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

全校師生兩百多人,甚至還有一些校工,都跑到廣場來聽陳淵講學。

這裡的規矩很嚴,學生們到了廣場,自發將板凳給擺齊。而且按照上舍、內上、內下、外上、外下,分爲五個年級涇渭分明地坐好。

外舍生最多,約有一百餘人。

上舍生最少, 僅有二三十個。

朱銘作爲校外旁聽人員,只能跟外舍下等生坐一起。

閔家的紈絝子弟閔子然,絲毫不管校長與朱銘的矛盾。大大咧咧坐旁邊,只跟朱銘隔着一張板凳,不時還偏過頭來有說有笑。

又過一陣,上舍生那邊, 開始陸陸續續增加人數。

“這些學生, 平時不在學校讀書, ”鄭胖子介紹說,“他們好幾年前就升到上舍,該學的都學完了,只在書院掛個名字而已,就連季考都不用參加。估計是聽說有名儒講學, 一個個又回到書院。”

“那人是誰?”朱銘看到一個學生, 似乎非常有威望, 上舍生紛紛站起問候。

求學不就是多多讀書,領悟聖人之道嗎?

怎麼以仁來區分是否有學問?

閔文蔚執掌書院二十多年,也就是說,在這位山長手裡,一個進士都沒培養出來。

閔子順是他的族侄,跟他學了二十幾年,竟被陳淵一席話拐走了。還說什麼“今日方曉治學正道”,難道自己以前教的不是正道嗎?

陳淵微笑頷首,讓閔子順先回去坐好,接着開始講如何格物致知。

陳淵越想越興奮,這七個字,是符合聖人經義的,是對聖學大道的一次拓展。

“還有軍略。我大宋立國以來,邊患四起,士子不可不知兵。文官可以不懂上陣搏殺,卻要通曉軍略,懂得錢糧調運,懂得練兵選將。若不然,如何統軍破敵?”

“初時射不中,不必灰心,勤加練習便可。總有一日,能射中箭靶的邊緣,這已稱得上君子。次次射中靶心,那才叫聖人。吾輩士子,能偶中一次靶心,此生便足以稱道。”

此時聽說就連二程,也只能偶爾命中靶心,瞬間就譁然嘈雜起來。

在這一瞬間,陳淵整個人都傻了,竟然不知道該如何迴應。

但更早的楊時、陳淵,朱銘卻知之甚少,此時一聽,還是楊時、陳淵更符合心意啊。

宋代雖然講學之風盛行,而且學術著作越來越口語化,但還真沒有跑去大街上講的。

“經書就擺在那裡,經義也擺在那裡,書院教諭們難道不懂嗎?”陳淵說道,“經義可讓教諭們講,吾只講如何領悟經義,如何運用經義。吾是來講學的,不是來講經的。講經自然也可以,但在講經之前,必須先行講學!”

“農爲百業之本,是立國之基。吾師龜山先生,每到一地做官,必定興修水利。在瀏陽,吾師建造堤壩,使得百姓免受洪澇之苦。在蕭山,吾師蓄水爲湖,洪時排澇,旱時灌溉,還可在湖中捕撈魚蝦與蓴菜。至今已成湖三萬七千畝,可灌溉農田十四萬六千餘畝。”

說着,陳淵掃視諸生:“爾等心中可有仁?”

閔文蔚臉色陰沉,他不想讓陳淵再講下去,否則必然把學生引向歪路。

“很好,”陳淵微笑道,“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者,可稱聖矣。讀書就是爲了做聖人,學以致聖。想要做聖人很難,便如學習射箭,要在場中立一箭靶,此所謂有的放矢。做聖人,就是吾等讀書之靶。”

朱銘又說:“先生所言,只要誠與仁,人人皆可爲聖。既然如此,升斗百姓的道在哪裡呢?”

朱銘好奇道:“洋州多少年沒出進士了?”

可又不好直接趕人走,畢竟是二程的再傳弟子,論地位陳淵屬於嫡傳正宗,而他閔文蔚連支脈都算不上。

這句話,讓閔文蔚面子掛不住。

“這學我不講了,收的錢也會退你!”陳淵拂袖而走,已氣得渾身發抖。

閔文蔚說:“先生通曉經義,可細講這些。”

他起身出列,朝着陳淵長揖:“晚輩已過而立之年,自負讀遍聖人文章,今日方曉治學正道。晚輩願追隨先生左右,明善求仁,十年之內,不再科舉。”

閔子然笑着說:“那是俺族兄閔子順, 十七歲應考便解式第一。連續考中四次舉人, 次次都是解元, 可惜一直不能中進士。”

直至明代中期,講學才直面底層民衆,就連乞丐都可聆聽大道。

那學生立即給出標準答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講着講着,閔文蔚實在忍不住,出聲打斷道:“陳先生,還是講如何做學問吧。”

陳淵又說:“如何求仁?什麼是仁?這就需要明善。明善之法,在於格物致知。極盡物理,這是向外求;反身以誠,這是向內求。君子慎獨,格物致知,日行一善,便是做學問的方法。因此,治學要分三步走,即明善、求仁、致聖。讀書識字,理解經義,這只是明善求仁的一個手段,而非治學的真正目的。”

朱銘聽了一陣,發現此人的學問,介於理學和心學之間。

尖子生閔子順忍不住問:“先生,二程可稱聖人乎?”

朱銘建議道:“既如此,不如去山下講學。在那鬧市中也可,在那漢江邊也罷。士子可以來聽,百姓也可來聽,便是官吏也能來聽。這不比在山上講學更好?”

朱銘快步追上去,微笑作揖:“先生何必動怒,道不同,不相爲謀,不講便是了。”

朱銘並非胡亂拋出此觀點,而是結合了陳淵的講學內容。他發現陳淵的學術思想,介於理學和心學的中間狀態,而且還有一點事功思想在內,完全可以吸收心學泰州學派的“百姓日用即爲道”。

朱銘說道:“家父曾言,百姓日用即爲道。晚輩才疏學淺,不知家父說得是否正確。”

可他請來的名儒,卻讓學生學習君子六藝,還要學什麼水利、造船、軍略。

陳淵聽得快抓狂了,什麼亂七八糟的,他不相信一位山長,竟然愚蠢到這種程度。不僅無知,而且自大,有真學問不求,反而去求隻言片語的經義。

等待許久,閔文蔚和陳淵聯袂而至,在場師生立即閉上嘴巴。

此時的陳淵,學術思想都來自楊時,自己的新東西並不多。

陳淵長身而立, 面對兩百多師生,開始講述自己的學問:“請問,諸生爲何而讀書?”

閔文蔚率先發言:“今日有幸,請到南劍名儒陳先生,在俺們洋州書院講解聖人之學。陳先生是龜山先生首徒,而龜山先生又師從二程,可謂是洛學嫡傳正宗。洋州雖爲文萃之地,怎奈近年來文脈不興,陳先生至此講學,必可帶來新風氣……諸生請站起來,執弟子禮拜之!”

朱銘微笑不語。

“想要經世致用,就不能死讀書,得學習一些真本事。”

諸生還在迷惑之時,那位尖子生閔子順,像是突然悟到了什麼。

四次洋州解式第一名, 居然考不上進士。

朱銘站立不語,等着陳淵慢慢消化。

閔文蔚說:“只有考上進士,才能把箭射出去,當務之急是要做一副好弓箭出來。”

“先生剛纔不是說,只要心懷誠與仁,便無知小民也是大學問家,”朱銘說道,“先生只要把道理講得淺白些,多用日常事物比喻,愚夫愚婦自然就開竅了。”

衆皆無言。

當時陸提學從西鄉縣歸來,被閔文蔚請到書院講學。也是如眼前這般,講到一半便不歡而散,陸提學還跟閔文蔚大吵一架。

閔子然說:“二十多年。不止是洋州, 整個利州路, 都已二十多年沒出進士。”

朱銘卻越聽越喜歡,他對程朱理學的瞭解,主要來自於朱熹一脈。

鄭泓笑道:“所以俺才懶得讀書, 解式第一都四次落榜, 難道俺們這些還能考上?”

陳淵說道:“吾之怒,非爲己也,怒其誤人子弟!”

文脈不振啊, 歷任利州路提學使,恐怕對此非常鬱悶吧。

陳淵還在那裡宣講:“明善求仁,不僅要懂得道理,還要去踐行仁義。想誰都會想,說誰都會說,若不付諸實踐,到頭也是一場空。四個字,經世致用!無法經世致用,學問就白做了。”

這把陳淵給問住了,他說人人可以成聖,只是一個理論而已,主要還是面向士子階層。但平民百姓也是人啊,人道即仁道,老百姓的道又在哪裡?老百姓的仁該如何體現?

閔文蔚說:“講經便是講學,講學便是講經。”

陳淵只能隨便抽一個學生:“你來說。”

“古有君子六藝,吾師龜山先生,又在六藝之外加了三樣。一是水利,二是造船,三是軍略。”

全場靜默,無人回答。

陳淵繼續說:“如何練習射箭?一個字,誠。再一個字,仁。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都要以誠求仁。仁之道,即人之道也。世間有那君子,一個字不識,一本書不讀,但他心中有仁,亦可稱得大學問家。世間有那小人,學富五車,通讀經史,若其心中無仁,也半點學問都沒有。”

如此正式且隆重,陳淵在各地講學,還是第一次遇見。初時難免有些愉悅,隨即又暗自嘆息,洋州書院規矩太嚴, 學生們都被訓練成木頭人了。

閔文蔚越聽越不對勁,他這位書院山長,平時都讓學生專心讀書,不要被世間俗務所幹擾。

全校學子紛紛起立,集體向陳淵執弟子禮。

耽誤了讀書,考不上進士,再多本事也無法施展。

學校師生,大多屬於洛學子弟。

如果他從“百姓日用即爲道”來展開,完全可以創建一個新的學派。

陳淵略一思忖,點頭道:“此法可行。但那些愚夫愚婦,大字都不識幾個,真的能夠聽懂嗎?”

師生們傻乎乎看着,場面似乎很熟悉,去年已經發生過一次。

此話如同洪鐘大呂,陳淵聽得瞠目結舌,愣在當場良久。他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反覆嘀咕道:“百姓日用即爲道,百姓日用即爲道……”

“爲何又要提造船呢?糧賦運輸,以水路爲優。疏浚運河之後,當多多發展船運,不但可運輸錢糧,還能運輸食鹽。如此,糧食、食鹽可通過船隻,迅速運達各地,平抑當地物價,使得災民有喘息之機。而今的官府制船廠,管理疏漏,剋扣工料,十艘官船,至少有一半不合格!”

閔文蔚道:“學問當然要做,大道就在書中。”

陳淵的一席話,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學這些有什麼用?

陳淵有些拿不準:“可以試試。”

陳淵搖頭:“不能,兩位程先生,只偶中一兩次靶心而已。但他們可以次次不脫靶,正是君子中的君子。次次命中靶心者,已天人合一,得中庸大道,千餘年來未曾有之。”

“成功有此一問,已頗爲難得,吾當深思之。”陳淵發現了一個治學的新思路,他要搞清楚老百姓的道在何處。

深吸一口氣,仔細整理措辭,陳淵耐心說道:“再拿射箭擊靶來比喻,經書只是弓箭,經文是製作弓箭的牛角、牛筋、木料、羽毛。真正的學問,是如何把箭射出去,如何讓箭射得更準。不鑽研經義不行,連弓箭都沒有。但若只鑽研經義,就成了製作弓箭的工匠。此真捨本逐末也!”

陳淵疑惑道:“吾正在講治學之道啊。”

陳淵開始來回踱步,短短七個字,爲他打開一道學術的新大門。

既向內探索本心,有心即理的味道。也向外研究萬物,跟朱熹的格物致知類似,但又只是類似而已,因爲朱熹的格物與致知是分裂的。

“難道無法科舉當官,儒生就不做學問了嗎?愚蠢至極!”陳淵終於怒了。

洋州書院的規矩,老師講課的時候,不能隨便插嘴發言。

陳淵猛地抓住朱銘的雙手,激動道:“令尊現在何處?吾應該當面請教。”

朱銘說:“家父在鄉下種地,家父的學問,已盡傳與晚輩。”

“走走走,咱找個地方細說。”陳淵拉着朱銘就跑,便如好色之徒遇到絕世美女,此時已經急不可耐了。

朱銘一臉得意微笑,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藉助陳淵來揚名,讓注重經世致用的士子認同自己。

第432章 0427【折姐姐,請不要講H色】第550章 0545【做勸農官的前朝皇帝】第920章 0915【醜狀元】第480章 0475【蔡京與高俅】第588章 0583【形同謀反】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143章 0138【林沖是楊志的小弟?】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834章 0829【朱皇帝喝馬奶能喝一桶】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110章 0105【朱銘生氣的原因】第88章 0083【王炸】第75章 0071【進兵】第937章 0932【衆叛親離】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819章 0814【黃頭室韋】第137章 0132【沾滿鮮血的茶馬貿易】(爲企第253章 0248【越獄】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賊?】第1163章 後記十九壓你的論文還得感謝咱第1106章 1101【敦煌遺書帶來的影響】第994章 0989【秦尚書,請移步大理寺喝茶】第886章 0881【華林書院有真儒】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555章 0550【耶律大石的人】第830章 0825【沒城牆都打不下】第834章 0829【朱皇帝喝馬奶能喝一桶】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861章 0856【武人閣臣與尚書】第868章 0863【西遼和西夏勾結】第1089章 1084【驚天戰損比】第654章 0649【夜叉之真名】第956章 0951【叛軍很有用】第16章 0015【男主人的書房】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952章 0947【大潰敗】第143章 0138【林沖是楊志的小弟?】第732章 0727【農兵遇到騎兵】第788章 0783【聖德超越堯舜】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1095章 1090【聲東擊西】第327章 0322【消息暴露】第15章 0014【家鄉的兒歌】第818章 0813【詐城似乎要失敗】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1055章 1050【迂迴包圍】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833章 0828【岳飛撒豆成兵】第301章 0296【薛道光訪日】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250章 0245【道君皇帝和天父地母】第185章 0180【還是家花香】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253章 0248【越獄】第1181章 後記三十七古代飆車黨第381章 0376【捆了捆了】第1025章 1020【神符皇帝】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第584章 0579【閣臣變動】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261章 0256【朱院長的新差遣】第993章 0988【真被嚇死了?】第975章 0970【不應幕府無班固,早晚燕然刻第472章 0467【西夏攪局】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第496章 0491【處理軍隊】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574章 0569【連夜繡明旗】第142章 0137【秦檜】第930章 0925【太子伴讀】第255章 0250【治大國如種地】第1130章 1125【科學大發現自動適配修仙理論】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第749章 0744【四川鐵錢問題】第1018章 1013【吾等皆欲跑路,陛下爲何投降?】第54章 0051【收麥】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908章 0903【不對稱海戰】第249章 0244【搗毀淫祠】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103章 0098【涮羊肉】第976章 0971【論功也要講人情】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1065章 1060【朱康要自立建國了】第677章 0672【黨爭賣國】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
第432章 0427【折姐姐,請不要講H色】第550章 0545【做勸農官的前朝皇帝】第920章 0915【醜狀元】第480章 0475【蔡京與高俅】第588章 0583【形同謀反】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143章 0138【林沖是楊志的小弟?】第165章 0160【不做正經人】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834章 0829【朱皇帝喝馬奶能喝一桶】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110章 0105【朱銘生氣的原因】第88章 0083【王炸】第75章 0071【進兵】第937章 0932【衆叛親離】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819章 0814【黃頭室韋】第137章 0132【沾滿鮮血的茶馬貿易】(爲企第253章 0248【越獄】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賊?】第1163章 後記十九壓你的論文還得感謝咱第1106章 1101【敦煌遺書帶來的影響】第994章 0989【秦尚書,請移步大理寺喝茶】第886章 0881【華林書院有真儒】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555章 0550【耶律大石的人】第830章 0825【沒城牆都打不下】第834章 0829【朱皇帝喝馬奶能喝一桶】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861章 0856【武人閣臣與尚書】第868章 0863【西遼和西夏勾結】第1089章 1084【驚天戰損比】第654章 0649【夜叉之真名】第956章 0951【叛軍很有用】第16章 0015【男主人的書房】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952章 0947【大潰敗】第143章 0138【林沖是楊志的小弟?】第732章 0727【農兵遇到騎兵】第788章 0783【聖德超越堯舜】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1095章 1090【聲東擊西】第327章 0322【消息暴露】第15章 0014【家鄉的兒歌】第818章 0813【詐城似乎要失敗】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1055章 1050【迂迴包圍】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833章 0828【岳飛撒豆成兵】第301章 0296【薛道光訪日】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250章 0245【道君皇帝和天父地母】第185章 0180【還是家花香】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253章 0248【越獄】第1181章 後記三十七古代飆車黨第381章 0376【捆了捆了】第1025章 1020【神符皇帝】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第584章 0579【閣臣變動】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261章 0256【朱院長的新差遣】第993章 0988【真被嚇死了?】第975章 0970【不應幕府無班固,早晚燕然刻第472章 0467【西夏攪局】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第496章 0491【處理軍隊】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574章 0569【連夜繡明旗】第142章 0137【秦檜】第930章 0925【太子伴讀】第255章 0250【治大國如種地】第1130章 1125【科學大發現自動適配修仙理論】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第749章 0744【四川鐵錢問題】第1018章 1013【吾等皆欲跑路,陛下爲何投降?】第54章 0051【收麥】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908章 0903【不對稱海戰】第249章 0244【搗毀淫祠】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103章 0098【涮羊肉】第976章 0971【論功也要講人情】第585章 0580【舊宋王爺拍賣新作】第1065章 1060【朱康要自立建國了】第677章 0672【黨爭賣國】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