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多舛艦長的初戰

就在焦強萬念俱灰的時候,卻被地下黨給救走了。然後地下黨發現這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因爲焦強在學校裡成績很好,所以組織同志想要吸收他進入,誰知這時候地下組織又遭到了敵人的破壞,救出焦強的幾名同志都犧牲了,焦強僥倖逃得一命,返回家中沒想到卻趕上了七七事變。

侵華日軍迅速佔據了他的家鄉,他的親人都死在了侵略者的屠刀之下,焦強滿腔仇恨,改名換姓參加了國府軍的抗日隊伍。只是這個傢伙實在是命衰,連續加入了三支隊伍,三支隊伍都被日軍打散了,雖然每次焦強都負傷,但是卻都沒有死。

這麼稀裡糊塗地一直打到四五年戰爭結束,焦強還只是個大頭兵,而且麻木地隨着部隊不停地轉進,輸多贏少。內戰爆發後,焦強不想參與,想要開小差,結果在四六年又遇上了埋伏在中央軍中的無間道同志,他所在的部隊譁變起義了,不過轉過天來接着又要去打kmt。焦強對此很厭倦,就開小差跑了,卻被組織上給逮住了。

當pla也要處決他這個逃兵的時候,沒想到遇上了大隊中央軍攻擊,慌亂間也沒顧得上這個俘虜,所以焦強又被中央軍裹挾走了,一路跟着中央軍打敗仗,然後逃亡。當然這個過程中厭倦戰爭的焦強出工不出力,直至渡過海峽的時候穿越到了十八世紀。

在渡輪上的時候,輪船的輪機壞掉了,焦強嘗試着指導船員修了一下,居然修好了,所以也被船上的人所重視。穿越之後,沒了內戰的傷痕,沒有了親朋的關係,雖然茫然但焦強也選擇了重新開始,他完成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宿怨——成爲一名馳騁波濤的海軍。

也許是這傢伙天生就是一個好水手,在陸軍打了十二年的仗沒有提拔過,結果到了海軍後,卻因爲能力突出受到了上級看重。戚繼光級護衛艦前幾艘,因爲政治因素所以指認了明代衆的大太監當了艦長,但是後幾艘艦長都是經過綜合考覈的。焦強報名參加考覈後,以第一名的成績,被任命爲李文忠號護衛艦的艦長,軍銜直接提到了中校。

這個人的經歷簡直就是一部小說。

焦強爲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驕不躁,而且記憶力好,船上的每個部門所涉及的事務,他全都銘記在心,如何調動士兵進行作戰,他也十分熟悉。雖然他也是一名比較新的艦長,但是在考覈中,他能夠完全按照作戰手冊,不出一點錯的完成任務。當然,一個艦長除了記得住作戰手冊,臨陣經驗也很關鍵,只不過現在大唐海軍中幾乎沒有誰有這種經驗。

此刻的焦強保持了自己一貫的淡定,他放下手中望遠鏡,自言自語道:“一艘戰列艦、一艘護衛艦和一艘sloop嗎?”

美國人認爲那是一艘戰列艦和兩艘護衛艦,但是真正的海軍人焦強卻能夠清楚地區分,最大的艦船是一艘英國人的74炮三級戰列艦,小一點的則是一艘32炮護衛艦,而更小的那一艘則是一艘sloop-of-war,中文一般翻譯成小型風帆戰船,噸位在600噸以下,20門炮位以下,也就是說比海軍分級中的六級艦還要小一些。風帆戰艦的分級是英國人搞的,他們把一到四級風帆戰艦叫做戰列艦(ship-of-the-立ne),四五級戰艦稱爲護衛艦(f日gate),而更小的則通稱爲sloop-of-war,可能包括雙桅帆船(b日g)或者單桅的近岸快艇(cutter)。

實際上在殖民地的海域中,殖民國家通常很少用得上四級以上的軍艦,一艘三十多門炮的五級護衛艦已經算是比較大的了,而更多的則是18門炮以下的小型風帆戰艦,這些帆船速度很快,火力也差不多夠用,所以大受歡迎。一些海盜也會選擇這種靈活快速的sloop-of-war作爲座駕。

戚繼光級並不是西洋帆船,扯的是硬帆,沒有全帆裝,雖然在大唐海軍的分級中,她屬於一種護衛艦,噸位有1800噸左右,但是她的炮位只有16個,分別是四門105毫米s1775火炮和12門76毫米hs1772火炮(各艦可能略有出入不同),比起普通的英國皇家海軍的小型軍用帆船是要少,當然火力上就不是一個量級了。

此刻英國人也看到了海上的李文忠號,英國的船長帶着疑惑,問左右道:“那面紅色的旗幟是哪個國家的,這種奇特的船型,並沒有聽說過啊。”

有一個見識比較多的軍官說道:“雖然這個船型我們並不熟悉,但是我聽人說,北美大陸的另一端,東方人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國家,叫做大唐共和國,他們使用的就是能夠冒出黑煙的船隻,速度相當快,這應當就是唐的軍艦了吧。”

英國船長啐道:“整個北美大陸應該都屬於我們大英帝國,那些東方來了泥猴子怎麼配佔據國王陛下的土地?還有,他們沒事跑到東海岸來做什麼,這裡可是皇家海軍做主的大海,他們真是不知死活。”

軍官道:“難道唐人跟殖民地人有勾結,您看那軍艦似乎保護着後面兩艘商船,難道是向殖民地人輸送物資的?”

這個猜測倒是相當準確了,也立即引發了船長的怒火,這位船長帶領的是一艘三級戰列艦,同時他也是整個小艦隊的指揮官,在大海上英國人囂張慣了,從來不把誰放在眼裡,就算是自己的盟國船隻惹到了自己,他們也照揍不誤。這個時代的大海上就是沒有公理只有拳頭的鬥獸場,執行的是叢林法則。海上一國的軍艦將另一國的船隻擊沉了,所有人都殺死,被攻擊國也不知道這艘船到底發生了什麼,也許遇上了風暴或者失蹤了什麼的。每年都有這樣的船消失在海洋中,所以後世的探險家們極爲熱衷在海底尋找沉底的船隻,尋找那古代的寶藏。

雖然在紐約的岸邊,也算是衆目睽睽之下了,但是英國船長絲毫不把唐人放在眼中,英國海軍霸權正在快速的增長,雖然真正英國人建立起絕對的海上統治力,還要等到下個世紀初的特拉法加海戰以後,但是現在經歷了無敵艦隊之役,幾次英荷戰爭,還有七年戰爭的海上衝突,英國海軍已經事實上世界上最強的海軍了。

就算大唐海軍的軍艦採用了什麼新技術,但英國人不覺得這種新技術能夠起到什麼顛覆性的作用,對方不過是一個什麼殖民地小國,揍了也就揍了,說不定還可以撈些好處。

於是,兩方各自都沒有打招呼的想法,這個年代的旗語雖然已經發明瞭,但是跟後世還是有比較大區別的。

英國人的戰列艦一馬當先,兩艘小型艦船則跟在後面,排成了一個這個年代最爲常見的縱列陣,偏開了一個角度,朝着李文忠號的側方駛來。這個進攻方法有兩個好處,將會更快速地將自己的側舷對準敵人而不需要再次變相,因爲風帆戰艦的側舷纔是火力最爲充沛的一側,甚至一直到一二戰的時代,海軍仍舊熱衷搶佔t字位,以得到最佳的側舷火力輸出。其次,英國人還可以直接衝擊後方沒有武力值的大唐貨船,迫使對方做出應對。

焦強看出英國人這是想上來就朝自己進攻,本身他也沒有跟對手談和的打算。這是大唐和大英的第一次會面,充滿幹勁兒的雙方沒有任何友好,一方是對於強權者的不滿和挑戰心,外加有些對自己能力的歷練打算,另一方則霸主意識滿滿,絕不容沒見過的傢伙挑釁。

“如果戚繼光級足夠靈活,那麼我可以直接打左舵,先行將我的側舷對向他們,用更遠的射程將他們修理一遍。只不過戚繼光級還是不盡如人意啊,如果是新研製的自由風級的話,一定可以做到。”焦強想道。

英國人的陣列處於上風位,乘風而來速度也不慢,李文忠號雖然在下風位,但是其主要動力來源於蒸汽機,外加硬帆八面受風,就算是逆風也照跑不誤。

“好吧,利用機動和速度優勢,搶佔上風位,拉開攻擊距離。”焦強瞬間就頂好了戰術,這實際上也是標準的使用戚繼光級護衛艦的方法。戚繼光級沒有鐵甲,木殼船的防禦力不夠,倒是火炮的射程還是不錯,十四節的航速也足以落開敵人。

“右舵45度,全速前進,注意與敵保持三千碼以上的距離!”焦強下令道,他判斷對方戰列艦上最大的炮,也就是長身管的24磅炮,這種炮射程還可以,但是大部分海軍船長,更喜歡拉近到一千碼的距離上開火。而三千碼顯然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全速前進的李文忠號,向着東北方向突進,而英國人很快發現了這一點,那名戰列艦船長道:“這些東方猴子是傻了嗎?往東北去,是搶佔上風位?那麼他後面的商船豈不是就暴露給我們了嗎?”

不過很快,英國人面色凝重起來了:“居然跑得這麼快,瞭望手,給我測速一下!”

“是的,長官,他們現在的速度有十三節,哦不,已經達到十四節了,天啊,好快!”

李文忠號在試航中極限速度到達過16節,不過一般戚繼光級標註的航速都是14節,船長們也基本上不會將船開到16節的速度。早期的戚繼光號和俞大猷號使用的蒸汽機品質更差一些,所以速度還要略慢。

不止是李文忠號,就連後面兩艘民用船的速度也快的驚人,他們調頭脫離戰場,也都是十四五節的高速,船上的迪爾伯恩還有些不爽:“這樣就沒法近距離觀戰了啊。”

另一邊李文忠號上,觀通部門彙報:“距離敵艦3145碼!敵方進入我側舷火力覆蓋區域!”

焦強此刻也是格外激動,他顛簸了半生,更多時間是作爲一個普通的陸軍大頭兵,現在他終於統領一艘戰艦作戰,一股自豪情緒滿盈胸腔。

“左舷,開火!”

一整面船舷佈置的8門火炮此刻競相出膛,兩門105毫米炮裝填的是榴彈,而76毫米炮則使用的是穿甲彈。當然誰都知道就算是榴彈也足以洞穿對方的木頭殼子。只見到剎那間,八顆炮彈籠罩了敵人的74炮三級戰列艦,炮手們明顯第一輪炮擊手感並不好,只有兩發炮彈命中了目標,一發是榴彈,砸在了船的前部桅杆附近,炸開的炮彈直接掃倒了周圍一片人,而且將前桅杆也折斷了前甲板上也出現了一個大洞,後一顆76毫米穿甲彈則擊中了炮甲板,在水線以上的船殼上撕開了一個大洞。

“上帝啊,他們怎麼在這麼遠的地方還能命中?!”英國船長之前的狂傲此刻已經變成了緊張和畏懼,他沒有預料到展開會是如此的。

不過他的反應也是不慢的,“右滿舵,拉開距離!”

如果他的船完成轉向,那麼他們的受彈面積就會減小,而且拉開距離後可能會超出唐軍戰艦的射程,這顯然是一個防禦措施,英國船長已經被唐人射程遠而且威力大的炮擊給嚇到了,所以本能地想先躲避這個射擊。

僅有兩炮命中,就已經破壞了這艘戰列艦的前甲板,而且還端掉了左舷多達三個炮位,這種效果往往是普通海戰中對方射擊二三十炮才能實現的。

只是,除了炮的射程和威力,英國人還算少了一部分,那就是射速!

“彈藥裝填,再打!”焦強下令道,他看到了對方開始了轉向,決定再打一輪後,然後再做出調整。

射速更快的76毫米炮再次開火,而敵方艦船轉向只完成了二十幾度,這一輪炮擊還是瞄着那艘戰列艦,而且精度有了些許提升,六門76炮有三門完成了命中,兩枚命中了上層甲板和炮甲板,造成了人員殺傷和炮的損壞,另一枚形成近失彈,直接擊穿了水線下的船體。

76毫米炮造成的破壞,遠比這個時代實心彈的破壞更大,洶涌的海水倒灌而入,水手們根本還沒來得及舉着木板來封堵就被衝了出去。

焦強這個時候就該做出判斷了,如果他要對對方旗艦窮追猛打,那麼他應該主動接近,左舵甚至調頭跟過去,不過他選擇了更保險的方式,這位有着多舛經歷的海軍艦長,有着足夠的耐性跟這羣英國人玩下去。他知道,戚繼光級防禦力並不比這時代的艦船強多少,所以他不能打得太激進,躲在敵人射程以外,用機動速度和射程的優勢慢慢將敵人送入海底,纔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於是,焦強命令繼續前行,搶佔上風位!

此時對方的三艘船已經基本完成了轉向,從縱列陣型變爲了橫列陣型,而李文忠號已經處在了他們的t字位上,當然,也由於英國人艦艉朝敵,所以他們這樣的受彈面積變小了。接下來李文忠號的幾輪射擊,命中率都不高,第三輪命中一發,第四輪沒有取得命中,第五輪命中一發。而且這三輪命中的兩顆炮彈,還都擊中了不同的船。

“看來炮手的射術還是有待提升啊,我們對比敵人的優勢,也不如我們之前想的那麼巨大,也是需要靠多次命中後纔能有效擊沉。”

旁邊艦上政委道:“如果是揚威級的155炮,我看打在水線上一發,就夠讓這三艘英國船的任何一艘下海了。”

焦強很客觀的分析道:“155炮打在水下撕開的口子確實不是英國人能補得上的,他們也沒有水密艙結構,但是要想完全沉入水下,恐怕還需要一會兒時間。”

政委笑道:“多等一會兒又如何,我們完全可以躲在對方射程外看着他們淹死。”

說話的工夫,李文忠號已經來到了上風位,仍舊保持跟對手三千碼左右的距離,焦強對於操舵的航海部門比較滿意,航海部門也是訓練最多的,他們單是從洛杉磯一路到紐約,兩萬多公里的航程就夠他們熟悉艦船的航行性能了。單純以航海能力論,大唐海軍水兵絕不遜於英國人的水兵,當然他們駕駛的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船隻。

“先對付那艘sloop-of-war。”來到上風位的李文忠號,側舷正對着奔逃的小型風帆戰船,雖然對方很想掙脫,單是就像是持之以恆的狼,李文忠號始終保持着一個穩定的攻擊距離,這當然與李文忠號更快的航速脫不開關係。

此刻李文忠號的輪機已經減速,保持與敵艦同等的速度,使得不會太快而超過她。側舷的炮手們終於獲得了穩定輸出的機會,這一次他們也熱身完畢了,炮手們並沒有先進的火控,他們靠着純手工的測距儀等簡易設備,測算着射擊諸元,然後調整射擊。

就是這麼一套算得上是複雜的步驟,在這個時代也稱得上黑科技了,在炮手們得到穩定的輸出環境之後,他們的精度大爲提升,大片的炮彈直接擊中這艘悽慘的不到五百噸的小船上面。連76炮也裝填榴彈,直接靠着爆炸的衝擊力,將單薄的木頭殼子撕碎。

簡單的105炮兩輪射擊和76炮三輪設計,共命中了十七發炮彈,直接將這艘船打得不成樣子了,旁邊英軍護衛艦上的水手們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爲那艘sloop-of-war幾乎已經沒有了船的形狀,桅杆也折斷了,半面船舷已經徹底破碎了,甲板什麼的也沒有了,她已經直接傾覆,向大海中滑入。而上面的水手們,幾乎沒有一個是活着的了,爆炸產生的衝擊與彈片、木屑,已經足以將上面的生命徹底洗禮。

李文忠號上面爆發出歡呼,所有的大唐水兵都滿意他們參軍生涯中的第一個戰果,敵人越悽慘,他們便越高昂。焦強則顯得淡定許多,因爲從交戰開始他就知道,今天這三艘英國艦,都會報廢在這個地方。

“下一個。”焦強用不疾不徐的語速說道。

李文忠號快速調整方向,粘上了另一艘護衛艦。英國人之前見機得快,已經撇下那艘sloop-of-war準備先逃生。可是他們絕沒有想到,那艘sloop-of-war居然沒有撐過幾分鐘,在敵人的數輪炮擊下完全崩解了。而敵人的速度足以快速趕上他們。

英國的船長已經完全不想着教訓東方猴子的事情了,他急忙叫道:“讓戴安娜號留下斷後,海格力斯號立即向波士頓撤退。”

做出這個決斷也是很正常的,雖然一艘32炮護衛艦在殖民地已經算是很厲害的船了,但是怎麼也比不過皇家海軍的核心級別的三級戰列艦。皇家海軍雖然有着大量這樣的船,但是每一艘都是他們的重要財產,造價幾萬鎊,而且可以用於大規模海戰中。雖然此時被人擊敗,但是隻要能夠保留下一艘三級戰列艦,那麼英國人也不算一敗塗地。

只是想法很美好,現實往往很殘酷。

戴安娜號並沒有在李文忠號面前支撐太久,她就像是自己的名字一樣,一名貴婦在猛將的面前只有被摧殘蹂躪的份兒。一如剛纔的那艘sloop-of-war,戴安娜號被打得散架,李文忠號沒有絲毫救援水手的打算,調整航向後追向了並沒有跑出多遠的海格力斯號。

絕望已經徹底包圍了英國人。現在已經不是爲英國皇家海軍保留一艘三級戰列艦的問題了,是如何在唐人兇猛的炮火下求生。

失去了作戰勇氣的英國船長一臉灰敗,他知道對方追上他只是幾十分鐘的事情,於是,爲了自己的生命,他道:“打白旗吧,我們投降,希望東方人能夠給我們一個體面的結局。”

265 兵變727 瓜分瑞士342 江南(四)633 一個國家兩種革命。526 升龍城下838 青年說281 兵源895 改裝266 康仕平817 交通建設208 售法巡洋艦908 搶先610 青州案(四)818 新艦名381 財政842 出手367 婆羅洲戰爭(下)553海外領教育795 武昌611 青州案(五)353 紅顏醉(四)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098 風平840 羣體性脫離272 天地會起事835 紐芬蘭海戰(中)109 接觸165 費城來客825 購物廣場853 大白艦隊293 開條件535 搬家465 旋風901 橙色革命(上)209 英國人的仿製行動626 反擊726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下)726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下)740 候選人們(上)744 除盜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601 段九450 推翻155 山口洋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911 低地戰役(三)604 因應639 梅斯戰役(上)738 高等教育230 黴運連連383 連長147 希望的方向912 低地戰役(四)245 京中人心(上)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269 是破壞者也是拯救者696 金錢執政294 臣工023 聖地亞哥號217 輿情(下)279 戰事總結539 赤字(下)292 友好的新皇帝154 商貿擴大340 江南(二)158 坤甸新顏722 秩序制定(上)494 退或降133 先兵後禮855 調停238 擒龍(七)430 抵滬111 最終抵達602 上秘魯歸屬645 掘墓907 立體登陸485 三寶顏793 新局692 美國商人(上)174 東南三州219 軍事儲備583 萊比錫戰役(十五)912 低地戰役(四)839 巧舌如簧433 新加坡359 紅顏醉(十)864 解放283 “虛張聲勢”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875 空襲莫斯科325 聖女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823 兜售(中)096 風變078 解釋(下)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030 出使
265 兵變727 瓜分瑞士342 江南(四)633 一個國家兩種革命。526 升龍城下838 青年說281 兵源895 改裝266 康仕平817 交通建設208 售法巡洋艦908 搶先610 青州案(四)818 新艦名381 財政842 出手367 婆羅洲戰爭(下)553海外領教育795 武昌611 青州案(五)353 紅顏醉(四)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098 風平840 羣體性脫離272 天地會起事835 紐芬蘭海戰(中)109 接觸165 費城來客825 購物廣場853 大白艦隊293 開條件535 搬家465 旋風901 橙色革命(上)209 英國人的仿製行動626 反擊726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下)726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下)740 候選人們(上)744 除盜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601 段九450 推翻155 山口洋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911 低地戰役(三)604 因應639 梅斯戰役(上)738 高等教育230 黴運連連383 連長147 希望的方向912 低地戰役(四)245 京中人心(上)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269 是破壞者也是拯救者696 金錢執政294 臣工023 聖地亞哥號217 輿情(下)279 戰事總結539 赤字(下)292 友好的新皇帝154 商貿擴大340 江南(二)158 坤甸新顏722 秩序制定(上)494 退或降133 先兵後禮855 調停238 擒龍(七)430 抵滬111 最終抵達602 上秘魯歸屬645 掘墓907 立體登陸485 三寶顏793 新局692 美國商人(上)174 東南三州219 軍事儲備583 萊比錫戰役(十五)912 低地戰役(四)839 巧舌如簧433 新加坡359 紅顏醉(十)864 解放283 “虛張聲勢”621 第三十三套演習方案875 空襲莫斯科325 聖女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823 兜售(中)096 風變078 解釋(下)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030 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