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上面卓立如峰,山嶺疊嶂,瀑布急涌,遍山古木蒼松,處處洞穴深秘。在這險峻的山岩峭壁之上,聚集着成羣結隊的民工,他們有的錘鑿打石,有的用鎬刨砂礫,還有的用簡單的槓桿機械鑿石開山。
這幅生動活潑的勞動圖景,其題材就是久傳民間的夏禹治水的古老傳說,是現存最大的和田玉器,堪稱稀世珍寶,國之重器。
當時皇宮裡有玉作和如意館,專門爲皇家做玉,但如果有大型玉件要雕刻的話,則會把玉料送到蘇州或揚州製作,因爲那裡聚集了全國最好的制玉工匠。
幾個月後這塊玉料又奔向千里之外的揚州,這一走又是三個月。歷經七年零八個月,這塊玉料的身上被雕琢上一個大禹治水的故事,這是讚美乾隆是個像大禹一樣的好皇帝。
樑海生笑道:“在二次進宮距離開崑崙山已過去十多年,到底曾經有多少工匠在它身上同時雕琢沒人知道,但若由一人完成,最少需四百多年。”
“如果把運送的工時算上時間將更爲驚人,打造這座玉山,無論是花費的時間還是付出的人力,足以堪比大禹治水,如此勞民傷財,就連乾隆皇帝後來也覺得過意不去,在給這座玉山的親筆題詩中告誡子孫,如果僅僅爲追求珍玩,今後決不允許再做這樣的事。後來更多的人稱它爲頂級國寶,因爲在它之後,玉山的製作就此絕跡。”
魯善工仔細研究過,眼前這塊玉山可不簡單,玉料從密勒塔山運到紫禁城後,乾隆決定用清宮內藏《大禹治水圖》畫軸爲稿本,先由清宮造辦處畫工根據稿本設計出圖樣。
按玉山的前後左右位置共畫四張,先依據圖樣製成蠟樣發往揚州,後因揚州天氣炎熱,怕日久蠟樣熔化,又照蠟樣刻成木樣。
一切就緒後,才正式在玉料上依照木樣大小和紙樣所貼深淺尺寸、數目,打取鑽心、雕刻光細。又命造辦處如意館刻玉匠朱永泰將他親筆題字《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圖》及詩鐫刻在玉山的背面,將他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和《八微耄念之寶》篆刻在玉山前後適當位置。
可謂用心良苦,煞費苦心!
在古代沒有高科技輔助的情況下,想琢磨玉山爲方便上下和前後左右同時多人制作,定要沿玉山周圍搭一棚架,棚架上還要有可供上下左右活動升降的構造。
現玉山上深進的山洞,鏤雕的樹木枝幹葉脈等處,均留下許多大小不同口徑的圓形琢痕,可知當時玉山的製作,除用傳統的琢玉鉈子外,還有大小口徑的管鑽。
不論鉈子和管鑽,除手工轉動使用外,都離不開能使其旋轉的器械,並且要用水摻金剛沙來配合。製做這件大型玉山,除前述的棚架和可以活動的踏跺一類設備外,還要用金剛石特製的刻玉刀在玉石上刻字。
難得有機會,用手輕輕撫摸,腦中閃過信息,所有能工巧匠的經驗融爲一爐,讓玉雕手藝更上一層樓。
樑海生看着魯善工滿足的表情,所有都是爲拉攏這位少年天才,故宮求賢若渴,繼續道:“如果把大禹治水比作一個寫實長卷,那乾隆爲自己修建的退休之後的居所倦勤齋,更是凝結工匠高手的地方。”
魯善工跟着對方來到後面的小樓上,這裡號稱是紫禁城九千多座房子裡被公認爲奢中最美,美中最精,也有學者認爲它是一面鏡子,從中得以窺視乾隆皇帝的內心。
“金絲楠木!”
剛進門便聞見一陣陣幽香,如同進入原始森林,在西南海拔千米以上的山谷、河牀旁有一種珍稀樹木,它生長緩慢,成材至少需要百年,木質堅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蟻不能穴之說。
傳說中的金絲楠木,歷代是皇家專用木材,專用於皇宮、陵寢、寺廟等大型建築,乾隆皇帝則大材小用,將它雕刻成斑竹髹漆紋格。
就連樓梯扶手上的勾欄都用金絲楠木質地卻更爲精工細作,巧奪天工。它既有竹子的優雅型態,又有金絲楠木的恆久堅固,最是低調的奢華。
“竹子寧折不彎,中通外直,在古代被認爲是君子的象徵,歷來受到文人的特殊喜愛。能征善戰,驍勇彪悍的女真族坐穩江山之後風雅起來,不輸給任何一個漢族文人,乾隆皇帝更是將不可居無竹貫徹到極致。”
“精選的冬竹加工成細如髮絲的竹絲,竹絲根據不同的光澤,組成這些圖案,這是南方最爲繁難精細的手工藝。將毛竹去節去青,留下一層竹簧,多道工藝後鑲嵌在木胎、竹片上,在上面雕刻出栩栩如生的紋樣。”
看着栩栩如生的雕刻,樑海生感嘆道:“乾隆皇帝的歸田之所,曾經美輪美奐的倦勤齋,在兩百多年無人問津的時光裡已然面目全非。2002年我們啓動倦勤齋修復工程,尋找兩百多年前的精緻手工藝是這次修復的一大難題。”
“修復組首先來到江南,尋找可以複製蘇繡鋪墊的傳統手藝。明清兩代,這裡設立有江南織造局,專辦宮廷御用的各類紡織品。”
“蘇繡發源於古運河,最初只是當地捕魚人身上的刺青,當地姑娘的心靈手巧讓蘇繡聞名天下。蘇州刺繡以其工藝高超,設色雅緻,成爲宮廷禮儀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裝飾。兩百多年前,乾隆鍾愛的倦勤齋也大量使用蘇繡。”
“第一部分的難度就在於幾百年前的文物,不讓帶出宮,工作人員只能參照故宮提供的文物照片,先用鉛筆把圖案白描於紙上。”
“花特別多,有壽桃,有蓮花,有蝙蝠,有牡丹花……隨便一個寓意富貴福壽的圖案,大概花掉設計師兩個月的時間。完成的白描稿要送交專家審覈,通過之後方能進入下一步。”“將白描稿勾勒於特別訂製的明黃、鵝黃的貢緞上,勾繃處理起來不能失之毫釐。接下來的刺繡由最有經驗的工匠合力完成,憑藉高超的技藝,三十五位繡娘歷時一年的精心繡制才復原完成倦勤齋鋪墊,共七套,二十三件。”
“後來在徽州又千辛萬苦找到和兩百多年前一樣的造紙技術,在金陵找到幾近失傳的雲錦技術。在東陽,尋覓到世代相傳的竹編工藝。一個個以爲失傳的技藝重生,古老的倦勤齋,古老的倦勤齋,重新變得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