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師戰的春天就要來了,只是還需要經歷一番考驗。話說季冰見識了天狼軍的軍事能力,隨後又見識了天狼軍各種生產生活技能,很快就跟祝融一樣,被這個被他稱爲“龍族”的過江龍所折服。
師戰當然沒工夫陪他在這沒完沒了的教學,開春以後,派人手把手傳授耕種育苗翻地漚肥等農耕技術之後,將渭南冰城讓給季冰駐留,囑咐他接收近衛軍進山採集的礦石,全都運到渭北洛陽城囤積,等着自己回來處理,他自己則帶着人繼續向東進發。
從渭南東行,沿着黃河南岸只有一條不算寬的路,再往南就是崤山、邙山、大黑山,而過了三門峽繼續南行,就需要穿越邙山與大黑山之間的穀道,也就是非常有名的函谷,函谷中間後世有個更著名的關卡——函谷關。
現在還沒有函谷關的建築,不過已經有人在這駐守,這裡成了黃帝聯盟與東方的炎帝聯盟的分界線。據季冰說這裡一直不太平,黃帝聯盟想要擴張,一是衝出函谷,進入河南洛河平原,再就是翻過山西東面的太行山,山背後也有個很強的部落聯盟,在黃帝部落人嘴裡,這個部落被譏稱爲“蚩尤”,就是小爬蟲的意思,因爲那個部落聯盟圖騰旗上是條爬行的鱷魚。
這兩個方向都很不好走,炎帝部落控制了函谷通道,蚩尤部落控制了太行穀道。由於黃帝部落對太行山還不是很瞭解,後世的太行八陘他們還沒有發現幾條,僅知道通過北邊涿鹿地區的軍都陘,可以到達華北平原,連跟太原近在咫尺的井陘都沒發現。
倒也不能全怪他們無能,這時代山高林密,水流縱橫,山裡野獸繁多,想要在羣山深處找到一條可以穿過大山的峽谷路的確不太容易。
其實師戰也沒記住有多少條山路,只記得有“太行八陘”的名詞,具體都在哪他也不清楚。至於現在是什麼路況,到底能不能走的通更是一無所知,反正這也不是他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
帶着師戰大隊前行的嚮導,領着師戰等人一路過了潼關地界,沿着崤函古道走過一片高塬,再往前就進入函谷,需要面對炎帝部落的阻擋了。
這時代因爲黃河水勢較大,函谷關外就是河道,關中到中原沒有其它捷徑,等到後世漢代之後黃河北移,露出南岸沙灘,不需要通過函谷就可以溝通關中和中原,那時函谷關才被廢棄,重新修建了潼關,成爲扼守關中的門戶。
這時候的函谷關只有簡單石塊壘就的簡易關防,後邊有幾十個窩棚,關口下邊土塬中間的函谷中,有崤山上流下來的澗河,顧名思義,就是山澗中間的河流。附近草木都被清除乾淨,一隊一百多人的武士守衛在這古老的關口。
函谷關再往南,就是個平原,那是後世的靈寶市所在位置。這裡生活着一千多人,大部分是炎帝部落派來的武士和家屬,也有不少奴隸。這些人都住在這裡,耕種狩獵爲生,這裡常駐四百武士,與前方守關武士定期輪流替換。
因爲易守難攻,函谷關這裡每年都要發生幾次戰事,炎帝部落死傷不多,黃帝部落不僅有死傷,還有很多傷兵戰後被拋棄,然後被炎帝部落武士抓回去,活過來的就成爲種地的奴隸,所以這裡每年奴隸數量都在增加,以至於守關衛兵要分出大部分精力看管這些奴隸。
嚮導不看好師戰這支隊伍能夠打通函谷關,雖然見識過天狼軍的勇猛善戰,但那都是在平原上,騎兵的確是一往無前,這裡可是狹窄陡峭的山路,關口更是隻能幾個人並行,騎兵再牛掰你有勁使不上還是白搭。
師戰當然有自己想法,在渭南停留了那麼久,不就是爲了把“三大件”搞齊了麼?現在老子手握轟天雷,看看誰還能擋着老子前進腳步,函谷關?那就是個屁!
讓嚮導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只聽幾聲晴天炸雷響過,函谷關就攻破了。虎賁軍一擁而入,追着守軍那一百來人跑,其實師戰的大個麻雷子響過之後,還能跑得動的就剩十幾個了,其他人全都嚇得癱倒在地,視天狼軍如神兵天降,完全失去了抵抗的信念,俯首就擒。
出了函谷關,順着谷地沒多遠,就是靈寶,現在這裡還不叫這名字,叫啥都不重要了,師大帥說這裡叫靈寶,那就是靈寶了。四百守軍武士面對蜂擁過來的三千騎兵,剛想抵抗就被一陣箭雨殺得抱頭鼠竄,加上那些農夫奴隸見事不好直接開始跑路逃避,帶着整個隊伍都開始潰敗。
又是一場無聊的大勝,騎兵衝過去堵住後邊的退路,於是所有人只能乖乖投降。靈寶這地方是個山水匯合衝擊口平原,南邊有三四條較大河流從崤山流出,在平原和後邊函谷這一段逐漸匯合成澗河,最後流入黃河。
清理俘虜,拯救原屬於黃帝部落的被俘奴隸,這些人原本就是部落武士,簡單恢復一下體力,就是很好的守衛。奴隸變成了衛兵,衛兵變成了奴隸,短時間一連串的變化,讓隨隊嚮導不得不感嘆,這世界變化真快!
派人回去通報黃帝,這邊師戰命令所有俘虜,在河道谷地出口設置關卡,在中間河邊高埠建立方城,作爲守軍大營。每個關卡後樹立營寨,留守百人武士,最遠關卡距離方城大營不到五公里,急行軍半個小時救援就能到達。
救出來的奴隸武士有六百多人,年齡不一,最大的看着像六七十歲,實際剛剛三十多,沒辦法原始人都顯老,只要吃喝營養跟上,注意休息,加強鍛鍊,很快就能恢復,這幫野人身體底子真不是後世現代人能比的,跟毛驢似的,就特麼扛造!
新建的靈寶城就是個土圍子,邊長一公里,再大這些人根本守不住,就這也得讓黃帝部落再派兵,增加防守力量,不然趕上哪個聰明人多路進攻,同時攻打各個關卡,援兵都不夠用的。
黃帝在一個月後接到捷報,驚訝、擔心、喜悅各種心態,不管怎樣,先有祝融戰敗,後又自己久攻不下的函谷關被人家輕取,看來祝融說的還是有道理的,這夥人不能視爲敵人,應該大力結交。
因此黃帝姬白命人傳話,希望能與龍王師戰相見一面,地點就定在中條山下的運城鹽池。回來的人不僅帶來黃帝的口信,還帶回來一千武士,看來黃帝還是很重視這裡的。
不過最讓師戰意外的是,最着急想見他的另有其人。原來師戰讓報信的士兵不僅帶去口信,還順手寫了張紙條,畫出了地圖,標註位置,圖上還有他自己起名的各個地名,都是用的簡化漢字,本來也沒當回事,純屬個人習慣,反正原始人也看不懂。
師戰小瞧了天下英雄,黃帝部落真有識貨的主兒,跟着信使後邊相隔一天時間,很快師戰就在靈寶營地見到了這位仰慕者,其實應該是說反了,等師戰知道這位是誰之後,差一點下意識的就要給這位跪下,沒錯,這位就是傳說中中華文字造字鼻祖——倉頡。
《淮南子·本經訓》:“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旬子·解蔽》:“好書者衆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呂氏春秋》:“奚仲作車,倉頡作書”。這些古書師戰沒讀過,但倉頡造字還是知道的。
據說他造字成了那天,天上下粟米好似下雨,因爲知道這位造字辛勞,廢寢忘食,怕他餓着。又有鬼哭,這是鬼怪知道人類有了固定文字,他們的罪惡就會被書寫記錄,難免受責罰,因此夜裡哭泣。還有兔子也夜哭,因爲書寫用毛筆,兔子擔心人類要用大量兔毛做筆,因此也在夜裡偷偷哭泣。
當然都是後世人附會瞎猜的,原始時代只會用尖銳石器、金器刻字在龜甲獸骨和石片上,哪來的毛筆,除非倉頡也是穿越者。
知道這位是誰之後,師戰用最隆重禮節招待倉頡,讓倉頡受寵若驚。倆人邊喝邊聊,各種美味讓倉頡樂不思蜀。席間倆人彷彿多年好友,暢所欲言。師戰這才知道,原來倉頡並不是個人名,而是官職一類的稱呼,他家世代都是部落男巫,也就是覡(音習)。巫是專指女巫,覡纔是男巫。
這時代只有巫覡纔有機會掌握和記錄文字,正經史官出現之前,都是巫覡在做這件事,通過卜算預測吉凶,同時記錄每次卜算之後事情的結果,藉以補充糾正卜算結果的精確度。還有就是治病救人,這就要通過跳大神的方式,藉助所謂神力,來治癒傷患,反正靈不靈都有的說,不靈就是患者思想不夠虔誠,被神所厭棄,跟他的治療水平無關。
倉頡主要就是卜算和記錄,所以他家世代傳承,掌握了不少定型文字。因爲各部落都有些自己鬼畫符的文字,黃帝部落聯盟形成以後,被倉頡有機會收集起來,逐個考證經過黃帝官方認證,形成固定文字。會認會寫會用的,也就是倉頡和他的衆多弟子,也就是大覡和預備覡們。每次看到新的文字,都會使他跟吸毒一樣興奮,這次看到信使帶去的書信地圖,當時這老傢伙就迷住了,簡單的筆畫就能表示多種含義,這可是至寶,於是這位大覡不管不顧,跟着信使就跑了過來,擺攤算卦算個屁,掌握這種簡筆文字已經成了他最高追求。
師戰對於這位比自己年紀大十多歲,地位也不比自己低多少的先祖的確禮敬有加,相見恨晚。也不想想他自己越前是幹啥的,人民教師,沒有倉頡造字傳給後人,哪來老師這個職業,飯碗都是人家給的,不尊敬那真得天打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