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蝶夢(下)

陳楚從南邊回來,帶着兩件要和當朝政要商量的大事!第一件,是關於香料入宋的商權,這件事情他得去討好陳正匯;第二件,是南洋有三個國家同時請求內附,這件事情算是他爲大漢立下的功勞。所以他進京之後也不回家,先直接往相府來。

而就在他進城的時候,京城也傳開了兩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第一件,就是大漢皇帝折彥衝駕崩了!

雖然朝廷還沒有正式發喪,不過一應在京元國民代表都已經接到了知會。折彥衝這兩年來病居深宮,無人得見。他會忽然駕崩,既在衆人意料之中又在衆人意料之外。儘管這兩三年來他的權威比之病隱之前有所削弱,但仍有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比較單純的軍方和元老部民都感到猶如天崩地塌了一般!而務實的人則個個都在猜測:皇帝死了,兩個皇子又都不在,接下來這皇位可怎麼辦?

陳楚聽到這個消息時,第一反應也是如此。不過他想,以楊應麒這兩年所建立的威權,大漢應該不會亂纔對。至於楊應麒將來是想做周公還是想做趙匡胤,陳楚卻覺得無所謂——他甚至有些盼着後者成爲現實,因爲他和楊應麒的關係算是相當不錯。不過,像他這樣唯利是圖的商人聽到第二件大事時,才由錯愕轉爲震驚,由震驚轉爲擔憂,由擔憂轉爲害怕!

第二件大事就是:執政楊應麒瘋了!

“聽說了嗎?”

“聽說什麼?”

“聽說皇上駕崩的時候,楊執政因爲受到太大的刺激,當場就瘋了!”

“什麼!你別開玩笑了!”

“是真的!聽說他一路從宮中跑出來,一路都大叫:‘我要摟過!我要摟過!’”

“他要摟誰?”

“不知道,也有人說不是摟,是漏。還有人說是樓……總之那句話大家都聽不明白。”

“你別是吹的吧,怎麼聽起來怎麼荒謬!”

“什麼荒謬!他不但一路大喊大叫,而且還滿大街亂問人呢。”

“亂問人?”

“是啊!他滿大街地找人說話,老人、小孩、商販、食客,反正見到人就上去問兩句。”

“問什麼?”

“聽說問的問題奇怪死了,就像是要逗人說話,然後揣摩什麼……他甚至還和狗說話!大家一開始也不知道他是執政,等看見他背後還跟着一大隊的侍衛才知道大事不妙,現在大家都不敢上街了。聽說他找不到人說話就在街上朝那些侍衛怒吼,然後又在一些牆壁、牆角亂找,好像要找什麼東西一樣,你說,他是不是在找寶藏?”

“嗨!胡說八道!現在整個大漢都是他的了,正所謂富有四海——他哪裡還需要什麼寶藏!”

流言就在這兩件充滿想像空間的事件上產生了,如果說折彥衝的死讓人感到壓抑,覺得大漢有可能要變天,那麼楊應麒的“瘋”就讓人感到詫異,心思簡單一點的擔心大漢要亂,心思複雜一點的則在想這是不是高層在鬥爭,甚至想執政的舉動是不是裝出來的。

陳楚就認爲楊應麒是裝出來的,他弄不明白楊應麒那句“我要嘍過”是什麼意思,所以覺得這一定是煙霧彈,是老麒麟要引人走入思維岔道的煙霧彈。不過陳楚又有些不能確定,他覺得以楊應麒此時此刻的威權本不需要耍手段纔對,就算是折彥衝死了,就算他自己要登極,也大可通過更加正經的途徑來實現,不需要做這等不知所謂的小動作。

“難道是有別的高層在給他施加壓力,所以他要裝瘋?”但陳楚又想不起現在還有誰能給楊應麒這等壓力、會給楊應麒這等壓力!如果是在以前,折彥衝當有這個本事與能耐,但現在折彥衝也已經死了。

“難道他真的瘋了?”

見到陳正匯的時候,陳楚在商討香料入宋的商權之餘也不忘打探一下陳正匯的態度,要確認這件事情是真,是假。

從陳正匯偶爾有些恍惚的精神狀態看來,陳楚猜測這件事情是真的,而且他覺得陳正匯受這件事情的影響很大,不過陳正匯畢竟是多年的中樞大臣,中原士林的實權派代表之一,大漢執政的候選人之一,所以面對陳楚的刺探半點真意也不露,只是勸陳楚不要想太多,表示“無論發生了什麼,大漢的有志之士都不會讓一些人有機可乘的”!

“不會讓一些人有機可乘?”陳楚想:“那就是確實有可乘之機了!”

他知道,陳正匯是楊應麒集團的核心人員之一,所以陳正匯口中的可乘之機,也就是楊應麒的可乘之機!聽到這句話後陳楚便確定:楊應麒確實出事了!

不過楊應麒到底出了什麼事,陳楚還不確定,所以他也不敢亂動心思,在見到鄧肅時便沒孟浪地和他提起這件事情。但他不提,鄧肅卻提了。

在問明那三個要內附的南洋國家的狀況以後,鄧肅忽然問陳楚這一路來的見聞,而核心的問題就是他這一路來各地形勢“穩不穩”。

“嗯,很穩。”陳楚描述了一下旅途中的見聞,最後下了結論:“是自我懂事以來所未見過的太平之世!”

“嗯,不錯。”鄧肅道:“雖然京城近來頗多憂擾,不過今日之太平確實也是我生平僅見。這等穩定局面大不易得,所以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都一定要設法維護這個大好局面!”

鄧肅會說這樣的話陳楚一點也不奇怪,他知道鄧肅是以大宋士子入漢依附曹廣弼而發跡的,也是大漢政權的根基勢力之一,而國家的穩定正是他這一派的勢力最大的訴求!

從相府出來時天色已經昏黃,陳楚沒有像往常一樣到外室去歇息一晚,而是直接回家來見老父。他進門後要去給陳顯請安,但陳顯既不在書房也不在臥室,管家告訴他有個貴客剛走,老爺親自送那位貴客出門。

“胡說!”陳楚道:“我才進門,怎麼沒看見!”

“是後門,少爺。”

陳楚這才恍然,便在書房中等候,不久陳顯拄着柺杖走進來,進門就罵:“你怎麼也不先回家就往相府去!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麼光景!”

陳楚忙道:“我也不知京中恰巧會發生這等大事,孩兒是在相府掛了牌之後才從爹爹的故吏口中聽說,當時就後悔了。”

“哼!”陳顯道:“我看你是以爲自己得了大利,立了大功,又覺得我這個老頭子老了!不值得你來過問一聲了!”

陳楚惶恐道:“爹爹,你這是什麼話!是,孩兒這次是孟浪了,以後會更加謹慎的。”見陳顯點頭不語,看來並沒有生氣而只是擔心自己,便問:“爹爹,孩兒可是做錯了什麼?”

“沒有。”陳顯道:“不過現在是多事之秋,從今天開始除了買菜買米的,誰也不準出府一步!”

陳楚不置可否,問:“剛纔來貴客,不知是什麼人。”

陳顯眯着一雙老眼掃了兒子一下,笑道:“是韓昉。”

“韓昉!”陳楚驚道:“他來做什麼!難道……難道他要有所圖謀不成?”

陳顯笑道:“如今皇帝死執政瘋,他就是有所圖謀,又有什麼好奇怪的。”

陳楚冷笑道:“但他已是過氣了的人,還能圖謀什麼!我看是富貴無望,滅門有份!”

“不至於,不至於。”陳顯道:“他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己的勢力已被拆得七零八落,所以這次並非打算顛覆乾坤,而是準備順竹竿往上爬,先恢復一點元氣再說。”

陳楚哦了一聲,問道:“他是想順着我們這根竹竿?”

陳顯笑道:“那怎麼可能!我們陳家的形勢自然是比他好得多,他也需要我們的幫忙,不過說到依附卻還不至於——我現在也已經下野了啊!比他還不如呢。”

陳楚問道:“那他要順着哪根竹竿爬?”

陳顯道:“當然是順着能穩住局面的那根竹竿。”

陳楚不禁一奇:“他也要穩?”

“當然。”陳顯道:“現在京城中,皇后多半是不想亂的,曹二舊派的人要穩,楊七的人也要穩,以三將軍的性格,多半也要穩,總議長魄力不足,多半不敢逆風掀浪,既然大家都要穩,那麼誰想要亂就會成爲衆矢之的!韓昉是個聰明人,懂得怎麼做才勝利又得便宜,他當然也會倒向最能穩定局面的那一方。”

陳楚道:“那他來找爹爹,是……”

父子倆言語未盡,管家已經匆匆來報,說三將軍以執政身份來召,要陳顯火速入宮。

陳家父子對望一眼,陳顯對管家道:“你去準備轎子,我馬上就來。”等管家出去,嘿了一聲道:“韓昉料事甚準!”陳楚問:“怎麼?”陳顯道:“他說楊七若真瘋了,我們這些勳舊多半也要見召。那就是他東山再起的機會了,他希望期間若有機會我能爲他說幾句話。”

陳楚問:“那爹爹你沒答應他沒?”

陳顯笑道:“算是答應了。莫忘了,韓昉的勢力雖然七零八落,但畢竟還是有實力的。京畿可能成爲亂源的力量,有一半以上掌握在他手裡,這就是他的本錢!所以……”

陳楚接口道:“所以他既可動用這些力量來作亂,也可以用放棄作亂爲條件再次上位。”

陳顯笑道:“不錯,不錯。楊七對韓昉是儘量打壓,但三將軍卻早已露出安撫之意。上次他提名韓昉爲執政候選,雖然最後韓昉一票也沒撈到,但畢竟讓韓昉看到了一點希望。韓昉也是個書生,又不是蕭六,只要還有點安樂富貴的希望就不會鋌而走險的。”

說話間管家又進來稟告說轎子已經準備妥當,陳顯不敢逗留,當即出發入宮,他下轎時相府、樞密、四嶽殿諸要員都已到齊。此爲非常時期,衆人見面也不一一行禮了,陳顯只是作了個羣揖,衆人一齊回禮而已。他走過韓昉身邊時也不多看他一眼,韓昉亦無表示,彷彿兩人已多日不見一般。

此時皇后、公主並不在場,楊七缺席,論朝廷職位則以歐陽適居首,論執政次序則以楊開遠當先,楊、歐以下,是楊樸、劉錡兩位執政。這時大家都不知道折彥衝有無遺詔,但就算沒有遺詔,按照折彥衝病隱之前所諾,則只要楊開遠、歐陽適、楊樸、劉錡四人達成一致便可以行皇帝之權了。

陳顯到達之後要居衆人之末,楊開遠卻請他坐四執政之下,位列羣臣之首,陳顯忙辭道:“老朽是在野村夫,如何可以居在朝諸賢之上?”

楊開遠道:“今日請諸位來是議國本大事,不敘當前職位,陳老是前任宰相,理當居此座位。”陳顯這才告罪坐下,他對面是陳正匯,下手就是韓昉。

看看大家已經坐定,楊開遠這才道:“陛下駕崩,楊執政又出了事,這兩件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

韓昉帶頭痛哭,口呼陛下,哀嚎絕倒於地,楊開遠歐陽適楊樸劉錡等也不得不跟着哭,過了好一會,哭聲漸停,陳顯才道:“陛下駕崩,老朽等都已聽說,至於執政之事,老朽卻不知真假虛實。”

歐陽適嘆道:“大哥駕崩之時,老七就在旁邊,大概是傷痛過度以至於精神失常。我們自然是盼着他能早日清醒,不過現在時屬非常,我們得做未雨綢繆的打算!”

陳正匯問道:“總議長有什麼提議?”

歐陽適道:“我的意思,是召開在京元國民會議,一來鄭重公佈大哥駕崩一事,二來則就大哥駕崩之後這天下該怎麼辦和大家商量一下。”

陳正匯點頭道:“應該。”

歐陽適又道:“不過龍無頭不行,在此之前,卻得先推舉一個人來。萬一元國民會議舉行之時老七還沒清醒,那就得由這個人暫代執政之首來穩定乾坤!”

陳正匯垂頭問道:“七將軍目前只是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並無其它病症,我看也只是一時失常而已,過段時間就會好。”

“我也是這麼想。”歐陽適道:“所以只要老七恢復正常,我便會繼續支持他做執政之首。現在推舉這個人只是以防萬一罷了。”

鄧肅道:“總議長所言有理,只不知總議長認爲,該由誰來暫代這執政之首?”

“這就是今天請大家來的因由了。”歐陽適道:“按理,這等大事須由元國民會議討論,不過衆議多歧,易生糾紛,所以三哥與我才邀請諸位到此,希望我們能先達成共識。至於人選,就要請大家羣議羣舉了。”

楊樸、劉錡都是執政,也算是候選人了,不過他們論資歷論貴重都還離開羣臣不遠,所以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執政之首其實就是從楊三、歐四兩人裡選。歐陽適說完之後,四個執政便都不開口,大家一起望向陳顯,誰知他也不開口,倒是韓昉先出列,也不多說,對着折彥衝寢宮的方向行禮,言簡意賅地說道:“臣,韓昉,推舉三將軍楊開遠。”說完便退回座位。

陳顯撫摸了一下鬍鬚,點了點頭,也出列道:“三將軍兼通文武,深得軍心士心民心,處事中正平和,韓大人所薦甚當!”

鄧肅看了看陳正匯,陳正匯沉吟片刻,也出列道:“陳正匯亦以爲,在七將軍病隱期間,宜以三將軍爲首。”

鄧肅這纔跟着道:“諸位人所言甚是。鄧肅附議。”

衆人一一出列,二十餘人竟無一人反對,最後楊樸、劉錡亦表贊同,歐陽適喜道:“三哥,看來你是衆望所歸啊。”

楊開遠亦不推辭,亦無喜色,站起來道:“楊開遠雖然才質平庸,不過現在國家逢非常之時,大漢處非常之變,天下首腦虛空亦非祥兆,爲了避免出現糾紛,我就暫攝這執政之首。”

衆人聞言忙起身行禮,楊開遠受了這一禮之後,又道:“以眼下之事而言,大小官員仍居其位,照常辦公;非常之事,則由諸執政商議決定;七將軍所定章程,均不改易。以將來之事而言,若七將軍精神恢復正常,則執政之首仍然是他;若太子迴歸,則我們當扶太子登基!在此期間,章程不能亂,局面不能亂,誰亂,誰就是天下公賊!楊開遠在此與諸位盟誓,願與諸位一起,共度時艱。”

羣臣一起道:“願與執政一起,共度時艱。”

散會之後,楊開遠便率領歐陽適、楊樸、劉錡入宮,將情況稟明完顏虎,完顏虎亦感欣慰。

這時折彥衝的喪事尚待處理,楊應麒的情況也還難說,但由楊開遠出面暫時攝政,各方勢力倒也都感滿意。羣臣散了以後,各自知會屬吏、門生,京師遂安。

相府的事情,自有宰相處理,歐陽適負責理喪,而關於與南宋簽訂和約的大事則由楊開遠提上了日程。這日楊開遠正準備召見宋使,忽然折雅琪派人匆匆來報,請楊開遠趕緊進宮!

楊開遠問出了什麼事情,折雅琪派來的使者道:“昨日皇后派人將七將軍帶進宮中,親自曉諭勸導。七將軍本已安靜了許多,但今天他看見天空烏雲密佈,似乎雷雨將至,忽然又發作了,說他已經想到了辦法要出去。我們也聽不懂他要去哪裡,但他已經往宮中最高處的迎雷針那裡爬,說什麼只要讓雷劈中就一定能穿越回去。我們拉不住,勸不住,所以皇后和公主要三將軍趕緊進宮幫忙。”

楊開遠大駭,拋了手頭的事情就往宮裡趕,在宮門外遇到了歐陽適,也是爲這件事情來的,兩人見面,歐陽適不住地抱怨,叫道:“老七這回未免瘋得太離譜了!那迎雷針是用來避雷的,他卻巴巴地爬上去要讓雷劈!”

兩人正要入宮,忽然有急馬趕到,將一份加急機密送到楊開遠手上,楊開遠一邊走一邊拆封讀看,只掃了一眼,腳下一虛差點摔了一跤,歐陽適趕緊扶住他,問:“怎麼了?”

楊開遠揮手讓隨從離得遠一些,這才低聲道:“大宋漢中守臣易幟來附了。”

歐陽適駭然道:“什麼!這……”

楊開遠道:“不知道這是不是老七的計劃,你這就進宮去問他,我先往樞密處理。”

兩人分頭行事,歐陽適入宮時完顏虎已派人將楊應麒看住,她見到歐陽適時不住地嘆氣,說道:“你快勸勸他,不要這麼瘋下去了!”

歐陽適上前看了楊應麒兩眼,楊應麒見着,笑道:“四哥你看什麼,難道你也和其他人一樣,以爲我瘋了不成?”

歐陽適大感迷惘,說道:“我聽你說話,看你的眼睛,確實不像瘋了,可你做的事情就是一瘋子!”

楊應麒笑道:“你們身在迷中,參悟不透,卻將我這參悟透了的人當瘋子,想想真是好笑。不過算了,你們不會懂得的。”

歐陽適苦笑兩聲,對完顏虎道:“大嫂,我有些話要和他單獨說說。”

完顏虎答應了,帶了衆人出去,四下沒人時,歐陽適才問:“老七,我問你,漢中那邊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你搞的鬼?”

楊應麒笑道:“那個?現在已經不重要了。反正只要我出去重新load過,所有的事情都會重新開始。四哥,你想希望從哪裡開始?從死谷?嗯,太早了。最好是咱們兄弟幾個還圓圓滿滿,但又事業有成之時。嗯,就我和橘兒成親的那晚吧。唉,不知道這個遊戲有沒有存檔,希望有吧。”

歐陽適聽得瞠目結舌,連連搖頭,不悅道:“老七,你別和我玩了!你說,漢中的事情,你究竟都做了哪些安排?唉,我看你也別瘋了!這件事情若是你布的局,最好還是由你去做完它!”

楊應麒有些憐憫地看着歐陽適,嘆道:“四哥啊,你還是不明白。你以爲重要的事情,其實不重要的。真正重要的事情,在外面呢。”

“外面?”

“嗯,在遊戲外面。”楊應麒道:“不過你不明白也不要緊,反正我load過之後,你也不會記得了。”

歐陽適被他氣得差點七竅生煙,怒道:“遊戲!遊戲!好好好!你嘍你的去!我不管你了!”說完便拂袖出門,完顏虎在門外問如何了,歐陽適氣沖沖道:“他還是那樣!怎麼說都不開竅!大嫂我看你也別理他了!看住他別讓他出意外就是!大漢的這片天少了他,還有我和老三頂着!”

他走出宮門以後,忽然有所牽掛地回頭,宮門之內有他的兩個兄弟,一個死了,一個瘋了。宮門之外只剩下自己的另外一個兄弟,這往後的路,大概就要他和楊開遠互相扶持着走下去了。

歐陽適回過身來,揹着閉上了的宮門,腦中忽然掠過楊應麒方纔說的話來,心道:“遊戲……遊戲……這真的是一個遊戲麼?如果這是一個遊戲,那究竟有多少人在玩?哼!如果是老七的遊戲,那其他的人算什麼,老三算什麼,我算什麼?”

想到這裡忽然一拍腦袋,失笑道:“我想這些幹什麼!別被老七弄糊塗了!”一邊笑一邊搖頭,上了轎,徑往樞密院去見楊開遠。

轎子頂部忽然噼裡啪啦響了起來,似乎開始下雨了。歐陽適掀開轎簾一角望着天空,出了一會神,隨即將轎簾闔上。

烏雲底下,皇宮的城牆將這個世界分爲內外兩個部分,城牆之內有個人認爲自己已經看透了這個世界的一切,但這個世界永無休止的鬥爭卻依然在城牆之外持續着。

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354章 審判(上)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8章 伏擊(上)第192章 密見第197章 聯姻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177章 勢第189章 國債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10章 絕地(上)第185章 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191章 入汴第21章 配佳偶(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168章 偶遇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160章 利害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9章 塞外(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175章 間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356章 蝶夢(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4章 過冬(上)第167章 裂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164章 請辭
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354章 審判(上)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8章 伏擊(上)第192章 密見第197章 聯姻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177章 勢第189章 國債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10章 絕地(上)第185章 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191章 入汴第21章 配佳偶(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168章 偶遇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160章 利害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9章 塞外(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175章 間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356章 蝶夢(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24章 反契丹(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4章 過冬(上)第167章 裂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164章 請辭