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輿情(上)

上面張張嘴,下面跑斷腿。

作爲文教宣傳部的部長,內閣中年紀最大的閣員,七十多歲的姚維春已經是屬於半退休狀態了,精力也不可能像那些五十歲正當年的閣員一樣充沛。文教宣傳部名字很長,管得東西也多,如果放到後世的部委,那就是文化部、教育部加黨政那邊的宣傳部三合一,擔子一點兒也不輕。

姚維春現在比較重視教育這方面的事務,特別是這幾年的“三百中小學建設計劃”,“新移民全面掃盲計劃”,還有大唐第一座高等學府洛都大學的籌備建設,姚維春老人都是很用心用力的。

文化這一攤子事兒上值得提的不多,除了偶爾下發一點什麼倡導學習的綱領性文件,也沒有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次,畢竟只有在信息高速深層次傳播,全球化程度比較高的階段,文化的殺傷力纔會格外明顯。而且現在大唐的環境多少還有些封閉,不管是文化輸出還是文化入侵,都顯得沒那麼重要。

宣傳問題上,一直都是內閣極爲重視的。之前雖然出過亂子,不過現在也慢慢有了既定的模式和套路,把控嚴格,潛在禍患不大。

讓姚維春老人比較滿意的是,通過他這幾年來的扶植和栽培,國內的幾家大型傳媒,已經有了一點能力了,比如像是這一次,文教宣傳部定調後,怎麼發揮,是下面報社和電臺自己的事情了。

姚維春甚至自己也不會出面,這種事情交給副部長,給報社社長、電臺臺長們開個會,然後就算是搞定了。

堪稱大唐第一官媒的《大唐日報》社,參加部裡短會的社長和總編輯是連夜回來的,社裡兩個大boss這麼拼,下面的記者社員們也都蹲守在報社裡,等着boss做出指示。

“剛剛得到官方消息,清國已經以我國商人行跡不法、禍亂清國市場秩序爲由,全面終止了與我們的貿易,甚至還對我國駐廣州辦事處進行查抄,搶劫了國貿公司辦事處財物,清國皇帝乾隆頒旨,斥責我們唐人爲奸猾邪詭之人,沒有信義和德行,拒絕任何與我們的往來,禁止任何一個大唐國籍的公民踏上清國土地……”總編輯站在報社大辦公室的中央,向所有人發言。

“怎麼可以這樣?這是污衊啊,我們大唐商人做生意,招誰惹誰了?”

“這不僅是破壞了我們的貿易利益,還是侮辱了我們的人格!”

“擦特麼,早幾巴看野豬皮不順眼了,忍了好久了,這回不能忍,被搶了錢,還被指着鼻子罵了,必須找回場子。”這顯然是一個穿越衆的報社記者。

總編輯看着羣情激奮的樣子,微微一笑,道:“沒錯,就是你們現在這樣的態度,我需要你們把這種憤怒和屈辱感,通過文字和報紙,傳遞給我們的國民,我們大唐一向與人謙和,這次清朝已混蛋的理由終止了與我們的貿易,而且還對我們的利益和尊嚴造成了侵犯,是不能忍的。”

很快便有人已經反應過來了,報社中說話的氛圍還算是比較自由的,不會像印在報紙上的鉛字一樣嚴謹。有人道:“主編,這是要打仗了嗎?”

還沒等主編回答,有一名記者就道:“不奇怪啊,這些年軍隊都擴了好幾輪了,而且還搞來了那麼多外籍水手充實運輸隊伍,說是沒有一個終極目的,怎麼可能。”

主編道:“這種話你們自己說說就好了。”

記者趕忙道:“我們明白,這次是我們針對清國的不義行爲,做出的應激迴應,我們是正義的,是迫於無奈而做出的自保和自衛行動。”

主編笑了,他們日報社作爲大唐第一官媒,記者們的水平還是都不錯的,他點點頭道:“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好了,我來具體安排一下,現在已經有點晚了,改版面來不及了,我們今天趕一個加刊,把版面全留給這件事。一組你們負責闡述事件具體經過,把來龍去脈都搞清楚,這事兒你們得去找外交部和國貿公司的人做採訪,一定要第一手的材料。不用怕沒人伺候,現在這個時候什麼單位都在連軸轉呢,他們上級肯定都有交代過讓他們配合我們了。”

主編想了想,又道:“二組的,你們應該提出一些見解,比如我們大唐的商品進入清國之後,對當地人的生活產生了怎麼樣的有利影響,對當地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而且有多少清國人是需求我們的商品的。同時,你們也要講清楚,我國政府、國貿公司等單位,爲了這個貿易,做出了多少努力。現在卻被皇帝一句話給否了。講明白貿易中斷對於國家和社會帶來多少損失,使我們如何被動。”

“我需要三組的同志們,集中報道我們的政府如何應對這些事情,我在部裡挺副部長講了,爲了應對貿易中斷,國家一方面需要拓寬歐洲市場,另一方面將會進行國內產業的計劃轉型,爲了最大限度保障各個公司的正常運營和我們勞動者的日常收入。”

主編最後道:“今天的加刊,我不要你們提任何一個關於戰爭的字眼,我們的人民需要醞釀這個情緒,哪怕戰爭已經是確鑿的事情了,但是我們不能現在講出來。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衆人回答完之後,不用主編再交代,一鬨而散,各自去忙各自的那一攤了。

主編看着衆人,頗爲滿意,這會兒他看到旁邊站着一個年輕人,一臉震驚還沒回過神來,此人名叫鄭堂山,跟報社中大部分主力成員是穿越衆不一樣,他是一名來自福建的新移民。因爲讀過書,而且文筆尚可,更精通很多古文,被吸收進入報社,專門從事這一方面的工作,現在在報社工作還不滿兩個月。

鄭堂山剛只不過是個落魄書生,科舉屢試不中,反而將家中錢財都耗盡,加上父母都染病去世,也沒有人養活他了,全靠在鄉間教授一點文字、替人歇歇書信爲生。後來他遇上了蛇頭,聽說出洋有錢拿,他便大着膽子上了船。作爲一個書生,他在移民船上並未得到什麼更好的待遇,倒是上船之後因爲幫助掃盲班教授新移民識文斷字,而被推薦了。

原本鄭堂山是要被推薦去小學校的,不過鄭堂山對於教小孩讀書實在沒興趣,後來日報社需要一個類似人才,就將他舉薦了去。在日報社,鄭堂山還是挺滿足的,比起大多數新移民,他不用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每天就是在自己一個小版塊上,講上一兩則古文經典裡的小文章,傳播一下傳統文化,教養仁義道德之類的。他認爲自己做的事情很高尚,而且他的收入也不少,月薪一百元出頭。

對於大唐這種富足的生活方式,他是由衷滿足的。雖然報社裡條條框框很多,不過踏實下來搞些文字工作他也不覺得勞累,而且報酬可觀,鄭堂山現在基本每日有肉,想買酒喝就買酒喝,宿舍裡寬敞明亮,晚上還有電燈,能找到的書籍很多。鄭堂山覺得這日子恐怕就是清國一些大官富商也過不得。

儘管鄭堂山滿足於自己的現在,可是他仍舊認自己是清人。他也覺得大唐賣貨物到清國去,能夠方便清人生活,還能創造些就業和利潤什麼的,乾隆皇帝貿然中斷,無疑是昏聵的。可是爲什麼就這麼一點事兒,他平素還算和善的同僚們,居然衆口一詞,要發兵去教訓清國?

“堂山啊,你怎麼回事啊?”主編和藹地問。

鄭堂山還是很習慣地拱了拱手,道:“主編,卑職覺得大家還有些不冷靜吧,大清畢竟是宇內第一大國,大唐雖然富庶,但是對抗大清,無異以卵擊石。”

與鄭堂山頗爲親熟的一個記者朱嘉義拍了他肩膀一下,道:“我說堂山啊,你剛來咱們大唐,生活還不滿一年,見得東西也沒多少。沒錯,清國雖然是大,國土面積一千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三萬萬,但是從國家結構和國力上來說,都不行了。我們大唐軍隊擁有更強的武器,更嚴格系統的訓練,更精妙的戰術,就算乾隆集合百萬軍隊,我們也是不怕的,而且這種事情是上面人操心的,你何必擔心。”

主編也寬慰他道:“我知道你可能在感情上有些過不去這個坎,沒關係,慢慢你就知道了,滿清是一個腐朽的國家,作爲異族的滿人正在讓我們的故鄉陳腐衰敗,只有我們大唐才掌握着讓我們這個民族興旺發達的關鍵。你看吧,這次的戰爭,可不是單純的一次懲戒和憤怒的表達,它將會是一次啓蒙,一次劇變,之後的中國,都將從這次劇變中獲得新生,我們這一代人很幸運,可以見證這一切。”

鄭堂山並不理解,他一向覺得唐人很睿智,可是他自己看起來必敗的一個戰爭,唐人卻都充滿了信心。

主編笑道:“這樣吧,如果你有膽量,我推薦你做這一次的隨軍記者,你和小朱一起跟着我們的部隊到東亞去,你去走走看看,說不定會了解更多。”

220 老艦重登514 黨主席144 利益的競逐143 躊躇084 天地會337 教育904 覆滅黑海艦隊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041 土包子951 倒下的西班牙924 保護航線653 土倫戰役(下)492 不妥協207 軍貿大單274 帶來文明576 萊比錫戰役(六)124 巒州849 唐人紐約472 巴亞爾塔暴亂(中)366 婆羅洲戰爭(中)896 狂造010 晚會籌備407 用命450 推翻293 開條件457 二子668 真正圖謀(中)624 對棋738 高等教育838 青年說807 教育建設515 晚餐290 戰山海(續)763 調派185 借兵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817 交通建設589 移民之議(下)935 決戰日德蘭(十)065 父子817 交通建設835 紐芬蘭海戰(中)022 譁衆取寵015 融入025 戰俘375 上海生意(中)257 當唐軍(下)884 海軍競賽292 友好的新皇帝787 拳亂(十三)888 願景572 萊比錫戰役(四)817 交通建設365 婆羅洲戰爭(上)230 黴運連連584 新德國061 貿易需求181 鄭信812 朝鮮385 吞武裡之戰(一)027 新內閣223 南固威島124 巒州742 君子道857 海軍演練116 乾隆傲天761 割肉會談910 低地戰役(二)614 盛怒074 轉運的出洋人456 災難146 多舛艦長的初戰554音樂家866 盟約停止258 盧小毛請客074 轉運的出洋人238 擒龍(七)727 瓜分瑞士606 野心勃勃304 天津條約299 兵部尚書486 陣之團458 緊急536 祭天832 哈利法克斯561 多特蒙德的鐵匠450 推翻854 地方主義945 次大陸戰役(中)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454 洛佩茲897 航天760 亂來215 輿情(上)605 更新與進步633 一個國家兩種革命。671 小打079 稱臣納貢?506 最終停戰(上)
220 老艦重登514 黨主席144 利益的競逐143 躊躇084 天地會337 教育904 覆滅黑海艦隊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041 土包子951 倒下的西班牙924 保護航線653 土倫戰役(下)492 不妥協207 軍貿大單274 帶來文明576 萊比錫戰役(六)124 巒州849 唐人紐約472 巴亞爾塔暴亂(中)366 婆羅洲戰爭(中)896 狂造010 晚會籌備407 用命450 推翻293 開條件457 二子668 真正圖謀(中)624 對棋738 高等教育838 青年說807 教育建設515 晚餐290 戰山海(續)763 調派185 借兵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817 交通建設589 移民之議(下)935 決戰日德蘭(十)065 父子817 交通建設835 紐芬蘭海戰(中)022 譁衆取寵015 融入025 戰俘375 上海生意(中)257 當唐軍(下)884 海軍競賽292 友好的新皇帝787 拳亂(十三)888 願景572 萊比錫戰役(四)817 交通建設365 婆羅洲戰爭(上)230 黴運連連584 新德國061 貿易需求181 鄭信812 朝鮮385 吞武裡之戰(一)027 新內閣223 南固威島124 巒州742 君子道857 海軍演練116 乾隆傲天761 割肉會談910 低地戰役(二)614 盛怒074 轉運的出洋人456 災難146 多舛艦長的初戰554音樂家866 盟約停止258 盧小毛請客074 轉運的出洋人238 擒龍(七)727 瓜分瑞士606 野心勃勃304 天津條約299 兵部尚書486 陣之團458 緊急536 祭天832 哈利法克斯561 多特蒙德的鐵匠450 推翻854 地方主義945 次大陸戰役(中)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454 洛佩茲897 航天760 亂來215 輿情(上)605 更新與進步633 一個國家兩種革命。671 小打079 稱臣納貢?506 最終停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