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

歐陽適辭了完顏虎後,就到隔壁的相府來,楊應麒在後邊養病,這日輪值坐主房的是是韓昉,見到歐陽適慌忙請禮。兩人昨日在城門邊是見過的了,歐陽適這次得以北上,韓昉的建言實起到關鍵作用,所以歐陽適一見他就覺得順眼,撫慰了兩句,便問其他大臣在何處。

韓昉道:“陳顯大人在隔壁午歇,陳正匯大人到戶部去了,張浩大人今日輪到休息。”

歐陽適又問楊應麒,韓昉道:“楊相昨日休息了一天,今天已能辦公,不過並沒到前邊來,只是我們將文書送後面去簽發。郭浩大人現在正在後頭與楊相議事。”

這時房內有幾個中樞官員行走,歐陽適也不好說些私人話題,便直接問韓昉華表壇竟是怎麼回事。此言一出,幾個官員都忍不住望了過來。韓昉忙道:“四將軍,我們議事廳說話。”就將歐陽適請到旁邊的議事廳來,這間屋子隔音效果甚好,門一關上,外邊的官員便聽不到裡面的討論。

韓昉請歐陽適上座,重新給他請禮,然後道:“元帥怎麼忽然問起這件事情來了?”

歐陽適反問道:“我不當問?”

韓昉道:“這個……不是。只是朝廷體制,文武官員各有職屬,這件事情……”

歐陽適截口道:“我若管了,便是越權?”

韓昉忙道:“四將軍知道韓昉不是這個意思。韓昉對四將軍素來敬愛,比那些等四將軍進塘沽後才逢迎於虎駕之前的牆頭草不同。”

歐陽適含笑道:“這個,我自然知道。”

韓昉又道:“唯獨如此,所以韓昉纔敢向四將軍進一句忠言:四將軍,這件事情,不好辦!”

歐陽適道:“我雖然還沒弄清楚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但也猜到這裡面大有文章。但大哥臨出發前調我進京,那便是委我輔助太子監國,難道還真只讓我進京做建都總監不成?這件事情若是簡單了,我都懶得過問!”

韓昉道:“只是……”

歐陽適道:“不要‘只是’‘只是’了,有什麼直說就是!我才從皇后那裡過來,這件事情,連皇后也委託我找老七問清楚!”

韓昉驚道:“皇后也在關心?這……唉,這都是劉萼這廝不爭氣,才把事情鬧得如此難看。”

“劉萼?”歐陽適道:“是守真定的那個文官麼?”

“不錯。”韓昉道:“他還是河北西路轉運副使,晉北的糧餉,也都是他在主管。這兩年因減免稅賦,河北東西路大部分州縣都要中樞補貼,只有少數州縣能以工商補農,這真定、中山兩地,就是如此。劉萼在真定理政,甚有成果,不但從一開始就不要朝廷給他補貼,還幫晉北軍籌集到了許多糧餉,所以曲端纔會上表舉薦他爲河北西路轉運副使,除了真定、中山之外,忻州、五臺等晉北州縣的財政也歸他調撥。他上任以後辦得有聲有色,晉北軍不但糧餉無缺,而且在中樞沒有額外補貼的情況下器械日精,軍馬日繁,這些都是劉萼的功勞。”

歐陽適道:“那他這功勞可不小啊。晉北乃是防範宗翰的兩大防線之一,晉北若是有失,不但河北,連河東、京畿,甚至陝西都難以安穩。”

韓昉道:“是,是。”

歐陽適又問:“可華表壇的事情,和他有什麼關係呢?”

韓昉嘆了一口氣道:“劉萼的政策,是先軍後民,所以真定、中山一帶的民生……實在是艱難了些。”

歐陽適一呆,便明白過來:“這麼說,那些乞丐浪人都是從真定、中山流浪過來的了?”見韓昉應是,又問:“那他們爲什麼不去懷恩營?”

“這……”韓昉的臉色有些難看,在歐陽適的逼問下,終於道:“好像劉萼用了什麼手段,不許真定、中山之民擅離所屬,這些乞兒,想來都嚇怕了。”

歐陽適是幹過親民政務的人,當初他開闢流求,便整日與民生事務打交道,對民情甚通,一聽這話,就知道真定、中山的民生恐怕不光是“艱難”,瞪着韓昉道:“韓大人,你給我說實話,這兩個地方的人,究竟如何了?”

“這……”韓昉嘆了口氣道:“不知道。”

“不知道?難道你們就沒派人去查?”

韓昉嘆道:“若是派人去查,這事怕就想假裝不知道都不行了。”

歐陽適哼了一聲道:“這件事情老七知道不?”

韓昉道:“自然,這麼大的事情,連皇后都有所耳聞,何況七將軍。”

歐陽適問:“那他怎麼說?”

韓昉道:“七將軍的意思,也是先擱置起來,等陛下凱旋之後再說。”

“胡鬧!”歐陽適道:“我們大漢爲什麼能越戰越強,百姓歸心?爲什麼?爲的還不就是民心兩個字?這件事情要查,一定得查!”

韓昉問:“四將軍打算怎麼查?”

歐陽適道:“這件事情涉及到國家大事,不是尋常案件可比。若只是讓法官依律辦理,恐怕把握不了分寸,若是讓相府直接處理,只怕又會妨礙了律法之公正,開了壞頭。我看這件事得由元國民會議來過問。”

韓昉驚道:“元國民會議,這……這鬧得太大了吧?”

“怎麼會鬧得太大?”歐陽適道:“這件事情,涉及到塘沽的法官、政務官,甚至涉及到河北西路的民生政務,涉及到雲中晉北的防務,也唯有召開元國民會議,處理起這件事情來才名正言順,合規矩,又可以把握分寸。這件事情,就由我來提。”

韓昉聽了,就知道歐陽適是要召開元國民駐中樞代表會議。漢部的元部民會議隨着其領土的擴張,規模也不斷擴大。早在流求開闢以後,元部民會議總部就發現要直接管理全境的元部民非常困難,所以便參照行政區的劃分,成立了下級元部民會議,各個地區都會派出若干名代表進駐中樞所在地,稱爲駐中樞元部民常務代表,組成了一個負責處理元部民會議日常事務的常務機構,折彥衝稱帝以後,這個機構又正名爲元國民中樞常務代表會議。歐陽適是東海代表團團長,進京後自動成爲中樞常務代表,有資格發起這樣一個動議。

中樞常務代表會議對司法、行政都有監督權,歐陽適這個建議倒也合法合理,韓昉又想,歐陽適這建議提出來以後還需要經過狄喻那一關,雖然在法理上狄喻就算反對歐陽適也有資格要求召開特別會議,不過以狄、歐兩人的關係,應該不至於將事情鬧僵,他心想:“這件事從歐陽動議到狄議長決定召開還有一個來回,在這段時間裡若楊相覺得事情不妥,他自己會想辦法阻止。”所以也就不說什麼。

歐陽適當即要韓昉將有關事項、人員列出,擬成文表作爲說明,又請韓昉替自己起草,然後便署名提交元國民中樞會議。狄喻拿到以後,也覺得華表壇的事情該處理一下了,但這等軍政大事,按照程序要先知會一下皇帝、宰相和樞密使,折彥衝不在,接到知會的便是監國折允武。燕京方面,楊開遠看了知會文書後表示樞密院對調查此事不作反對,又將不加印泥的回覆文書寄給了折允武。折允武拿到後想:“三叔這樣做,是要我來作決定麼?嗯,不對,他是要七叔拿主意。”就派人到隔壁的相府問病。

楊應麒休息了兩天,身體已經沒什麼大礙,但仍然呆在後邊家中辦公,聽折允武派人來問病,趕緊放下手頭事務,到行宮來告安。

折允武問楊應麒這事該怎麼辦,楊應麒反問:“太子認爲該怎麼辦?”

折允武道:“四叔建議調查,這是好的。不過現在調查,時機怕有些不對。七叔你也跟我說過,現在最要緊的是穩,哪裡都不要出事,好好支持父皇平定漠北,等大軍凱旋後再說。所以我認爲現在徹查不是時候。”

楊應麒道:“四哥說要查,沒說怎麼查,更沒說要如何處理。他也不是個不顧大局的人。”

折允武問:“那七叔是同意了?”

楊應麒答道:“我沒意見。”

折允武大喜道:“那太好了!這件事我其實已經等很久了,希望四叔能早日還晉北百姓一個公道!”

楊應麒聞言卻嘆了口氣,折允武見了不禁奇怪,便問他嘆什麼氣,楊應麒道:“太子的希望,只怕會落空。”

折允武問:“這是爲何?”

楊應麒道:“這裡面的關節,我一時也說不清楚,太子仔細看,慢慢就會明白過來。”

折允武聽得頗爲狐疑,但仍然封好了回覆文書,表示支持狄喻的決定。當下狄喻便召開會議,提出此事,推選出包括歐陽適在內的十二名中樞常務代表作爲處理此事的代表團,代表團以歐陽適爲首腦,全面負責此事的審查,一干涉事官吏軍民,無論爵位功勳,都必須儘量配合。

消息傳出時,已是歐陽適到達塘沽的十日之後,河北、京畿、東海的士民聞訊無不翹首以待,相關的各派勢力更早在消息確定之前就紛紛行動,歐陽適在塘南的府邸登時熱鬧起來。

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14章 烏古(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9章 塞外(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197章 聯姻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9章 塞外(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179章 亂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80章 異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03章 鉅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175章 間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5章 出谷(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174章 逆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18章 通商路(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155章 榻前囑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177章 勢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143章 塘沽問尾聲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177章 勢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
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14章 烏古(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9章 塞外(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197章 聯姻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9章 塞外(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179章 亂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80章 異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03章 鉅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175章 間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5章 出谷(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174章 逆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18章 通商路(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155章 榻前囑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177章 勢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143章 塘沽問尾聲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177章 勢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