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縱橫捭闔(中)

八月二十三日上午,《華西時報》特刊號外,詳細報道了武昌“8.21慘案”的經過,歷數日本侵略者從甲午戰爭開始在中國領土上犯下的累累罪行,頭版頭條刊登了川軍總司令蕭益民撰寫的抨擊文章《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下午兩點開始,成都各高校師生、各界民衆五萬餘人陸續走上街頭,舉行盛大遊.行抗議活動,長達數裡的遊.行隊伍高舉“趕走日本人”、“抵制日貨”、“血債血還”的大幅標語,高呼反日口號,憤怒聲討日本帝國主義的罪行。

下午三點,四川陸軍軍官學校一千五百名學員組成的七個徒手方隊走上街頭,成都學生和市民第一次看到軍人的遊.行隊伍,一時間驚喜不已,紛紛向高舉戰旗步伐整齊的學員遊.行方隊報以熱烈的歡呼。

學員方隊走到鼓樓十字街口,齊聲唱起悲壯高亢的《中國魂》:“五千年的風和雨,藏着多少夢,黃色的臉黑色的眼不變的笑容,八千里錦繡山川唱響了戰歌,不論過去還是現在從不會屈服!一樣的淚,一樣的痛,所有的苦難,我們銘記心中;一起高歌,一起怒吼,所有的屈辱,我們銘記心中!手牽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讓祖先看着我們奮起的抗爭,手牽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讓世界看着我們重鑄中國魂……手牽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讓祖先看着我們奮起的抗爭,手牽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讓世界看着我們重鑄中國魂!”

越來越多的學生跟隨在軍校學員方隊身後,一遍又一遍地跟着吟唱令人熱血沸騰的《中國魂》,震天的歌聲取代了所有參差不齊的口號,引領了成千上萬人奮進的腳步,久久迴盪在成都的上空。

北校場川軍總司令部彷彿突然靜止一般,所有官兵都不約而同停下腳步,傾聽遠方陣陣傳來的洪亮歌聲,不少學會此歌的官兵深受感染,很快放開喉嚨,跟着一起唱。

總司令辦公室的會客廳裡,站在窗邊側耳傾聽良久的包季卿回到蕭益民對面坐下:“沒想到今早纔開始學唱的這首曲調怪異、歌詞淺白的歌曲,竟然受到如此歡迎,大大出乎我的預料,恐怕真要和你預料的一樣,很快傳遍全中國了。”

“哈哈!理所當然的事。”

蕭益民自得不已,將手中一份長長的電報遞給包季卿:“瞧瞧,英國人發怒了,在今天發行的《字林西報》上指責我們在西康地區屠殺爭取獨立自由的無辜民衆,說鍾穎和他的軍隊極其殘忍,手段極爲惡劣,還提到了活埋俘虜、大量使用一九〇五年象牙公約嚴格禁止的達姆彈等等,你看看吧。”

包季卿接過去,匆匆看完放到一邊:“英國人怎麼不敢提被我們俘虜的七名英國軍官和十二名非法入境勘測的英國人?別看他們叫得厲害,恐怕很快就會派人找上門來要求談判。”

“談個屁!誰來我也不見。”

蕭益民轉向整理文件的新副官田漢民:“漢民,那十九個英國俘虜怎麼樣了?”

年僅二十四歲、畢業於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的田漢民含笑回答:“昨天押送到雅安基地之後,立即按照司令的吩咐將十九名俘虜分開關押,審訊結果估計晚上才能送來。”

Www▪ttkan▪¢Ο

蕭益民滿意地點點頭:“你再給謝東流去個電話,告訴他不要理會那些英國軍官的抗議,一定要分開審訊,近期內不能讓俘虜相互見面,如果那些英國軍官再不合作,就給我用刑,只要不打死就行了。”

“是!”

精明強幹的田漢民立刻走向東面的機要室,心裡暗暗吃驚,沒想到司令蕭益民對英國人也這麼狠,一直不敢下手的審訊專家謝東流這回恐怕要立大功了。

包季卿對蕭益民的強硬早已習慣,不再談論英國俘虜的事情,反而對日本人的反應倍加關注:“從這兩天北京和上海發回的電報看,日本人還在對中央政府施加壓力,上海和武漢那邊形勢很緊張,又有三艘日本軍艦離開上海逆流而上,如果麻剛他們得手的話,估計形勢更爲緊張,加上我們最近驅逐了以旅遊爲名四處遊蕩的三十多名日本人,說不定日本軍艦還要開到重慶威脅我們。”

蕭益民點燃支菸:“只要他敢來,我就敢打,就在三峽江段轟他個狗孃養的,正好給王陵基新組建的炮兵團練練實彈射擊,再把軍校炮科學員和直屬迫擊炮團調過去搞訓練,多少軍艦過來都能打殘他,老子就不信小日本真敢派兵入川。”

包季卿禁不住咧嘴笑:“冢源沒讓他的寶貝女兒找你?”

“來了兩次電話,請我去她家喝茶,我回答說沒時間,估計現在冢源一家不得安寧了,學生們都是容易激動的熱血青年,就算只是圍着冢源的商鋪和院子喊一通口號,都能讓冢源耳鳴幾天。”蕭益民笑道。

包季卿也笑了:“成都警察局和省檢察廳一下就逮捕了十五名與冢源交往密切的官員和富商,冢源那隻老狐狸肯定知道我們猜到他的真實身份了,不知道下一步他會怎麼做?”

蕭益民慎重地考慮片刻:“重慶也在搞萬人大遊.行,日本領事館肯定要被扔進去一大堆破鞋爛菜什麼的,還有那四個在重慶紮根近十年的日本商社,定會在這次全民抵制中氣急敗壞,但是日本人對我們毫無辦法,只會去找袁大帥大喊大叫,我現在擔心的是袁大帥的反應。”

“嗯,估計袁大帥和中央政府那些高官又睡不着了,等後天《遠東郵報》發表你的文章之後,恐怕會形成火上澆油的效果,不管革命黨首腦是否簽訂了國內高層間盛傳的《中日密約》,孫中山等人都必須做出明確答覆,否則國民就會拋棄他們。

“這麼一來,日本人的精力也就分散到各個方面,最要他們命的是全國性的抵制日貨,歐洲因爲戰爭大量減少了對外貿易,美國又通過雄厚的資本和發達的工商業,不斷擠佔日本的對外貿易份額,日本人恐怕要鋌而走險......首先要遭殃的只能是袁大帥。”

包季卿的視野非常開闊,而且目光越來越敏銳深遠。

蕭益民點點頭:“這一回的混亂不是那麼容易平息的,既然袁大帥一心要改制當皇帝,我們就不需要顧及他的面子,不管他出於什麼目的,有多大的理由和苦衷,都不能逆歷史潮流而動,只要他當上皇帝,定會遭到全中國民衆的反對,就算我們想幫他都不敢......徐世昌和段祺瑞兩位將軍不是對此也頗有微詞嗎?連這兩位最受袁大帥重用的大將都不是一條心了,袁大帥還有多少勝算?”

包季卿長嘆一聲:“說的是啊……你打算怎麼辦?”

“晚上要去德國領事館赴宴,富迭庚先生要卸任回國了,我得送送這位老朋友,明天我先到大邑,和劉文淵縣長見個面,美國人想入股大邑化工廠和水泥廠,他已經來了三個電話讓我幫拿主意。

“之後,我要到雅安基地見見那幾個英國軍官,經樂山、敘府走一圈,然後到綦江和美國佬談判,最近國際市場的鋼材溢價近十倍,美國佬想不執行剩下三年的八萬噸碳鋼供應合同,我得去敲打敲打他們,最後到重慶待上幾天,好好開導開導我那位二哥,自從日本回來之後他就痛苦不已,要不是他的拜把兄弟蔣介石一力相勸,恐怕他真要登報宣佈脫離國民黨了。”蕭益民回答。

“我是問你打算怎麼應付袁大帥?”包季卿根本不管蕭益民做生意的事。

蕭益民苦笑道:“只能躲着了,這個時候決不能向任何勢力低頭,只要挺過去,往後的日子就好過了。”

包季卿不置可否,也只能隨蕭益民的意,還得留在家裡幫他料理惹下的一堆麻煩。

風頭強勁的《遠東郵報》終於登出了署名詹姆斯.邦德的時評文章,題目是《誰在出賣中國的利益》,文章以旁觀者的身份,揭露了日本逼迫袁世凱簽署《民四條約》的過程和目的,毫不客氣地指出日本損害中國利益的同時,也損害了歐美各國的在華利益,含蓄地批評英國對盟友日本的再三容忍令人驚訝,簡要論述了中美關係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盛讚美國在戰火紛飛的歐洲以及在中國市場不斷取得的豐碩成果,預言英國的在華利益必將從此逐漸削弱,歐美各國的在華利益形成的傳統平衡已經被打破。

文章的最後部分,引用了半年來盛傳的“流亡政治家孫中山先生與日本方面簽署《中日密約》的詳細條款”,並對其真實性進行逐條分析,抓住國民黨曾經出賣過中國聯合鋼鐵企業“漢冶萍公司”的流產計劃不放,擺出一副一切爲了公平和真理的姿態,大聲質問標榜一切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國民黨,爲何對日本與中國簽署的《民四條約》集體失聲?隨後大膽質疑袁世凱政府和國民黨的奮鬥宗旨,並呼籲中外人士和機構儘快解開事實真相,恢復應有和合理秩序,把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關係調整到合理的位置。

文章面世,立刻引發輿論大地震。

這是公開發表的媒體首次大膽地地從正面提出質疑,有理有據地展開分析和比較,並得出一個個駭人聽聞的預測結果。

南洋地區的華人報紙和華人機構一片譁然,紛紛向奉孫中山先生指派正在南洋籌款幹革命的楊庶堪、胡漢民、鄧鏗、許崇智等人展開質疑和圍攻,個別憤怒的華僑領袖喊出了“一分錢都不要再給賣國賊”的口號。

全中國的報紙幾乎立刻投入這場大爭論,國民黨的機關報《民立報》不得不挺身而出,極力闢謠,一直待在日本的孫中山募集不到革命資金變得更加被動,不得不在一週後接受英法美意四國記者的聯合採訪,怒斥叫做“詹姆斯.邦德”的人是個別有用心的野心家和陰謀家。

憤怒的國民黨人終於無法忍受北京政府旗下報紙對國民黨的詆譭,突然向北京政府的《亞細亞報》報社上海分社投擲炸彈,當即炸死炸傷十餘人,引發全國各界的一片譁然。

袁世凱抓住這個事件,開始發動全國性的捕殺國民黨員的行動,全國各地天天爆炸、天天死人,一個個名震天下的政治名流橫屍血泊中,終於導致全國性的武裝騷亂髮生。

ps:這是月票滿1550章的更新!繼續求自動訂閱和月票支持!

第168章 得失之間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24章 總督召見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115章 分歧(中)第110章 獨具慧眼(上)第25章 得意不可忘形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88章 戰火連天第118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26章 赤誠(三)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下)第98章 軍心人心第93章 沒有王法第120章 此路不通第8章 身不由己第199章 步步緊逼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72章 天命所歸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124章 爭執(下)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上)第131章 西進序曲(下)第12章 惡從膽邊生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178章 絕密任務第221章 暗流洶涌第79章 川滇之戰(六)第18章 決定第41章 最好的選擇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208章 秋後算賬第200章 軟刀子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242章 蓄勢第161章 再加一把火第6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57章 送別(上)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226章 魯南剿匪(上)第124章 爭執(上)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214章 共建模範省第77章 掣肘(上)第167章 艱難的抉擇第164章 明爭暗鬥第235章 亂中取事第101章 不斷收緊的絞索第79章 川滇之戰(二)第106章 圍困第163章 一波三折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64章 風暴(一)第60章 旗幟鮮明的立場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72章 天命所歸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62章 亂象頻生第8章 身不由己第242章 蓄勢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上)第57章 送別(下)第226章 魯南剿匪(上)第63章 千鈞一髮第171章 旁敲側擊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241章 漫長的冬季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158章 將錯就錯第93章 沒有王法第146章 各懷心事第13章 暗夜驚魂第77章 掣肘(上)第241章 漫長的冬季第97章 山雨欲來(下)第77章 掣肘(上)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210章 密約第121章 痛擊第109章 不斷延伸的觸角第196章 信任與忠誠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201章 此消彼長第123章 破局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一)第230章 偶得第45章 動盪中的選擇第161章 再加一把火第138章 試金石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下)
第168章 得失之間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24章 總督召見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115章 分歧(中)第110章 獨具慧眼(上)第25章 得意不可忘形第113章 誰更無恥第88章 戰火連天第118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26章 赤誠(三)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下)第98章 軍心人心第93章 沒有王法第120章 此路不通第8章 身不由己第199章 步步緊逼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72章 天命所歸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124章 爭執(下)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上)第131章 西進序曲(下)第12章 惡從膽邊生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178章 絕密任務第221章 暗流洶涌第79章 川滇之戰(六)第18章 決定第41章 最好的選擇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128章 乾坤初定(下)第208章 秋後算賬第200章 軟刀子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242章 蓄勢第161章 再加一把火第6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57章 送別(上)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226章 魯南剿匪(上)第124章 爭執(上)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214章 共建模範省第77章 掣肘(上)第167章 艱難的抉擇第164章 明爭暗鬥第235章 亂中取事第101章 不斷收緊的絞索第79章 川滇之戰(二)第106章 圍困第163章 一波三折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64章 風暴(一)第60章 旗幟鮮明的立場第55章 談笑之間的改變第72章 天命所歸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62章 亂象頻生第8章 身不由己第242章 蓄勢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上)第57章 送別(下)第226章 魯南剿匪(上)第63章 千鈞一髮第171章 旁敲側擊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241章 漫長的冬季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158章 將錯就錯第93章 沒有王法第146章 各懷心事第13章 暗夜驚魂第77章 掣肘(上)第241章 漫長的冬季第97章 山雨欲來(下)第77章 掣肘(上)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210章 密約第121章 痛擊第109章 不斷延伸的觸角第196章 信任與忠誠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201章 此消彼長第123章 破局第139章 一意孤行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一)第230章 偶得第45章 動盪中的選擇第161章 再加一把火第138章 試金石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