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得到師戰消息之後,韓冰立馬派出幾路近衛偵察分隊,沿遼河上行,出大興安嶺與燕山接壤山口,進入蒙古高原,然後順着燕山一路向南,尋找灤河上游,沿河經承德到達出產板栗的遷西遵化一帶,那裡已經是華北平原北地,就在出燕山的位置,抗日戰爭中的喜峰口戰役就爆發在那裡。
這一隊由近衛軍新晉團長吳天勇帶隊,他曾在大棒槌鹿天垂叛亂中立過功,被升爲團長。近衛軍在部隊改制後,編成兩個師,師長分別爲葉飛和葉天強。改制後所有軍隊取消都督職稱,統一改稱軍長,葉飛依然是近衛軍軍長,兼任近衛軍一師師長。吳天勇和吳天猛哥倆在他手下,分別擔任一團和二團團長。
近衛軍因爲其偵察屬性,所以建制上有所不同,班排連營實行三三制,營以上是二二制,因此每師人數一千人,每團五百人,這次承德遵化這一路,吳天勇帶着的就是他手下那五百人。
另一路要繼續西行,尋找到張家口位置,然後穿過燕山南下,找到洋河河道,沿河下行,過了後世居庸關險隘就出了燕山,那裡就是後世北京城位置。這一路任務被近衛軍二師師長葉天強拿走了,帶着手下近衛軍第三團五百人。
韓冰之所以同意葉天強帶隊走這一路,因爲記憶中這一路上,在洋河與桑乾河交匯口附近,如果時代如他所預料,那裡將會有一個很大的人族部落,而且應該已經進入青銅時代。
那個部落是不是如歷史傳說中那麼野蠻好戰,韓冰不清楚,他需要一名經驗豐富,沉穩老練的偵察員帶隊。葉天強一直帶領商隊走南闖北,接觸過各類氏族部落,韓冰對他印象一直很好,希望他這次能夠別冒失開戰,結交這夥部族對將來落地華北十分重要。
最遠那一路要西行找到黃河,然後沿黃河南下,這一路纔是尋找師戰的主力。這一路被休養一個月的阿鹿爭取到領隊一職,因爲看到自己離開後,鹿鳴國發展勢頭良好,而且現任國侯已經改姓耶律,完全一個新的貴族氏族,跟自己好像沒什麼關係。
最主要是他自己嫡系親人還水深火熱,自己雖然找到師戰消息,但沒找到活人,這功勞還是不夠頂罪,所以他想趁着還能動,儘快找到師戰,這樣跟兩位天王提點要求,或許能被接受。
韓冰對他的請求自然不會拒絕,去過北極,見過極光,北極熊嘴底下逃生的主,幹這種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活最適合了。主要是生存經驗豐富,跟遇見的各種族部落打交道,急需這種經驗。韓冰知道了阿鹿的經歷,沒有給他解釋極光和北極熊,就讓他當作是神罰也不錯,至少能讓他心服口服地工作這比什麼都強。
有時候韓冰都想是不是該整出一種宗教來,人都需要信仰支撐,他活着這些人就有具象的信仰,等他將來掛了他的形象肯定會變成太上老君、如來佛祖甚至狐仙一類,做成泥胎塑像或黃紙畫像,被後人煙熏火燎。
這時候人們還是多神信仰階段,神仙藏在身邊任何地方,就連新出現的茅廁據說都有廁神,保佑如廁的人啥呢?不要激起民糞還是“大珠小珠落玉盤”,還是“享五穀輪迴,消一腔塊壘”,總之只有做不到沒有想不到的。
盛京草創,韓冰沒時間考慮太多,這些留給將來政務院長老們頭疼去吧,趕緊把玩瘋了的師戰找回來纔是正經。新年新氣象,一年來好消息如紙片般紛紛傳來,就連失蹤三年多的師大帥都有了消息,不由得天狼國全體國民不振奮,於是新年大聯歡必不可免。
搞活動天狼國禮部的賈天笑那是駕輕就熟,現如今升任新獨立出來的文化。部主管大臣,更是意氣風發,把這次活動搞得如火如荼,讓所有人享受到天狼國高級文化氛圍,所有新加入的國民都生出“生命當如是”的感慨。
韓冰對這事早都麻木了,沒有吉他貝斯架子鼓,搞啥活動能打動他那顆搖滾的心?所以忙活就讓這些人忙活,他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不時到瀋水河邊,查看造橋進度。
這是韓冰心目中第一座真正的大橋,跨度近三公里,寬三十米,全部木質結構。雖然他發明出了水泥,可是在水裡他還沒法施工,技術人員和工人經驗太少,最少還得經過十幾二十年的鍛鍊,手藝精湛了,水泥技術成熟了纔可能拿來建橋,那還不能建成鋼筋水泥的,未來幾十年內,鋼鐵產量都不可能喜人,能造出工農業工具和必要的武器就是上限。
現在造橋還是沿用朱雀河橋的老方法,冬天冰面打洞下木樁。這時代就這一點好,三十米以上的成材不缺,瀋水處在平原地帶,高大林木也不少見,再過幾十年想要這樣的材料,恐怕就得迴天狼城山裡找了。
三十米長的圓木下到冰洞裡,露出水面十幾米,原來用人力站在腳手架上,掄大木槌砸樁,現在有了韓冰發明的新器械——打樁機。說是打樁機,實際還是人力重錘。在木樁旁支起木架,吊起一個一米多粗兩米多長的松木樁作爲重錘,用人力提起再放手讓其自由落體,一端撞在橋木樁的頂部,將其砸進水下河道泥土中。
爲了放手落體時候所有人能同時放手,韓冰發明了捲揚機,就是一個大軲轆,吊錘連接繩索用人力纏繞在軲轆上,軲轆邊緣配有棘輪機構,重錘提起之後,棘輪鎖住軲轆,等民夫離開,有一個人揮動木槌,砸開棘輪擋杆,重錘自由落下,然後衆人再上前搖輪。
機械比較原始,因爲沒有導向裝置,做爲重錘的木樁不時就會歪出來,所以效率雖有提高,也很有限,反正人離得遠,危險性下降不少。韓冰也不想餵飯都餵飽,許多改進工作還是需要所有施工人員自己想辦法,當初他學習的過程不也是師傅一把屎一把尿喂出來,有好東西誰無緣無故給你啊!
大橋離水面三米高,確保一般洪水能從橋下順利流過,遇上特大水天王老子都沒轍何況天王了,大不了倒了重建,千錘百煉人才就這麼練出來的。
韓冰的另一個重點就是監督造船,這個說實話除了當初給他兒子買的船模被他兒子拆壞,他又重新組裝上之外,那是一點經驗都沒有。就連那個船模最後也多是使用木工膠粘上的,他能記住龍骨和甲板就算沒白玩。
但是海船必須用龍骨結構,江河裡跑的舟船多是平底船,不容易擱淺,這方面韓冰只看過歷史上宋金打仗的圖片上,韓世忠媳婦梁紅玉擂鼓退金兵,圖片上有平底船,再就是楊廣下江南的龍舟了。
平底船需要對稱兩邊船幫,全榫卯結構,最後還要用樹膠混合苔蘚密封防漏。韓冰只能提供大概外形,木板怎麼排列也只能提供初級建議,一切都得木匠們邊做邊研究。理工出身的韓冰,對這事比對管理國家興趣大多了,所以爲了逃避兩院那些大佬沒事找他麻煩,就在大橋和船塢兩工地來回跑,反正這邊沒事那邊就有事,老子很忙,有事你們自己看着辦。
韓天王爲了偷懶也是煞費苦心了,過完年偵察分隊都派出去,他就在盛京城兩工地和鞍山鐵礦冶煉作坊之間來回跑。開春之後大橋進入主體建設階段,春汛很友好,沒有發特大水,這讓韓冰鬆了口氣。鋪樑、擋架、引橋、路面,到這一年夏末,大橋終於建成通車,韓冰很高興,特意做了幾十只穿天猴放了以示慶賀。
木船製造依然進展不快,木材變形,滲漏始終是個大問題。爲此韓冰特意修了一個烤房,把木材放裡邊慢慢烘烤,減少木材幹燥時間。按理說造船的黃花鬆、水曲柳(白蠟)、楸樹等木材砍下來都需要自然晾曬三五年,乾透之後才能用,人工烘乾不是不行,但控制不好溫度,木材很容易彎曲變形。
好在造船技術經過摸索,大部分已經掌握,材料問題繼續靠時間磨吧,總有弄明白那一天,看來韓冰“泛舟江河上,攜美踏莎行”的理想只能暫時延後了。不過百舸爭流,“衆人划槳開大船”看來這兩年內有望變成現實。
這一年的九月,盛京城終於宣告落成,雖然還有各方面不能盡如人意,總歸是有了萬人大城的面貌。政務院發佈命令,要求居住城內的居民必須參加美化城市家園的義務勞動,門前排水溝渠、路邊綠化草木、垃圾清運、各坊治安維護等等,政府暫時忙不過來,都需要市民共同負擔。
這一點對於第一次居住在如此美麗舒適安全的城池中的人們,根本就不叫事,淳樸善良的人們不用召喚,無不積極主動投入新家園建設。政府提供各種車輛器具,負責統籌管理,在韓冰眼裡,五六十年代建國初期的人們,大概也就這樣了。
住在城外劃定的平民社區的平民和被指定地區建立村莊棲身的流民,也都被髮動起來,保持居住環境衛生,人人都有受教育權利,公民平民私有財產受到國家保護,人人平等只是在每一層級內部實現,不經歷風雨不能見彩虹,這也爲這時代所有人認爲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