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0499【禮之變】

今天的朝會,根本不叫朝會,整個一草臺班子。

朱氏父子並非皇帝,諸多官員亦無職務,只是大家聚在一起開會而已。

禮樂也沒有,因爲不能亂用。

就是父子倆來了,朱國祥高居御座之上,朱銘搬一把交椅坐在側下方,然後就有侍衛呼喊百官上殿。

“拜見大經略,拜見大元帥!”

張根、高景山領銜行禮,衆人跟着鞠躬作揖。

朱國祥掃了一眼,只能看清前面兩三排,後面那些人全部淪爲背景板。他開口說道:“暴宋無道,我父子遂起兵以正乾坤。今宋皇已被俘,奸臣隨趙佶奔往東南,正是天下百廢待興之時,還須仰着各位賢才共同治理……”

或許是特殊的空間原因,朱國祥聲音不大卻傳得很遠。

相比起朱銘在東京殺人抄家,朱國祥就顯得溫和仁厚得多,趙宋舊臣都認爲這肯定是一位賢君。

開場白說完,就該進入正題了。

羣臣已經商量好,由一文一武一宗室做代表勸進。

翰林學士翟汝文率先出列,他是朱銘科舉時的考官。當時力保朱銘的考官,只剩翟汝文還活着,因此身份極爲特殊,可以稱得上是朱銘的座師。

“名不正則言不順,正名須正位,請朱經略登極御宇!”翟汝文說得乾脆利落,絲毫不繞彎子。

錢忱身爲舊宋公主之子,雖然其武職屬於虛銜,但他跟朱銘私交不錯,因此作爲武官代表出列:“天下不可無主,請朱經略登極御宇!”

趙遹則是宗室代表:“朱經略可先領漢王之爵,請舊宋皇帝擇吉日禪讓。”

先封王,再禪讓,屬於最標準的登基流程。

“請朱經略登極御宇!”

先前只是作揖見禮的衆人,此刻齊刷刷跪下。

朱國祥按照寫好的劇本,問道:“吾兒是何打算?”

朱銘說道:“父親稱王可以,稱帝也可以,但不能禪讓。”

衆人一愣,俱皆愕然。

在傳統觀念當中,是有“天命”存在的。

天命認可了趙氏,因此天命歸宋,皇帝以天子的身份統治國家。改朝換代,天命轉移,禪讓就是關鍵一步新的皇帝和王朝才能擁有法統。

翟汝文身後一個文官站出來:“改朝換代,天命轉移,不可不慎重,不可不守禮。”

朱銘問道:“你是何人?”

那文官說道:“舊宋起居郎胡安國。”

“胡康侯居然也在東京。”朱銘莞爾一笑,那笑容有些詭異。

在程朱理學的發展史上,朱熹的影響力自然最大,而胡安國則是承上啓下的關鍵人物,且其《春秋》造詣是公認的兩宋第一人。

此人的私德完美無缺,沒有任何漏洞可供政敵攻擊,做官多年甚至沒貪過半文錢。卻是秦檜兩度拜相的推手,幫助秦檜瘋狂排除異己,被時人視作“秦黨黨魁”。

胡安國推崇“大一統,大復仇”那一套。

鑑於南宋初年遍地亂兵,各路將領有軍閥化的徵兆,胡安國主張加強中央集權,收攏帥臣和武將的權力,裁撤那些毫無戰鬥力的部隊。既然要收攏兵權,就暫時不能打仗,必須跟金國議和,因此胡安國跟秦檜在治國方針上達成一致。這是“大一統”。

但與此同時,胡安國又主張尊王攘夷,鬧着要給君父復仇,堅決反對“割地求和”。在兩次關鍵時刻,他都積極支持主戰派,想要以戰促和並且不割地,而且試圖讓趙構收權之後,治國練兵再進行反攻。這是“大復仇”。

而且胡安國並非放嘴炮,他有一套自己的治國思路,其《時政論》二十一篇即強國發展計劃。

見朱銘也聽說過自己,胡安國非常興奮,說道:“帝王之命在民心,人君者,其職在養民,有國必先固本,而民爲國本也。臣在治國安民一道上,竊與大元帥不謀而合。百姓安樂,則萬民歸心,必尊王攘夷一掃夷狄。然則,民爲邦本,君亦爲臣綱。只有君王正心守禮,臣子纔不會亂心。禪讓之禮,萬萬不可廢!”

朱銘問道:“天命何在?”

胡安國說:“天命不可妄揣,只可感應之。天命轉移,應在民心逆順。得民心者,便得天命矣,正如經略與元帥這般。”

朱銘又問:“吾之天命,既從民心而來,爲何要趙宋皇帝禪讓?”

胡安國說:“順理成章。如今民心已定,只缺禪讓之禮,一旦禪讓禮成,天命便告轉移。”

“我不搞禪讓,天命就不在了嗎?民心就會思慕舊宋嗎?”朱銘質問道。

“這……”

胡安國整理措辭道:“禮有本末。正身治人,禮之本也;威儀文辭,禮之末也。今經略已得禮之本,爲何要棄禮之末?棄末固不傷本,而未盡其全功也。”

此言一出,羣臣不禁點頭,當世大儒說話果然有水平。

胡安國的意思是說,繁文縟節屬於禮的表象,禮的內涵是以心正身而待人。既然已經有內涵了,爲什麼要捨棄表象?登基這種大事,應當表裡合一才能完美。他支持搞禪讓,並非什麼捨本逐末,而是本末全都要!

朱銘笑了笑沒有立即反駁。 胡安國繼續說:“禮,國之幹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

這是在引用《左傳》,說禮(包括國家制度)是國家的主幹,而敬則是通往禮的車馬。正心誠意固然重要,繁文縟節也必須遵守,如果不守禮制,就缺一個做事標準,全國上下就要亂套。

朱銘猛地來一句:“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孔子這段話,我卻更看重‘所損益’三個字。”

商禮是修改夏禮而制定的,周禮是修改商禮而制定的,禮的形式不斷改變,但禮的內涵萬世不變。

朱銘的意思是說,大家都盯着“不變”,但他卻關注於“改變”。

胡安國心中一驚,不只是他,很多官員都開始惴惴不安。

朱銘根本就不是在跟大家商量,而是在發表宣言:老子要改規矩了!

改的可不僅是天命轉移的規矩,肯定還有很多別的規矩。

什麼祖宗之法不可廢?

孔子的“所損益”三個字,就爲變法派提供了彈藥。守住禮法的內涵不變即可,剩下的具體表現形式,可以隨着時代變化而改進。

精神內涵不可變,是禮之本、禮之常。

繁文縟節可以變,是禮之末、禮之變。

這符合儒家經義。

朱銘說道:“天命,是我父子匡亂世、濟百姓,以天人感應而自行流轉。與那趙宋何干?讓趙桓禪位,難道不像是乞討得來?也不能說乞討,更像逼着他交出寶物,就活像是從他手裡搶來的。如果要敬天告民,登極大典就足夠了,何必畫蛇添足行禪讓之禮?”

朱銘盯着胡安國說:“你且說說三代以下,哪個皇帝禪讓是自願的?強逼舊君禪讓,還三請三辭,這有半點敬的意思嗎?非但不敬,還欺天愚民!你自認爲知曉禮之本末,實則在捨本逐末!”

“不敢!”

胡安國連忙低頭否認,他知道朱銘在詭辯,但詭辯得也有些蠻橫道理。而且以現在兩人的身份,有些事情不能亂說,朱銘必定能夠贏得辯論。

衆人看向朱國祥,想聽聽這位什麼反應。

可惜沒有任何反應,朱國祥笑呵呵坐在上面,如同一尊泥塑的彌勒佛。

趙宋舊臣俱皆駭然,原來真正主事的是朱元帥,朱經略在這種時候居然不發表意見。

今後不會發生玄武門之變吧?

玄武門之變,深層原因就是李淵與李世民的矛盾。

朱國祥終於還是說話了,溫言細語道:“禪讓之禮,可以不用,有登極大典即可。如今宇內未平,也可先不稱帝,明年元旦當稱王建制。所立官制,也與舊宋不同。舊宋先用三省六部制,再改中書門下制,複用三省六部制。改來改去,莫衷其是,反倒弊病橫生。吾兒且說說。”

朱銘接過話頭:“新的制度,叫閣部院制。”

“各殿大學士,組建內閣,皆爲閣臣。閣臣之首,爲首輔,也可視爲太宰、左相、首相。閣臣之次,爲次輔,也可視爲少宰、右相、次相。其餘閣臣,等同於副宰相。”

“御史臺,改爲督察院。”

“銀臺司,改爲通政院。”

“樞密院,保留不變。”

“一閣三院六部,此爲新朝之中樞。”

父子倆沒有增加部級機構,依舊是六部,財權歸於戶部。

宋代有個三司使,別稱“計相”,乃首席財政大臣。很快就畸變爲龐然大物,上欺宰相,下壓六部。連軍事都能插手,打仗前先考慮財政得失,還造成大規模職權重疊,元豐改制時重點予以廢除。

有這前車之鑑,朱銘自然不會再設。

至於通政院,就是明代的通政司。這玩意兒在明初權力極大,是皇帝處理朝政、溝通內外的主要機構,六科不過是通政司的下屬部門。

內閣出現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侵奪通政司大權,接着又收編翰林院,繼而再轄制六科——整個過程,用了上百年時間,內閣終於誕生權相。

如果通政司正常運轉,就不需要什麼司禮監了。

朱銘又仔細講述“一閣三院六部”的權責劃分,羣臣爲之駭然,就連張根、高景山都頗爲震驚。

一旦這種中樞構架落實,皇權將達到一個頂峰,宰相的權力被大大制約。

這跟宋徽宗的任性妄爲不同,宋徽宗靠破壞制度搞一言堂,而朱氏父子則是將皇帝集權制度化。

與此同時,一掃趙宋的中樞弊病。

中央機構不再冗餘職權劃分也更明確,六部不再是宰相的應聲蟲。

正常運轉下的閣部院制,六部尚書可以藉助通政院,跟內閣那些宰輔們掰掰手腕。

第833章 0828【岳飛撒豆成兵】第909章 0904【佛牙 佛鉢 佛舍利】第928章 0923【軍事交流】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120章 0115【太監要來了】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913章 0908【攻佔十字軍要塞】第230章 0225【蘇元老】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374章 0369【妖法?隕鐵?】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175章 0170【就是欺負人】第909章 0904【佛牙 佛鉢 佛舍利】第392章 0387【韓世忠遇到伯樂】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774章 0769【李邦彥要創作名著】第42章 0040【搶田大戰】第258章 0253【郎情妾意與河東獅吼】第226章 0221【楊志賣刀】第144章 0139【麻煩上門了】第416章 0411【誰談判不帶槍啊?】(爲盟主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834章 0829【朱皇帝喝馬奶能喝一桶】第715章 0710【金國真想議和?】第738章 0733【不講武德】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71章 0067【大宋周亞夫】第581章 0576【鐘聲響起】第758章 0753【塞爾柱來使】第791章 0786【金國噩耗連連】第399章 0394【都來不及燒】第43章 0041【種稻仙法】第73章 0069【朱院長的科學種田】第472章 0467【西夏攪局】第61章 0058【退休文吏來練兵】第424章 4019【陣戰】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271章 0266【講學洗腦】(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33章 0828【岳飛撒豆成兵】第26章 0025【公私】第52章 閒聊幾句第133章 0128【解元】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187章 0182【進獻大補丸的蠢道士】第482章 0477【瓜是生的就催熟】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8章 0008【張五】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511章 0506【財政確權】第458章 0453【太上皇的助攻】第196章 0191【陪知州耍耍】第11章 0010【潑皮】第826章 0821【樹未倒,猢猻散】第189章 0184【家中來信】第520章 0515【登極大典】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667章 0662【還有義士】第829章 0824【完顏宗翰提前發動】第396章 0391【蠢萌帝姬】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146章 0141【聰明又昏庸的皇帝】第571章 0566【連夜追擊】第676章 0671【還是高麗最頭鐵】第898章 0893【安南國主獻親媽】第611章 0606【勸降與離間】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830章 0825【沒城牆都打不下】第115章 0110【我爲天下之本】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41章 0039【八股文】第920章 0915【醜狀元】第160章 0155【黑金】第566章 0561【山賊與軍師】第813章 0808【人心渙散】第169章 0164【扣押欽差太監】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101章 0096【搬家】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861章 0856【武人閣臣與尚書】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69章 說一下這幾章的問題第347章 0342【討獨夫趙佶檄】
第833章 0828【岳飛撒豆成兵】第909章 0904【佛牙 佛鉢 佛舍利】第928章 0923【軍事交流】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120章 0115【太監要來了】第887章 0882【魏總督是懂分化挑撥的】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913章 0908【攻佔十字軍要塞】第230章 0225【蘇元老】第779章 0774【彎彎設縣構想】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374章 0369【妖法?隕鐵?】第878章 0873【貪官的數錢樂趣】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175章 0170【就是欺負人】第909章 0904【佛牙 佛鉢 佛舍利】第392章 0387【韓世忠遇到伯樂】第787章 0782【奸臣的謀劃】第774章 0769【李邦彥要創作名著】第42章 0040【搶田大戰】第258章 0253【郎情妾意與河東獅吼】第226章 0221【楊志賣刀】第144章 0139【麻煩上門了】第416章 0411【誰談判不帶槍啊?】(爲盟主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834章 0829【朱皇帝喝馬奶能喝一桶】第715章 0710【金國真想議和?】第738章 0733【不講武德】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71章 0067【大宋周亞夫】第581章 0576【鐘聲響起】第758章 0753【塞爾柱來使】第791章 0786【金國噩耗連連】第399章 0394【都來不及燒】第43章 0041【種稻仙法】第73章 0069【朱院長的科學種田】第472章 0467【西夏攪局】第61章 0058【退休文吏來練兵】第424章 4019【陣戰】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495章 0490【皇室們的表演】第271章 0266【講學洗腦】(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33章 0828【岳飛撒豆成兵】第26章 0025【公私】第52章 閒聊幾句第133章 0128【解元】第67章 0064【大鬧縣衙】第187章 0182【進獻大補丸的蠢道士】第482章 0477【瓜是生的就催熟】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8章 0008【張五】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113章 0108【真大道與真性情】第511章 0506【財政確權】第458章 0453【太上皇的助攻】第196章 0191【陪知州耍耍】第11章 0010【潑皮】第826章 0821【樹未倒,猢猻散】第189章 0184【家中來信】第520章 0515【登極大典】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第174章 0169【生意開張】第667章 0662【還有義士】第829章 0824【完顏宗翰提前發動】第396章 0391【蠢萌帝姬】第198章 0193【村騎兵】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146章 0141【聰明又昏庸的皇帝】第571章 0566【連夜追擊】第676章 0671【還是高麗最頭鐵】第898章 0893【安南國主獻親媽】第611章 0606【勸降與離間】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171章 0166【得道高士朱院長】第830章 0825【沒城牆都打不下】第115章 0110【我爲天下之本】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41章 0039【八股文】第920章 0915【醜狀元】第160章 0155【黑金】第566章 0561【山賊與軍師】第813章 0808【人心渙散】第169章 0164【扣押欽差太監】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第556章 0551【剃髮易服令】第101章 0096【搬家】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861章 0856【武人閣臣與尚書】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69章 說一下這幾章的問題第347章 0342【討獨夫趙佶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