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0586【士子榮耀】

bookmark

第591章 0586【士子榮耀】

不管是古代的科舉,又或是現代的高考,批閱試卷都屬於體力活。

絕對的一目十行!

而且優秀的卷子,還會擠佔普通卷的時間。比如滿分作文,一人閱卷是無法做主的,需要多位閱卷者共同通過。

一般情況下,你辛辛苦苦寫的作文,閱卷老師幾秒鐘就掃完了。

古代科舉全是小作文,此類現象更加嚴重。

當然,最累的還是謄卷官,需要把所有試卷都謄抄一遍。

再加上反覆覈對謄卷和原卷,這些流程極爲耗費工夫,留給閱卷官的時間着實不多。

閱卷官連續多日一直看文章,用不了一兩天便頭昏腦漲,稀裡糊塗就把卷子給判了。因此纔有林則徐所言:“定棄取於俄頃之間,判升沉於恍惚之際。”

“加上句讀符號,確實比以前輕鬆得多。”吳彥璋感慨道。

紹興十一年,金兀朮率大軍南侵,吳彥璋的職務是總領提舉大軍錢糧。

這位南宋重臣,至今沒在大明撈到差事,一直被扔到翰林院編書,此刻總算奉命做了科舉閱卷官。

考生須寫逗號和句號,這讓吳彥璋感到極爲便利。

讀完一篇,吳彥璋開始給成績,提筆在硃卷寫道:“據理遣詞,明白粹美,足以破羣疑而歸於正矣。此文當判九分。吳彥璋。”

百分制評卷,當然是朱銘的命令。

既是爲了跟數學、物理試卷銜接,也是在保證對非經義題的重視。

在王安石變法之後,宋明清三朝科舉,越來越側重經義題。

你就算把策論和公文,寫得天花亂墜完美無缺,只要經義題不合格肯定落榜。

這當然不是王安石的鍋,因爲在他變法之前也有側重點。當時是你把經義、策論寫得天花亂墜,但只要詩賦不合格就肯定落榜。

朱銘直接搞百分制,所有試卷都要評分,然後加起來計算總分,防止數學、物理、公文、策論被忽視。

目前,四天考試內容共400分,既一天100分。

這100分再細化到不同題目,每道題都設置了一個滿分數。

還有更細分的東西,比如那道雞兔同籠題。不管用新式數學,還是傳統算術,寫出具體計算過程得滿分,只寫個正確答案則給半分。

就連撬鎖的題也是這樣,伱得寫明白爲什麼長棍撬鎖更省力。

鑑於很多考生沒學過物理,因此判卷標準放得更寬鬆,寫出自己爲何那麼答題即可。

比如李公鑑,他寫用碗和毛筆做了實驗,這道題同樣能夠獲得滿分。

另外,分數過高和過低的卷子,需要進行交叉閱卷,至少得三位閱卷官簽名。

譬如甲給某卷打95分,這個分數實在太高,要交給乙和丙再次打分,最終取三個分數的平均數。

連續半個月的閱卷工作搞完,幾十個考試官匯聚一堂,旁邊還有督察院的監試官站着。

“拆名吧。”蕭楚下令道。

胡安國也在場,精神疲憊至極,他現在只想睡覺。

主監試官叫董希賢,是追隨朱銘去桂州的太學生。他拿起只有號數的硃卷說:“第一名,乙號場第一百零九號,總分394分。對卷!”

另一位監試官根據場號,找出相對應的墨卷,反覆比對之後說:“墨卷糊名未損。”

墨卷被舉起來示衆,幾個主要考試官、監試官都看得清,更遠的官員若有疑問也可湊過來看。

蕭楚說道:“拆名!”

糊名還未完全拆開,就有好幾個腦袋湊過來。

董希賢宣佈道:“禮部試第一名,南劍州李侗!”

“這人是誰的弟子?”胡安國問道。

“不知。”

衆人搖頭。

第一名的答卷大家都看過了,不僅經義文章寫得好,而且數學和物理全是標準答案。

就連怎樣預測災年、以工代賑、防備民亂,都寫得頭頭是道。

黃裳說道:“既爲南劍州士子,多半是陳知默(陳淵)的學生。”

“多半是了。”胡安國說。

他們猜錯了。

李侗只是陳淵的師侄,乃陳淵師弟羅從彥的弟子。

朱熹的老師有很多,其中最關鍵的一位,便是今年禮部試第一名李侗。

李侗年輕時喜歡醉駕,常常半夜喝得大醉,然後仗劍騎馬狂奔數裡。此君性格非常急躁,彷彿有多動症一般,拜師羅從彥之後變得沉穩。

而且,一心潛修學問,從不參加科舉。

陳淵當初把《道用策》帶回福建,李侗謄抄一份開始自學,偶爾也去聽陳淵講課。

他對朱銘的才學極爲佩服,私下託人把朱銘的全部文章搞到手。

這位程朱理學的重要人物,雖然從來沒跟朱銘見過面,其學術思想早就被朱銘給帶歪了。

甚至忍不住出山科舉!

繼續拆卷。

“禮部試第二名,吉州胡銓!”

蕭楚宣佈名字的時候,滿臉微笑捋着鬍鬚,這是他自己的親傳弟子啊。

第一名福建人,第二名江西人。 這兩省果然科舉卷得很,幸好三省劃爲一榜,嚴格限制了他們的進士名額。

“禮部試第三名,潮州王大寶!”

潮州屬於廣南路,目前還未徹底收復,不在此次科舉應考範圍啊。

就在衆人疑惑之際,蕭楚又仔細看了一眼,說道:“這人是舊宋太學生,因昏君割據難以歸鄉,所以寄籍開封參加考試。”

今年的開封進士名額特別多,主要就是爲了方便逗留京城,籍貫又在未收復省份的士子。

吳彥璋說道:“籍貫潮州,又是姓王,當爲閩王之後。”

閩王,就是焚燬南少林的唐末軍閥王審知。一個佔領福建全境卻不稱帝,而且選賢任能、輕徭薄賦、遙遵朝廷的農民起義軍領袖。

宋代科舉雖然興盛,卻還沒真正普及到底層農民。

歷屆進士,有一個算一個,至少也是白家那種土財主。又或者暫時過得窮困,卻屬於落魄士紳,譬如秦檜那樣的。

只有到了明代,印刷、造紙成本變得更低,纔有真正的貧苦農家子靠科舉翻身!

看看這屆禮部試的前三名,就曉得進士羣體是什麼成分。

……

“邦衡兄,快去看榜了!”李易站在客房門口大喊。

“來了,來了。”

胡銓推門而出。

二人結伴下樓,在樓梯口就遇幾個士子,又在街道上再聚了一些,浩浩蕩蕩朝着貢院街道殺去。

那裡已經擠滿了人,還有富商帶着家丁,等着玩榜下捉婿那套。

左等右等,終於有官差從貢院出來。

很快,一張榜單貼出,瞬間士子譁然。

因爲今年的進士名額太少了,宋徽宗當皇帝那會兒,一榜動輒六七百個進士。

而大明開國的第一屆科舉,進士居然只取350個。

何其刻薄寡恩!

李易嘀咕道:“怎才三百五十人?”

胡銓說道:“退回去百年,舊宋也只取三四百人。舊朝有冗官之患,進士卻越取越多,大明新朝是吸取了教訓。”

“那還說得過去。”李易點頭道。

“我中了!我中了……”

人羣當中,已經有人在歡呼叫喊。

殿試還沒舉行,如今的名次不算數,但也有一些參考價值。

眼界更高的官員或富商,不會在末榜名單捉婿。但那些中小型商人,卻很有自知之明,專門逮着排名低的貢士抓。

“相公可曾婚配?”

“小女年方二八,溫柔賢淑……”

“俺家在東京有好幾間鋪子,俺那長子已外放爲州曹。”

“……”

閔安國站在榜下欣喜不已,他是禮部試末榜第二名,也是閔家近幾十年第二個進士。

叔父閔子順與太子有舊,而今家族又出進士,洋州閔氏必將大興矣!

一張張榜單貼出,頭榜終於公之於衆。

“禮部試第一,南劍州劍浦縣李侗!”

好事者大聲呼喊,又踮起腳尖舉目四望:“李相公何在?李相公何在?”

李侗根本沒來看榜,在客棧研究微積分呢,他知道自己這次必中。

李易拱手祝賀:“恭喜邦衡兄。”

“同喜,同喜。”胡銓還禮道。

他們兩個,胡銓是第二名,李易是第七名。

李公懋和李公鑑兩兄弟,此刻都喜滋滋站在榜下。李公懋第五名,李公鑑第一百七十四名。

沉寂三十年的磨刀李氏,如今又殺回來了!

由於考試內容特殊,南劍州這次上榜好幾個。除了陳淵的師侄李侗,還有陳淵的弟子鄧柞等人。

漢中和開封的中榜者也不少,都是系統學習過數學、物理的。

前十名當中,福建三人,四川三人,江西兩人,京畿一人,淮南一人。(廣東人王大寶,這次被歸爲開封考生。)

王大寶仰望着榜單,他赫然排在第三。

老家那邊,該修祠堂了!

他確實屬於開閩聖王的後代,不過卻是遷徙到潮州的分支,而且還是分支的分支。

雖然家裡做生意很有錢,但一直沒有出過進士官。

這次考取進士,等殿試成績下來,就該寫信回家了,有充足的理由單開一處祠堂。

從今往後,子子孫孫,都能以他創立的堂號行走於世間。

堂號名稱他都想好了,就叫“柳崗王氏”!

這跟開宗立派是一個道理,乃古代士子的另一種榮耀,跟青史留名一樣極富成就感。

(本章完)

第1201章 後記五十七教小皇帝如何躺平第101章 0096【搬家】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82章 烏龍了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1182章 後記三十八好颯的大姐姐第292章 0287【大獲全勝】第110章 0105【朱銘生氣的原因】第324章 0319【童貫伐遼】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493章 0488【東京城裡不缺官】(爲盟主可第1130章 1125【科學大發現自動適配修仙理論】第457章 0452【操作如鬼】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團?】第795章 0790【德政】第1042章 1037【護教聖徒朱皇帝】第1128章 1123【大明侯爺,在日本做太上皇】第449章 0444【徽宗禪位】第278章 0273【品官婚禮】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719章 0714【進軍平型關】第88章 0083【王炸】第805章 0800【朱院長的桃花源】第270章 0265【提親】第1024章 1019【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483章 0478【系巾爲號】第1063章 1058【連鎖反應】第965章 0960【紅薯葉子很美味】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925章 0920【高麗寒門的出路】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第752章 0747【北方之事】第374章 0369【妖法?隕鐵?】第624章 0619【利國監】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910章 0905【有人回贈美女】第549章 0544【趙桓的思想覺悟】第1084章 1079【父子重逢】第858章 0853【西南諸蠻】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85章 0080【桑下論道】第520章 0515【登極大典】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540章 0535【長腿晉王】第982章 0977【仁者無敵】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1189章 後記四十五內閣那些改革派們第296章 0291【老六】第778章 0773【海盜來襲】第1002章 0997【報紙】第1017章 1012【先給自己找個祖宗】第309章 0304【宣德門前有正氣】第1233章 後記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勸風塵從良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288章 0283【梁山聚義】第1153章 後記九現實主義作品第1049章 1044【先鋒被圍】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第551章 0546【新朝新規矩】第501章 0496【新朝問題】第995章 0990【種地能長出寶鈔】第1242章 後記九十八紫鳳得償所願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1212章 後記六十八謝衍:老子跟太宗皇帝認識!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1052章 1047【遭殃的永遠是百姓】第1121章 1116【風風火火下南洋】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845章 0840【皆大歡喜】第291章 0286【關勝的首戰】第666章 0661【朱太子攻城】第1215章 後記七十一駙馬爺的教師生涯第1132章 1127【太上皇的文青夢碎】第1175章 後記三十一新聞學的魅力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1135章 1130【誰的盛世?】第357章 0352【參禪禮佛】第1210章 後記六十六洞房花燭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169章 0164【扣押欽差太監】第367章 0362【騎兵訓練】第435章 0430【你是我爹,我是你公】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824章 0819【抓到兩個大傢伙】第624章 0619【利國監】第1063章 1058【連鎖反應】第416章 0411【誰談判不帶槍啊?】(爲盟主第311章 0306【編管桂州】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69章 說一下這幾章的問題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1076章 1071【魚肉鄉里】第24章 0023【白三郎】
第1201章 後記五十七教小皇帝如何躺平第101章 0096【搬家】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82章 烏龍了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1182章 後記三十八好颯的大姐姐第292章 0287【大獲全勝】第110章 0105【朱銘生氣的原因】第324章 0319【童貫伐遼】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493章 0488【東京城裡不缺官】(爲盟主可第1130章 1125【科學大發現自動適配修仙理論】第457章 0452【操作如鬼】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團?】第795章 0790【德政】第1042章 1037【護教聖徒朱皇帝】第1128章 1123【大明侯爺,在日本做太上皇】第449章 0444【徽宗禪位】第278章 0273【品官婚禮】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719章 0714【進軍平型關】第88章 0083【王炸】第805章 0800【朱院長的桃花源】第270章 0265【提親】第1024章 1019【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483章 0478【系巾爲號】第1063章 1058【連鎖反應】第965章 0960【紅薯葉子很美味】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925章 0920【高麗寒門的出路】第687章 0682【太子也該享受享受】第752章 0747【北方之事】第374章 0369【妖法?隕鐵?】第624章 0619【利國監】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782章 0777【經商奇才】第446章 0441【葛勝仲的新差事】第910章 0905【有人回贈美女】第549章 0544【趙桓的思想覺悟】第1084章 1079【父子重逢】第858章 0853【西南諸蠻】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85章 0080【桑下論道】第520章 0515【登極大典】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540章 0535【長腿晉王】第982章 0977【仁者無敵】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1189章 後記四十五內閣那些改革派們第296章 0291【老六】第778章 0773【海盜來襲】第1002章 0997【報紙】第1017章 1012【先給自己找個祖宗】第309章 0304【宣德門前有正氣】第1233章 後記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勸風塵從良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288章 0283【梁山聚義】第1153章 後記九現實主義作品第1049章 1044【先鋒被圍】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第551章 0546【新朝新規矩】第501章 0496【新朝問題】第995章 0990【種地能長出寶鈔】第1242章 後記九十八紫鳳得償所願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1212章 後記六十八謝衍:老子跟太宗皇帝認識!第848章 0843【新式賜服】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1052章 1047【遭殃的永遠是百姓】第1121章 1116【風風火火下南洋】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845章 0840【皆大歡喜】第291章 0286【關勝的首戰】第666章 0661【朱太子攻城】第1215章 後記七十一駙馬爺的教師生涯第1132章 1127【太上皇的文青夢碎】第1175章 後記三十一新聞學的魅力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1135章 1130【誰的盛世?】第357章 0352【參禪禮佛】第1210章 後記六十六洞房花燭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169章 0164【扣押欽差太監】第367章 0362【騎兵訓練】第435章 0430【你是我爹,我是你公】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824章 0819【抓到兩個大傢伙】第624章 0619【利國監】第1063章 1058【連鎖反應】第416章 0411【誰談判不帶槍啊?】(爲盟主第311章 0306【編管桂州】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69章 說一下這幾章的問題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1076章 1071【魚肉鄉里】第24章 0023【白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