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 法德宣戰

凱勒曼帶着萊茵軍團向德國輸誠,頓時引發了軒然大波。其實就連唐人也沒有預料到法國的精銳部隊萊茵軍團會如此容易地倒向德國人。這固然跟國革勢力在軍中的秘密發展有關,但也存在着極大的偶然性。

萊茵軍團也直接被德國國防部委任爲德軍第7師,隸屬於西部方面軍指揮部。畢竟德國現在沒像大唐一樣財大氣粗,所以一時這個德軍第七師也沒有德軍的藏青色制服可以換,只是將法軍的標識給撤下來,然後別上了德國人的鐵十字。

吉倫特派原本希望以阿爾薩斯洛林人爲主的萊茵軍團能夠立即平叛,沒想到萊茵軍團自己先叛了,這讓吉倫特派中的頭頭腦腦們十分憤怒,他們在公開場合叱罵阿爾薩斯人是白眼狼,是法蘭西的叛徒,並且決不輕饒。

實際上,凱勒曼的選擇也是非常務實的。雖然他的軍團有18000名士兵,但實際上有一半以上的部隊是近期才補充進去的,這實際上也是爲什麼萊茵軍團被德國滲透的厲害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爲後來加入軍團的志願兵很多本來就是存着特殊心思而參軍入伍的。凱勒曼的部隊也缺少先進武器,萊茵軍團雖是法國主要的精銳軍團之一,但是全軍團上下只有二百多支發射金屬定裝彈的新式步槍,七千多支大唐授權法國生產的sc-2步槍,剩下的居然都是老式的燧發槍了。在火炮上這個軍團更加拮据,全軍團只有總共18門70毫米的野戰炮,法國人對於迫擊炮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軍團也沒有什麼裝備。

凱勒曼知道,以這樣的陣容,萊茵軍團碰上任何一個德軍步兵師,都是打不贏的。德軍有着充沛的火力,僅在裝備上就剩過萊茵軍團一截,更不要說德軍的作戰意志高昂,打起仗來十分不要命。

所以,假設凱勒曼選擇不同德國合作,那麼萊茵軍團就會是首先被德軍消滅的部隊了。凱勒曼希望萊茵軍團能夠維持下去,而不想讓自己的人白白犧牲。

雖然法國的萊茵軍團變成了德軍的第七師,但德軍統帥布呂歇爾還是不打算將萊茵軍團頂在最前面,面對可能與法國進行的衝突。布呂歇爾將第七師撤到了近萊茵河一帶,並且向第七師提供了一批後勤補給品,以及2000支s1步槍。倒是這些步槍並沒有配備數量比較大的子彈,只夠一次戰鬥的消耗,其實也是在變相地限制第七師。

迅速接過卡爾薩斯洛林地區防務的是來自德軍西部方面軍的第四師,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師的防區並不是完整的阿爾薩斯洛林,實際也不是阿爾薩斯洛林所有的地區都加入了德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也就是一萬多平方公里面積,成爲了德國的一部分。德國基本上佔據的都是德語區,而沒有繼續向南錫等法語區延伸自己的勢力。

此時在巴黎,不管是執政的吉倫特派還是在野的山嶽派,都對德國和阿爾薩斯洛林一片怒罵,而布里索和羅伯斯庇爾等人都喊出了戰爭的字眼。

而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再次激化矛盾的事情。

在聽聞阿爾薩斯洛林德語區叛出法國,加入德國的事情,被軟禁在巴黎的國王路易十六多少有些幸災樂禍。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愚癡的所謂革命者們,拿着刀叉企圖分食法蘭西這個偉大的國家,敗壞淪喪道德,他們卻沒有想到,同樣喊着革命而起家的德意志人,居然在這時候打了他們一個耳光。多麼響亮的耳光啊!德國人打得真漂亮,我瞧着跟着腦滿腸肥、毫無廉恥的那羣人留在法國,不如體面地去做一個德國人,甚至做英國人、奧地利人都是好的。這個國度裡,現在只剩下瘋狂和頹敗,到處都是不理智的人和瘋子,該死!……”

當初對革命算是同情,也同意搞君主立憲的路易十六,已經被反反覆覆的革命者們弄得興致大減。而且革命者對於王室和其他貴族缺乏絲毫的敬意,動輒就有對貴族的迫害發生,而王室在巴黎也像是過街老鼠一樣被嘲笑。路易十六這兩年來已經見慣了當着他面嘲諷他的那些人,似乎把王權和國王的臉面扔到地上踐踏,就能給他們帶來最大的滿足感,就能處於絕對的政治正確之中。

只是就連路易十六都沒有想到的是,服侍他起居的一個僕人在無意中看到了國王陛下所寫的日記,並認爲這是一個關鍵的證據,能夠作爲自己的晉升之階。這名僕人將日記偷了出來,交給了喬治?雅克?丹東。丹東屬於山嶽派,與羅伯斯庇爾一道不僅希望建立共和,而且希望處決國王。

山嶽派以這本日記爲證據,宣揚路易十六是最大的叛國者,並且秘密與外國勢力勾結,將阿爾薩斯洛林分裂出去,甚至企圖利用德國和其他國家的軍隊********。這些說法很多邏輯是禁不起推敲的,但是在狂熱的氣氛下,仍舊是引發了地震一般的效果。就連不希望處決路易十六的吉倫特派,也迫於民衆的壓力,開始在國民大會商討廢黜國王的議題。

1792年6月份,如同高速前進而不能剎車的列車,法國以德國強奪阿爾薩斯,並與本國反動勢力勾結企圖顛覆政權爲理由,正式向德國宣戰。德國隨後宣佈,法國對於德國的誣陷是不可接受的,同時法國應該尊重阿爾薩斯洛林德語區居民的自決權利。當然最後,德國也向法國宣戰了。

就這樣,處於革命混亂中的法國,以及剛剛成立一年時間的德國,兩個似乎是宿敵的國家,開始了第一次戰爭。而歐洲的其他主要國家,包括奧地利、普魯士、英國和荷蘭在內,都充滿興奮地觀察着這場戰爭,因爲不管是誰贏誰輸,似乎對他們都是有好處的。

190 天花危機(中)119 馬德里之行(上)738 高等教育194 求戰486 陣之團152 波士頓戰役的影響258 盧小毛請客633 一個國家兩種革命。084 天地會057 申報項目116 乾隆傲天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290 戰山海(續)353 紅顏醉(四)778 拳亂(四)261 古北口483 墨西哥城之戰(補)289 戰山海(下)136 投誠大唐178 海軍雄心(下)215 輿情(上)036 不信132 不許登岸360 紅顏醉(十一)172 聖奧古斯丁416 紅皮書547干涉727 瓜分瑞士444 乘警688 殖民新說284 桂林844 方案850 工業帶945 次大陸戰役(中)281 兵源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772 奪路而逃266 康仕平540出口增長上架感言475 解放者084 天地會249 遷移650 炮兵指揮官012 盛宴047 灌溉509 海軍壯大計劃732 插手印度115 人非338 知識156 統一西婆羅洲209 英國人的仿製行動011 信仰荒漠809 朝鮮使臣319 修碼頭388 吞武裡之戰(四)229 喜聞樂見帶路黨079 稱臣納貢?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137 途徑夏威夷214 戰前內閣會議243 擒龍(十二)926 決戰日德蘭(一)958 德意志之死534 大選599 萃英會(中)179 小工人陳福仔192 陰暗面723 秩序制定(下)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297 新朝新體(下)959 大一統157 去珈州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309 太平洋鐵路955 毀滅者(上)330 貧瘠的日本519 清軍備戰559 統一計劃586 南聖胡安570 萊比錫戰役(二)841 走上前臺375 上海生意(中)317 民意洶洶560 國際縱隊的小戰士335 遣唐使(中)761 割肉會談235 擒龍(四)901 橙色革命(上)933 決戰日德蘭(八)866 盟約停止101 我們不做,西方人會做142 半殖民地252 橫財489 馬尼拉灣海戰(中)829 觀望043 參觀訓練657 婦女運動660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下)
190 天花危機(中)119 馬德里之行(上)738 高等教育194 求戰486 陣之團152 波士頓戰役的影響258 盧小毛請客633 一個國家兩種革命。084 天地會057 申報項目116 乾隆傲天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290 戰山海(續)353 紅顏醉(四)778 拳亂(四)261 古北口483 墨西哥城之戰(補)289 戰山海(下)136 投誠大唐178 海軍雄心(下)215 輿情(上)036 不信132 不許登岸360 紅顏醉(十一)172 聖奧古斯丁416 紅皮書547干涉727 瓜分瑞士444 乘警688 殖民新說284 桂林844 方案850 工業帶945 次大陸戰役(中)281 兵源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772 奪路而逃266 康仕平540出口增長上架感言475 解放者084 天地會249 遷移650 炮兵指揮官012 盛宴047 灌溉509 海軍壯大計劃732 插手印度115 人非338 知識156 統一西婆羅洲209 英國人的仿製行動011 信仰荒漠809 朝鮮使臣319 修碼頭388 吞武裡之戰(四)229 喜聞樂見帶路黨079 稱臣納貢?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137 途徑夏威夷214 戰前內閣會議243 擒龍(十二)926 決戰日德蘭(一)958 德意志之死534 大選599 萃英會(中)179 小工人陳福仔192 陰暗面723 秩序制定(下)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297 新朝新體(下)959 大一統157 去珈州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309 太平洋鐵路955 毀滅者(上)330 貧瘠的日本519 清軍備戰559 統一計劃586 南聖胡安570 萊比錫戰役(二)841 走上前臺375 上海生意(中)317 民意洶洶560 國際縱隊的小戰士335 遣唐使(中)761 割肉會談235 擒龍(四)901 橙色革命(上)933 決戰日德蘭(八)866 盟約停止101 我們不做,西方人會做142 半殖民地252 橫財489 馬尼拉灣海戰(中)829 觀望043 參觀訓練657 婦女運動660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