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

bookmark

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

1859年12月上旬,陳玉成率部馳抵廬州,分兵兩萬,攻擊天堂鎮。

餘際昌先發制人,飭令各縣練勇分伏雞子河、黃龕口、鐵嶺鎖、老鴉嶺,扼守間道。13日黎明,餘際昌率軍三千,沿山間小徑,直抵太平軍營前。餘際昌密分兩軍,繞出營後。兩軍接仗,際昌示弱以誘之,太平軍中計,折損千餘。

劉瑲琳請戰,且道:去歲三河得克,潛山、太湖復得,此妖屯踞英山,誓死不退,亦乃悍妖一員。吾率一軍,圍殲此妖,奪回天堂鎮。

陳玉成道:餘妖一部,區區五千,匿於萬山叢林之中,討剿費時,分一部牽制即可。多隆阿、鮑超二妖,方乃圈中獵物。廣置疑軍,佯進六安,誑胡妖分兵。

劉瑲琳道:二李已去,僅剩一鮑;吾可多邀援兵,亦如去歲三河戰法,集合全軍之力,圍殲鮑妖。

陳玉成道:李秀成駐浦口,佑護江北;楊輔清圍韋俊,相持不下;李世賢據蕪湖,獨戰和春;全皆無力助吾。吾軍征戰一載,兵疲將乏,歇息時日,且看胡妖動向,再戰不遲。兄駐廬暫歇,吾即赴桐城、舒城、潛山、安慶,籌備糧資,增募新兵。

曾國藩聞陳玉成兵至,即刻進駐宿松,諮告胡林翼:已接諭令,蕭啓江、張運蘭暫不調皖,李續宜又因母病乞假,就現在兵力勉強支持,進剿實虞不足,防守或尚可恃。

胡林翼回諮:箭已出弦,勢不可挽。吾靜觀陳賊動向,而後謀之。

陳玉成兵擾六安,安徽巡撫翁同書急諮胡林翼:陳賊玉成因見楚師勢盛,我軍與爲犄角,遂自江浦、六合帶領二十餘隊,意圖西竄六安,以拒楚師,北犯壽州,牽制我軍。現在,定遠、廬州、舒城等處逆蹤麇聚。

胡林翼回諮:陳賊西犯,聲言北竄壽州、六安,皆乃虛張。吾已派步兵五營、馬隊四百,馳入霍山、樂兒嶺,以爲預防。大隊持重不發,俟賊情之畢露,而後起而乘之。

林翼諮畢,急召知府金國琛,道:餉銀髮否,弟兄們可能吃好?

金國琛道:回稟潤帥,餉銀足額發放,弟兄們飯足肉飽。

胡林翼道:去歲三河大戰,金兄親歷,可與陳賊謀面?

金國琛哽咽道:三河一戰,九死一生,末將至死不忘。吾部本已殺入金牛鎮,奈何大霧突起,反被賊圍。

林翼道:如九倘若固守待援,可有勝算?

金國琛道:絕不至死!丁銳義收集潰殘,尚能堅持二日。

林翼道:如此甚好!克讓母病乞假,金兄速率其部,多攜糧資,馳赴黑石渡。大軍一至,即刻浚濠築壘;陳逆來攻,切勿出擊,聯絡天堂鎮餘際昌部,互爲犄角,固守待援。

金國琛道:陳逆不至,吾部七千大軍,兵無用武之地,豈不惜哉!

林翼道:兄自寶慶殺回,兵疲將乏,陳逆不至,權作歇息。吾料陳逆必攻太湖,鮑超、多隆阿、蔣凝學、唐訓方等息軍一載,兵強馬壯,可抗衡陳賊 。兄聽吾號令,屆時迂迴賊後,霹靂一擊。然陳賊飄忽不定,或驟攻兄處,直越天堂鎮,奇襲胡某中軍大帳。

金國琛道:末將盤踞黑石渡,不放陳賊一兵一卒,誓死護衛潤帥英山大營。

胡林翼道:茲有紋銀六萬,金兄務必收納,趁此閒暇,代林翼犒賞三軍;若有結餘,金兄自可貼補家用。另,員外郎閻敬銘,總管前線糧臺營務,金兄缺項,自可找其支取。

林翼言罷,飛諮官文,討要餉銀物資。

官文接諮畫諾,一聲嘆息。恰樊燮甫出囹圄,前來拜訪。

官文道:前年此時,吾保奏爾署理湖南提督,半月之後,駱秉章上疏彈劾,此非巧合?駱某無情,休怪吾無義。石逆離湘,楚天昇平,正可爲聖上清理劣幕庸吏。湖廣之地,吾乃一指首屈,焉只畫諾乎!

樊燮跪謝,道:“大人鴻恩,小的雖死難報。”

官文道:“左宗棠者,公然言吾湖北,政以賄成,羣邪森布,殊屬可恨!”

1859年12月26日,官文偕湖南布政使文格聯手上疏,指控湖南巡撫衙門一印兩官,政務爲劣幕左宗棠把持。

咸豐帝閱疏,大怒,諭令湖廣總督官文、湖北學政錢寶青會同審理,特諭:左某如有不法情事,即行就地正法。

正紅旗漢軍都統、理藩院尚書肅順欲言又止,匆忙打道回府,密告門人高心夔、侍讀王闓運。高、王速告郭嵩燾。郭嵩燾即刻拜謁肅順,跪求相助。

肅順道:瀟湘多俊才,吾必鼎力相助,然大清規制,滿族宗室、旗人官員不許交結漢族官員。必俟內外臣工有疏保薦,吾方能啓齒。京城時局,吾自觀望;爾速遣人稟告胡林翼、曾國藩,官文那廂,亦必周旋。

郭嵩燾苦思冥想,籌劃一折,又攜三百紋銀,連夜拜訪大理寺少卿潘祖蔭,懇切道:左君去,湖南無與支持,必至傾覆,東南大局不復可問。

潘祖蔭道:左公事情,尚知二三,此時上疏,恐弄巧成拙,速放消息,京城人盡皆知,吾之疏言,水到渠成。君子之交淡如水,兄臺三百兩紋銀,哪裡來哪裡去,吾若受之,豈不渾水摸魚兒。

胡林翼這廂,尚不知左宗棠被劾事情,正嚴令金國琛部火速北進。

1860年1月5日,金國琛奉胡林翼將令,督率七千湘軍,進駐霍山黑石渡。

陳玉成探知,即刻集合全軍,東進太湖。

胡林翼聞訊,急令鮑超進扎小馳驛,多隆阿、蔣凝學分駐新倉、龍家涼亭,與鮑軍互爲犄角。

太湖守軍聞陳玉成至,出城接應,被蔣凝學設伏擊退。

鮑超壘未築就,營未紮成,濠正半浚,即被太平軍合圍;陳玉成督率主力,更番迭進,晝夜環攻。三日下來,霆字營棚帳皆爲炮裂,士卒傷痍,樵汲幾斷,危在旦夕。鮑超急扯一紙,居中大寫一鮑,外加圈圈無數,遣人急送宿松曾國藩軍營。

正五營統領熊鐵生急止,道:潤帥方乃我等統帥!

鮑超呲牙咧嘴,厲喝:英山距此三百里,潤帥軍至,吾等早已昇天!

曾國藩接紙,即遣總兵朱品隆、主事李榕,率兵六千,馳奔太湖。

鮑超危殆,多隆阿不敢獨善,親率本部人馬,自後側擊,陳玉成率部迎擊,兩軍自巳至酉,血戰縱橫。天黑收隊,多隆阿清點人馬,折兵一千三,兩副都統一參將陣亡。

胡林翼接報心憂,諮告曾國藩:戰場瞬息萬變,吾距太遠,軍令滯後,害慘鮑超霆軍。前軍事權不一,兵家所忌,吾欲以多隆阿統率太湖全軍,滌兄以爲如何?

曾國藩堅持不讓,力言滿人不可恃。

胡林翼繞帳彷徨,嗟嘆晝夜,再諮曾國藩:李續宜母病滯湘,鮑春霆僅識一鮑,朱品隆、李榕兩皆乃客,唐訓方、蔣凝學雖然爲主,然戰功、資歷皆不及多;多隆阿屢戰陳逆,從未有敗。咸豐七年,多龍鮑虎力戰黃梅,踏破陳逆營壘四十餘。咸豐八年,宿松之戰,多隆阿親率騎隊,自陳逆大陣穿馳而過,繞後奇襲,力挽狂瀾。今茲太湖戰緊,各方僵持,一着不慎,全盤皆失。林翼不得不捨滌兄之箴言,而兀自獨斷專行此一次。

胡林翼唯恐百密有疏、太湖戰僵,即行奏告:此次陳玉成糾合龔逆等,號稱十萬餘,踞潛援太,聚衆上犯,尤爲狡悍異常。我軍以少克衆,實由將士齊心用命,得以奮力擊退,關係東征大局,良非鮮淺。而皖地賊勢蔓延,剿辦殊非易事。現仍諄飭各軍,慎密戒備,相機進取。

曾國藩接諮一嘆,曰:吾智、力皆不及潤芝也。速傳吾令,太湖周邊湘勇,皆歸福州副都統多隆阿節制,違令者,嚴懲不怠。

幕僚趙烈文、李鴻章亦道:生死攸關,渡過此關,再與多較;區區一多,能奈我何?

曾國藩道:多隆阿智勇雙全,吾懼其滿位,無由言說;然霆字營不保,此關難渡,胡潤芝已令李續燾、趙克彰、曾國葆部增援新倉。吾令,喻吉三部即刻進扎羅溪河,護衛大軍後路。

1860年1月16日,陳玉成再督主力,再圍小池驛,槍炮箭矢齊放,步騎馬隊並攻,周而復始,連擊四日。鮑超霆字營傷亡慘重,瀕臨絕境。

多隆阿心急如焚,忽接胡林翼統軍將令,多隆阿心潮澎湃,即令朱品隆接手唐訓方防區,曾國葆佑護新倉之地;自與唐訓方親率兩營,殺入小池驛,置換霆營疲憊傷殘之卒。餉道得通,糧足資豐,鮑超霆字營復又生機勃發。

陳玉成一攻再攻,小池驛巋然不動;玉成無奈,遂令浚濠紮營,困圍斃敵。

胡林翼縱觀戰局,飛飭金國琛、餘際昌二部,馳赴太湖會戰。

金國琛、餘際昌接令,攜兵萬餘,風雪兼程,十日時間,進至潛山之仰天庵、高橫嶺,扼踞陳玉成側後。

陳玉成即令崇天福藍承先領軍一萬,攻擊仰天庵。

2月2日寅時,大霧瀰漫,藍承先兵分四路,攀緣而上,潛至山腰;忽一聲炮響,金國琛督率湘軍,驟起撲之,太平軍無備,接戰即潰,藍承先獨力難支,被金國琛俘殺。午刻,餘際昌兵出高橫嶺,前後夾攻。藍承先既亡,其下之軍,如無頭羣羚,頃刻四散。

援軍皆至,多隆阿即集各路兵馬,分進合擊。

陳玉成督師列陣,黃蓋紅旗,彌山漫谷,馬步方陣,層列如雲。多隆阿無懼,親率主力,層層疊進,攻擊玉成中軍,傷亡枕藉,亦未有止。時東南風起,鮑超忽如醍醐灌頂,親督一軍,衝入太平軍營壘,廣施火箭、火彈。火器觸處,林焦山赤,玉成百十軍營,俱陷火中,煙焰不絕者十餘里。玉成望火悵然,不敢再戰;長嘆一氣,退守安慶。太湖、潛山守軍聞玉成兵敗,二日之內,相繼撤出。

多隆阿意乘勝再擊,直下安慶。胡林翼不允,道:小池驛之戰,實軍興數年以來僅見之大戰。霆字營受創最重,亟需休整。陳逆不死,必捲土重來。各部依託太湖、潛山,浚濠築壘,以逸待勞。春霆意下如何?

鮑超道:吾只願酣睡一場。此戰,幸虧多都統鼎力相助,吾方死裡逃生,昨夜噩夢驚醒,知身尚在人間,然吾三千虎賁兄弟,早已魂飄九天。

鮑超言罷,潸然涕下。

胡林翼亦嘆:小池驛之戰,惟多公之樸誠忠勇、智略冠軍,助我以破賊之鼎;惟春霆之義憤孤忠、堅韌耐久,與我以破賊之機;惟滌帥之婆心救人,分防助剿,堅我以破賊之力。

胡林翼大敗陳玉成,復克太湖、潛山,翁同書豔羨,飭令副將盧又熊:慎守之餘,進擊舒城、廬州。

舒城告急,陳玉成率軍一萬,親往馳援。盧又熊欺玉成兵頹,悍然而擊。玉成不敵,棄營而走。守備陳禮不諳陳勢,奮起直追。玉成回馬一槍,陣斬陳禮。盧又熊曉得利害,回守六安,再不相犯。

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2)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
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2)第四章 林則徐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外守滬計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二十三章 肅順熱河襄政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鴻章逞威上海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十五章 洪秀全夢裡天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九十五章 薛之元兩浦反戈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2)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倒多、李、鮑、袁散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3)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五十九章 左宗棠角逐閩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1)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2)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四十六章 曾國荃一手遮天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