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

當日曹廣弼以有備之軍衝金兵未成之局,纔在混亂中先發制人搶出一條出路來。等到金兵佔據四壁、部署已定之後,還留在城內的人就沒這麼幸運了。

金兵封鎖道路,城內軍民不戰自亂,一些金兵趁亂下城劫掠,而一些窮途末路的官軍也是趁亂搶掠,城中士民奔走流徙,不知哪裡可以安身,全城無論官民都陷入父子夫婦不能相保的慘境,甚至有的全家一起自縊而死。汴河蔡河堆滿了男女老幼的屍骸,悲慘之情令人不忍睹,哀號之聲令人不忍聞。

華元一六七七年閏十一月三十日,趙桓在金兵脅迫下出城議降。金軍大帳中,宗翰居中,宗望居左,折彥衝居右,趙桓與宰執立於南面,形狀極爲難堪。

折彥衝不忍見他這樣,轉身想走卻被宗望攔住道:“這不是你們漢部的親戚麼?他來請降,你怎麼好不在場?”折彥衝無奈,被迫留在帳中,以金軍南侵三巨頭之一的身份,看着趙桓向宗翰、宗望行臣子之禮。趙桓要向折彥衝行禮時,折彥衝避過不受,宗望道:“你是我大金漢部勃極烈,宋帝來降,怎麼能對你缺了禮數?”強令之受。

這請降的時光,趙桓渾渾噩噩地都不知道是怎麼過來的。直到出帳後被冷風一吹,心中既然後悔又悲苦,痛心疾首道:“悔不聽种師道言,以致如此!”然而這時才悔過又有何用?兩日後他向金人遞上降表,宗翰宗望看不大懂,交給折彥衝讓他念。折彥衝掃了一眼,只看起首句雲:“臣桓言:背恩致討,遠煩汗馬之勞;請命求哀,敢廢牽羊之禮貌……”只看了這一句便看不下去,更別說讀出來!而宗翰宗望命折彥衝讀這等言語,分明也是有意折辱於他!

這一刻女真豪酋的威風達到了定點,宗翰宗望不但輕視大宋君臣,連折彥衝也不大放在眼裡了。

宗翰宗望收了降表以後,又封大宋府庫,拘收文籍,索要馬匹兵器,宗翰等又逼宋廷割地!這時金軍雖然攻陷汴梁,但兩河的大部分城池還在宋臣手中,金人又迫宋廷頒下割地詔書,通諭兩河,希望兩河州縣能不戰而下!

金軍在大宋府庫中只收到金三百萬錠,銀八百萬錠,絹五千四百萬、緞一千五百萬,其餘國寶、古董不計其數,雖然這個數目已大得駭人聽聞,但勝利者的胃口永遠是不滿足的,何況現在皇帝都捉住了!金兵原也縱掠過幾次,但後來發現讓宋廷官員搜刮民脂民膏比自己派兵搶掠來得更加徹底,因此便獅子大開口,說出一個天文般的數字讓大宋官員去辦。大宋的宰相們爲了應付金軍的索要,增侍郎官二十四員一再搜刮,又分遣官吏搜掘戚里、宗室、內侍、僧道、伎術、倡優之家。

這一下汴梁的士民可遭了大殃了!之前金兵明刀明槍來搶,畢竟只有幾萬人,汴梁太大,金兵沒法到深入到全城每一個角落。但現在宋廷用行政力量來幫金人搜刮金銀,這下可就藏無可藏、避無可避了。就連麒麟樓,也是躲過了金兵的洗劫,擋住了亂軍的衝門,卻避不開朝廷官吏的盤剝。不但溫調羽頭上、手上的首飾,連翠兒鬢邊的銀釵也被搜走了。

“幸好我們密室裡還藏有一些財物。”周小昌嘆道:“兩位放心,等風聲過去,送兩位回漢部的盤川還是夠的。”

靖康二年的這個年,汴梁城中所有的漢人都過得極不是滋味,而女真人奪了這座大都市後則盡情享樂,他們不但對宋朝君臣極盡戲弄之能事,對摺彥衝也日漸無禮,每次大宴會都要把折彥衝叫去,讓大宋羣臣給他磕頭,每個場合裡都要對摺彥衝說一句“大將軍護宋有功,理應受宋人一拜”來挖苦他,挖苦完便鬨堂大笑。一開始還只是宗望、宗翰不尊重摺彥衝,後來連完顏婁室等人也在勝利氣氛的籠罩下開始輕視折彥衝。蒲魯虎安塔海幾次忍耐不住替姑父出頭說話,卻每每被完顏宗室喝罵怒責。

金軍在城中逗留經月,這日金主詔書傳來,要廢趙佶、趙桓父子爲庶人,汴梁軍民都請國相、二太子收回成命,但宗翰宗望哪裡肯理會?於二月初敦促趙桓父子易服,宋廷羣臣聞訊猶如天崩地陷,但武裝既被解除,就只好任人揉捏。

宋帝易服之時,折彥衝也在場,完顏宗族一個後輩子弟笑嘻嘻拿起趙桓脫下來的龍袍作勢就要往折彥衝身上披,但袍子懸在折彥衝肩頭上就是不披上,一邊還作鬼臉,衆人都知道他是把折彥衝當猴子來耍了,無不鬨笑。張邦昌等宋臣跪在地上,面面相覷,卻哪裡笑得出來?

宗望原本也笑,忽然注意到折彥衝原本憤怒的眼神竟完全平靜下來,心中一凜,趕緊跑過去將龍袍奪下,喝道:“胡鬧什麼!”

折彥衝冷冷道:“不是要給我黃袍加身麼?”

宗望哼了一聲道:“小兒輩胡鬧取樂,你何必見怪!”

宗翰也覺得這些日子來玩耍得夠了,這時金軍在中原根基未穩,久留恐有後患,便與宗望計議班師。

一班子宋臣請另立趙氏爲帝,宗望宗翰擔心趙氏仍有號召力,所以不肯,只想在宋人中另選一個來頂這個缺。百官在宗翰的暗示下推來推去,最後把最能順從金人意思的張邦昌推了出來。御使中丞秦檜帶頭反對,冒死上書,請仍立趙氏,卻被宗望一怒軟禁,而秦檜精忠之名也因此更盛。

確立了張邦昌這個傀儡皇帝的地位之後,金軍上下便着手準備北歸。這次除了搜刮得難以計數的財富以外,又拘押了大批文武官員,連同大批的匠人、學生、娼妓一起押解北遷。宗翰等又怕趙氏死灰復燃,所以下令將所有宗室成員包括親王、公主、妃嬪一併帶走。宗室成員聞訊震駭,四散逃入民家。宗望命張邦昌下旨全城捉拿,有敢藏匿趙氏宗室者,連同鄰里一起問斬!

即便如此,仍然有許多士民不顧生死加以包庇。就在這時,歷代皇帝最信任的太監們站了出來!他們爲了討好新主四出指認,終於將無數漏網之魚一一揪出。

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3章 狼羣(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183章 臨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3章 狼羣(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9章 塞外(上)第169章 飢亂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178章 會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169章 飢亂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28章 稱帝號(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154章 蒙古謠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2章 部勒(上)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194章 正名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356章 蝶夢(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148章 地之失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160章 利害第172章 信任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8章 伏擊(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
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3章 狼羣(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183章 臨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3章 狼羣(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9章 塞外(上)第169章 飢亂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178章 會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169章 飢亂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28章 稱帝號(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154章 蒙古謠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2章 部勒(上)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194章 正名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356章 蝶夢(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148章 地之失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160章 利害第172章 信任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8章 伏擊(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