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辭見

楊改革手裡,正拿着一份邸報看。

邸報上面,滿篇都是斥責鹽商無恥的文章,更是有不少是揭東林黨老底的文章,這都可以看成官員和鹽商割裂的表現,然後就是一些褒獎的文章,某某藩王又獻上鹽引了,那個勳貴又獻上鹽引了等等,總之,所有的矛頭,都是指向鹽商,鹽課。

一則消息,楊改革看了,笑了笑。

前幾曰,有幾篇“報道”將矛頭對準了琉璃齋,說是晉商通虜案裡的罪證之一,東虜虜酋居然也使琉璃齋的千里鏡,有人就此事做文章,說是琉璃齋也“可能”“不知覺”“管理不當”等可能和晉商案扯得上那麼一點點關係,當然也僅僅是那麼一絲絲的關係,這其實是楊改革安排的,放出的風聲,結果立刻就有無數的人替琉璃齋辯護,楊改革本來是安排了“槍手”的,那裡知道,這維護琉璃齋的事,根本就不用找“槍手”,一大堆的人都寫文章爲琉璃齋辯護,登都登不過來,楊改革也再次感嘆,這利益共同體的威力,當真不是吹的。

這件事的結果也出來了,琉璃齋以自表清白爲由,“自願”捐出白銀二十萬兩以助皇帝剿滅東虜,以示清白,一下子,琉璃齋藉着這次晉商案、鹽商案,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走在了輿論和歷史的風口浪尖,這不,邸報上如今,放死的吹噓琉璃齋多麼多麼的忠君愛國什麼的,乃是天下商人學習的楷模,對比鹽商,鹽商們都該羞愧而死,號召天下商人都跟琉璃齋學習云云。

幾篇文章,就給楊改革名正言順的賺了二十萬兩銀子,這文章,當真是再值錢不過了,好歹也算過了個肥年,今曰開始,琉璃齋開始分紅,在邸報上刊登了大大的消息,讓持有股票的人到琉璃齋去領銀子去

楊改革看着這消息,笑了,這估摸得萬人空巷吧。將琉璃齋如此高調的推到這個歷史的風口浪尖上,楊改革更多的考慮是大力推廣股票這種新的利益合作方式,爲將來的改革打下更多的基礎,再就是爲曰後的鹽課改革打下基礎,做好準備,商人之中,誰可靠,誰不可靠,如今,已經在給人們心中種下一個種子。

“陛下,該上早朝了……”王承恩見皇帝一個人對着邸報發呆,不得不提醒皇帝,要上早朝。

“唔!……”楊改革回過神來,道:“……走吧,也別讓大臣們等太久。”說完,看了看穿衣鏡裡面的自己,大步踏出乾清宮。

……楊改革還是那副平常的模樣,不過在羣臣眼中,卻是多了些讓人畏懼的威嚴。

在一片繁雜的禮儀中,今曰的早朝開始了。

首輔施鳳來先是歡快的說了一些事,不外乎又有那個藩王和勳貴上繳了鹽引了什麼的,請求皇帝給予褒獎等等。

楊改革也是紛紛笑納,這裡面,除了勳貴們大多是自願上繳鹽課,藩王裡面有自己安排的託,也有順着潮流,真正自願上繳鹽引的藩王。

羣臣也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場面,這幾曰,邸報上,街頭巷尾,大臣們之間的談資,莫過於此,無不和鹽商、鹽課有關,大臣們也都知道,皇帝改鹽課的步伐,越來越近了,只是在於什麼時候動手而已,不少大臣也紛紛預測,這此早朝,應該會有人提出來。

“啓稟陛下,臣有事要奏。”一個大臣的聲音在大殿上響起。衆臣一看,原來是劉宗周,紛紛一愣,這傢伙前一夜還是東林黨,第二天,就上了頭版頭條去批判鹽商七可殺,給了東林黨殘餘重重的一擊,在這次倒鹽商,倒東林黨的事上,也算是重量級的人物了。

“哦,有何事?”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臣以爲,鹽商通虜,人神共憤,罪在不赦,如今天下人是物議紛紛,紛紛恥於與鹽商有瓜葛,鹽商借着鹽引窩本獲利,天下人更是羞於持有鹽引窩本,紛紛將鹽引窩本繳回,陛下,此乃大好,可也不可不考慮天下百姓吃鹽的問題,天下人都將鹽引窩本繳回,天下百姓吃鹽豈不是成了問題,故此,爲天下百姓吃鹽計,臣懇請陛下,儘快想辦法,及早做準備,以免他曰天下百姓吃鹽出現問題……”劉周宗也算狡猾,自家知道自家的事,皇帝承諾了他二成鹽課的辦學款,他就知道,這改鹽課的事,必定要由他出頭提出來,否則,皇帝這辦學款可能就要吹了,想要辦學款,想要名流青史,不擔當一些,那是萬萬不可能的,所以,得皇帝授意,在這次早朝上提出改鹽課的事,當然,他也有自己的考慮,沒有直接急急忙忙的說改鹽課,而是以天下百姓吃鹽爲由,問怎麼辦,實際,也算是將改鹽課的事擺上了桌面了。

劉宗周這一說,大臣們紛紛側目,沒料到,改鹽課這一步,走出來的居然會是他,確實有些出人意料,本以爲還會是哪位帝黨,比如一直對鹽商有意見的畢自嚴,沒料到卻是劉宗周,看了劉宗周,大家又紛紛擡頭看皇帝。

“嗯,不錯,劉卿家說得有道理,雖然大家紛紛繳回鹽引窩本是好事,足見大家是忠君愛國,可如卿家所言,大家都恥於持有鹽引窩本,如今這鹽引窩本都紛紛繳回來了,這綱鹽法豈不是廢了?……朕也不得不考慮百姓吃鹽的問題啊!諸位卿家,都說說怎麼辦吧……”楊改革早不是先前那般什麼都不懂,一腳又將皮球踢了出去,說了半天,等於什麼也沒說,更沒說到實質姓的問題——改鹽課,這個改鹽課三個字,楊改革是萬萬不會從自己口裡說出來的,自己說出來和別人說出來,特別是東林黨嘴裡說出來,那效果可大不同,雖然只是些小節,楊改革卻也很在乎

羣臣互相張望了一下,帝黨根本就不爲所動,這事,純粹就應該是東林黨和東林黨之間的戰鬥,他們帝黨根本就沒有必要摻乎。

場面只是稍稍的冷了一下,就立刻又官員站出來,大聲道:“啓稟陛下,臣以爲,既然如今綱鹽法已經不可靠,反而成了拖累朝廷的累贅,鹽引窩本更是成了鹽商獲利的工具,險些釀成大禍,臣以爲,已經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臣以爲,該改鹽法……”

衆臣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看着這個大聲說改鹽課的人,居然是禮部尚書“前”東林黨何如寵,不少大臣心中揣測,果然,皇帝是要讓東林黨鬥東林黨啊!

楊改革看了很滿意,笑道:“不知道卿家以爲,該如何改?”

“回陛下,臣只是以爲鹽法不足持,反成了累贅,至於如何改,倒是非臣所長……”何如寵說出了改鹽課,任務就完成的差不多了,也不願意再多說。

楊改革笑了笑,這關鍵的一步走出來就行了,也沒指望他說出個什麼來,當下就道:“諸位可有什麼要說的?”楊改革例行詢問大臣們。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搖頭,並沒有人敢爲如今的綱鹽法辯護,如今都已經到了天下人紛紛繳回鹽引窩本的地步了,還爲綱鹽法辯護,沒人那樣傻。

“啓稟陛下,臣有話說……”一個官員出來說到。

“哦,有何話?”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臣以爲,如今的綱鹽法壞就壞在不能及時按量的繳納鹽課,導致鹽課拖欠嚴重,以至於拖累朝廷,成了累贅,臣以爲,改鹽課第一要務,就是要讓新鹽法能夠繳足鹽課,並不得拖欠……”沒人出來再爲綱鹽法辯護,那麼自然的,就是開始爲新鹽法做討論。

這個建議,或者是說對新鹽法的要求,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拋開綱鹽法裡參雜的私利不談不談,僅僅就事而論,這個建議還是很中肯的。

有人帶頭,大臣們也都積極起來,綱鹽法已經成了歷史,那麼,倒是可以說說新鹽法。

“啓稟陛下,臣以爲,除了要繳足鹽課之外,更是要保證鹽價,要嚴防鹽商擅自提高鹽價,吞食老百姓的膏血,新鹽法該讓天下百姓都受益,纔是好的鹽法……”也有人提出建議。

這條建議,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場面,立刻熱鬧起來。拋開參雜在鹽法裡的私利,對於鹽法的孰優孰劣,大家其實也是心知肚明,既然如今鹽課、鹽法已經成了皇帝的禁臠,已經不可能對鹽法指手畫腳,更多的人倒是頭一次真心實意的爲朝廷大事出謀劃策起來。

熱鬧的討論場面,拋棄了私利的討論,氣氛倒是越來越融洽,很多大臣頭一次感覺到,不挖空心思的爲自己謀利,討論事情,腦子也可以如此靈活,氣氛也可以如此融洽,完全就是“君子之爭”,看問題,也可以如此深刻。

楊改革看了一陣,才壓了壓手。朝臣們立刻安靜下來,等待皇帝發話。

“朕聽了諸位的討論和意見,諸位對新鹽法的建議都有可取之處,不錯,戶部可在?”楊改革笑着說道,事情一切盡在預料之中,並沒有超出自己的預計。

“臣在

。”戶部尚書畢自嚴立刻出來答道,具體的怎麼改鹽法,他心裡最明白,可如今朝堂上卻還在討論如何改鹽法,當真是有點好笑。當然,最明白的不止他一個。

“改鹽法一事,和戶部有莫大的關係,改好鹽課,事關我大明國帑的收入,不可不重視,戶部就在今曰諸位卿家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擬定一份新鹽法吧,務必將今曰諸位卿家提的建議和問題考慮進去,爲我大明朝擬定一個新的,好的鹽法,再不可重蹈今曰之覆轍。”楊改革說到。

“臣領旨!”對於新鹽法已經參詳透了的戶部尚書畢自嚴答應開始擬定新鹽法……此意料之中的事,很多大臣看了,依舊是唏噓不已,鹽商縱橫大明朝二百年,享了二百年的繁華,這回,可是被皇帝連根拔起了,煙消雲散啊!

又處理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早朝就退了。

……下了朝的楊改革剛剛回到乾清宮,王承恩就稟報道:“陛下,刑部尚書喬允升求見!”

“哦,讓他進來吧。”楊改革道。喬允升辭官是意料之中的事,本來,辭官的人不會辭見皇帝的,不過,楊改革卻特意要求,讓喬允升辭官回家的時候,來見自己一見。

“臣叩見陛下!”喬允升整個人都平和了不少,不復先前那般咄咄逼人,平靜的給皇帝行禮,穿着的,卻依舊是尚書的朝服,這也是最後一次穿此朝服,過了今曰,他就要回家了,和皇帝達成的默契,皇帝給他們保留一些底線,他們也需要“自覺”。

“免禮!”楊改革道了句。然後指指一旁的椅子,道:“坐吧。”

喬允升看了看皇帝,又看看椅子,道謝之後,就靜靜的坐在了椅子上。

“對鹽法一事,卿家如何看?”楊改革首先問到這個。

“回陛下,平心而論,今曰朝堂上諸位同僚提到的,俱相當的中肯,陛下要改鹽法,只需綜合各位同僚的提議,總會有一份合適的新鹽法的……”喬允昇平靜的答道,今曰朝堂上討論新鹽法的氣氛,喬允升也當了這樣多年官,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拋棄了私利,專心對國事考慮,提建議,想辦法的場面,相當的融洽,讓人心身感到愉快。他是頭一次遇到,不過也是最後一次了,過了今曰,他就不是官了。

“……不過臣以爲,陛下於鹽法,定早有考慮。”喬允昇平靜的問道。

“呵呵,不錯,沒有一個更好的鹽法,朕也不敢說改鹽法,更不敢說辦鹽商……”楊改革盯着喬允升,笑道。

“陛下手段高明,臣佩服……,不知……不知臣可否提前一飽眼福?”喬允升猶豫了半天,還是想看看皇帝的新鹽法到底是怎麼樣,綱鹽法已經再不可逆,喬允升倒是想看看皇帝的新鹽法到底如何,也算是了了一個心願。過了今曰,朝堂就和他沒關係了,他也想知道,皇帝到底做了什麼樣的萬全的準備,讓他們輸得這樣慘。

楊改革笑了笑,道:“並無不可,反正過些曰子,此鹽法也會面世,卿家想先看看,也並無不可。”

皇帝如此大方,喬允升不得不感嘆,就憑着這一點,皇帝就比他們大氣,他們搞黨爭,都是致對手於死地的,絕不會像皇帝這般好說話,當然,如果不是皇帝一直信譽良好好說話,而是那種動不動發怒,喊打喊殺的主,他除了死抗硬拼之外,也絕不會和皇帝妥協的,定要爭個魚死網破。

楊改革靜靜的等着喬允升看票鹽法

喬允升一拿到新鹽法,就迫不及待的看起來,看了一會,恭敬的將這份新鹽法還回。

“陛下果然大才,此法相當的漂亮,按此鹽法,每年該有上千萬的鹽課,如此一對比,鹽商,確實是太過於貪婪了,啖國正供,吸食膏血,倒是說得貼切!說他們拖朝廷的後腿,暗合於東虜,也沒有冤枉他們,臣慚愧,先前還爲鹽商辯護,如今看了陛下的新鹽法,覺得無地自容……”喬允升羞愧的說到,如今綱鹽法已經成爲過去,鹽商已經倒了,排除了利益的參雜,再回頭看往事,感慨頗多,就事論事,這個票鹽法,還是相當的好的。

“……未知此票鹽法乃是何人手筆?如此盡善?”拋棄私利,完全就這個票鹽法而已,喬允升也是相當欣賞這個新鹽法的,很想知道是誰的手筆了。

“呵呵,此先暫且不談,朕想問問,卿家對前宋如何看?”楊改革沒有正面回答,反而問喬允升的話。

“前宋?陛下的意思是?”喬允升不解皇帝是什麼意思。

“呵呵,卿家剛纔不是問鹽法的事麼?卿家應該是飽肚史書之人,應該知道前宋一年的鹽課有多少吧,前宋一年的收入又有多少?”楊改革笑着問道。

“這……”喬允升立刻尷尬起來,雖然他對前宋每年收入鹽課多少沒個具體的數字,但也知道,是也絕不會像大明這般,每年不足百萬兩的,被皇帝這樣一問,立刻臉紅,羞愧得不能說說話,事情捅開了,實打實了,再辯白鹽課也就沒有意義,事實和事實一對比,就很能說明問題。

“其實答案,古已有之,前宋能以偏安一偶,每年收入四五千萬,而我大明,即便算上田賦,每年不過三千萬,而入戶部的,不過區區三四百萬兩銀子,每每爲抵禦外賊,安撫百姓發愁,實在是去差甚遠,如果以極限算,前宋最高可高達一億,而我朝,到了如今如此險惡的局面,朕卻還要爲區區五百萬兩銀子發愁,不得不狠下心來辦鹽商,我太祖說藏富於民,可有些人是富了,享受着我大明朝帶來的富足安康,卻於朝廷,於社稷無益……,唉……”楊改革感慨道。

拋卻了利益的參雜,實打實的思考這個問題,喬允升已經滿臉通紅,羞愧得無地自容,皇帝說的都是實情,他辯無可辯……“臣慚愧,給私利蒙昏了頭,實在是愧爲人臣……”喬允升跪倒在地,說到。

“唉,起來吧,鹽商的事,已經過去,朕說這事,不是舊事重提,也不是要羞辱卿家,朕只是羨慕前宋,君與士人共治天下,即便滅亡,也有十萬士人隨着殉葬,我大明與之一比,確實是慚愧,……朕其實,也不願意多起殺孽啊!”楊改革感慨的道。

對於皇帝說的前宋,說的什麼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話,喬允升是不信的,大明朝開國的時候就從來沒把士大夫當回事,屠戮的士人可以繞燕京城幾圈了。這根子埋下,是那麼容易解開的嗎?

“臣多謝陛下手下留情!此去再也不會阻止陛下辦鹽商,再也不會阻止陛下改鹽法,只盼陛下能多多憐憫……”喬允升說完,又磕了幾個頭,算是拜別。

他放棄了和皇帝死磕,就是看中了皇帝人還不錯,不是那種一腳踹到底的人,更不是那種一天到晚喊打喊殺的主,至於皇帝說的什麼士大夫共治,他就當沒聽到,他的理解,皇帝和他說這個,只是告訴他,既然他們沒有死磕,皇帝也會留一線,不會將他們弄到極慘的地步去,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指望皇帝的人品了,當然,也不指望皇帝誰也不辦,大家都平平安安的,那也不現實。

第171章 活路在何方第332章 黃河封凍第715章 公私兼顧第813章 並不高明的魚鉤子第483章 辭見第104章 徐光啓(二)第786章 出兵?第701章 彈壓第544章 專利、技術、資本和權力的糅合第582章 辯論第714章 遁走第369章 關外的風第380章 毛文龍準備以身涉險第99章 羊吃人第369章 關外的風第498章 所謀非小第206章 國子監裡的陰謀第250章 戰略態勢,窮舉溫度計第645章 再見曹於汴第645章 再見曹於汴第497章 無奈的選擇第578章 天亮了第549章 選擇路第124章 基督的降臨(四)第422章 十萬火急第282章 借人頭,三無三毒第677章 傳人第251章 看稀奇,不一樣的天安門第518章 保守派第104章 徐光啓(二)第800章 水力及鐵路第574章 借把火第685章 不太嚴肅的戰爭第571章 耍心眼第141章 遣將第700章 各種疼第799章 海事學堂第142章 皇協第635章 權利如何分配第808章 人需論(二)第521章 橡膠在那裡?第465章 “摸底考試”第178章 邸報第151章 市舶司第502章 無言以對的局面第269章 外戚團之田弘遇(二)第442章 “五年計劃”第346章 與造反拔河第396章 派人去聽大炮的根腳第620章 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第397章 團結出一個利益集團第802章 支教第761章 遠方的消息第361章 奇觀(二)第123章 基督的降臨(三)第604章 到遼東圈地去第243章 殺手鐗和散財第808章 人需論(二)第12章 禁中語失竊第45章 瞞天過海(四)第496章 殺一批,打一批,放一批第192章 論道第810章 思維的共通第108章 徐光啓(六)第159章 重開國子監第219章 圍湖造田第663章 兩件事第41章 新軍(五)第547章 有人搶戲第239章 給李自成加工資,定漁業第110章 心思第164章 後宮救國第262章 爽快的開頭,憂愁的結尾第30章 情煽東北軍(一)第419章 發票第609章 讓衍聖公進京第790章 “內湖”第648章 冷靜,赤誠第541章 意外的驚喜第754章 劈開黑幕的雷電第754章 劈開黑幕的雷電第294章 果斷的歪樓第216章 歷史的滾滾車輪依舊第446章 兵,財,嘴第557章 白桿兵的初戰(二)第174章 忽悠出一個靶子第778章 展示型小區第138章 燙樣第210章 商議中央銀行第786章 出兵?第210章 商議中央銀行第375章 猥瑣流(三)第524章 鋼鐵業的內幕第711章 頭陣第476章 人人都有糖吃第368章 波瀾壯闊的畫卷第82章 霸王也搬磚第803章 羅剎策略第702章 多快不省第620章 意料之中,意料之外
第171章 活路在何方第332章 黃河封凍第715章 公私兼顧第813章 並不高明的魚鉤子第483章 辭見第104章 徐光啓(二)第786章 出兵?第701章 彈壓第544章 專利、技術、資本和權力的糅合第582章 辯論第714章 遁走第369章 關外的風第380章 毛文龍準備以身涉險第99章 羊吃人第369章 關外的風第498章 所謀非小第206章 國子監裡的陰謀第250章 戰略態勢,窮舉溫度計第645章 再見曹於汴第645章 再見曹於汴第497章 無奈的選擇第578章 天亮了第549章 選擇路第124章 基督的降臨(四)第422章 十萬火急第282章 借人頭,三無三毒第677章 傳人第251章 看稀奇,不一樣的天安門第518章 保守派第104章 徐光啓(二)第800章 水力及鐵路第574章 借把火第685章 不太嚴肅的戰爭第571章 耍心眼第141章 遣將第700章 各種疼第799章 海事學堂第142章 皇協第635章 權利如何分配第808章 人需論(二)第521章 橡膠在那裡?第465章 “摸底考試”第178章 邸報第151章 市舶司第502章 無言以對的局面第269章 外戚團之田弘遇(二)第442章 “五年計劃”第346章 與造反拔河第396章 派人去聽大炮的根腳第620章 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第397章 團結出一個利益集團第802章 支教第761章 遠方的消息第361章 奇觀(二)第123章 基督的降臨(三)第604章 到遼東圈地去第243章 殺手鐗和散財第808章 人需論(二)第12章 禁中語失竊第45章 瞞天過海(四)第496章 殺一批,打一批,放一批第192章 論道第810章 思維的共通第108章 徐光啓(六)第159章 重開國子監第219章 圍湖造田第663章 兩件事第41章 新軍(五)第547章 有人搶戲第239章 給李自成加工資,定漁業第110章 心思第164章 後宮救國第262章 爽快的開頭,憂愁的結尾第30章 情煽東北軍(一)第419章 發票第609章 讓衍聖公進京第790章 “內湖”第648章 冷靜,赤誠第541章 意外的驚喜第754章 劈開黑幕的雷電第754章 劈開黑幕的雷電第294章 果斷的歪樓第216章 歷史的滾滾車輪依舊第446章 兵,財,嘴第557章 白桿兵的初戰(二)第174章 忽悠出一個靶子第778章 展示型小區第138章 燙樣第210章 商議中央銀行第786章 出兵?第210章 商議中央銀行第375章 猥瑣流(三)第524章 鋼鐵業的內幕第711章 頭陣第476章 人人都有糖吃第368章 波瀾壯闊的畫卷第82章 霸王也搬磚第803章 羅剎策略第702章 多快不省第620章 意料之中,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