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

除了名儒這層身份,陳淵首先是位公子哥,而且一輩子以詩才聞名。

既爲公子哥,就多半喜歡鬥茶、品茶。

端起還在冒熱氣的茶盞,陳淵先觀其色,品鑑道:“茶湯青綠,底色淡黃,這……不知如何評價。”

品茶的第一個環節,就把陳淵給難住了。

因爲宋代鬥茶,茶湯純白爲最優,說明茶芽肥嫩,製作恰到好處。

茶湯如果是青白色,說明蒸茶時火候不足。

茶湯若是灰白色,則蒸茶時火候過了。

茶湯黃白色,屬於最劣等的茶。

眼前朱國祥泡的茶,茶湯爲青綠色,略微帶點琥珀黃。這已經脫離了鬥茶評判範圍,更似淺綠色的散茶(蒸青)茶湯,按規矩都沒資格被雅士品鑑。

最後,紙筆傳到朱銘手中。

炒茶的外形,跟蒸製出的散茶差不多,完全可以打着散茶的幌子來合理避稅!

而散茶,是允許不經茶馬司而自銷的。雖然只能在本地銷售,且有額度限制,但操作空間非常大,相關的買撲錢也極低。

“如何?”朱銘笑問。

其祖父名叫鄭嵐,見孫兒回來,第一反應就是呵斥:“怎又逃學了?你便無心向學,也該留在書院,多多結交朋友。書院學生,多爲洋州富貴子弟,能與他們交好,對咱家的生意有好處!”

鄭嵐立即打開竹筒,倒出些茶葉在手心,仔細觀察聞味道:“確實不是蒸出來的,而且香味不悶。若是能當散茶賣,就不用瞞着茶馬司,可以省下許多稅息。當官的都遲鈍得很,咱家還有公人在司裡,得磨磨蹭蹭好幾年,等君子茶行銷洋州了,他們才知道來加稅。”

特別是那些晚春“老葉子”,連製作三等團茶都沒資格,只能做成底層百姓喝的散茶。但製成炒茶卻無所謂,口感差一些而已,可以比價低等團茶出售。

朱銘端着茶盞只是喝,埋頭憋笑。

團茶想要不苦澀,還得熬茶膏時另加香料。但加入香料,澀味雖然壓住了,茶葉的本味也被壓了。

鄭泓說:“俺卻沒品出來,但先生們說好,肯定是極好的。就算不好,也必須說好,否則就不是君子。”

“牛嚼牡丹,你曉得個屁,”鄭嵐斥罵兩句,說道,“這兩筒茶留下,俺放着待客用。對了,君子茶是誰家炒制的?”

此句出自劉禹錫的《西山蘭若試茶歌》,描寫山僧招待其喝茶,說明唐朝就有炒茶技術。

鄭泓立即讚歎:“真是好茶!”

閔文蔚忍不住先喝一口,仔細品味道:“微苦,不澀,缺少回甘……不對,也有回甘,但回得沒有團茶快。滑膩之感,也不如團茶,卻又別有一番滋味。”

這特麼是真黑!

“你除了吃喝玩樂,還有甚正經事?”鄭嵐沒好氣道。

陳淵也品了兩口,忽然感慨:“幼時讀到那句‘斯須炒成滿室香’,一直不解其意,原來茶葉真能炒制。”

閔文蔚如此積極,明擺着想要揚名。一旦炒茶暢銷,他的名氣也能隨之傳播,讓無數人知道他是懂得品茶的真君子。

鄭嵐又讓家僕燒水,問道:“如散茶一般沖泡?”

在家裡不用假裝,鄭泓說出真實想法:“俺覺得團茶更好喝,這種茶沒甚滋味。”

鄭泓憋了半天,說道:“便如山長和陳先生說得那般好。”

“翁翁,”鄭泓撒嬌道,“俺這次回家,卻是有正經事。”

衆人聞言,頓時大笑。

但詩中山僧作茶,不但要炒,接着還要煎。很可能是先炒茶殺青,再拿去像藥一樣煎,扔進一堆蔥薑蒜,最後喝煎出的茶湯。如此喝法,跟宋代不同,跟明代也不同。

鄭泓收起茶葉和評語,作揖道:“晚生先行告退!”

鄭嵐被這話逗樂了:“哈哈,確實如此。君子就該喝君子茶,若喝不來君子茶,便不是什麼真君子。世間真君子雖少,僞君子卻多。而僞君子越多,君子茶就賣得越好。”

朱國祥搞出的是綠茶,怎麼可能不澀?

“這是茶葉,”鄭泓先把竹筒拿出來,又遞上那張紙,“這是山長與陳先生品鑑茶葉之語。”

“已經聞到了,”陳淵品鑑說,“團茶香氣悶厚,便如那富貴中人。此茶香氣清揚,便如那淡泊雅士。”

團茶必須走茶馬司,售價的兩成要被抽走,這個抽成叫做“茶息”,也即茶葉出廠就被抽稅20%。

“沖泡便可。”鄭泓說。

但跟團茶比起來,那澀味可以忽略不計。

陳淵補充道:“團茶之湯,擊拂之下,湯麪瑰麗繁複,猶如豪宅華宇。而此茶之湯麪,平平無奇,猶如陋巷茅屋。茶團滋味甘醇,苦澀蘊含其中,回甘極快,不免有急功近利之嫌;此茶苦而不澀,回甘慢而悠長,雖淡泊卻不失其本味。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此賢者之茶,此顏回之茶也!”

鄭胖子悄無聲息湊過來,他在旁邊聽得好奇,打算嚐嚐炒茶的味道。

鄭泓非常敏銳的覺察到商機!

他家是茶商,如果此茶真有那般好,可以買來瘋狂炒作啊。

朱銘把白勝叫來,讓他回屋取筆墨紙硯。

“拿去。”朱國祥推過去兩隻竹筒。

拿去外地銷售,一路還有關卡,過一道關卡收一次稅。若在本地銷售,除了要交店鋪稅之外,還得再交一筆買撲錢。

宋代品茶,也在追求淡雅自然。

朱國祥還在繼續熬雞湯:“君子清芬,閣下已觀其色,請再聞其香。”

鄭泓說道:“便是那八行士子朱成功,其父竟也是隱世大儒,跟陸提學和陳先生都有交情。”

但爲了祛除澀味,只能通過水浸、榨汁等手段,導致茶葉流失太多的有效成分,如此香氣和味道就大打折扣。那就得熬製茶膏,提升茶葉的香氣和味道,結果又把蒸茶的青悶之氣給帶回來。

綜合起來評價,只能說各有千秋。

不等老爸開口,朱銘就搶先說道:“此茶製作不易,產量極少,價錢也貴。”

鄭泓回答:“訂了兩百斤,說是此茶製作不易,不一定能產那麼多。價錢也大致談了,就按團茶的價錢,分出等級出售。”

待茶水稍涼,鄭泓猛喝一口,心頭大呼上當。他更喜歡喝團茶,雖然澀味更重,但有香料壓着,甘甜醇厚滑膩爽口,比這破炒茶要有滋味得多!

鄭胖子心想,俺果然不是君子,喝不慣君子之茶。

眼前這兩位老兄,明顯被朱國祥一番話影響,有了先入爲主的觀感偏差,橫豎都要把炒茶跟君子聯繫在一起。

鄭泓又指着散茶二字:“翁翁請看。”

因此,團茶香味很悶很厚,能做到清香的很少,一般人根本喝不起。

“哈哈哈哈!”

“物以稀爲貴,咱們買來以後,售價還得漲一漲,”鄭嵐一臉奸商笑容,“君子喝的茶,不賣貴點怎成?賣得越貴,買的人就越有面子。”

鄭泓看得眼前一亮,已經知道是什麼意思。

朱銘又問:“怎個好法?”

鄭泓又說:“俺家若是買了這君子茶,能否把各位先生剛纔說的話寫下來?”

鄭泓不禁問道:“大明村還有多少這種茶?”

陳淵簡單概括說:“團茶的滋味過於駁雜,猶如世間五色迷目,反而失了茶之真味。這炒茶有一點最好,雜味皆去,本味常留。”

鄭泓問道:“能否先給兩筒?”

朱國祥道:“不一定能出那麼多,既然鄭家願意購買,我回去讓茶工趕製一些。價錢嘛,也不佔鄭家的便宜,分等級與團茶相當便可。”

朱銘倒出茶葉,給鄭泓也泡了一碗。

團茶製作工序極爲複雜,耗費的時間也久,選用茶芽也更爲嚴苛。一斤團茶的生產成本,至少能搞出五六斤炒茶,朱國祥居然把價錢定得一樣。

閔文蔚率先提筆,寫下自己對炒茶的評語。

團茶的真正優點是滑膩生津,在這方面要遠超炒茶。

他賣了一輩子茶葉,評價精準無比:“此茶勝在一個純字,去其苦澀,留其本味,肯定有人愛喝。”

閔文蔚捧着茶盞總結道:“觀其色,青綠喜人;聞其味,芬芳高揚。果然是君子清芬,此君子之茶!”

這玩意兒要是炒作得好,簡直屬於暴利生意。

朱國祥沖泡的這幾碗茶,湯色雖然不入流,香氣卻屬於極品。

朱銘只寫了兩個字:散茶。

這貨一路飛奔下山,回家衝到父親院中,發現父親不在家,又朝祖父的院子跑。

“自然可以。”閔文蔚微笑道。

鄭嵐仔細把評語看完,半信半疑道:“此茶真有那般好?”

鄭嵐思忖道:“陳先生俺知道,是山長請來的南劍名儒。陸提學也學問極好,他們兩個都讚賞,看來朱成功之父真是大儒。這就更好賣君子茶了,伱可已向他們訂購?”

接着又傳給陳淵,陳淵提筆笑言:“如此好茶,我輩不能專美,須得讓更多人吃到。”

稍冷一陣,鄭嵐開始品茶。

鄭泓忙說:“價錢好談,先來兩百斤!”

“俺也想喝一盞!”

鄭泓建議道:“可讓工匠製作茶筒,雕刻梅蘭竹菊,再刻些君子之詩,連茶帶筒一起賣!”

鄭嵐老懷大慰,誇讚道:“這般會做生意,真是俺家千里駒!”

這一老一少,竟打算把炒茶當高檔禮品賣。

有閔文蔚、陳淵做背書,出自八行士子的父親之手,製茶者又跟陸提學私交極好,還扯上什麼君子品德,而且今年的產量也少,已經具備了奢侈品的所有要素。

便是一坨屎,也能賣出黃金價格!

第323章 0318【宋江招安】第566章 0561【山賊與軍師】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367章 0362【騎兵訓練】第591章 0586【士子榮耀】第530章 0525【李察哥親至】第803章 0798【第一個收拾的便是真臘】第692章 0687【秦檜愛種菜】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28章 0027【茶藝】第284章 0279【蠻夷信息】第445章 0440【朱院長的幸福生活】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740章 0735【菩薩太子】第770章 0765【罪官的用途】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677章 0672【黨爭賣國】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876章 0871【秦檜雄風振奮】第553章 0548【棉花樹竟有兩三米高?】第128章 0123【黑話切口】(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54章 0449【郭藥師敗陣】第579章 0574【高麗使節】第743章 0738【大阪】第354章 0349【困獸之鬥】第3章 0003【快滑鏟它!】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586章 0581【假幣案】第62章 0059【西鄉縣真的黑】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235章 0230【桃色冤案】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209章 0204【誘捕】第816章 0811【追殺變血戰】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114章 0109【把西遊記獻給宋徽宗?】第643章 0638【西夏橫跳】第217章 0212【洋州有人造反?】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667章 0662【還有義士】第836章 0831【亂打一通】第49章 0047【投奔】第624章 0619【利國監】第877章 0872【掃黃打非】第16章 0015【男主人的書房】第230章 0225【蘇元老】第815章 0810【第一夜就有驚喜】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126章 0121【道茶】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72章 0068【誘殺】第375章 0370【潑韓五的決斷】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89章 0084【兒咂,你今天太急了】第360章 0355【觀政三】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608章 0603【混亂戰場】第419章 0414【小李廣花榮】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698章 0693【這名字不投大明還等啥?】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266章 0261【川蜀情報員】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333章 0328【被迫下水】第506章 0501【李邦彥的新路線】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583章 0578【一個比一個激進】第41章 0039【八股文】第18章 0017【卦象】第777章 0772【臺北臣服】第424章 4019【陣戰】第473章 0468【兵指洛陽】第576章 0571【治民與馭兵】第906章 0901【三佛齊】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12章 0011【一指一文】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931章 0926【西遼的請求】第183章 0178【當衆表揚】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853章 0848【寶馬進京】第891章 0886【花開洛陽】
第323章 0318【宋江招安】第566章 0561【山賊與軍師】第94章 0089【朱院長的沮喪】(求訂閱)第367章 0362【騎兵訓練】第591章 0586【士子榮耀】第530章 0525【李察哥親至】第803章 0798【第一個收拾的便是真臘】第692章 0687【秦檜愛種菜】第203章 0198【符籙與道士】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28章 0027【茶藝】第284章 0279【蠻夷信息】第445章 0440【朱院長的幸福生活】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740章 0735【菩薩太子】第770章 0765【罪官的用途】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677章 0672【黨爭賣國】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876章 0871【秦檜雄風振奮】第553章 0548【棉花樹竟有兩三米高?】第128章 0123【黑話切口】(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54章 0449【郭藥師敗陣】第579章 0574【高麗使節】第743章 0738【大阪】第354章 0349【困獸之鬥】第3章 0003【快滑鏟它!】第499章 0494【一百個官】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586章 0581【假幣案】第62章 0059【西鄉縣真的黑】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235章 0230【桃色冤案】第55章 0052【月夜匪來】第209章 0204【誘捕】第816章 0811【追殺變血戰】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114章 0109【把西遊記獻給宋徽宗?】第643章 0638【西夏橫跳】第217章 0212【洋州有人造反?】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667章 0662【還有義士】第836章 0831【亂打一通】第49章 0047【投奔】第624章 0619【利國監】第877章 0872【掃黃打非】第16章 0015【男主人的書房】第230章 0225【蘇元老】第815章 0810【第一夜就有驚喜】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126章 0121【道茶】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72章 0068【誘殺】第375章 0370【潑韓五的決斷】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714章 0709【一敗塗地】第89章 0084【兒咂,你今天太急了】第360章 0355【觀政三】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608章 0603【混亂戰場】第419章 0414【小李廣花榮】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698章 0693【這名字不投大明還等啥?】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266章 0261【川蜀情報員】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333章 0328【被迫下水】第506章 0501【李邦彥的新路線】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583章 0578【一個比一個激進】第41章 0039【八股文】第18章 0017【卦象】第777章 0772【臺北臣服】第424章 4019【陣戰】第473章 0468【兵指洛陽】第576章 0571【治民與馭兵】第906章 0901【三佛齊】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12章 0011【一指一文】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931章 0926【西遼的請求】第183章 0178【當衆表揚】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853章 0848【寶馬進京】第891章 0886【花開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