱火的是,東門開水泥廠的張老爺如今得意非凡,逢人就說小茶壺是他後輩子侄,如今大名鼎鼎的“蕭溢茗”這個大號,還是他在青羊宮山門前給小茶壺取的,那時候小茶壺尚是個落魄的茶館小二,全成都唯獨他張某人獨具慧眼,一眼就看出這是匹即將飛黃騰達的千里馬。

蕭溢茗惱來恨去,最後反而氣得笑了,小茶壺就小茶壺好了,隨便叫,老子就他孃的市井出身怎麼了?親民啊!鄧掌櫃到處宣傳的說法不是流行起來了嗎?老子是韓信轉世投胎,忍辱負重志在萬里,將來能否封侯拜相不說,至少老子有花不完的錢,別看那些人滿街吹噓,見了老子的面,誰不客客氣氣叫聲“蕭爺”或者“小爺”?

“百翠樓”的熊老闆以及全城的妓院老闆,如今都很感激蕭溢茗,正是蕭溢茗的一份報告,新年沒幾天,總督大人親自發話了:取消合法妓院和說唱茶樓門前的“監視戶”木牌,警察總局及各級警局,從此不再對這些合法娛樂場所進行監控。

臘月二十三那天下午,蕭溢茗領着一羣弟兄和侍衛,冒着雪,騎着馬,風風光光地到“百翠樓”接走自己的姐姐。

心懷感激、也希望趁機拉緊關係的熊老闆非常會做人,像送自己女兒出門一樣,提前準備好三輛大馬車,一輛載人,一輛載嶄新的錦被和布匹,一輛載着易姐用了好多年的樂器和梳妝檯。

老鴇陸媽媽領着一羣千姿百態的姑娘,摟着易姐不放手,一個個千叮萬囑,哭得死去活來,弄得毫無準備的蕭溢茗無比感慨,此事自然又成了全城街談巷議的軼事。

新曆一九〇八年二月二日,光緒三十四年大年初一,連續多天的溫暖的陽光,讓節日中的古城到處喜氣洋洋。

上午十點,從總督衙門出發的十幾頂轎子,在百餘名侍衛的簇擁和沿街警察的護衛下,浩浩蕩蕩穿過繁華的陝西街、文廟街,開進氣象一新、寬闊堅實的武備街,馬上的百餘侍衛早已前來參觀過這條堪稱建設奇蹟的嶄新街道,可現在仍覺得沒有看夠,眼睛不時望向道路兩旁新穎氣派的雙層騎樓。

“停下!”

總督發話,長長的隊伍隨即停步,成百上千看熱鬧的遊人,爭先恐後地伸長脖子。

厚實的長絨轎簾掀起,總督大人趙爾巽在師爺和侍衛長的摻扶下鑽出轎子,望着腳下堅實平整的三合土道路,再看看街道兩旁長長的騎樓,忍不住深吸口氣,嘖嘖稱歎。在此之前,每天他都會接到武備街和陸軍速成學堂的修繕改造報告,但怎麼也沒想到,工程如此巨大,建設速度如此之快,效果如此之好。

得意非凡的鐘穎早已翻滾下馬,一路樂不可支地小跑過來,總督震驚得下轎細察,是他最想看到的效果。

鍾穎見趙爾巽走向路邊流沙井蓋上跺跺腳,再走上人行道,伸手撫摸方正氣派的騎樓青磚支撐柱,忍不住裂開大嘴笑起來:

“大人別擔心這樓不結實,這可是請來洋人牧師設計,由本省營造局和兩級衙門共同驗收合格的,要不是時間緊,這一里長的大道兩邊共一百套房產恐怕早已賣空了,如今成都城和周邊各縣,不知多少大財主抱着錢,眼巴巴地等着咱們開拍賣會呢。”

趙爾巽問道:“一百套兩層樓房和這條一里多長的馬路,竟是你們一個月之內修好的?”

鍾穎聽了這話,再看到衆多官員好奇地圍過來,頓時挺了挺肚子,眉飛色舞地稟報:

“是的,大人,這個大工程包括裡面的學堂修繕,總共動用了四千餘名熟練工匠,兩萬五千餘名青壯勞力,一千二百多條大大小小的船隻,四百多輛馬車,無論颳風下雨還是雪花紛飛,從城外運送青磚、石料、木料、石灰和洋灰的船隻馬車都沒停過。”

衆人一片驚呼,趙爾巽也動容了。

鍾穎對衆人的反應非常滿意,嘿嘿一笑,繼續大聲說道:

“各位大人,別說你們驚歎,就是開始時,請來幫忙的一羣洋人都連說不可能,一致認爲最快建造速度,至少也需要五十天時間,而且期間還不能下雨,可我們做到了,洋人最後都不得不服啊,哈哈……”

“這麼大的工程,就算三萬人日趕夜趕,也沒理由這麼快啊!從開始的策劃、到備料、到調度、到施工再到驗收,其中各項事務千頭萬緒,籌備時間最快也得半個月之久,而你們從建造到竣工僅用一個月,怎麼可能?咱們這些人都是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幾十年的人,怎麼就想不出理由呢?”

胖乎乎的藩臺大人忍不住問道。

鍾穎洋洋得意地笑着說:“那我就沒辦法了,眼前的道路、樓房,你也親眼見到了,不行還可以上樓,都是四寸厚的木板樓面,任你踩,任你踹,要是不結實你來踹我,哈哈!”

“混賬!快說!”

趙爾巽不悅了,他也很想知道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鍾穎當然知道是怎麼做到的,他參與了整個過程,但其中的巧妙處就連他也無法解釋清楚,只好踮起腳尖,到處張望:

“蕭老弟,蕭軍校……快快,快過來!制臺大人和各位大人有話問你。”

衆人連忙讓出條道,蕭溢茗快步跑來,鄭重行禮:“見過制臺大人,見過諸位大人!”

衆官員含笑回禮,趙爾巽叫他起來說話:“說說,怎麼做到的?”

蕭溢茗認真回答:

“一個月零三天前,卑職在鍾將軍的指揮下,請到十幾個精通建築的洋人牧師和商人,現場查勘後,立即做出方案,當天派出七十餘人聯繫本府各大建築商和材料商,以及周邊鄉鎮的父老鄉親,本城三大馬車行、水面上各碼頭的鄉親也鼎力支持,正好冬季沒有農活,所以僅用兩天時間,便聚齊了兩萬多人,三天時間準備完畢,於上月初一全面開工,好在老天幫忙,沒下什麼大雨。

“材料方面,周邊七大磚廠存貨充足,東郊兩個洋灰廠日夜開工,勸業道總辦周大人對我等支持最大,不但慷慨讓出之前定購的四千桶洋灰,還派來剛建完勸業場的兩千名熟練師傅。卑職沒做什麼,只是領着幾十人從中調度,畫出每一段工程,給出工期,總體指揮全賴鍾將軍的英明決策,以及十幾位洋人朋友,和本地兩百位專門指導驗收的老師傅。”

衆人面面相覷,依然覺得不可思議。

不管信不信,事實就擺在眼前,蕭溢茗說得很清楚,有條有理,面面俱到,細細一想很有道理。

幾位道臺很想問到底花了多少錢,可官場禁忌誰都摸得門清,既然總督大人沒問這個問題,誰好意思得罪人?

聽完陳述,大家心裡明白,功勞大部分應該算到眼前這個謙遜的年輕人身上,對蕭溢茗的能力、人品都非常認可,雖然蕭溢茗把功勞都推給了鍾穎和周善培,但明眼人都知道,周善培還說得過去,鍾穎就不行了,只會喊打喊殺、喝酒吃肉的滿人將軍鍾穎絕對沒這個本事。

趙爾巽非常滿意,望着蕭溢茗,目光中掩不住欣賞和關愛之情。

趙爾巽知道辦成這事不容易,蕭溢茗爲此耗費了心血,也動用了他的龐大關係網。

在衆官員的聲聲讚譽中,趙爾巽看蕭溢茗是越看越喜歡,對這個拼老命也要完成自己囑託的年輕人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非常滿意。

如果說之前蕭溢茗是以才華風度獲得自己器重的話,如今這小子用實際行動獲得了自己的信任,何況這小子得意而不忘形,有功而不倨傲,磨練得像是越來越成熟了。

第180章 全方位壓迫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下)第187章 痛定思痛第125章 連鎖反應第152章 求變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下)第172章 鋒芒畢露第208章 秋後算賬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上)第64章 風暴(四)第236章 宣示武力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57章 送別(上)第177章 形勢所逼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116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34章 靠山(下)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161章 再加一把火第42章 心動了(上)第26章 利益鏈(下)第126章 赤誠(五)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上)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上)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上)第156章 崢嶸漸露第87章 一觸即發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48章 未雨綢繆(上)第210章 密約第227章 各取所需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中)第198章 欲速則不達第105章 開戰(五)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243章 落井下石第126章 赤誠(二)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上)第30章 牽動各方的“逆案”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下)第209章 近衛軍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200章 軟刀子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7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149章 誰纔是賣國賊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上)第224章 大勢已去第56章 修修補補第118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61章 以進爲退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126章 赤誠(二)第240章 底線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56章 修修補補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20章 鼓樓西路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126章 赤誠(五)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200章 軟刀子第239章 同舟共濟第97章 山雨欲來(上)第26章 利益鏈(下)第152章 求變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64章 風暴(二)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6章 賭一把第147章 漢冶萍的歸屬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上)第126章 赤誠(四)第124章 爭執(下)第174章 單刀赴會第8章 身不由己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67章 無聲的恐懼(四)第215章 藍色計劃第181章 亂局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上)第175章 賭一把(下)第83章 越亂越好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下)第30章 牽動各方的“逆案”第28章 魚龍混雜的年代第105章 開戰(一)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第138章 試金石第30章 牽動各方的“逆案”第18章 決定第126章 赤誠(一)第122章 反攻倒算(上)
第180章 全方位壓迫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下)第187章 痛定思痛第125章 連鎖反應第152章 求變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下)第172章 鋒芒畢露第208章 秋後算賬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上)第64章 風暴(四)第236章 宣示武力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57章 送別(上)第177章 形勢所逼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116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34章 靠山(下)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161章 再加一把火第42章 心動了(上)第26章 利益鏈(下)第126章 赤誠(五)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上)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上)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上)第156章 崢嶸漸露第87章 一觸即發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48章 未雨綢繆(上)第210章 密約第227章 各取所需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中)第198章 欲速則不達第105章 開戰(五)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243章 落井下石第126章 赤誠(二)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上)第30章 牽動各方的“逆案”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下)第209章 近衛軍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200章 軟刀子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7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149章 誰纔是賣國賊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上)第224章 大勢已去第56章 修修補補第118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61章 以進爲退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126章 赤誠(二)第240章 底線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56章 修修補補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20章 鼓樓西路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126章 赤誠(五)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200章 軟刀子第239章 同舟共濟第97章 山雨欲來(上)第26章 利益鏈(下)第152章 求變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64章 風暴(二)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6章 賭一把第147章 漢冶萍的歸屬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上)第126章 赤誠(四)第124章 爭執(下)第174章 單刀赴會第8章 身不由己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67章 無聲的恐懼(四)第215章 藍色計劃第181章 亂局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上)第175章 賭一把(下)第83章 越亂越好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下)第30章 牽動各方的“逆案”第28章 魚龍混雜的年代第105章 開戰(一)第135章 大勢所逼(下)第138章 試金石第30章 牽動各方的“逆案”第18章 決定第126章 赤誠(一)第122章 反攻倒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