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大功之臣(三)

(感謝三星顯示器、蘇茂才、moshaocong三位書友的月票,拜謝!)

“西北大捷,大振國威,捷報傳來,舉國歡慶;此戰西北鄜延、環慶二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使范仲淹、秦鳳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使韓琦,涇原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代使、渭州知府蘇錦,謀劃得當,應對泰然,以西北有限軍力物資,大敗西賊十數萬之衆,殲敵六萬餘,令西賊鎩羽而歸,力保邊陲安寧,功高勞苦,應予嘉獎。”

黃培勝高亢的嗓音迴盪在大殿之上,衆臣屏息凝神垂首恭聽。

“朕今日特下旨意,嘉獎晉升三位首功之臣,擢升韓琦、范仲淹爲樞密院副使之職,俸加兩級,鑑於西北形勢尚未完全明朗,宋夏和議未成,范仲淹仍保留原職值守,韓琦即日上任樞密副使之職;擢升渭州知府蘇錦爲涇原秦鳳兩路安撫緣邊招討使,加俸兩級,知秦州;賞韓琦范仲淹蘇錦錢十萬,絹五十匹,另賜蘇錦母誥命王夫人興國寺開光玉佛一尊,嘉其慈善尊厚、教子有方,欽此!”

衆臣炸開了鍋,這樣的封賞簡直太叫人震驚了,韓琦范仲淹擢升樞密院倒也罷了,早在年後不久,朝中便有此二人調回京城任要職之議,畢竟這兩人才學人品足以擔當重任,在大宋也享有盛名;但蘇錦的任命大大超出衆人的意料之外,此人雖是今年的新科狀元,但當初任命爲渭州知府已經是皇上特旨開恩,並不合官制;而憑藉西北一戰,能坐穩渭州知府的位置已經是很了不起了,本以爲最多加上什麼大學士之類的虛銜,卻沒想到皇上一下子將其提拔至正使的位置上,而且連秦鳳路也歸於其轄下。

這樣的話,蘇錦一躍成爲西北四路的二號人物,范仲淹在西北的地位牢不可破,而蘇錦則取代韓琦成爲西北實權派,秦風涇原兩路雖然位置相較於鄜延環慶兩路稍微次要些,然而面積和人口均大的多多的多,衆人嗔目結舌之中,隱隱感覺到一顆朝堂新星的冉冉升起;這樣的升官速度簡直堪比飛天之勢,在在大宋前無古人,未來恐怕也是後無來者了。

三人山呼萬歲跪倒謝恩,蘇錦覺得自己如在夢中,皇上一反以前的吝嗇,這一回慷慨的過分了,以前自己辦糧務,懲治揚州廬州兩處的吏治,無損退遼使,所給的封賞均是皮毛之惠,沒想到一到西北,頓時大開利市,一下子便坐上了秦鳳涇原兩路路使之職,連他自己也不敢相信了。

衆官中自然有人持不同意見,杜衍夏竦等人均心頭不悅,不過西北之戰徹底扭轉頹勢,舉國上下朝廷內外均沉浸在一片祥和歡樂之中,這時候跳出來,便是跟自己找不自在;再者說來,西北這個爛攤子有多難管,夏竦心中比誰都明白,戰事一停朝廷對西北的救濟也必然停止,從此以後,西北諸路便要自力更生,近百萬赤貧之人的吃喝拉撒睡都要安置,這可不是靠吹牛皮便能吹成的;一旦百姓沒飯吃,西賊不亂內部也要生亂,還不如讓這個十七歲的毛頭小子自己出錯,到時候再出面指責參劾更爲妥當。

羣臣紛紛向蘇錦等三人道賀,三人也團團作揖還禮,謙虛客套一番。

“三位愛卿,尚需再接再厲,我大宋還需你們多加勞力勞心,切不可驕傲自滿。”趙禎微笑道。

范仲淹道:“臣豈敢,臣想問問,跟西賊的和議進行到了何種地步,如和議未成,生產便無法恢復,干係西北近百萬百姓的生計,希望朝廷早日有準確的答覆。”

趙禎問杜衍道:“杜樞密,和議之事是你所屬,夏使可有新議麼?”

杜衍道:“啓奏陛下,自西北大捷之後,夏使態度大變,昨日新提數條建議,已經頗爲收斂,臣以爲可以答應了。”

趙禎道:“哦?提了那幾條新議?”

杜衍道:“臣請宣議和主事韓絳上殿詳陳。”

趙禎道:“準!”

內侍即刻傳旨,不一會兒,身材高挑眉宇傲氣的韓絳便上殿而來,參拜已畢,恭恭敬敬的戰立一旁。蘇錦本來聽到韓絳這個名字的時候便有些耳熟,見到他人,立刻想起此人正是跟自己一科金榜題名的三甲榜眼,沒想到此人也很有些本使,居然這麼快便混到了宋夏之間談判主使的位置,顯然不是泛泛之輩。

蘇錦本想跟他打個招呼,但眼光望過去之後,那韓絳的眼神中帶着一種淡淡的漠視,似乎根本就沒將蘇錦看在眼裡,蘇錦知道此人不太好相與,當日放榜出來之時便有傳言說韓絳對自己高中狀元不太服氣,雖然蘇錦沒將這些放在心上,但是此刻熱臉貼了冷屁股,心中還是頗爲不爽。

“韓絳,你將近日和夏使和議之事跟朕說說。”看的出趙禎對韓絳頗爲賞識,說話也和和氣氣的面帶微笑。

韓絳上前道:“啓稟皇上,夏使刁蠻無禮,初始提出諸多無禮之要求,臣皆一一駁斥之,夏使見我大宋態度明確堅決,近日新提建議數條,臣覺得和議可期,正待詳細向杜樞密呈報呢。”

趙禎道:“你就在這兒說一說吧,正好西北三位大人也在此處,他們對形勢有所瞭解,或有更好建議。”

韓絳點頭道:“遵命,昨日夏使野利仁榮提出三條新議,第一條便是邊界劃分還以寶元元年開戰之初爲界,雙方各自退兵五十里,邊境城寨百里處不在駐紮士兵,以免產生衝突。”

趙禎點點頭道:“這一條還算是有誠意之舉,如今的實際控制邊界相較於寶元元年相比,我大宋略有點吃虧,這麼一來,便等於不戰而收復邊界失地,可以答應。”

韓絳道:“臣也這麼認爲,既然皇上認爲可以,這一條便……”

“且慢!”有人沉聲喝止道。

衆人一看,原來是范仲淹黑着臉上前來打斷了韓絳的話。

“範愛卿,此舉有何不妥麼?”趙禎詫異道。

“啓奏皇上,臣對邊界劃分並無異議,但雙方各自退兵五十里豈能答應?”

“怎麼?各自退兵不是相互間誠意的表現麼?”

“皇上,莫要受西賊矇蔽,西賊邊界之地和我大宋邊界之地頗有不同,拿我環慶鄜延兩路邊界而言,我大宋沿着邊界建立的城寨堡壘大大小小至少十五六座,這些城寨形成我邊界立體阻擊之態勢,夏軍來攻這些城寨便是沿途阻擊的有利保證;而西賊邊界一片白地荒漠,他們以騎兵主戰,旦夕便可大舉掩殺而至,所以根本無需鑄建城寨,若同意他們退兵五十里的建議,我們的大批城寨便將失去作用,我軍固守反擊之策豈非無形中被瓦解麼?”

趙禎眉頭緊皺道:“可是,雙方達成和議,當無需再在城寨駐軍了吧。”

范仲淹大聲道:“皇上怎可有此想法?西賊什麼脾性您還不清楚?如今他是無力再戰纔會議和,豈能因此便視爲天下太平?皇上切不可做此想。”

趙禎眉頭擰成疙瘩,沒有作聲,倒是杜衍站出來道:“範副使說話注意分寸,你這是在斥責皇上麼?退兵是誠意的表現,既然議和無誠意的話議和作甚?”

韓琦上前道:“杜樞密,下官說句您不愛聽的話,您太不瞭解西賊了,西賊出爾反爾又非這一次,昔年太祖太宗以及先皇對他們如何?他們還不是照樣判宋自立麼?豈能信狡狐之言?”

杜衍臉色難看道:“此乃就此事論此事而已,你又翻出成年老賬本來算,照你這麼說,我也可以說你韓琦說話不可信,因爲若往上追溯,你韓琦祖上就沒出過出爾反爾的小人?”

韓琦氣的臉色鐵青道:“你……杜樞密焉能妄談他人祖上,即便你是我上官,也容不得你如此說話。”

夏竦出來打圓場道:“兩位大人莫爭,杜樞密只是打個比方罷了,既然此條有爭議,便暫且擱下,又何必如此紅臉粗脖子?”

范仲淹搖頭道:“不是擱下的問題,而是熬刪掉退兵之議,我大宋有誠意,但也不能無防人之心,非但我們不能撤兵五十里,相反,即便雙方和平共處,邊界上更要多建城寨,完善防禦體系,防患於未然;我建議蘇大人回去後,涇原路以北一定要多建城寨。”

蘇錦微笑道:“不瞞範帥說,我進京之前,渭州北百里範圍已經圈定八處險要之地興建城寨,我可不能讓西賊鑽了空子。”

至此趙禎算是看明白了,西北這三個人的態度都很明確,絕對不會同意退兵之途,趙禎雖然覺得,三位西北大員過於謹慎了些,大概是久在西北養成的習慣,但小心一點總是沒錯,刪掉這一條也沒什麼,若是夏人不同意刪,那自然暴露了他們的企圖,若同意的話,正好皆大歡喜。

第507章 夾道第482章 人分貴賤第237章 減餐令第570章 妙手(下)第978章 借刀殺人第256章 驛站疑雲(上)第271章 跟蹤第635章 歷經艱險第876章 廣開財路第455章 真相浮出第248章 金蟬脫殼第一六十四章 身份謎團第798章 兔死狗烹第125章 救人於水火第40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258章 驛站疑雲(下)第390章 二入大明寺第63章 風波(下)第696章 驟雨(續)第930章 驅狼吞虎(十八)第645章 解試(一)第1章 又見穿越第745章 整飭第911章 大勢(中)第785章 夜探第168章 來來往往第521章 黑雲壓城第715章 亂馬奔騰(上)第800章 交易(上)第496章 生財之道第945章 戰雲籠罩第758章 戰備(五)第796章 辯白第46章 探察第882章 心漸冷第853章 跟蹤第939章 一盤大棋(中)第645章 解試(二)第494章 舊地重遊第52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980章 此消彼長第681章 大三元(上)第343章 無疾而終的決鬥第452章 玩笑開不得第814章 大功之臣(五)第123章 進學第40章 邀請第724章 食藤第239章 晏碧雲的秘密第769章 擔憂第15章 t臺秀(下)第99章 虎狼之意第568章 糜爛(上)第233章 朝議(中)第815章 秘密協定第447章 小婢難敵第943章 大冒險第283章 問策第922章 驅狼吞虎(十)第628章 忌諱第446章 又來一撥第892章 善變第130章 夜遊第460章 你希望我怎麼回答第322章 威懾力第551章 敲打第25章 有人鬧事第648章 解試(五)第879章 不尋常的來者第870章 不幫也要幫第292章 維穩第900章 奪位(五)第341章 裡應外合第198章 水調歌頭第916章 驅狼吞虎(四)第937章 戰後格局(下)第723章 暴君(下)第492章 蘇記年會第839章 意外之喜(下)第1000章 新的國度第796章 辯白第503章 贈金第553章 駕馭第726章 亂城(二)第237章 減餐令第963章 輾轉騰挪(四)第14章 t臺秀(中)第381章 佛門弟子第853章 跟蹤第35章 不歡而散第四六十四章 知己第750章 大興土木(下)第399章 懺悔錄(二)第673章 省試(上)第96章 變革時代(上)第311章 專使VS倉司(下)第470章 要民意?好辦第579章 私闖民宅第798章 兔死狗烹第891章 潛入
第507章 夾道第482章 人分貴賤第237章 減餐令第570章 妙手(下)第978章 借刀殺人第256章 驛站疑雲(上)第271章 跟蹤第635章 歷經艱險第876章 廣開財路第455章 真相浮出第248章 金蟬脫殼第一六十四章 身份謎團第798章 兔死狗烹第125章 救人於水火第409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258章 驛站疑雲(下)第390章 二入大明寺第63章 風波(下)第696章 驟雨(續)第930章 驅狼吞虎(十八)第645章 解試(一)第1章 又見穿越第745章 整飭第911章 大勢(中)第785章 夜探第168章 來來往往第521章 黑雲壓城第715章 亂馬奔騰(上)第800章 交易(上)第496章 生財之道第945章 戰雲籠罩第758章 戰備(五)第796章 辯白第46章 探察第882章 心漸冷第853章 跟蹤第939章 一盤大棋(中)第645章 解試(二)第494章 舊地重遊第52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980章 此消彼長第681章 大三元(上)第343章 無疾而終的決鬥第452章 玩笑開不得第814章 大功之臣(五)第123章 進學第40章 邀請第724章 食藤第239章 晏碧雲的秘密第769章 擔憂第15章 t臺秀(下)第99章 虎狼之意第568章 糜爛(上)第233章 朝議(中)第815章 秘密協定第447章 小婢難敵第943章 大冒險第283章 問策第922章 驅狼吞虎(十)第628章 忌諱第446章 又來一撥第892章 善變第130章 夜遊第460章 你希望我怎麼回答第322章 威懾力第551章 敲打第25章 有人鬧事第648章 解試(五)第879章 不尋常的來者第870章 不幫也要幫第292章 維穩第900章 奪位(五)第341章 裡應外合第198章 水調歌頭第916章 驅狼吞虎(四)第937章 戰後格局(下)第723章 暴君(下)第492章 蘇記年會第839章 意外之喜(下)第1000章 新的國度第796章 辯白第503章 贈金第553章 駕馭第726章 亂城(二)第237章 減餐令第963章 輾轉騰挪(四)第14章 t臺秀(中)第381章 佛門弟子第853章 跟蹤第35章 不歡而散第四六十四章 知己第750章 大興土木(下)第399章 懺悔錄(二)第673章 省試(上)第96章 變革時代(上)第311章 專使VS倉司(下)第470章 要民意?好辦第579章 私闖民宅第798章 兔死狗烹第891章 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