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襲遼帝鑾(下)

上次大戰之後,漢部收了五千俘虜,加上之後交換漢俘、購買女奴(釋放爲部民之妻)、收留逃奴等途徑,整個漢村的人口已經超過一萬,其中女性約有三成。楊開遠麾下三千工兵平時負責漢村的各種建設,戰時則成爲大部隊的後勤隊伍。楊應麒在統計上把這三千人都算做“民部”,而真正在統計上呈現爲“兵”的則是折彥衝的八百精騎,蕭鐵奴的五百異族隊伍,以及曹廣弼新練成的一千二百新軍,共計兩千五百人。但就算只是這兩千五百人,也已經是金國獨當一面的戰鬥力了。

漢部兵器衣甲都是自制,第一個收成出來以後,糧食也開始實現自給。琉璃屋造出的玻璃品通過趙、劉兩家的銷售網絡換來了茶葉書籍,漢部留下一部分供自己消費後還有很大的剩餘,便連同自造的紙張一起賣給女真人,換來牛馬等物。楊應麒生財有道,分配又公道,所以漢部在金國各部中算是十分富裕的了。他們幾個首領遠不如女真王公將軍豪奢,但部民之生活卻令金國下層民衆豔羨不已。

因此漢部這兩千五百人部隊不但武器衣甲精良、口糧供應充足,而且對漢部都表現出相當的忠誠。而忠誠,乃是一種看不見的戰鬥力!

楊應麒走後,折彥衝召集諸將道:“此次遼主親征,非同小可,就是國主心中未必沒有怯意。但現在遼人後方有變,遼主回駕,遼軍軍心勢必動搖!若能一戰而勝,此後大金海闊天空,定可與大遼並肩成爲北國雙雄!”

蕭鐵奴冷笑道:“等國主下了命令,我們往前衝就是了,看他們誰能攔得住我!上次他們契丹人號稱二十七萬,還不是被我們幾百人打得落花流水!”

曹廣弼道:“上次遼人來戍邊,雖然號稱二十七萬,但實際人數只怕連一半都沒有。而且開戰之時,人到達前線的更不足實數的一半,其中又大多是臨時徵調,只怕連一點兵事訓練也沒有,所以被我們一衝就散。但這次遼國傾巢而出,除去押運糧草、料理後勤和缺衣少甲的羸兵羸將,宮帳軍、大部族軍等精銳只怕也不下十萬人。我軍不過二千五百人,就單兵而論絕不在契丹之下,但如果貿貿然進軍,一旦陷入重圍,便有被遼軍以兵力優勢吃掉之虞。”

折彥衝道:“廣弼所言甚是,老六萬莫輕敵!”

各部整頓畢,女真全軍共有兩萬二千餘騎。阿骨打對諸大將說道:“遼軍甚多,軍陣又有法度,和上次大不相同。我軍雖勁,不及其中軍三成!因此兵力不可分,戰線也不可拉得太長。各部以隊伍試探遼軍實力,若遇到軟腳的莫要理它!”

宗望道:“不理會軟腳蝦,難道要找強勁的隊伍不成?”

阿骨打道:“不錯!耶律延禧既然來了,他周圍的部隊一定最爲精銳!找到了最勁的隊伍,就找到了耶律延禧!遼人太多,我們沒法在戰場中全部吃了!但只要打敗了耶律延禧的中軍近衛,便能令遼人心無鬥志,其他部隊,不戰可勝!”

衆皆拜服。宗翰爲左,折彥衝爲右,宗雄引完顏部兩千人爲先鋒。折彥衝自部八百騎,狄喻爲副,又將新軍一千二百人分爲兩部,曹廣弼與阿魯蠻各領六百人。蕭鐵奴請爲本部先鋒,折彥衝卻讓阿魯蠻爲第一部,曹廣弼繼之,八百騎爲中,蕭鐵奴率五百部族軍殿後。

蕭鐵奴大怒道:“這算什麼!誰不知我是漢部的刀子!爲什麼不讓我做前鋒!”

狄喻哼了一聲道:“軍令如山!”

他聲音不大,但蕭鐵奴卻很有點忌憚他,把聲音放小了些:“服從軍令的道理我懂得。可是這次是開國以來最大一戰,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候!偏偏把我安排在後頭……不說出個道理來……我也聽令,但不服!”

折彥衝道:“我部又不是前鋒,你急什麼!”

蕭鐵奴道:“就是因爲我部不是前鋒,所以纔要去爭啊!”

折彥衝道:“爭什麼爭!這場大戰不是一兩個回合可以完結的!戰事一長,再好的刀子也磨鈍了!因此好刀要藏起來等遼人露出要害,再拿出來給他們致命一擊!”

蕭鐵奴聽了這句話大喜,領命去了。阿魯蠻和曹廣弼也相繼出發後,狄喻對摺彥衝道:“鐵奴打仗殺人很不錯,就是太野!除了會說漢話,沒半點漢人樣子,整個是一頭蒙古野狼!”

折彥衝道:“雖然如此,但只要他還聽節制,便是我部最鋒利的一把刀子!不過論到穩,他不但不如廣弼,甚至也還不如阿魯蠻。老五雖然是女真族,這兩年卻越來越穩健了,在這遍地女真的地方,他卻越成長越像一個漢將了。真是奇怪!”

狄喻道:“曷蘇館女真漢化較深,他和我們相處久了,又和你相投,有這種變化沒什麼奇怪的。其實當初國主看重他,未必沒有要扶他作漢部之主的意思,嘿!可惜阿魯蠻卻始終本分,並無這等野心。”

折彥衝微微一笑,不再繼續談論這個話題。

宗雄在前頭窮追猛打,阿魯蠻緊跟在側,消解遼人對宗雄側翼的壓力。終於在呼樸圖岡,宗雄人馬被一彪宮帳軍困了起來。

折彥衝接到信報後道:“宗雄人數雖少,但就是衝擊契丹的大部族軍向來也如寶刀破豆腐,更不停留,這彪軍隊卻不簡單。莫非遼主車駕就在這附近了?”

狄喻道:“有可能。哼,若我部前鋒是鐵奴,只怕此時已經衝進去了。”

他話才落地,前方曹廣弼派人來報:“阿魯蠻將軍引軍衝入遼軍陣中,說要解宗雄將軍壓力,結果自己也陷進去了!”

折彥衝大驚,狄喻笑道:“阿魯蠻就是阿魯蠻!如此義勇!只怕是你出發前對鐵奴說的那段話刺激到他了。”

折彥衝舉目而望,見曹廣弼所部也迅速衝上,忙道:“我們也速去支援!”

他衝近那彪遼軍百步之外,便見前方馬蹄亂踏,一支女真精銳和一支漢部衝了出來,正是宗雄和阿魯蠻。曹廣弼銀槍一引,擺開陣勢攔住遼人的追擊,阿魯蠻退到曹廣弼後面整理好隊形,又要衝上,折彥衝所部這時已經追上,他跑在隊伍最前端,呼道:“老五!且歇歇吧。”

阿魯蠻大笑道:“歇什麼歇!我不是寶刀,卻是一把狼牙棒,不怕磨鈍!”

折彥衝聞言莞爾,知道他果然不服氣!忽然身邊一個親兵指道:“大將軍!看!”

折彥衝一望,只見除前方遼軍步步進逼之外,西南和東南各有煙塵滾滾而起。折彥衝經年曆戰,對望塵估敵已經頗有心得,見狀一驚,心道:“這支部隊不但人數多,而且戰鬥力只怕頗爲強勁。我們若不速退,恐怕要會陷入重圍了。”

忽而後方又來報:皇上的中軍快跟上來了。

折彥衝問道:“中軍跟上來大概還需要多少時候?”

那軍士稟道:“一個時辰!”

折彥衝心道:“若是退卻,如何有臉去見國主?鐵奴、阿魯蠻他們也不肯答應。一個時辰,我們應該支持得住!”對宗雄道:“大哥!拼了吧!”

宗雄笑道:“好!拼了!”

前鋒與右翼合作一處,共四千餘人,在人數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不守反攻,向遼軍衝來。

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160章 利害第25章 收俘虜(下)第12章 鷹兔(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172章 信任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173章 叛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3章 論武(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199章 老臣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七十二章 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91章 入汴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10章 絕地(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43章 罷相(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章 論武(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61章 民議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9章 塞外(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346章 南行(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149章 民之棄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182章 諾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141章 陷燕京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199章 老臣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66章 使者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03章 鉅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
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160章 利害第25章 收俘虜(下)第12章 鷹兔(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172章 信任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173章 叛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3章 論武(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199章 老臣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七十二章 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91章 入汴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10章 絕地(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43章 罷相(上)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章 論武(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61章 民議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9章 塞外(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346章 南行(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149章 民之棄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182章 諾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141章 陷燕京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199章 老臣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66章 使者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203章 鉅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