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

bookmark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

秦隴戡亂各方剿撫未定之際,京師宮闈,卻是另一番天地。

這日早朝過後,慈禧太后甚是愁悶。

總管大太監安德海見風使舵,幾番諂媚,西宮皇太后笑顏如花,道:世人都如小安子,人間何來這無妄之煩惱。

安德海道:皇太后爲天下蒼生操碎了心,奴才該死,不能爲皇太后分憂。

慈禧太后道:前年,本宮聯絡東宮,革去奕老六議政王一職,無理無由,莫須有也!奕老六無恨乎?宮中盛傳,先皇臨終密授遺詔,說是本宮安分守己則已,否則東宮即命廷臣傳遺命斬殺本宮,真否?

安德海道:稟皇太后,寧信其有!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勝者爲王敗者寇,自古一理。

慈禧太后道:東宮與奕六,不同於肅順八逆,不可用強,小火燉肉慢慢熬煎。垂簾輔政,本屬無奈,皇兒束髮,典學既成,即行撤簾,這歸政之期愈來愈近矣!本宮寧願奕六朝堂咆哮,亦如肅順叛逆;本宮即可大加懲治,爲皇上去一大患。

安德海道:稟皇太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東宮與奕六,不可過慮。惟吾皇萬歲,近日來,愈發放浪形骸,愈發不受皇太后管束。

慈禧太后道:平日裡,本宮對皇上嚴苛了些,愛之深責之切矣!皇上不念本宮用心之良苦,卻與那東宮,愈發親密;外人無知,以爲人家乃皇上至親矣。東宮偶行一事,天下莫不拍手稱頌。是福是禍,甚難參透。

安德海道:稟皇太后,但能爲皇太后分憂解難,奴才捨得一身剮,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慈禧太后道:去歲冬至,小安子大婚,大操大辦,極盡奢華,無人說三道四,正常乎?

安德海道:稟皇太后,奴才納婦,宮規無禁,旁人不便言他。大清欽定宮中規例,奴才等級不過四品,非奉差遣,不許擅出皇城,違者殺無赦。吾皇大婚將至,奴才即下江南,以爲宮中置辦婚禮物資名,爲皇太后一探究竟。

慈禧太后道:小安子奉本宮差遣,看哪個敢阻!前朝順治、康熙二爺十四歲即已親政,皇上亦已十四歲矣,爾行前稟報一聲,免生誤會。

1869年七月初六日,安德海率隨從三十餘,乘船數艘,自通州沿運河南下,二十日時間,抵達山東德州境內。

德州知府急欲稟報山東巡撫。

幕客急止,道:安德海隻手通天,不可不防。大人夾單密稟,例不存卷,騎牆之姿,進退自如。

山東巡撫丁寶楨聞悉,速即上疏:安姓太監即日入魯,所乘之船,船頭插有奉旨欽差採辦龍袍字樣大旗,旗上又有一小旗,上畫一日形,一三足鳥,船兩旁有龍鳳旗幟,船上還陳龍衣一襲,女樂成隊,品竹調絲;所帶男女,對龍衣跪拜,兩岸觀者如堵。

臣查,我朝列聖相承二百餘年,從不準宦官與外人交結,亦未有差派太監赴各省之事。萬一欽命太監外出,亦應明降諭旨並部文,且攜傳牌勘合地方;安姓太監身無信物,所用龍袍旗幟、女樂等皆爲御用禁物,實乃違制妄用。

官豎私出,非制;且大臣未聞有命,必詐無疑。微臣不敢大意,即飭屬下德州、東昌、泰安各州縣一體跟蹤查拿。

丁寶楨奏章抵京,恭親王奕訢即刻進宮面聖。。

慈安太后看過密摺,道:御史賈鐸,曾奏太監妄爲,請飭速行禁止,方可杜漸防微;此太監,即安德海也。去歲,御史德泰,奏請修復圓明園,內務府庫守貴祥擬於.大.清各地,按戶、按畝、按村鱗次收捐,籌措款項;據說亦乃安德海授意,如言爲真,此乃干預政事也。

恭親王奕訢道:此人納賄招權、肆無忌憚,勢焰駸駸乎埓魏閹矣!

慈安太后道:安德海目無宮規,理應正法!西后小恙,正於後宮小憩,速去告知。

同治帝卻道:此曹如此,該殺之至!無須聖母皇太后煩心,速擬諭旨,六百里飛寄直隸、山東、兩江,拿獲安姓太監,無須再奏,即行就地正法!

東宮、親王聽得,一時無語,少頃,恭親王笑曰:吾皇即開金口,孰人敢阻!

軍機處得令,即諭:安姓太監擅離遠出,何以肅宮禁而儆效尤。著山東巡撫、漕運總督迅速委派幹員於所屬地方將六品藍翎安姓太監嚴密查拿,令隨從人等指證確實,毋庸審訊即行就地正法,不準任其狡飾。

如該太監聞風折回直境,即著曾國藩飭屬一體嚴拿正法。倘有疏縱,惟該督撫是問,其隨從人等有跡近匪類者,並著嚴拿分別懲辦,毋庸再行請旨。

魯地這方,聊城東昌知府接丁寶楨查拿令,進退不能,馳騎烈日中,躊躇三日不敢動。

丁寶楨大怒,急飭總兵王正起率兵擒拿。

王正起得令,領兵二百,馳赴泰安,與泰安知縣何毓福一道,將安德海等人拿獲歸案。

安德海被解押至濟南,甚怒,謂丁寶楨道:吾奉聖母皇太后令,南下采買吾皇大婚用度,汝等自速戾耳!

丁寶楨道:即系奉差,何以並無諭旨及傳牌勘合?又何以攜帶婦女、妄用禁物?

安德海形色方惶,俯首道:煩請丁大人速即奏報聖母皇太后,若獲赦免,小的日後必有大報。

丁寶楨道:非吾不奏,聖旨今日甫至,言爾擅自遠出,並有種種不法情事,着由吾等嚴密查拿,毋庸審訊,毋庸再行請旨,即行就地正法。來人,驗明正身,推出問斬!

少頃,寶楨麾下親兵踅回,點頭示意。

寶楨大喜,道:安德海擅出京師,擾亂地方,死不抵罪,裸屍暴市三日,以儆效尤。

慈禧太后知悉,已是三日以後,太后黯然竊嘆:此後再無知心人也!

翌日,慈禧太后又諭:安德海擅出宮闈,罪大惡極;隨從太監六人、管家二人、所屬鏢客五人亦非無辜,著一併正法,隨從家屬二人、和尚一人、蘇拉護軍四人及爲蘇拉服役者一人,均發往黑龍江給披甲人爲奴。安德海在京家產,即行抄沒;管家之太監,亦並處斬。

另,有關本案之上諭及丁寶楨結案之奏摺編入現行宮中則例,以爲後來者戒。

丁寶楨聞,嘆曰:皇太后德音煥然,中外頷服。

寶楨喜慶之餘,覆上疏曰:茲經天語親承,既遂瞻就之私枕,實辜率循之有自。惟有恪遵聖訓,殫精血誠。於一切應辦事宜,正己率屬,認真經理,馭之以嚴肅,矢之以慎勤,用期物阜民安,在上酬高厚鴻慈於萬一。

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二十章 向榮霧裡看花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
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八十二章 桂良天津簽約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3)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九十章 李續賓命殞三河鎮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7)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9)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1)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六十五章 秦日綱回援鎮江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五十三章 李鴻章攻克常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3)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二十章 向榮霧裡看花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0)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九十三章 戊午科場肅順顯威第一百零四章 潘祖蔭援救左宗棠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7)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七章 道光帝戰和不定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1)第九十二章 李世賢鏖戰皖南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7)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