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

bookmark

洋州書院的山長叫閔文蔚,今年已六十多歲。

他的兄長閔文叔,最高做到正四品朝官。其學術偏向於洛學,又夾雜着一些蜀學,雖沒被打爲元祐黨人,但還是罷官歸鄉鬱鬱而終。

“廟堂之上,奸臣當道;江湖之遠, 邪論縱起,”閔文蔚搖頭嘆息,“這天下社稷與聖人大道,都已是危機四伏,我輩又能爲之奈何?”

陳淵說道:“蔡京已失人心,假以時日, 必定衆叛親離。”

閔文蔚問道:“以先生之才,爲何二十年不科舉?”

陳淵答道:“官家昏庸,科舉做官又能怎樣?還不如潛心修學, 傳播聖人之道,多培養些後進賢能。待到時機來臨,必可一掃妖氛!”

“唉,”閔文蔚嘆息說, “洛學與蜀學, 皆被朝廷禁止。天下各道學官, 多有邪論歪理, 如何能夠教化地方?去年夏天, 吾與利州陸提學辯論, 此人便是滿口胡言,竟還堅稱自己纔是正道。”

陳淵笑着說:“那位陸提學, 在下也見過, 還算是個正經人物, 他與蔡京不是一路的。”

閔文蔚道:“此人妖言惑衆,絕非正經儒士!”

二人一路閒聊,前往食堂吃飯,不時有學生過來問候。

食堂門口,白崇彥上前見禮。

鄭泓和他那三個室友,此刻全都低頭憋笑。

“是。”

他的教育理念,是老師要有無上權威,而學生不可驕傲自滿。

什麼亂七八糟的?

“學生謹遵山長教誨。”白崇彥恭敬回答。

但與閔文蔚多日交流,發現此人是個榆木腦袋,根本無法進行深入交流。

白崇彥連忙介紹:“山長,這位便是八行士子朱成功。”

他們隔三差五就要被罵一頓,見到別人也遭訓斥,不禁幸災樂禍起來。

這是一點都不給陸提學留面子,而且有背地裡說人壞話的嫌疑。

見朱銘不再說話,閔文蔚厲聲喝道:“可是心裡不服,覺得俺說話太重?又或者,你還認可陸提學的言論?若是不服管教,立刻便滾下山去,洋州書院不收心思奸邪之徒!”

陳淵站在旁邊微笑不語,他覺得朱銘很有意思,小小年紀就能引經據典,綿裡藏針把閔文蔚給反教訓了。

閔文蔚已經氣得發笑,他活了大半輩子,竟然被人用《論語》反覆教訓。

因爲陸榮對朱銘讚不絕口,閔文蔚對朱銘印象很差。

朱銘依舊雲淡風輕,而且還彬彬有禮,彎腰作揖道:“晚輩雖略通辭章,但對經義還認識淺薄。這些日子讀《論語》,有兩句不知其義,今天遇到山長,正欲當面請教。”

“不敢,晚輩只是想請教學問。”朱銘拱手長揖,表現得非常禮貌。

朱銘模棱兩可回答:“小子年幼,尚且不知如何治學修身。”

去年夏天,提學使陸榮返回洋州時,閔文蔚邀其至書院講學。

不可能兩頭討好的!

朱銘的感受差不多,決定明日便下山。

閔文蔚被這句話問到了,是啊,自己還能有啥賜教?

閔文蔚轉身對陳淵說:“書院學子良莠不齊, 比不得江南人文薈萃,讓默堂先生見笑了。”

閔文蔚又問:“聽說你與陸提學桑下論道,所思所想皆契合無二?難道伱贊同他的治學修身之道嗎?”

他對白崇彥比較看好,不願白崇彥跟鄭泓廝混,害怕優等生被差生給帶壞了。

閔文蔚其實也沒啥壞心思,他誤以爲朱銘是來求學的,劈頭蓋臉便是一通訓誡。還故意曲解那首詩,在雞蛋裡挑骨頭,一來可以打壓朱銘的銳氣,二來也是在展現自己的威嚴。

啥情況?

聽起來語氣不善啊,明顯帶着質問的口吻。

然而,閔文蔚還在好爲人師,說起來就沒完沒了:“你來書院求學,應當謙虛謹慎。不論詩詞寫得多好,不論經義解得多妙,也切不可狂妄自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是少年應有的風發意氣。但‘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卻是過於自負了,須戒驕戒躁啊,否則必蹈傷仲永之覆轍。你可記住了?”

朱銘轉身問:“山長還有何賜教?”

閔文蔚壓住怒火:“有何疑惑,儘管說來。”

書院裡的學生,攏共不到三百人,閔文蔚基本都有些印象。

陳淵忍不住皺起眉頭,他不喜歡這種教育方式,學生應該耐心引導纔對,哪有一上來就苛責斥罵的?

閔文蔚估計是長期擔任山長,窩在這封閉的小地方洋州,無論士紳還是學子都對他尊敬有加。因此,這貨有點忘乎所以,見誰都想教育一番:“陸提學的性命之說,已經淪爲邪道。君子修身,當去惡向善,心中便有一分邪念,也應時時自省自責。心中有惡,便做善事也不純粹,遲早被那惡念所侵。於此一事,爾當知之,不可被人蠱惑!”

陳淵恭維道:“久聞洋州書院學風嚴肅,今日一見,果然如此,難怪能出恁多進士。”

“學生見過山長!”

而且,不聽你的話,就是奸邪之輩?好大的威風!

陳淵因爲父親和叔父的遭遇,對官場已經徹底失望。他立志傳播洛學,從南劍州一路北行,在北方轉了一圈,又要借道漢中前往四川。沿途都在講學,既能賺到路費,又能傳播自己的思想。

能討好提學使,肯定比討好一個校長更有用。

朱銘心裡很不高興,但還是態度誠懇道:“晚輩謹記。”

第一次見面就被教訓,還扯上什麼邪道。

而且,有些自以爲是,永遠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僅從剛纔的言行舉止來看,六十多歲的書院山長,已被這十多歲的少年比下去。

鄭泓的腦袋都埋到胸口, 嘴裡無聲嘀咕着,多半是在問候校長的親友。

“站住!”

朱銘重複道:“請問山長還有何賜教?”

閔文蔚完全不給學生留面子,厲聲呵斥道:“你們幾個,平時不好生向學,可對得起爾等父母?今年季考,若是再不合格,通通給俺滾下山去!”

受洋州書院邀請,他本打算講學三月。

這都是報應啊,朱銘當初刻意迎合陸提學,今日就肯定要被閔文蔚嫌棄。

陳淵沒接這句詞兒, 他與閔文蔚交流數日,發現這位山長是個死腦筋,鑽研學問已經鑽到牛角尖裡了。

“嗯?”

“好,很好!”

閔文蔚怒道:“想來就來,想走便走,你當這裡是什麼?”

朱銘如今借住在書院,於情於禮都該拜見一下校長。他等校長訓完學生,便上前問候道:“晚輩朱銘見過山長。”

朱銘再次作揖:“晚輩謹記。”

閔文蔚問道:“爾便是陸學官口中的朱成功?”

“晚輩正是朱銘。”朱銘拱手道。

閔文蔚被罵得有些懵逼,他哪裡受過這種侮辱。而且他不覺自己有錯,管教學生就該這樣。當下怒急大喝道:“滾!”

朱銘說道:“請問山長,‘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還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此兩句何解?”

當然,閔文蔚此言出於好意,他覺得朱銘是可造之材,害怕朱銘被陸提學帶歪了。

朱銘已經快要忍不住了。

朱銘繼續窮追猛打:“再請問山長,‘不遷怒,不貳過’,此句又該何解?晚輩六歲學《論語》,而今十六歲亦不通,資質實在駑鈍,還請山長解惑。吾不知山長與陸提學有何嫌隙,但陸提學是陸提學,晚輩是晚輩。遷怒貳過,似非君子所爲。”

講着講着,閔文蔚便拂袖而走,私下裡又辯論一場,氣得差點跟陸提學打起來。他對洛學推崇備至,陸提學卻動輒貶低洛學,交流學問時不起衝突纔怪。

他見朱銘面生,忍不住問:“你是新入學的?”

另外三個差生,也乖乖站好聽訓。

白勝卻是個牙尖嘴利的,指着閔文蔚破口大罵:“你這老學究好不曉事,俺朱大哥是哪樣人物?來你這鳥書院,那是看得起你!陸提學都說俺大哥是才子,你有陸提學官大嗎?俺大哥還能帶兵剿賊,你這樣子的,一隻手就能打死十個!都不用朱大哥動手,卻來與俺比劃比劃,今天誰打輸了誰是孫子!”

閔文蔚又告誡白崇彥:“汝這半年來,學問進步頗大,更當努力精進,不可與那頑劣之輩爲伍!”

此言一出,衆皆無語,還有點……想笑。

難道自己一把年紀,還要親自下場跟少年人辯論不成?辨輸了,顏面掃地;辨贏了,也沒啥好處。

如此情形,讓朱銘回憶起自己的高中教導主任。

閔文蔚微笑頷首,再掃了一眼鄭泓等人,臉上又浮現出厭惡之色。

閔文蔚對此頗爲自得,說道:“玉不琢,不成器,學生非得好好管教不可。”

“此兩句出自《論語·學而》,便是……”閔文蔚本來打算解釋經義,猛然間反應過來,冷笑道,“你是在借孔夫子之言教訓俺?說俺對你不瞭解,卻一見面就訓責於你?說俺沒有識人之明,同時還沒有自知之明?你還自比君子,暗諷俺是小人!”

如果朱銘對閔文蔚有所求,他肯定想方設法化解,把這糟老頭子哄得開開心心。但他無所求啊,何必還要留下來受鳥氣?

聽到朱銘一直挨訓,田彪雖不懂主辱臣死的道理,卻也已經怒火中燒,可他嘴巴笨拙,不知道該怎麼幫忙罵回去,只惡狠狠瞪着對方。

學問深淺且不說,主要氣度涵養問題,閔文蔚高高在上、喜怒於色,朱銘卻舉止謙恭、有禮有節。

這個答案,讓閔文蔚消除了一些厭惡,當即告誡道:“你寫的八首詩詞,還有你對經義的理解,俺也是有所耳聞的。你天資聰慧,小小年紀便通曉經義,切莫因此自鳴得意,還是要多多領悟正道,莫要被那邪道言論所迷惑。”

“該當如此。”陳淵拱手。

鄭泓連忙低頭受教,對此已經習慣了。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了,堂堂山長不可能跟潑皮對噴。

朱銘在罵他是小人,而且還不帶半個髒字!

朱銘又對白崇彥拱手說:“雋才兄,我聽說洋州書院是文萃之地,所以想要來這裡領略一番。而今已領教到了,洋州書院,不過爾爾。書院山長,更是心胸狹窄之輩也。告辭!”

陳淵站出來轉移話題:“吾兩日之後,要在書院講學,小友可願聽上一聽?”

“在下是鄉野俗人,怕在此停留太久,污了書院的尊貴。”朱銘陰陽怪氣道。

閔文蔚沒再說話,他現在自恃身份,不願與一個晚輩計較。

陳淵笑道:“哈哈,有學問便是尊貴,小友儘可留下來聽上幾句。”

第267章 0262【試炮】第1124章 1119【蒙古覆滅】第607章 0602【四面楚歌】第1014章 1009【跨海登陸】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299章 0294【返回黎州】第1252章 後記一百零八大明的婦產醫學技術第363章 0358【觀政六】第1109章 1104【新金山】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191章 0186【潑李三】第961章 0956【踏破賀蘭山缺二】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1136章 1131【海外也可以發展農牧業嘛】第982章 0977【仁者無敵】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261章 0256【朱院長的新差遣】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440章 0435【想做事很難的】第1002章 0997【報紙】第1046章 1041【東羅馬人眼裡的中國】第1028章 1023【移民的鄉愁】第919章 0914【五百狠人的未來】第311章 0306【編管桂州】第186章 0181【又見楊志】第957章 0952【攻城拔寨】第1043章 1038【東羅馬使團】第1218章 後記七十四謝學士的影響力還在提升第1144章 後記一這個大明有點奇怪第1105章 1100【大明僧道司】第931章 0926【西遼的請求】第331章 0326【殺官造反】第1174章 後記三十搞學術也要有儀式感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310章 0305【二十七人】第366章 0361【還在給反賊賣糧】第23章 0022【釣魚佬】第1041章 1036【中國大祭司之子陸游】第412章 0407【南陽襄陽現狀】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1053章 1048【救濟婦孺】第347章 0342【討獨夫趙佶檄】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1121章 1116【風風火火下南洋】第929章 0924【投明的時機要把握好】第752章 0747【北方之事】第345章 0340【殉國】(爲盟主cry加更)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253章 0248【越獄】第1115章 1110【三十斤?】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1251章 後記一百零七發動政治技能:和稀泥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921章 0916【真正的退休生活】第726章 0721【議和談判】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966章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第107章 0102【洋州書院】第204章 0199【激將借勢】第176章 0171【父子倆的各自算計】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147章 0142【三綱五常】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525章 0520【党項人也是炎黃子孫】第411章 0406【爆米花】第1179章 後記三十五呢子大衣都有了?第634章 0629【討債不易】第358章 0353【觀政一】第1138章 1133【流放皇子】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237章 0232【五條人命】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900章 0895【皇帝的日常生活】第559章 0554【蕭合達的尷尬處境】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160章 0155【黑金】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119章 0114【再無這般好男兒】(求訂閱)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980章 0975【天鵬甲,瀝泉槍】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346章 0341【李寶南下】第764章 0759【樸實無華的犯罪】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128章 0123【黑話切口】(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58章 0753【塞爾柱來使】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1007章 1002【電氣時代?】第285章 0280【生死決鬥】第606章 0601【楊再興】第953章 0948【逼降】第1045章 1040【多少有點大毛病】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732章 0727【農兵遇到騎兵】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
第267章 0262【試炮】第1124章 1119【蒙古覆滅】第607章 0602【四面楚歌】第1014章 1009【跨海登陸】第823章 0818【順勢而爲】第299章 0294【返回黎州】第1252章 後記一百零八大明的婦產醫學技術第363章 0358【觀政六】第1109章 1104【新金山】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191章 0186【潑李三】第961章 0956【踏破賀蘭山缺二】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1136章 1131【海外也可以發展農牧業嘛】第982章 0977【仁者無敵】第673章 0668【這世界應該講道理】第261章 0256【朱院長的新差遣】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440章 0435【想做事很難的】第1002章 0997【報紙】第1046章 1041【東羅馬人眼裡的中國】第1028章 1023【移民的鄉愁】第919章 0914【五百狠人的未來】第311章 0306【編管桂州】第186章 0181【又見楊志】第957章 0952【攻城拔寨】第1043章 1038【東羅馬使團】第1218章 後記七十四謝學士的影響力還在提升第1144章 後記一這個大明有點奇怪第1105章 1100【大明僧道司】第931章 0926【西遼的請求】第331章 0326【殺官造反】第1174章 後記三十搞學術也要有儀式感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310章 0305【二十七人】第366章 0361【還在給反賊賣糧】第23章 0022【釣魚佬】第1041章 1036【中國大祭司之子陸游】第412章 0407【南陽襄陽現狀】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1053章 1048【救濟婦孺】第347章 0342【討獨夫趙佶檄】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1121章 1116【風風火火下南洋】第929章 0924【投明的時機要把握好】第752章 0747【北方之事】第345章 0340【殉國】(爲盟主cry加更)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253章 0248【越獄】第1115章 1110【三十斤?】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1251章 後記一百零七發動政治技能:和稀泥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921章 0916【真正的退休生活】第726章 0721【議和談判】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966章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第107章 0102【洋州書院】第204章 0199【激將借勢】第176章 0171【父子倆的各自算計】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沒事兒?】第147章 0142【三綱五常】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525章 0520【党項人也是炎黃子孫】第411章 0406【爆米花】第1179章 後記三十五呢子大衣都有了?第634章 0629【討債不易】第358章 0353【觀政一】第1138章 1133【流放皇子】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237章 0232【五條人命】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900章 0895【皇帝的日常生活】第559章 0554【蕭合達的尷尬處境】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160章 0155【黑金】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119章 0114【再無這般好男兒】(求訂閱)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980章 0975【天鵬甲,瀝泉槍】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346章 0341【李寶南下】第764章 0759【樸實無華的犯罪】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128章 0123【黑話切口】(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58章 0753【塞爾柱來使】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502章 0497【洛陽有現成的大皇宮】第1007章 1002【電氣時代?】第285章 0280【生死決鬥】第606章 0601【楊再興】第953章 0948【逼降】第1045章 1040【多少有點大毛病】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732章 0727【農兵遇到騎兵】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