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菩薩降世

張傲秋看了一會,拾起地上的竹簍,拿到近前,恰好此時一縷晨光越過遠處的山巒照射過來,透過竹簍之間的縫隙落在張傲秋眼裡。

竹簍由八根粗竹條做爲骨架,竹條之間又用竹片連接起來,竹片寬窄如一,就連竹片與竹片之間的間隙,同樣也是寬窄如一,就好像用尺精確地量制一般。

這竹簍此時在張傲秋眼中再也不是一個竹簍,而彷彿是一個蘊含天地玄之又玄的法則一般的寶物。

張傲秋託着竹簍,反反覆覆又看了好一會後,也是隨手一拋,竹簍落在地上,卻是歪向一邊。

張傲秋拾起竹簍想了想,然後又是一拋,這次竹簍落地雖然還是傾斜的,但明顯比上一次要強多了。

一連拋了六次,竹簍落地姿勢越來越平衡,直到最後一次,才完全達到了張道心先前那次的效果。

張傲秋這六次,都是動用了真氣的,真氣運轉強弱,也就直接造成竹簍落地傾斜程度,而這六次對真氣運行的不斷修改,在最後一次,體內運轉不休的真氣,卻在那一剎那間,突然靜止不動,達到完全的平衡後,又開始重新運轉。

以此同時,與丹田相通的識海中,原本如波濤洶涌的神識跟太極圓環在那一瞬間跟着凝固,在真氣重新運轉後,太極圓環卻像個風輪一樣,滴溜溜快速轉動不休。

正盤坐冥想的獨叟,雙眼霍得睜開,看到眼前情形,心頭升起一陣驚異,跟着又是一陣狂喜,一拍大腿興奮道:“好小子,真有你的。”

而在張傲秋真氣停頓的那一瞬間,後面張道心立生感應,跟着“咦”了一聲,接着臉上露出一絲歡喜的表情。

張傲秋此時心神卻完全沉浸在體內真氣運轉之中,同時腦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刀宗後山上的十八羅漢。

跟着一絲明悟涌上心頭,那十八羅漢雕刻,各自展現的姿勢,完全不同於佛經上所描述的那樣,現在想起來,原來那樣的雕刻,都是爲了保證其左右對稱完全平衡的。

這十八尊形狀特異的羅漢雕像,並不像木靈理解的那樣,本身並沒有隱藏任何秘密,只是一尊尊普普通通的石頭雕像。

只是創造這十八尊羅漢形象的高人,卻將天地間最玄妙的法隱秘地藏在雕像中,傳給世人。

平衡,本就是天地之間最重要的法則。

人分男女,物分陰陽,金木水火土生生相剋,這些都是平衡。

而在道家,亦有平衡療法,這套療法以遠端疏通爲核心,結合導引之術、點穴之法、按蹺之法、撥筋、刮痧等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爲指導打通經絡,達到治癒周身疾病的目的。

而在張傲秋識海里的太極圓環,更是表達了它陰陽輪轉,相反相成是萬物生成變化根源的至理,因而亦有“無極而生太極,太極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爲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之語。

當年張傲秋在刀宗的時候,從小就被木靈逼着在十八羅漢像前打坐,這麼多年,那十八座羅漢像的姿勢甚至就連其身上的每處細節都一清二楚。

只是沒有想到,這麼多年的努力,在慣性思維的帶動下,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導致三代人均是一無所獲。

若不是這次機緣巧合,這十八尊羅漢雕像的秘密只怕永遠都無法探知。

天道無所不在,只是看你有沒有一雙發現秘密的眼睛跟心靈!

十八尊羅漢像,在太極圓環地帶動下,在張傲秋識海里如走馬燈一樣飛快轉過,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最後快到第一尊羅漢像剛出現,第二尊羅漢像已經轉了過來。

這樣的速度,在以前,就算張傲秋識海再強大,也難於承受過來,當時他跟木靈重回刀宗,曾在十八羅漢雕像前嘗試着將其重合,但試過幾次後,都是失敗了。

而這次卻不待他強求,十八羅漢像就隨着太極圓環自行運轉,不過這一切卻又在張傲秋意識之外,只是先前加以引導,剩下的就任其自然。

而在其外,張傲秋本人則像一個木雕一樣,站在茅廬前,目光低垂,望着面前的竹簍一動不動。

шшш☢ttκǎ n☢CΟ

張傲秋這種情況,張道心一看就知道是有所悟,只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此子悟性如此之高,僅僅是看了自己編的竹簍,就能悟出其中平衡的真意,從而調整體內真氣陰陽進一步調和,這次頓悟,不管時間長短,都會讓其得到一個實質地飛躍。

一塊頑石,直到此刻才真正展現出其內涵玉石的本質。

隨着張傲秋識海內高速運轉的十八羅漢雕像一個個慢慢重合,從其體內慢慢散發出跟先前一樣亙古滄桑的氣息,這股氣息慢慢變得越來越濃郁,使得身處近前的張道心,突然生出眼前這個半大小子是從遠古穿越過來的神人的感覺。

這股亙古滄桑的氣息,帶着一種天道循環的意境,張道心就是因爲這股氣息纔再次現身張家衆人面前,現在這股氣息又一次出現,再加上張傲秋跟他說的金甲入侵,讓這個進入化境久已的隱世高人在這一剎那彷彿看到了突破天道的秘密。

所以張道心也不走,乾脆盤膝坐在張傲秋身後,閉目打坐,細細體味這股氣息中深含的玄之又玄的意味。

於是這一老一少,一個坐,一個站,各自修行。

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最後一尊羅漢像最終重合,那股亙古滄桑氣息濃郁的達到最高點,圍着張傲秋周圍密而不散,開始劇烈地翻滾不休。

翻滾的氣息隱隱帶着風雷之聲,如同一道看不見的風雲際會。

跟着萬道金芒突然從張傲秋體內激射而出,直入天際,映着此時傍晚落日餘暉,兩相交應,如同一道巨大的光幕。

這道光幕出現的如此突兀,而又如此之耀眼,這樣的奇景,使得整個嶺南能看見的人都不由即好奇又心生敬畏,於是四面八方的人不由自主往光幕處趕去一探究竟。

而在識海上方懸浮的太極圓環,同時金芒大盛,照得識海內翻滾的神識猶如渡上一層金邊。

識海的獨叟跟外面盤膝打坐的張道心,在金芒激射的那一瞬間,同時霍得站起,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呈現在各自眼前的奇景。

此時金芒越來越盛,越來越盛,使得處於中心的張傲秋,完全隱沒在光芒之中。

在光芒最盛時,遠處天際,一尊巨大的佛像隱隱現出輪廓,佛像呈結跏跌坐,以右足押左股,以左足押右股,足心朝天,左手屈手上舉於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呈施無畏印,右手手覆於右膝,指頭觸地,呈降魔印。

(結跏跌坐亦稱“金剛坐”,因佛禪定時常用此坐勢,故又名“禪定坐”。佛教認爲這種坐法最安穩,不容易疲勞,且身端心正,因此修行坐禪者經常採取這種坐法。相傳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進入禪思,修悟證道,採用的就是這種坐姿。結跏趺坐的姿式是以左右兩腳的腳背置於左右兩股上,足心朝天。這種坐法又可細分爲二種,先以右足押左股,再以左足押右股,雙手的上下秩序也是以左上者,稱之爲降魔坐;反之則稱爲吉祥坐。)

佛像一出現,天邊的晚霞驀然霞光大盛,先前本就璀璨的光幕,此時更是光彩奪目。

佛像穩坐片刻,待到祥光完全勾勒出全身,佛像慢慢變得清晰,身形也開始縮小,從遙遠的天際沿着金芒往張傲秋靠近。

而從張傲秋身體內激射出的金芒在佛像出現的那一剎那,全部調頭往臨空的佛像投去,聚集在佛像底部,漸漸形成一座蓮花寶座。

此時先批趕到近前的人,看到如此景象,一個個不由自主虔誠地就地跪拜。

菩薩降世,嶺南必將大幸!

第一百零二章 牛刀小試(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心憂木靈第二百零七章 潭下奇遇(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嫌疑第六百零六章 虎口拔牙(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起卦第二十七章 初進雲府第二百零五章 會面(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起卦第五百零七章 烏雲壓境第四百二十八章 篝火晚宴(下)第六百零九章 追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除夕第二百四十八章 風涯渡第一百二十五章 緊急施救(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中埋伏第三百七十七章 離去第四百五十一章 私人領地第五百三十三章 審問第二百九十九章 直殺而入(下)第九章 爐前悟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排毒療傷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再現第六百零八章 定情物第六百二十七章 局勢大好第二百三十五章 無暇寺(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零二章 牛刀小試(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白羊觀第三百九十一章 走出心魔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五百五十四章 局勢剖析(二)第五百九十章 推斷第四百零五章 疑點重重第二百四十八章 風涯渡第四百六十三章 沙場逞威第六百五十七章 破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見狼王第四百六十三章 沙場逞威第六百零八章 定情物第六百九十四章 風暴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訓第一百三十七章 陰陽山脈(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人同行第八十七章 大年三十第五百四十七章 交易(一)第十四章 入住臨花第五百三十九章 禍水西引第三百一十五章 交接第二百零一章 瀑布潭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重又相聚第六百二十四章 以命換命第一百零七章 石刻之謎第五百六十二章 對答第九十七章 山前鏖戰(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危機第五百九十一章 刺殺第五百七十章 計劃第一百七十六章 重又相聚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網第二百八十五章 煙雨閣第三百零八章 登門鬧事(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另有天地(下)第四百零二章 入定(下)第六百九十章 蝶兒雙飛第三百四十六章 雪怡來歸第二百四十四章 交代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見獨叟第四百零二章 入定(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金面玉剎第二百七十四章 療傷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極圓環第四百五十五章 命令第六百八十章 祭拜第七百章 問題解決第四百四十四章 破碎虛空第四百六十六章 正奇相輔第一百八十五章 喻千祁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應不應第一百三十九章 未雨綢繆(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勇闖機關(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六十三章 山中景色第一百九十五章 起卦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再現第四百八十章 黑袍人第一百零二章 牛刀小試(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服人狼第二十九章 站穩腳跟第二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六百零一章 十八部落(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狼夜話(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誠心賠罪第四百六十二章 狼騎成軍第二百七十九章 診脈第二百七十四章 療傷第六百十八章 收服(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機關第四百七十六章 紅顏心動
第一百零二章 牛刀小試(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心憂木靈第二百零七章 潭下奇遇(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嫌疑第六百零六章 虎口拔牙(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起卦第二十七章 初進雲府第二百零五章 會面(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起卦第五百零七章 烏雲壓境第四百二十八章 篝火晚宴(下)第六百零九章 追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除夕第二百四十八章 風涯渡第一百二十五章 緊急施救(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中埋伏第三百七十七章 離去第四百五十一章 私人領地第五百三十三章 審問第二百九十九章 直殺而入(下)第九章 爐前悟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排毒療傷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再現第六百零八章 定情物第六百二十七章 局勢大好第二百三十五章 無暇寺(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零二章 牛刀小試(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白羊觀第三百九十一章 走出心魔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五百五十四章 局勢剖析(二)第五百九十章 推斷第四百零五章 疑點重重第二百四十八章 風涯渡第四百六十三章 沙場逞威第六百五十七章 破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見狼王第四百六十三章 沙場逞威第六百零八章 定情物第六百九十四章 風暴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訓第一百三十七章 陰陽山脈(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人同行第八十七章 大年三十第五百四十七章 交易(一)第十四章 入住臨花第五百三十九章 禍水西引第三百一十五章 交接第二百零一章 瀑布潭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重又相聚第六百二十四章 以命換命第一百零七章 石刻之謎第五百六十二章 對答第九十七章 山前鏖戰(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危機第五百九十一章 刺殺第五百七十章 計劃第一百七十六章 重又相聚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網第二百八十五章 煙雨閣第三百零八章 登門鬧事(上)第六百九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另有天地(下)第四百零二章 入定(下)第六百九十章 蝶兒雙飛第三百四十六章 雪怡來歸第二百四十四章 交代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見獨叟第四百零二章 入定(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金面玉剎第二百七十四章 療傷第二百七十五章 太極圓環第四百五十五章 命令第六百八十章 祭拜第七百章 問題解決第四百四十四章 破碎虛空第四百六十六章 正奇相輔第一百八十五章 喻千祁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應不應第一百三十九章 未雨綢繆(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勇闖機關(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六十三章 山中景色第一百九十五章 起卦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再現第四百八十章 黑袍人第一百零二章 牛刀小試(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服人狼第二十九章 站穩腳跟第二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六百零一章 十八部落(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狼夜話(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誠心賠罪第四百六十二章 狼騎成軍第二百七十九章 診脈第二百七十四章 療傷第六百十八章 收服(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機關第四百七十六章 紅顏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